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金刚经讲解-第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要紧,行住坐卧皆安详。你注意看,从一个大修行人嘴里说出来的话,句句都是好,他不会答不好,不好就有障碍了。当然若是有人要造恶那就不行了。「法师!我去做某件事好不好?」 「好!」 「我去泡米麸好不好?」 「好!」 「我明天不来听经了好不好?」 「不行!」 (众笑)不听经你要做什么?不能样样都答好,要对是非善恶清清楚楚,而不执著。我们能答应别人的事就答应别人,这才是慈悲。你若是空一切法,即使对一件事不能慈悲,你也不会有障碍,当然就不会跟他人起冲突,也不会想要报仇,自然一切法就具足。哪有悟到空性的人还整天打架、争吵、讲人坏话,哪有这种事?

【 若当来世,后五百岁。 】

也就是后五百年。

【 其有众生,得闻是经,信解受持。 】

听闻并受持《金刚经》。

【 是人即为第一希有。何以故?此人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所以者何 】

为什么呢?

【 我相即是非相。 】

这里直接告诉你,你所执著的我,当下就是空相,本来是无的东西,我相是你的错觉。

我们人都是生活在痛苦的日子里面,这个痛苦来自于两种错误的观念,世间就是这两种观念带给我们最大的痛苦: 第一个错误是无明和错觉,第二个错误是假设。错觉就是人生、宇宙的种种现象,本来就是一种不实在的东西,就是无明,无明让人产生了错觉。就像男人一生都拼命追求事业——有事就愈有业,大事就大业,无事就无业。 (师语双关,业指业障)所以要是有人说:「师父!我在做大事业。」我会说:「哦!对啦!」所以我说佛陀讲经,还有中国人在翻译,把它翻译成「业」,实在是厉害,太高了!我们人最痛苦的就是活在错觉当中,是名可怜悯者。

人类因为生活在错觉中而一直不能觉悟,然后藉着错觉去假设他的生命观,那更糟糕! 我们人都把自己设立为标准,就像数学里 X 轴、 Y 轴、 Z 轴的原点,由假设一个 zero 零点,我们建立了自己三度的空间,这都是由假设来的。但佛法就不是,佛法是要让我们了解,我相是零,当下就是无的东西。所以任何时间、空间都不能束缚他,他就没有我相,连零都没有,那么一切由座标轴衍生出来的都是错误的东西,因为它无立足可言。既无立足可言,所以我相即是非相。

而我们人都生活在什么当中呢?生活在假设当中。什么叫假设?因为我们不了解佛性是清净、智慧的,所以每一天都生活在不断的假设之中。一个本来很要好的朋友,忽然不打电话给我了,我们就开始猜测:「可能是不理我了!」或者某天有信徒跟师父打招呼:「师父阿弥陀佛!」若是刚好师父在忙,又碰上尿急要去上厕所,或者师父眼近视没看到他,于是没有跟他打招呼就上楼了;这样他回家后又开始猜想:「师父怎么不理我了?我有送水果去啊!」(众笑)自己就假设,并且开始痛苦。

人类就是生活在这两种桎梏当中。桎梏就是强烈的束缚,把自己关在假设里。 所以,错觉和假设,是我们人类的致命伤,两者构成了疑心病 。如果我们人一直生活在假设当中,他就会衍生出痛苦和困扰。而有智慧的人不做任何假设,不追求假设,也不必要去假设。今天我们若是能平平安安过一天,能够平安度日,「随缘消旧业,切莫造新殃」,这样就不得了了,我相就慢慢地破除了。

我相正是一切痛苦的根本 。为什么人相、众生相、寿者相都排在我相之后呢?因此前三者比较容易破除,我相是最难破除的。我相就是一种我执,任何事都以自己为原点来推论,这是痛苦的根本。「我相就是非相」,须菩提尊者告诉我们,对一切事情,我们每天都在说着「我」这个东西,然而「我」本来就是空,缘生缘灭的东西。

【 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是非相。 】

我相最难破除,排在前面;烦恼比较少的、比较容易破除的排在后面。冷静地想想看,我们每天所说的话都是:「我」怎样怎样,「我」如何如何……数数看,一天当中「我」字要说多少遍?总共说了多少句「我」?

