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金刚经讲解-第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净,听信其法,故言一念生净信也。『得如是无量福德』者,此谓如来知见众生,无诸妄念,心常清净,敬信其法,所得智慧胜妙功德,不可测量。 」

【何以故?是诸众生,无复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无法相,亦无非法相。】

为什么呢?修行的众生,了解《金刚经》的道理之后,不会再有种种相。简单讲,我相就是我们自己,人相就是一个人,众生相就是外在一切众生,譬如种种畜生。无我相、人相,就是没有一个我,也没有任何一个人等等。寿者相是一期的生命,无寿者相是不执着一个寿命的长短。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在各注解中有很多种说法。

无法相,没有一切法的真正的相。非法相,用笔记下来:非法相就是对空的一种执着,无非法相就是亦无对空的执着。法相就是有,非法相就是空。无非法相,就是不能执着于空。简单讲,无法相就是不能执着一切法的有;无非法相就是不能执着于空性的非法相。

【李文会曰】 「『 无复我人众生寿者相 』 者,谓不倚恃名位权势、财宝艺学、精进持戒,轻慢贫贱愚痴懈怠破戒之流;无能所知解之心,无苟求希望之心,言行相应也。 」

苟,就是一点点,微少。无苟求之心,连一点点想要得到什么的心都没有,简单说就是无所求了。言行相应,口说与行持的相同。

「『 无法相 』 者,经云:心生则一切法生,心灭则一切法灭。心既清净,诸法皆空。故无取舍、一切善恶凡圣等见、诸法相也。 」

哪有什么善恶呢?

「『 亦无非法相 』 者,谓不着能知解心。 」

你知道一切法不可得,但是连这个不可得的心也不可以执着。

「 不作有所得心,无人无法,内明实相,外应虚缘也。 」

随缘。

【圆悟禅师曰】 「 伶俐汉,脚根须点地,脊梁要硬似铁。 」

伶俐汉就是说聪明人,脚跟须点地就是说要脚踏实地、清清楚楚。意思就是我们要有空性的思想,一下手就斩断一切烦恼,不可藕断丝连。脊梁要硬似铁,是说要顶天立地矗立,而不被境界所转。既然了解空性的东西,那就什么都难不倒你了。 佛教导我们要无所住而生其心,唯有这条路能够成佛。 那么我们就要按照佛的话去做,包括念佛也是如此。

「 游人间世,幻视万缘。 」

万缘,虚妄的东西。我这种人很不喜欢拍照,出门的时候都是别人帮我拍。照片这些都是虚妄的东西,是幻影,如幻如化,不是实在的。将来我往生之后,可以留作纪念,拿出来回忆:这是民国几年的时候法师的相片。(笑)其实我很怕拍照,因为人长得丑,会担心。可是有些人很喜欢拍照 ; 长得也不是多漂亮,英俊的人都没在拍,丑人反而喜欢拍照。

「 把住作主,不徇人情。 」

徇,音 x ù n ,顺从的意思。顺从人情就会造业啊,受牵制啊!像师父中午要休息,下午三点多才下楼来接见众生,有时候众生突然来了,不论这时候是早上还是晚上都要求见面——「对不起!我们已过见客的时间,让师父休息一下,三点多后再来。」有些人来见不到面就不高兴 ; 认为师父很大牌。其实我哪有那么大的能耐,不间断地接见众生?即使见一个人只要五分钟,一整天下来,人很快就昏倒了!所以, 为了更多的众生,为了在弘扬佛法的道路上走得更远些,身体一定要保持好。 当然不是说会见众生令身体不好,而是浪费很多时间、顺从人情是行不得的。

还有信件。哎哟,信件实在是好多好多,只要一星期就堆积如山,不知道该怎么办?我想了个办法,像李炳南老居士,从前回答「佛学问答」,到年事已高就不再回信了;所以我以后也要来写一张启事:「敬启者:慧律法师年迈多病,气虚体弱,人之将死。为让法师颐养天年,念佛求生极乐世界,不要再吵他了!」从此以后就不用回答问题了(笑)。总之信件真是多到吓死人!还有从马来西亚寄来的,干脆也不写信了,用录音带。有一个妹妹寄来一卷录音带,整卷都是问题,答也答不完。比如说她怎么学佛啦、念佛不得力啦、觉得好像是为谁而念的啦,问题很多很多,这个妹妹不是读高中就是读大学。所以说了解内情的人就知道,做一个法师有多少苦衷。法师是要众生共同来保护的,每个人来都要见法师的话,实在是没有办法的事。还有信徒们的信,实在太多了,如果要我一一亲自回复的话,书都别想看了。有的人写信一写便是十张,像作文一样。回过信的法性法师知道,厚厚一大叠,国内、国外、马来西亚、新加坡的都有,实在是很麻烦 ; 不小心出名就带来这么多麻烦。所以要不徇人情。这就要看情况啦!

