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小说月报-第3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既然冯家不提,惠洁父母也绝对不会问。母亲知道姨夫一家顾惜脸面。对此,踏人社会多年的姚惠沽把姨夫的遭遇定位为根基到底不深厚,行为不严谨,人抓了小辫子,于是成为权力倾轧遭人暗算的对象。沉默是保全一切的良方。倒是,一向用老脑筋思考问题的父母,有些想不通。
    没过两年,便有了姨夫生病的消息。
当得知姚惠洁住在五环,夏表姐在电话里说:小嫂,太远了,要不周末你别跑了,上了一礼拜的班,好好在家歇歇。我爸他们单位给我们在前门联系的宾馆。靠着天安门,很方便。周末我们想转转景点,看看鸟巢、水立方什么的。周一看了医生,我们就准备回去,我爸单位派了车子,也方便!
  尽管没有见过面,但惠洁对夏表姐口气里时不时冒出来的优越和自得,还是非常熟悉的。之前,她和母亲通过长途电话,母亲嘱咐她,一定代表全家去探望。谁都知道,得了这种恶疾,以后再见面的可能性都不大。母亲甚至在电话里反复强调,虽然没见过面,但礼数一定要周到。她了解女儿,是个面子冷、和人熟络起来需要很长时间的人。
    有了母亲的指示,惠洁和表姐通了三次电话,表达了一定要去探望的坚持。几番在电话里拉扯,最后放下电话时,惠洁的耳朵根红透了,滚烫了许久。她知道那是自己最不擅长的。
    周末,惠洁和丈夫相约一早出门。在对外这个事情上,惠洁和丈夫出奇的团结配合。两人先奔大药房,按照之前在网上做的功课和药师的指导,买了灵芝孢子粉虫草胶囊等一堆包装漂亮的“安慰剂”似的补品,然后就在前门大栅栏那条著名的商业街游逛,静候要带着父亲等人逛景区的夏表姐回来。
    大栅栏曾经是一个繁华的商业区,已有近五百年的历史,近年在政府主导下,复原民国初期风貌。
流光溢彩的旧式牌楼下,各式打着老字号的商店却早已失却了老北京昔日的精髓和韵味.现在的前门大街,马路很宽。不似从前两旁满是小店,虽不齐整,却是满耳满眼的京腔京韵和老北京的物件儿。如今,一切都变了模样,昔日的悠闲惬意,一点儿点儿被现代化的气息干扰侵蚀。电车成了观光车,大街两旁多被外来品牌占据……街上多是些慕名而来的外地观
光客。
    正在惠洁意兴阑珊时,夏表姐的电话来了。她们约在前门地铁c出口见。
    见面需要穿过前门地下通道。从地铁站出来,不远处便是气派威武的正阳门。
    通道里,到处是各式各样的小贩,把手里的国旗挥舞得呼呼啦啦,旁边卖小玩意儿的地摊,各式电动玩具被上满发条,小猴子起劲儿地翻着跟斗,一个匍匐瞄准前行的战士,一下下艰难地挪动着它的屁股。
唐老鸭扭动着,用它特有的嘎嗓子起劲儿地唱着:我爱北京天安门,天安门上太阳升……
    按照之前提醒的外貌描述。顺利找到夏表姐。此时她坐在出口的墙沿边,正和一个操着一口胶东口音的中年妇女说话,那女人一边说着,一边拿眼睛警惕打量四周,一副随时准备拔腿走人的架势。
    之后惠洁才知道,那是一个卖假发票的。夏表姐之前已和她谈好,现在正在一手交钱一手交货。夏表姐是做财务的,把发票拿在眼前,对着阳光照了又照。还不放心地悄声和惠洁耳语:你看这章对吗?我们那里的和这里不一样,不知道北京市怎么规定的?