【 何以故?离一切诸相,即名诸佛。 】[小说下载网电子书下载乐园—Qisuu。Com]

后面这一句,就是整本《金刚经》整个修行的重点,三藏十二部经典,所有一切法都在讲这句话:「离一切相,即名诸佛。」

你若是问:「师父!佛是什么?」佛就是离相。无所著、放下,不会遇到一点小事就鸡肠鸟肚。宏杰法师你知道此地方言中「鸡肠鸟肚」什么意思吧?就是指气度狭小像鸡仔的肠、鸟的肚子,比喻很小的度量。而诸佛菩萨离一切相,度量很大很大!我们人中,胖子不一定度量就大,肥胖反而会因为脂肪比较多一点,将肠子压迫得变小了。反而是像我们这种矮个子的度量比较大,不过也不一定,矮个子也有脾气很暴躁的。总之度量的大小不由外表的胖瘦来决定,所以「离一切诸相,即名诸佛」。

我常常说,众生读经典、读《金刚经》,但是都不曾注意,只是一味有口无心地照念:「我相即是非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是非相。何以故?离一切诸相,即名诸佛。」等儿子来烦他时就开骂了:「再吵就等着挨打!」离一切诸相,他完全没有,他是念归念、执著归执著,经义对他没有作用。「离一切相,即名诸佛」,他每天都在读,每天都念《金刚经》却根本不知道什么意思,哪有离一切相呢?

不过这句话你要用对,要运用得当,要是用错了就很吃力了!像我上次说的送葬的花车女郎,全身脱得光溜溜的在车上跳得起劲。假如你骂她一句「不要脸」,若是她回敬你:「离一切诸相,即是诸佛!(众笑)我都不执著,我都敢让人家看了,你怎么会不敢看呢?」 那就不是这种意思了,差别就很大了。所谓「离一切诸相,即名诸佛」,也不必到那种程度;就算于任何境界都能离一切诸相,何必一定要到这种程度才是离一切诸相呢?这样也还是著相嘛。若是她出去之后再说:「这是慧律法师讲的:一丝不挂、一尘不染,清清净净,本来面目。」那就太厉害了,吓死人了!(众笑)再说下去就真像大彻大悟的人了。「本来面目」,没穿衣服就用这种话来辩解。

【李文 会 曰】 「『 即是非相 』 者,前言无相,即是灭色以明空义。 」

灭就是除,灭色以明空,即是说为了要显示空,就把色法除掉,这是错误的。我们应该说,色相当下就是空性的东西,这样才对。在这里,透视它叫做灭,不执著叫做灭。所谓「善待你的敌人,你的敌人自然会消灭。」善待你的敌人,不要除掉你的敌人,除掉了他还是敌人,因为除掉他,他更恨你了。善待敌人,他自然会消失。你彻底了解了色法当下就是空性的东西,它就障碍不了你,你也不必除掉它。

「 复言『非相』,即是了悟我人众生寿者四相,本来不生,故名实相。 」

复言非相,后面说非相。本来就无生,所以名叫做实相。

「『 离一切相,即名诸佛 』 者,此谓悟实相者,更无等比。当知是人,不著二边,不处中道。 」

二边就是空和有,不著空、不著有,不处中道,因为中道不可得。中道是假设的名词,没有所谓的中道。路有左、右两边,才会说到中间,如果连左右两边都没有,连空和有都是当体即空,哪有什么中道可谈?中道是假设的名词,放下了空、有,不执著空、有,就叫做中道,并非真正有一个中道。譬如说八正道,其实没有真正的八正道,而是相对八邪道才说八正道,连一切法都不可得,哪有一个「八」?一都没有,何况有八!所以,要破除时才讲对立,如要解脱,连破除都不可以有!这就是不住中道。

「 一切无住,即名为佛。又云:离相清净,解悟三空,契合实相,究竟涅 槃 。 」

三空,就是人空、法空、空空。空空就是连那个空的也要空掉。

「 三空之义,初即人空,次即法空,后即空空。 」

空空,第一个「空」字是动词,第二个是名词。就是指连那个名词性的空的观念都要除掉。

「 三世如来,同证此理,故名为佛。 」

简单来说,就是离一切诸相,即名诸佛。

今天有人拿一张相片给我看,说拍的是西方三圣放光,是在阿里山拍到的相片,我叫他都拿去烧掉。那都是大妄语!到底是什么人制造出那种相片来,实在是犯大妄语!诸佛菩萨放光,哪有放这种乱七八糟的光?佛是大慈大悲、大喜大舍之人,佛的放光你真的能拍得到吗?那种光根本就是拿照像机拍了回去合成的,混淆视听,根本不是真的佛在放光。你照相机照成这样,真的还是假的?所以说用这种手法,虽然他的发心是正确的,固然是要让众生有信心,认为见到佛了,但却是造大妄语!所以高僧大德都没有人喜欢讲这些东西。

有一次忏公在打佛七,他的顶部放出一片光明,拍摄之后被人曝光,那张相片就被杂志刊登出来。相片见报后,全国的人都知道了,大家都很赞叹忏公,直呼不可思议。有人便拿报刊给忏公看,忏公说:「大妄语!不睬它!」就不理睬它,这是大妄语嘛。所以很多相片声称照到佛光什么光的,有的是真的,但却不能执著于此。不要执著,不需要执著这种东西。我认为,修一切法,离一切相。这是讲离一切诸相,即名诸佛。

