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中国在梁庄-第1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梁庄的初中适龄学生有极少数跟随父母在外地上学,父母给钱,在校吃住;还有一些住在老师办的学习班里,县城和镇上有许多这样的学习班,家长每学期交一千多块钱,除上课在学校外,孩子们吃住在老师家里或租的房子里,老师既负责学生的日常生活,同时,也辅导学生的学习。但是,这样的学习班效果并不好。我的外甥曾经住过这样的学习班,拿起课本问他问题,他全以“不知道”回答我。当问起哪家的孩子学习不错时,老人都是一声长叹,女孩子还算好,男孩子个个上网、打游戏、逃学,成绩从来都没有拿回来让家长看过。一般上到初二初三,就进城和父母一起打工了。

有三十几个小学生在镇上的小学里读书,学校没有食堂,中午短短的两个小时,家长还得去学校接回村里吃饭,吃完饭再回学校上课,晚上放学再回家。每天早晨六点多钟、正午十二点和下午四五点时,梁庄的一群老太太、老头就会骑着三轮车,急匆匆地往镇上小学赶。

更让人担忧的是,“读书无用论”越来越被人们所认同。在我的少年时代,只有因为贫穷孩子才可能无法上学,没有家长不愿让孩子上学的,而现在,则是家长看不到孩子上学的希望,在焦虑一阵之后,通常对孩子持一种放任的态度。在这种情况下,老师也失去教学的动力。我有一个表嫂在学校教初中,当年她以教学有方而闻名全镇,家长千方百计地把孩子送到她的班里。现在,她却整天沉浸于打麻将的游戏中。她说,只有极少孩子是真正想上学的,逃学、旷课,都是家常便饭。老师也没有心思教学。很多家长也只是把学校当做临时托管所,孩子在学校待着,不到社会上惹事就行,等大一点,就出去打工了。这种现象并不仅仅是因为农民的功利,孩子的无知、教师师德的下降,整个社会都弥漫着一种失望与厌学的情绪,它自然也会影响生活在其中的每一个人。

曾经有一段时间,邻村有人突发奇想,想租梁庄小学的地方办养猪场,没想到村支书也同意了。支书的意思是闲着也是闲着,不如创点收。于是,那人在学校院子里盖了几排猪圈,把一二层的空教室也作为猪圈。每天拉猪、放猪,来往的喧闹人声、猪的哼哼声、杀猪的嚎叫、赶猪的呵斥声,乱成一片。一时间,梁庄小学变得非常热闹。有好事者把学校大门口的标语“梁庄小学,教书育人”中的“小学”抹掉,改为“猪场”,于是,梁庄小学大门口的标语变为“梁庄猪场,教书育人”。

黄昏中的梁庄是如此寂静。回首那已在薄暮中的学校,望着那八个朱红的大字,我有些走神。什么时候,“小学”沦为了“猪场”,育人变成了“养猪”?我可爱的家乡,我的那些可爱的孩子们,难道只能在奔波中完成自己最初的教育?难道他们必须忍受与父母分离的痛苦,必须在爱的缺失中成长?难道他们命中注定只能成为漂泊在外的打工者?或者,如果一所小学的消失是一种必然,那么,有什么办法,能够重新把这已经涣散的村庄精神再凝聚起来?

'1' 鳖娃儿:北方农村骂人的话;只针对男子。长辈用这个词骂晚辈时,带着半埋怨和半慈爱的味道。

'2' 透墒:浇地完全浇透了,用来形容喝酒喝多了。

'3' 贵贱:怎么说,无论如何。

'4' 坑:北方村庄里的水塘。

'5' 啥门儿:没有办法。

'6' 年下:春节。

'7' 不美:生病。

'8' 猴头子日脑:非常调皮。

'9' 不表:不骗人。

'10' 够死了:很烦,烦得不得了。

'11' 小花钱儿:零用钱。

第四章 离乡出走的理想青年

引言

1991年9月,穰县成立劳务输出开发公司。1993年,市开发公司成立劳务市场,29个乡、镇、办均成立劳务站。1996年12月,市劳务输出开发公司更名为第二职业介绍所。至2000年,共进行岗前和转岗培训1。8万人次,输出城乡行业青年和富余劳动力219。6万人次,创经济效益11。44亿元。

——《穰县县志·大事记》

毅志:再也不去北京过那种非人的生活

毅志是我哥哥,身材微胖,皮肤黝黑,脖子上挂着一个小金佛,据说是和嫂子吵架后,为了寻回爱情,专门去山上一个寺庙请的。哥哥高中毕业,曾经是狂热的文学青年。哥哥一直有写日记的习惯,也有写情书的爱好。出门打工时哥哥和嫂子来回通信几十封,虽然嫂子只是小学五年级的文化程度。我到家的那天,嫂子正在收拾一大堆废纸,原来那都是哥哥以前买的报纸,说是要练毛笔字,花了一百块钱买了好多废报纸,结果,买来都有半年了,一个字也没有写。嫂子把那些报纸收拾出来了两大袋,准备再当废品卖出去。说起这事,嫂子又笑起来说:“你哥,还在楼上弄个书房哩,不让我给你说,怕惹你笑。”我上楼去,果然有一间大书房,还有专门订制的书柜、书桌和椅子。