    说实在的,惠洁压根不懂,但她却装得像个内行似的也像表姐那样对着光看了又看。周到的夏表姐还让妇女提供了病历检查报告等全套手续。妇女显然很专业,一个个医疗专业术语出口,让你觉得她混迹医院起码两年以上。
    他们的周丽不时还能听到推销发票学历证的低喃声.循声望去,一男一女两个中年人,相隔不远。男的啃着一根苞米,女的拿着本旅游地图作掩护,一边溜达,一边迅速扫视着每一个经过身边的路人,感觉没危险的,在你即将擦身而过时,就低声问一句,眼神却并不和你交流,若无其事的表情。一时间,惠洁有些恍惚。就在北边不远处就是这个飘散着皇家气
韵的国家政治文化中心,著名的标志物——天安门。
    和夏表姐一起去往她住处的路上,惠浩才知道,姨夫的病情被当胃病治疗,耽误了半年。直到人急速消瘦.疼得止痛针完全无效,当地医生才说疑似胰腺癌。一路辗转到北京一家著名的肿瘤医院请专家会
诊,当天便被判了死刑,说完全没有开刀的意义。并且很惊诧,半年前的片子就很典型,为什么又拖了这么久,还纠缠于确诊的问题。
    从医院}}j来,细心又讲效率的夏表姐就从医院看到的小广告电话,和刚才那个卖发票的联系上了。
她说姨夫的病明确了,也不用再做各式各样的检查。但姨夫的单位说了,在北京检查的开销可以报一部分。这个女的全套资料拿下来,虽说比别家疑l:五百块,可是网去这几张纸就有两万多,报账心里踏实。
    今天,谁也没去景点,姨夫的身体根本撑不住。他只是不愿意让初次见面的惠洁看到他现在的病容,而夏表姐一早,就拿着父亲的病历出门了,找到别人推荐的一个老中医,买了一些巾药,想带刚家吃吃
看,好歹也算在北京看过了,以后想起来也安心无憾。
    惠洁心里涌上阵阵的酸楚,说不出来。此时,她也才有机会好好打量夏表姐。早听母亲说夏表姐是四个孩子里最漂亮最能干的,所言不虚。虽已四十多岁,却保养很好,有双永远笑盈盈的双目。加上精致的妆容,遮挡住了岁月留痕。可能是因为她爱笑,眼角细密的纹路多少暴露了年龄的秘密.这是厚厚的
脂粉难以掩盖的。听表姐说话是种享受,不多不少恰到好处。只短短的一段路.便让两人开始建立了亲切感。
    惠沽不认路,随着夏表姐在胡同里七拐八拐.终于到了一家名为同心旅社的地方。老房子,非常一般的装修。楼下门厅接待处,大大方方写着:标准间130元/天,全天热水。进得楼里,四处闹闹腾腾。没提防,两个嬉闹追打的孩子撞到避让不及的惠洁,差点摔倒,亏得夏表姐扶了一把。每一间房子都暴露在外走廊上,地上墙上都是斑驳的痕迹。完全不适合病人休息,也没有像一般来京的病人选择在离医院近的
地方住,完全像满足观光客的需求而作的选择。正疑惑着,耳边又传来夏表姐的轻语:继母说没来过北京,说想转转。本来我爸单位给安排了更好的住处,我们觉得还是这里好,去哪里都方便!惠洁笑笑,却没有接话。什么时候了。这位夏表姐还这么爱面子。
  姨夫住三楼,透过窗户,惠洁看到一个男人蜷在床上休息,显然,那张一米二宽的标准床对他来说是宽大不少。沙发上坐着一位烫着头发的女士,正在专注看电视,音量不大,她把身子使劲儿往屏幕前凑
着,暗红色的花外套,显出她的高大。那一定是姨夫和他的妻子了。
  夏表姐快步走在前,一边招呼着屋里的人,一边打开房门。
    惠洁眼前的姨夫远没有传说中高大,消瘦的身形似乎也消减了他的身高。人显得憔悴不堪,但头发梳理整洁,甚至看得出梳子的齿印。一件棕红色的西服对于他有些宽大,对于姨夫这个年龄的男人少有
尝试的西服色彩,让惠洁在未来日子里长久记住了衣服的主人。
    听说姨夫晚上疼得根本无法入睡,只有白天能打个盹,休息一会儿。惠洁和丈夫就觉得分外歉疚。想早点告辞。
    一堆补品和装在信封的礼金,让姨夫推辞很久。
青黄的脸上就有了一抹红意。还是夏表姐劝说,这是大姨和妹妹的心意,收下吧!
    他坚决要请惠洁两口子到外面吃饭,根本无法商量。出门前,夏表姐避着在卫生间的父亲悄悄问继母,药吃了吗?
    你们回来前刚吃下,今天他让我专门加了两粒。但我看,也顶不了多会儿。
  惠沽能想到,是止疼片。
  从同心旅社到餐馆大约有二百米,夏表姐和继母一左一右搀扶着姨夫,走了十来分钟。
  饭桌上,姨夫的精神慢慢转好,竟然也谈笑风生。一点儿点儿驱散了大家的不安。继母和夏表姐望着他笑.没有一点勉强。
    姨夫说了很多话,吃得很少,只喝几口热汤。
    他说话语速平稳,声量不高,有着不容置疑的威严。惠洁长得太像母亲,我见到,真吃了一惊。他说大姐刀子嘴豆腐心,脾气虽不小,但对人是真心实意好。
  饭桌上就姨夫和惠洁丈夫两个男人,聊天的话题就天南地北了。但几乎每个话题,都被他很自然地引导,引导到他的经历,他曾经的辉煌。他爱说,我当  ××的时候……此时,他更像一位令人尊敬的领导,  对下属循循善诱。
    惠洁丈夫的话本来就不多,后来就当成了坚决的聆听者。
    高大富态的继母坐在姨夫身旁,安静地吃饭。安静地笑。不时转过脸看看丈夫,还是安静温顺地笑。
  夏表姐也笑,爽朗地笑,很认真地听,给父亲的话作着解读。
    止疼药的效力到底有限,即将饭终时。他向惠洁告别,提出先回。走前,他当着大家的面嘱咐夏表姐:看看小嫂他们还要加点儿什么,一会儿你去结账。
  夏表姐脆脆地应着。
  惠洁的丈夫刚刚已结过账,大家都注意到了。
  晚上和母亲说起,母亲好一会儿没说话。后来才说,人一辈子,图什么?心平!不平也要把它抹平喽!唉!
