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与未来同行-第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几个月前,《北京青年报》上曾有一场探讨比尔?盖茨和保尔?柯察金谁更伟大的讨论。由于从小在美国长大,我并不知道保尔和他的那些事迹。但是,我非常赞同保尔的这段名言:“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生命属于我们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所以,选择一个你真心热爱的事业,不断地挑战自我、完善自我,让自己的一生过得精彩和充实。
  客观、直接了当的沟通
  有一次,一位中国的大学教授找到我,希望我帮他找一位国外的专家在他组织的会议上去作主题演讲,末了还特意加了一句,最好是一个洋人。我很不以为然地对他说:“这个领域最具权威的人士就是在北京的一个中国人,为什么你一定要找一位洋人呢?”他表面上同意我的说法,但是他仍然请了一个美国人来作这个演讲,结果效果很差。所以,我们不应该陷入盲目的崇洋情结。我们应该用客观的眼光来判断事物,而不是以他的肤色或他的居住地来决定。
  有一句话说,“真理总是掌握在少数人手中”。我们理解这句话的意思,应该有自己的眼光,有独立思考的能力,不一定大多数人认可的,或某个权威说的,就是对的。不论是作学问、搞研究还是经商,我们都不能盲从,要多想几个为什么。
  有了客观的意见,你就应该直接了当地表达。如果做任何事情都象“打太极拳”,会让人不知所云,也会造成很多误会。有一次,在微软研究院工作的一位研究人员就自己所选择的研究方向来征求我的意见,我作了一番分析,认为这个方向有不少问题,我个人认为对学术界的贡献不大,但如果他坚持,我愿意支持他试着去做。结果他认为我这句话的意思实际上就是不允许他去做,所以他就选择了其它的方向。后来他要出差时,负责行政事务的人告诉他,你可以选择坐火车或者坐飞机。他认为行政人员实际上是在暗示他坐火车,因为坐飞机太贵。其实,他的猜测都是错误的。因为我们的沟通方式是直接了当,而他却在“打太极拳”。这之后,我们通过一系列的公司文化讲座,让员工们了解到:心里想什么就讲什么,不要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现在,研究院里这类的误会少了很多。
/* 10 */
  给中国学生的第一封信:从诚信谈起(5)
  拐弯抹角,言不由衷,结果浪费了大家的宝贵时间。瞻前顾后,生怕说错话,结果是变成谨小慎微的懦夫。更糟糕的是还有些人,当面不说,背后乱讲,这样对他人和自己都毫无益处,最后只能是破坏了集体的团结。这样的人和作风既不能面对社会,也不可能在科学研究中走出新路,更不可能在激烈的商战中脱颖而出。
  希望同学们能够做到开诚布公,敢于说“不”,这才是尊重自己思想意愿的表现。当然,在表达你的意见时,无论反对和批评都应是建设性的,有高度诚意的,而不是为批评而批评,为辩论而批评。我赞成的方式是提供建设性的正面的意见。在开始讨论问题时,任何人先不要拒人千里之外,大家把想法都摆在桌面上,充分体现个人的观点,这样才会有一个容纳大部分人意见的结论。当然,你也要学习用适当的方法和口气表达你的意见,比如说不要在很多人面前让别人难堪。这样,你的批评才会奏效。
  珍惜校园学习生活
 几天前,报纸上登出一条消息,说有中学生辍学去开网络公司。我认为这并不值得提倡。对绝大多数学生来讲,在校生活是系统地学习基础理论知识,学习思考和解决问题方式的好机会。这些知识将成为你未来发展过程中所需要的最基本的知识和技能。就象建一栋高楼,如果不打好基础是经不起风吹雨打的。
  在全球范围内,美国的研究水平无疑是世界一流的。而除了美国之外,你会发现英国的研究水平也是相当突出的。究其原因,其实就是语言问题。英国人可以毫无阻碍地阅读美国乃至全球各种最新的英文研究报告和资料。这对于他们把握研究方向,跟踪最新进展,发表研究成果都有很大的帮助。因此,英语学习对于我们作研究的人来说,也是相当重要的。只有加强这方面素质的培养,才能适应将来的发展。我建议:学英语先学听说,再学读写,而且务必在大学阶段完全解决英语学习的问题。等到年龄大了,要付出的代价相比就会大得多。