哥哥从书房的角落里拖出一个大包,说全是以前的日记和信。“那时间很诗情画意”,回忆起他的爱情史和打工史,哥哥的脸上全是笑意。

对鹃子啊,我至少是小学五年级就开始操心了,觉得人家长得美得很。我给你说个正经话,我小学那可经常是全乡第一名,初中也不错,高中学习咋恁不好文人小说下载,全是因为这件事,成天想着咋啊咋啊的。上五年级的时候,她们家里订的《解放军文艺》,她爹是高中老师。我去她家,她不在,我就在那儿看《解放军文艺》。我记得清,天略微有点冷,我正在看呢,时间长了,眼有点看不清,鹃子款款而至,喊一声“毅志”,我抬头一看,觉得她简直就是仙女,就回了一声“鹃子”。当时是一种很美好的感情。高二单相思,有一次为了看鹃子,从二楼咕咕噜噜滚下来,自己给自己脸扇扇。后来和她弟弟好,也是不纯洁目的,是为接近鹃子。高二快结束时,我写了一封长长的情书,估计有二十几页,偷偷给她,结果,鹃子在上面批了两个字:“迟到”!我伤心欲绝,第二天,就去剃个光头。意味着要重新开始,结果还是学不进去。后来,鹃子一家随她爸办了农转非,我知道咱俩不可能,也就不再想了。

第二年,因为家里的事,更是学不进,就寻思着不上学了。秋天的时候,把家里收的包谷卖了,卖了一百多块钱,我从城里走,大姐不让去,后来我就偷偷地跑了,坐车到西安转到新疆找大伯,我就想着跑得远远的,在那儿混算了。一去就后悔,那儿严寒的天气我受不了。住有一二十天,大伯也不亲热,情感非常木讷,然后,让大姐寄了两百块钱,又回来了。当时快把大姐给气死了,恨铁不成钢。

1989年10月15日回来,心里想着还去上学,给班主任说的时候,他说,别再说了,你那学习,根本不行,你还是就业吧。日他妈,咱这性格也是孤傲得不行,就业就就业,于是,便就业了。先是在城里表哥的建筑队里干,一天五块钱,白天干十个小时,在大姐那儿做饭,黑了还喜欢去看个电影,写个日记。建筑队干有四五个月,帮小工,扔砖。第一天上班,往下扔灰桶时,给师傅头上打个血窟窿。那时饭量真大,一块钱六个小蒸馍,一顿都吃完了,根本攒不住钱。当时,有一个少年时代要好的女同学已经考上大学,给我写了封情书,我也没有回,觉得不合适,咱都成农民了,不能害人家。另外,咱对她也确实没有爱情的想法。

三姐跟我说,“你得学个手艺”,那时候,咱们这兴农闲时到甘肃、陕西一带包沙发做椅子。就背着做沙发的皮子、弹簧,跟着三姐夫去延安宜川县,第一次去的好像是阁楼乡。那里人一天吃两顿饭,出力气的人才吃三顿饭。俺们去吃三顿饭。先住在旅社,下去找活,找到活就吃住在主人家里。那时候我还在写日记,后来不知道扔哪儿了。刚开始在东阁楼一家干,那家在那片儿也是能人,他妈很好,招待得好得很。一干开,就十里八乡传开,亲戚邻居都让干,生意还不错。那段时间比较高兴,咱也还算很浪漫,那里有山,也不是特别大,上山跑得特别快,干完活没事了还跑到山上看景抒情。干有一个多月,三姐夫说:“毅志啊毅志,来一个多月连个木头都锯不齐,还是个高中毕业生,你还能干啥?”这话真伤我心。活干不好吧,后来和人玩摔跤,手指弄坏了,胳膊也弄断了,在旅社又闲住了二十几天,吃闲饭。手上有脓,找个刮胡子刀片,没有麻药,两个人按着,硬是割开,那真是疼得不得了。一到换药时间,疼得很哪。医生那妹子长得好看,姐夫哥说笑:“你去换药还得跟那姑娘说话,说得美了说不定能领回来。”

回来是咋回来哩,当地派出所说俺们干私活,到处撵,在那家住着,半夜起来跑,天都冷了,在山坡上烧柴取暖。就想着回来,活也做得差不多了。那个乡的旅社钱也没结,在那镇上还欠有饭钱,共有两百多块钱吧,都没给人家结。现在想起来,心里还不太美气'1'。

后来,我和爹在城里卖菜,卖凉皮。爹说赶紧结婚,心就静了。大姐也想我赶紧结婚算了。有个叫秀玉的,也相中我。我虽然没啥感觉,但人家长得也还行。第一次见面后,十来天就催着结婚。后来,和秀玉一块儿进城,在路上说笑哩,秀玉说:“就你这个样,还想找个啥样的?”我一气之下,一个人骑车走了。还看不起老子,不成算了。