你们比较不会难做人,我就很难做人,怎么都不会圆满。看到师父的人就很高兴:「我今天有看到慧律法师呢!」就像今天去戒场打斋,竟然被当成稀有动物了:「喂!慧律法师来了,快来看!」(众笑)连刷牙时也有人抢著看,好像四川的熊猫一样,可怜!因为我两、三年没有出来了,见到的就喊来一大群人,趴在窗户上探头猛盯著看:「是慧律法师耶,快点来看!」这实在是像看熊猫一样,真糟糕!然后坐在那里,包一万元去准备供养;要是再多坐一会儿,拿出的供养就全收回来了,反而能倒赚一笔了(众笑)。出名也是有好处,红包可以收很多,(众笑)但是这些对我没有作用,再怎么吃也是两、三餐而已。

「 截断人我,脱去知解,直下以见性成佛、直指妙心为阶梯,及至作用。 」

截断人我,除掉人我。阶梯及至作用,事情一下子就解决了。

所以我告诉诸位:如果说修行难也确实难,如果说修行不难也确实很简单——只要直接了当的放下,能做得到,就很简单!能放下,一念之间而已。说修行很难,什么原因?要明心见性。 本性的功夫没有,修行百千万劫也不会成佛。 记住师父的话: 佛成道不是用意识心修行。想成佛作祖,绝对不要用意识心态,绝对不要强制自己,绝对要靠放下、空、不执着、无所住,内外统统以虚空的胸量过日子。

「 外应虚缘,不落窠臼。 」

虚缘,就是说外缘是不实在的,缘起缘灭嘛。在外假借外缘。落窠臼(音 k ē ji ù),就是因沿旧制,不能别出心裁,就是没有创新。不落窠臼,不能以前怎么做现在还怎么做。这句话就是说,不会落入以前的束缚。在内明心见性,在外应付一切因缘,而不落入束缚,被保守、旧有的观念所控制。

「 办一片长久守寂淡身心,于尘劳中透脱去,此乃善之又善也。 」

内在的功夫,要很长久地能够保持一片的清净、守著寂淡的身心,世间没有什么嘛!尘劳,在五欲六尘中透得出去。我们的本性若是显示出来,就具足圆满功德。

【 何以故?是诸众生,若心取相,即为着我人众生寿者。若取法相,即着我人众生寿者。 】

取,执着。若心取相,我们的心若是执着。若取法相,若是执着外在一切法的相。法相就是映现在我们六根前的一切相,就是十八界。

【 何以故?若取非法相,即着我人众生寿者。 】

非法相,非就是否认,否认法相就是空掉法相,就是空相。若是执着于非法相,执着一个空相,即着我人众生寿者,执着人我。简单说就是,法相不能执着、非法相也不能执着,有不能执着、空也不能执着。

【李文会曰】 「 心若取相,即取妄念,故着我人众生寿者相也。 」

心执着于相。

【黄檗禅师曰】 「 佛与众生,唯止一心,更无差别。此心无始以来,无形无相,不曾生不曾灭,当下便是。动念即乖。 」

唯止一心,都是一心。乖,就是违背,违背了本来面目。动到一个念头,就违背了本来的面目。

「 犹如虚空,无有边际。 」

研究《金刚经》的人,修养都很好,为什么?度量很大啊!研究《金刚经》的人不解脱百分之九十至少也能解脱百分之五十,烦恼就少了。所以研究《金刚经》非常好,度量会一直放大,重复强调无所著、无所著……使令心如虚空,那么样样事情都能解决。

「 惟此一心,即便是佛。佛与众生,更无别异。但是众生着相外求,求之转失。 」

求之转失,愈求愈遥远。

「 使佛觅佛,将心捉心,穷劫尽形,终无所得。 」

使佛觅佛,我们就是佛,你又要你驱使这个佛另外找一个佛,骑牛找牛的意思。将心捉心,你本来就具有本来面目,还要另外找一个本来面目。错了!