  除了英语之外,数学、统计学对理工科学生也是很重要的基础课程,是不可忽视的。数学是人类几千年的智慧结晶,你们一定要用心把它学好,不能敷衍了事。我今天就很后悔自己当初没有花更多功夫把数学学得更好些。另外,计算机应用、算法和编程也都是每一个工科学生应该熟悉和掌握的,它们是将来人人必须会用的工具。
  科技的发展可谓日新月异。在校学习的目的,其实就是掌握最基本的学习工具和方法。将来利用这些工具和方法,再去学习新的东西。比如:上课学会了C++; 能否自己学会Java? 上课学会了HTML; 能否自己学会XML? 与其说上大学是为了学一门专业,不如说是为了学会如何学习,让自己能够“无师自通”。
  大学毕业后的前两年,同学们聚到一起,发现变化都还不算大。五年后再聚到一起,变化就大多了。一些人落伍了,因为他们不再学习,不再能够掌握新的东西,自然而然地落在了社会发展的后面'奇+书+网'。如果我们要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中永不落伍,那就得永远学习。
  我的老板 … Rick Rashid博士是目前微软公司主管研究的高级副总裁,他已经功成名就,却始终保持着一颗学习和进取的心。现在,他每年仍然编写大约50;000行程序。他认为:用最新的技术编程可以使他保持对计算机最前沿技术的敏感,使自己能够不断进步。今天,有些博士生带着低年级的本科生和硕士生做项目,就自满地认为自己已经没有必要再编程了。其实,这样的做法是很不明智的。
  每次到清华和其它学校访问,被问到最多的就是学生打工的问题。我认为,打工从总体来说对学生是一件好事,是拓宽视野的一种方式。例如:在研究机构打工,可以学到最新的科技;在产品部门打工,可以学到开发的技术和技能;在市场部门打工,可以理解商业的运作。我认为每一个学生都应该有打工的经验,但不要打一些“没用的工”。首先要明白打工只是学生生活中的一种补充,学习才是最重要的。打工的目的是开阔眼界,不是提前上班。如果你把翻译书本、录入数据库所花的时间投入学习,将来可以赚更多的钱。那些钱将远远超出目前打工的收入。
/* 11 */
  给中国学生的第一封信:从诚信谈起(6)
  此外,还有一些学生受到目前退学创业的鼓励,为成为中国的比尔?盖茨和迈克尔?戴尔而中途辍学。以我的观点,除了十分特殊的情况,我不建议在校学生退学创业。你所看到的那些退学创业的成功者实际上少之又少。目前,大部分学生虽有创业的想法,但缺少创业的经验,所以失败的可能性非常大。如果要成功,我建议你们先把书读好。如果是要学习创业的经验,你完全可以利用假期的时间先去一间公司边打工边学。比尔?盖茨也曾说过,“如果你正在考虑自己成立一家新公司,你应该首先明确地知道:创办公司需要巨大的精力投入,要冒巨大的风险。我觉得你们不必象我,一开始就创办一家公司。你应该考虑加盟其他公司并在这家公司中学习他们的工作、创业方法。
  你想戴一顶什么样的博士帽
  在我进入卡内基梅隆大学攻读计算机博士学位时,系主任曾对我讲,当你拿到你的博士学位时,你应该成为你所从事的研究领域里世界第一的专家。这句话对于初出茅庐的我来说简直高不可攀,但也让我踌躇满志、跃跃欲试。就这样,在经过五年寒窗、夜以继日的努力工作后,他所期待的结果就那么自然而然地出现了。一个打算攻读博士学位的人,就应该给自己树立一个很高的目标。如果没有雄心壮志,就千万不要自欺欺人,也许经商或从事其它工作,会有更大的成绩。
  在目标确立之后,我建议你为自己设计一个三年的学习和科研计划。首先,你需要彻底地了解在相关领域他人已有的工作和成绩。然后再提出自己的想法和见解,做脚踏实地的工作。另外,还要不断跟踪这个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只有这样,才可以把握好方向,避免重复性工作,把精力集中在最有价值的研究方向上。
  在学术界,人们普遍认为“名师出高徒”。可见导师在你的成长道路中作用是多么的大。所以,你应该主动去寻找自己所研究的领域里最好的老师。除了你的老师之外,你还应该去求教于周围所有的专家。更不要忘了常去求教“最博学的老师”… Inter!现在,几乎所有的论文、研究结果、先进想法都可以在网上找到。我还鼓励你直接发电子邮件去咨询一些世界公认的专家和教授。以我的经验,对于这样的邮件,他们中的大部分都会很快给你回复。