    一米二高,十厘米宽的平衡木是她永远跨不过去的坎儿。起跳、上木、跳步、转体、翻腾两周半,当右足尖落下,她的身体开始失衡,左右摇摆还是难以调整,当她像只粉色的蝴蝶飘然坠落,平衡木却越升越高,直上云霄。她大喊着,听到心脏崩裂的声音,掩饰了尖利的叫声,她徒劳地张着嘴,向下。向下,向下……突然,她被什么稳稳托住了,摸摸,很硬,翻身看去,竟然是那个一米二高、十厘米宽的平衡木。
  有一天,姚惠洁收到夏表姐的短信。姨夫去世了。
  周末,是惠洁和丈夫例行的见面。第二天要上班,晚饭照旧是为处理剩菜而下的面条。
  屋里又响起丈夫吸溜面条的声音,他从不为发出的声音太大而难堪。
  姚惠洁用筷子戳着碗里的面,想了半天,才说。
  我想把女儿接回来。
  什么?
  我想把女儿接回来……
  今天的姚惠洁喜欢听别人介绍她称楚太太。
  她的梦里依然会出现平衡木,依然会坠落,但她不怕了,她要像邓琳琳那样,坠落了再爬上去。

    原刊责编刘志敏

    【作者简介】赵雁,女,祖籍浙江绍兴,上世纪七十年代生于酒泉。已在报刊发表小说、散文、报告文学多部(篇)。另有小说集、散文集及电视专题片问
世。曾获解放军文艺奖等,中央电视台优秀纪录片
奖,国家科技进步(科普奖)二等奖。现在中国航天员训练中心工作,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


上海白领
帅泽兵

    屈指算来,曾小晴来到这个传说中遍地都是黄金的摩登都市已经有七个年头了。七年的时间不算长,但亦不能算短,足以把一个人的豆蔻年华遗弃在尘埃中,把一个单纯无知的少女衍变为性感俗艳的
少妇,或者说,把一个简单的女生变为复杂的女人。
这种巨变让人感慨,让人唏嘘,情不自禁地哀悼青春的远逝和命运的离奇。这样还算很不错的。至少可以说,这位女性在正常的时间走上了正常的人生旅程。
    让曾小晴深感悲哀的是,她的年龄已经到了奔三的边缘,却仍然待字闺中。放在七年以前,曾小晴打死也不相信她有一天会成为剩女,几乎每一天都心惊胆战地在女同事的背后议论和男同事的挤眉弄
眼中艰难度日,在亲朋好友的催促和旁敲侧击中度日如年。显而易见,这样的日子是让人惊悸而疲倦的。
    终于,在一个辗转反侧的夜晚,曾小晴决定.不能再这样了,要不自己迟早会崩溃的。她终于放下了往日的那份矜持,在昔日闺中密友的撮合下,去和一位据说是IT精英的男人相亲。在做出这个决定的时
候,曾小晴的表情悲壮,像一位义无反顾的勇者。
    相亲的地点安排在中山公同,据好友解释说,这里不仅交通方便,风景宜人.还恰好和两位当事人的住处构成了一个大约等值的距离。曾小晴想,这样也好,即使不成,谁也不会觉得亏欠。这个周末午后,她早早地在一家常去的美发店里做了发型,挎上了新
买的Lv提包。
    她想起了很多年前,年幼的她背上了崭新的书包在母亲的陪伴下去村里的小学报到,小鸟在前面带路,而初秋的凉风从她的脸庞上轻拂的情景。这种感觉非常美好,有一种依稀可辨的羞涩和若隐若现
的期待。然而与此同时,曾小晴也觉得有点苦涩,眨眼间就过去了七年,都七年了还没有找到一位如意郎君,理想中的白马王子,按当年所设想的把自己给风风光光地嫁出去。思绪至此,她长叹了一口气,很不甘心地掏出了包里的镜子。镜中的她面容清秀,肤色白里透红,虽然较之以往眼角边上多了一丝皱纹。
但毕竟还称得上是小家碧玉,貌美秀丽。曾小晴怎么也想不通她的命运竟然沦落到如此,沦落到了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所流行的水准,去和人相亲的尴尬处境。曾小晴在心里自我解嘲道,这简直就是一个笑
话。
    三号轻轨线在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的包围之中毫无滞碍地一路穿行,像一阵自由的风穿越水草丰茂的原野。让曾小晴颇为不快的是,车厢内很挤,她没有抢到座位;一个蓄着小胡子的长发青年有意挤
在她的旁边,目光闪闪烁烁。不久过后.从他身上所散发出来的一种很浓厚的酒精与劣质烟草混合的气息彻底激怒了她,曾小晴以一种厌恶的表情和退守到门边的举止表达了她无声的抗议。
    遥望窗外,她看见远处苏州河的两岸杨柳婆娑,远远望过去。很多纤弱的柳条垂落在水里像一团鹅黄色的烟纱。曾小晴感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