可是众生就不同了。有一次我去员林讲经,有一个信徒的父亲往生了,过世之后躺在棺材里,拍摄出来的照片上看到有一道光射出来。这也许是真的,也许是假的,也许只是曝光啦。因为我们学习了空的道理,就知道不必执著这种东西,但他要来跟我请教,说这是真的,很欢喜的样子。当然他的心境我了解,他是希望师父能告诉他,这个光是真实的。不过我若是告诉他这个光是真实的,会增长他的傲慢,他会拿这张照片去宣扬:「慧律法师说这是真实的!」于是我变成了始作俑者。因为他拿来给我印证啊,我们是重量级的法师,如果跟他讲这是真的,那完蛋了!连台湾的最有名的法师都讲认可是真的了,那我变成了始作俑者,岂不是要下地狱?但是又很难做,下课的时候,大家都很忙,都纷纷拿红包来供养,我正在忙(师故做收红包状),他却一再拿着相片问我:「师父看看这张相片是真的还是假的啊?」我说:「不必执著这个啦!」他马上就摆张臭脸了,摆臭脸就是翻脸的意思,不高兴。他不高兴的意思就是想:「那个做师父的人那么不慈悲,我问他这个光是真的还是假的,他就是不肯回答我。」其实没有这个必要嘛,《金刚经》讲「离一切诸相即名诸佛」嘛,干嘛要讨论这个?

佛法不讲神通嘛,神通是乱搞外道的。声称拍到佛像的,有的人是拍一辆浏览车,冲洗出来结果有佛像浮现在浏览车的大片玻璃上,仔细看才知道是对面的佛像在玻璃上映现的;有时候在一个地方拍摄佛像,拍第二张时重复了,佛像印到了第二张,于是就很惊讶:怎么会有佛像?就这样大家频频认为是感应。我告诉诸位:现在的摄影技术这么发达,很多现象中有很复杂的科学道理,往往就弄假成真了;若是坚持要弄清楚这张相片到底是真是假,光是烦就烦死了,没这个必要嘛!当然也有真有其事的,我过去拍照时也曾拍到很多放光的照片啊!我去大甲念大悲咒,结手印的时候人家帮我拍照,照片冲洗出来一看,整个手印上都放光啊,我也不曾拿照片出来吹嘘——只不过刚好讲到这里才拿出来吹嘘而已(师笑)。念大悲咒结手印时放光,我也不曾说过这有什么了不起,对不对?没有这个必要,不必以此去标榜我们很有修持,这些都是执著。「离一切相,即名诸佛」,因为这句话很重要,所以在此反复强调给诸位:你一定要修离一切诸相即名诸佛,放下就是。

【 佛告须菩提:如是如是。若复有人,得闻是经,不惊不怖不畏,当知是人甚为希有。 】

【李文 会 曰】「 『如是如是』者,佛以须菩提所解空义,善契如来之法意也。 」

契,就是合,善契就是很契合。

「 『不惊不怖不畏』者,心若空寂,湛然清净,等于虚空,有何惊怖?『甚为希有』者,谓上根器,得闻是经,谛听受持,永无退转,当知是人甚为希有。 」

【 何以故?须菩提,如来说第一波罗蜜,即非第一波罗蜜,是名第一波罗蜜。 】

佛说:为什么呢?须菩提!如来说第一波罗蜜,实相就是第一波罗蜜,即非第一波罗蜜。只要他讲出了「第一波罗蜜」,它就已经不是第一波罗蜜了,因为第一波罗蜜是不可言说的。‘是名',就是方便说(第一波罗蜜)。没办法,只能方便说。

再讲一遍,「如来说第一波罗蜜」,第一波罗蜜本不可说,所以即非第一波罗蜜;只要说出来了,就不是第一波罗蜜,因为第一波罗蜜实相是不能说的。「是名第一波罗蜜」,但是又不得不说、方便来说第一波罗蜜。

【李文 会 曰】 「『如来说第一波罗蜜』者,若悟非相,即达彼岸。实相无二,故名第一。非第一波罗蜜,了悟人法俱空,即无生死可度,亦无彼岸可到,何处更有第一?故云:非第一也。『是名第一波罗蜜』者,悟一切法,即知诸法皆是假名。 」

无彼岸可到,因为彼岸本来就是没有的东西。

「 《法华经》云:『但以假名字,引导于众生。』于斯了悟,能入见性之门,是名第一波罗蜜也。」

一切都是方便。

【 须菩提,忍辱波罗蜜,如来说非忍辱波罗蜜,是名忍辱波罗蜜。 】

解释一下这段的意思。佛说:须菩提,真正的忍辱波罗蜜,如来说就不是忍辱波罗蜜。你若是动一个念头说忍辱波罗蜜,那就不是真正的忍辱波罗蜜。什么是真正的忍辱波罗蜜呢?如来说就是非忍辱波罗蜜,就是没有忍辱波罗蜜的想法,没有忍辱波罗蜜的观念,没有忍辱波罗蜜的执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