  我在攻读博士学位时,每周工作七天,每天工作16个小时,大量的统计结果和分析报告几乎让我崩溃。那时,同领域其他研究人员采用的是与我不同的传统方法。我的老师虽然支持我,但并不认可我的研究方向。我也曾不止一次地怀疑自己的所作所为是否真的能够成功。但终于有一天,在半夜三点时做出的一个结果让我感受到了成功的滋味。后来,研究有了突飞猛进的进展,导师也开始采用我的研究方法。我的博士论文使我的研究成为自然语言研究方面当时最有影响力的工作之一。读博士不是一件轻松的事,切忌浮躁的情绪,而要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地工作。也不可受一些稍纵即逝的名利的诱惑,而要200%的投入。也许你会疲劳,会懊悔,会迷失方向,但是要记住,你所期待的成功和突破也正孕育其中。那种一切都很顺利,谁都可以得到的工作和结果,我相信研究价值一定不高。
  从一定意义上讲,一个人如果打算一辈子从事研究工作,那么从他在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形成的做事习惯、研究方法和思维方式基本上就可以判断出他未来工作的轮廓。所以,你一定要做一个“有心人”,充分利用在校的时间,为自己的将来打好基础。
  写在最后的话
  上述一些观点,是我在与同学们交往过程中的一些感受。我希望这些建议和想法能对正在未来之路上跋涉的你们有所启发,能对你们目前的学习有所帮助。或许因为观点不同、人各有志,或许因为忠言逆耳,这封信可能无法为每一位同学所接受。但是只要一百位阅读这封信的同学中有一位从中受益,这封信就已经比我所作的任何研究都更有价值。我真诚地希望,在新的世纪,中国学生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国外;无论是做研究,还是经商,都显得更成熟一些,成功的机率更大一些。
/* 12 */
  第二封信:从优秀到卓越(1)
  引言
  2000年8月调回微软总部后,因为工作繁忙,我一直没能抽出时间和中国学生做更深入的交流。2003年,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回到中国做了几次演讲。当时,演讲的主办者希望我多谈一谈激励中国学生的内容,多讲讲计算机科学的最新发展。但在准备的过程中,我逐渐认识到,中国大多数学生需要的也许不是具体的知识和单方面的建议,而是如何更好地提高自己,如何培养自己的素养,发掘自己的潜力。因为在我给中国学生的第一封信发表后,大量充满激情的读者来信让我深深体会到中国学生对于正确的价值观及优秀的人生态度的渴求;甚至有人说,我那封公开信的价值远远超过了我在科研领域所写的一些论文的贡献。
  本着这样的思路,我将这次演讲看作是一个与学生交流并帮助他们提高自己的好机会。最终,我的演讲围绕着个人素质、情商和领导能力等几个中心话题展开,用我的真情实感和切身体验感染了台下无数的大学生,在听众中获得了热烈的反响。
  此次演讲的一个中心话题是如何具备出色的领导能力,如何实现从优秀到卓越的跨越。其实,这也正是我在微软总部工作时不断体会和积累的一次总结。当时,我领导着数百人的团队,在新的技术和产品领域不断挑战极限。这样的领导工作经历使我真正懂得,要想成为一个出色的领导者,就要从学生时代开始,努力培养自己的个人素质以及与人相处的能力。此外,我也与《从优秀到卓越(Good To Great)》和《基业长青(Built to Last)》这两本书的作者吉姆?柯林斯(Jim Collins)做了深入的沟通和探讨。我从柯林斯的培训以及他撰写的两本书中学到了许多有用的东西,并把它们融入了我的演讲之中。
  以这次演讲为基础,结合三年来我与中国学生讨论成功和领导能力时积累下来的许多观点和思路,我写出了《给中国学生的第二封信》,作为第一封信的提高和补充,并在《中国青年报》等媒体上公开发表(后来还被收入了电子工业出版社《中国智慧——微软亚洲研究院院长话题》一书)。
  第二封信发表后,无数学生通过电子邮件告诉我他们的感想,其中一位说到:“开复老师,是您让我知道了提高和充实自己的最佳途径,是您让我重新振奋了精神,充满了前进的勇气!”其实,用不着更高的褒奖或鼓励,只要能时常听到学生们这些发自肺腑的声音,只要能时常看到中国学生不断取得进步,我就非常非常满足了。
  三年前离开中国时,我在《给中国学生的一封信》中,与广大青年学生一道,讨论了一些大家共同关心的话题,并结合自己的学习和工作经历,就青年学生如何对待机遇、学业、工作、他人、自己等问题,阐述了我的个人意见。我提出诚信和正直、主动意识、交流和沟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