「 不知 息念亡虑 ,佛自现前。 」

息念亡虑就是说,你只要放下,而不要求。你会说:我要明心见性,我要追求道理。其实呢,说法者无法可说,求法者无法可求,是名说法。放下一念执着,常存清净的念头,无量的方便,善巧的智慧,这就是本来面目。但明心见性不是像死人一样,不是什么作用都没有,而是一切都作用,但又一切都放得下。

「 此心即是佛,佛即是众生。为众生时,此心不减。为诸佛时,此心不添。 」 不添就是不增。 「 遇缘则施,缘散则寂。不假修证,本自具足。 」

就是不用追求,本来就具足。这些大德的话,每一句都是从本性流出的。

「 若不决定信此是佛,纵使累劫修行,终不成道。 」

为什么呢?因为意识心不是成佛的根本, 明心见性才是成佛之根本, 煮沙是绝对不能成饭的。

「取法相者,谓言心外有法,故着诸相也。」 (中略)「 造恶造善,皆是着相。 」

造恶的人要赶紧停止,因为作恶会遭恶报。造善的人也要无所著,因为这只是福啊。要恶不能碍,善也不能缚,否则造善、造恶都是著相,都不是清净心。

「 着相造恶,枉受轮回。 」

我们现在就是冤枉在受轮回。

「 着相造善,枉受劳苦。都总不如便自认取本心。 」

着相为善,枉费劳苦,总不如找出自己本来清净的本性。

「 心外无法,此心即法,法外无心。 」

此心当下就是法,当体就是放下。

「 将心无心,心却成有。 」

将心无心,你若是说拿这个心空掉,还有一个空掉的念头,那么就变成有。你一直讲「我不执着」、「我不执着」,就又有了「我不执着」一个念头。

「 一切在我默契而已。 」

一切都在默契当中。

「 『若取非法相』者,谓有取舍善恶凡圣等相也。 」

【是故不应取法,不应取非法。】

不能执着法,也不能执着非法。这个非法,不是不如法。不应取非法是说,我知道一切法不可得,于是我的观念里面就有了不可得的法,但是也不可执着于有这样一个不可得的法。要弄清楚!把非法解释成不是法、不如法就错了,不如法指不是佛法。不应取非法,就是说你已经知道一切法皆空,所以不会执着这个法;但是你也不能执着于你了解了佛法是空的这个观念,要连空的法这个观念都除掉。如果不除掉法空的观念,仍然是执着,执着于还有一个法可以空,便是「取非法」。

「『 不应取法、不应取非法 』 者,此谓有无俱遣,语默双亡。若取法相,即有法执。若取非法相,即有空执。有执则烦恼炽然,无执则信心清净。 」

若是取法相,你就有法执;若取非法相,就变成对空的执着。

【以是义故,如来常说:汝等比丘,知我说法,如筏喻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

以是义故,因为这种道理。筏,船,竹编的小船。喻者,用船来比喻。法尚应舍何况非法,不管法相、非法相,全部要舍。

因为这种道理,所以如来常常说:你们这些出家众(这里比丘当然指包括在家人的一切修行人啦),应该如何修行呢?知我说法,要知道我所说的法,可以用船来比喻。若是已藉由这艘船渡过彼岸,那么船就要放下了;不可以我已渡过抵达彼岸,还要把船扛在肩上,这样只能增加负担。

船是藉以渡过河的工具,不是用来扛在肩上行走的。 法也是如此,法是要来方便运用的,不是要让你执着的。 船就表示般若的智慧的法, 法是让人从痛苦中解脱,不是让人执着它的文字和外相的东西。在藉着船由此岸渡过彼岸后,就要把船放下。 你用无相法渡过彼岸,法当然就要放下。更何况,法都要舍离了,何来执着非法呢,那个空的东西更是不可以执着的!

【李文会曰】 「 执有说空,因何用筏?有执既丧,空说奚存? 」

丧,就是亡。奚,就是何。有都不存在了,哪还需要说什么空呢?所以要记住:空,不可以离开有来讲空。意思是说,你执着有来说空,那么何必用到船的存在呢?有执既丧,对有的执着若是破除,哪还需要说空的存在呢?也就是说,若破除了有,空当然就不存在了。

「 既已渡河,那更存筏! 」

已经渡过彼岸了,何必再把船扛在背后呢?

【傅大士曰】 「 经云:若人欲识佛境界,当净其意如虚空。 」

净,就是舍一切法,无所住。当净,就是意识里面不住一切法。

「 外无一法而建立,法尚应舍,何况非法乎。 」

所以师父告诉你:若是整天都看别人的过失,你的烦恼就很重。早就告诉过你们这个道理了,二十四小时中只要检讨自己就好了。为什么?一切法不可得嘛。 你若看外在、执着外在,内心的生命就会惭惭消失。所以学佛的人,最基本的修养一定要有,就是要先学习身、口、意清净。

无得无说分第七

【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耶?如来有所说法耶? 】

佛说:须菩提,你的意思如何呢?如来是不是真的有得到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呢?如来有所说法吗?如来就是释迦佛。

【 须菩提言:如我解佛所说义,无有定法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亦无有定法如来可说。 】

如我解佛所说义,指就我所了解的、佛所说的道理。无有定法,也就是说,佛针对每一个众生的根机,说不同的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