然后才有春子,这你都知道。到姐家帮忙盖房子,春子那时候也天真无邪的样子,也爱看书,争气要强,长得又很漂亮。我俩谈得来。

后来上北京打工,为啥去?屋里催着结婚,但是,我们俩都不想结,屋里穷得很。我跟春子说,我先去,行了,再接你去。1991年我先去北京,在朝阳区和平里大街樱花园温泉苗圃干活,后来带班,全盛时期带九个人,才开始去一个月二百六十块,后来涨到三百二十块,自己做饭,烧煤气不要钱。我让春子也到北京,在海淀区干活,从我那儿到她那儿,光单程得两个多钟头。刚开始感情好得很,后来,她干活那儿有个男孩,他俩好上了,也是热火朝天。我给她说,春子,我必须得把你带回去。我当时还抱着一种幻想,想着家里劝劝,还行。那天,我把她带到她家去,也喝了一点酒,没忍住,耍了酒疯。春子妈说:“没结婚你都恶成这样,结婚了该咋样?”

后来,又到北京后,我直直喝了一个月酒,割手腕,自残。与春子当时谈的那个朋友和我又成了朋友,那个小伙还真不错。我跟他说:“我走的时候,吓住她了,你看怎样都行。”对方说:“你们在一块儿都三四年了还这样,说不定将来对我是啥样了。”那个娃长得也不错,个子高高的,浑实实的,也是春子喜欢的类型。现在想来,春子可能也是没见过世面,猛一下到大都市,有点迷,把握不住。说句实话,春子对我伤害真大,没想到她变那么快,毕竟在一起都三四年了。现在见她,还是有点生气。

1994年的正月初二,我从北京坐车回来,初三到家。那时候心情也坏,没挣着钱,去那几年只往家里寄了两千块钱。回来之后,又开始说人'2'。舅们、亲戚们介绍了好多,都是大姐领着见的,走一路批评我一路。说几个不成。正月十二早晨,我去舅家走亲戚,刚到,爹就赶来了,说东娃老婆家那有个闺女好得很,你回去见见。

到东娃家,搭眼一看,这个女子长得真清秀,见这么些,就这个女子还真不错。我倒个茶,说,会喝茶不,你嫂子说,茶我还不会喝,对两句'3',觉得不错。我和你嫂子是在1994年的正月十二见的面(嫂子在旁边笑着插言,一见面就觉得这个娃儿模样太不好了,黑里盔'4',眼睛恁小,就说话还行,怪文气),也算是一见钟情。我的爱情史到你嫂子这儿算到头了。

1994年3月我又到北京。在北京不是闲嘛,咱们这里在北京倒票的多,咱也跟着人家倒两把票。一般的倒票都是硬插队,“哐哐”一扇,一骂,从气势上震倒对方,插到人家前面,然后,出来,让买票者加三五十块钱卖给他。有一次,插到一个成都市公安局的人前面,也不怕,你成都市公安局的,能在这儿执法?我也打过人,与春子分手之后,也有自暴自弃的想法,想着气。到后来发展成啥,假若有十来个人买票,说好帮着买,等人家钱给了之后,卷着钱就走了。北京站每天都很挤,排成长龙,对方根本看不住,挤几个队之后,拿着钱就跑了。但是,我绝对没干过这种事,还是给人家说好,老老实实地排队。后来,被便衣逮着。便衣一看我的身份证,是穰县的,就说:“你也不是好东西。”就把我关进去。那时候咱们县年轻人在北京站贩票很出名,也是臭名远扬。先送到站前派出所,一进去就看见有个娃被指拷拷在楼梯上,脚尖勉强挨着地,那难受样儿就别提了。那时候,站前派出所打人打得可狠,都是咱亲眼所见。叫蹲在那里,有人想上厕所,警察拿着橡胶棒,“腾、腾”一人一下子。我进去也是,先用橡胶棒在我身上抡几下子,我说,我真不是倒票哩,一看是穰县的就被拉进来了。后来没狠打,被关进了一个小屋。一个十来平米大的小屋关有四五十个人,坐不下,都是挤着站着,一进屋就有人说踩着他了,我也恶得不得了。但是,屋里老大过来就把我揍了一顿。有人笑话我,我骂:“日你姐,想死哩。”下午就被送到昌平收容所。一进收容所,就被里面的小盲流打了一顿。

在昌平关了两天两夜,第三天点名往安阳遣送。武警闲得没事找这些人取乐,说,你,过来过来,说着,就扇这个人两嘴巴子。我悄悄骂:“日你姐,这算没地儿说理了。”被听见了,武警问谁,谁说哩,我逞英雄说:“我。”武警说,过来。往我头上抡了七八皮带,又狠狠踹我几大脚。叫我站军姿,挺胸,打一嘴巴子,抬头,再打一嘴巴子,再抬头。站有两个小时。打得我满脸是血。

送到安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