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就是化妆品达人-第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回归真天然,了解真需求

尝试DIY保养品的人,一定有个理由充分的原始动机。

◆为了省钱?不愿意当被化妆品公司诈财的肥羊。

◆崇尚天然、无添加。

◆可以量身订做自己肌肤需要的保养品。

◆认为加了什么、加了多少,都清楚明了,安心、安全。

◆ 超敏感肌肤,找不到适合的品牌使用,只好D I Y自我救济。

◆新鲜好玩。

DIY保养品有些必然风险,分别是〃肌肤安全无人把关〃风险、〃皮肤出问题索赔无门〃风险、〃无售后服务〃风险、〃无原料质量保证〃风险、〃产品无保养价值〃风险、〃DIY成品变质变味、无法退货〃风险、〃不保证有用好用能用适用〃风险。所有的风险,DIY者必须一概承受。

前面提到DIY的风险指数节节升高,原因在于原料比重越来越偏向商业来源的化工原料店。这些来自工业批量生产的原料,即使是芦荟萃取液、熏衣草花水、甘草萃取液都已经含有相当的防腐剂了,跟DIY一族的〃安全安心〃的理念是必然有冲突的。

此外,了解肌肤真正所需是非常重要的。目前,DIY族中,25岁以下的女性占极高的比例,而其实这个年龄层需要的,只是保湿。高效保湿的真谛,与擦高浓度的透明质酸(玻尿酸)并不等同。高年龄群体,难从DIY里找到肌肤的春天。

低年龄群体,肌肤什么都不缺,各种功能的DIY保养品,其实并无很大的差别。

DIY,看似美丽的陷阱(2)

DIY的商机,不会因为我个人的担忧而受到影响。DIY的嗜好者,几乎全是从高中、大学开始,必然经过两三年的新鲜、好奇、尝试、失望之后,才会收手不玩。

我知道,表达上述种种不赞同是会得罪很多人的,甚至更因此要失去部分依附DIY赚钱的朋友。但是,若能因为这篇文章引发DIY一族的反思,让大家用更理智的角度去看DIY的价值,成为少数人臭骂的箭靶也不足畏惧。

达人叮咛

◆降低风险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力行天然素材D I Y。家中现成的葡萄糖、蜂蜜、味精,都是无防腐剂的保湿材料。

蛋白+绿豆粉用来敷脸可以清洁毛孔,蜂蜜+精油拿来泡澡可舒筋活颜,用来做菜的橄榄油、葡萄籽油卸妆安全又好用,还原D I Y的天然原味,才不会导致过敏、不会惹争议。 

别让自己成为〃敏感分子〃

常会在电视新闻节目上看到一些个案,医生在媒体采访时说该病患是因为〃化妆品使用不当造成皮肤炎、皮肤过敏反应〃。

一些电视媒体也揭发过市面上的防晒产品大量使用二苯甲酮类(Benzophenones)化学防晒剂,一种环境激素,会刺激皮肤,也有致癌的风险。

从新闻画面上看到有消费者向媒体报料,使用某品牌保养品后造成严重蜂窝性组织炎,造成愈后光敏感的后遗症。

正常使用化妆品,会弄到过敏、严重皮肤炎,其真正的症结何在?大家都很想弄个明白,谁也不想成为受害者。因为问题不说明白,不只消费者有过敏的恐慌,奇 …書∧ 網连化妆品制造业都要背负无辜的罪名。

抓出化妆品里的五个致敏源

因使用化妆品而导致的过敏,有以下几个情况。

1活性成分浓度太高。

活性成分浓度偏低的产品,不适现象自然少。所以,很多的过敏情况是发生在高活性保养品的使用上。一般平价的保养品,反而这一类问题的发生率不高。

依建议量使用或先减量使用,都是使用高浓度制品的不二原则。营养过剩、浓度过高,就像在腌制肌肤一般,起红疹、小脓疱、发痒,都是高浓度〃浸渍〃出来的问题。

2含药成分作祟。

含药化妆品,特别是防晒品,其防晒剂的使用浓度是受有关方面机构规范的。会加以规范,就表示有使用上的风险。

每一种化学性防晒剂都对肌肤不利,浓度偏高、涂擦量过大,引发过敏发炎的风险就相对增加。所以,如果没有必要,猛擦高防晒系数的防晒品是错误的,高防晒系数产品防晒成分比例偏高,对肌肤是一种高浓度的〃化学性浸渍〃伤害。

3低pH值的果酸、水杨酸、维生素A酸类制品。

这一类产品使用时有立即的酸刺激,使用期间,会有较明显的角质剥落,肌肤处于保护层偏薄的情况,自然容易招惹过敏。因此,使用期间,要简化其它配套的保养产品以求自保。

另外,这一类产品,若属于高浓度与低酸度,在医生的协助指导下使用较有保障。

4香料、防腐剂。

越来越多证据显示,香料、防腐剂是造成化妆品过敏的主要原因。确实,很多人认为天然植物配方更为安全。殊不知,天然的活性成分更容易腐败,更需要防腐剂来〃照顾〃。〃无香氛保养〃,也是远离敏感必须的割舍。

化妆品中的香料与防腐剂,都是极容易渗入人皮肤的角质障壁,直接被皮肤吸收的小分子物质。虽然有用量上的规定限制,但敏感性肌肤即便是使用安全浓度下的产品,仍大有机会引起发炎现象。所以,如果你是敏感性肌肤,就更要留心注意

5精油。

精油的分子比香料小、渗透性比香料高,除了选择来源明确的高质量精油之外,把握低浓度使用(小用量),过敏就不会上身。否则,即使是强调安全可以吃的玫瑰精油、熏衣草精油,高浓度使用仍然可能会导致严重过敏。

别让自己成为敏感分子

有些人,老是会碰到〃别人用都没问题,就我用会出问题〃的情况。若是遗传性肤质,过度责怪化妆品也于事无补。天生敏感肤质者,虽不够幸运,但最起码因为肌肤的把关,身体的代谢器官少了无谓的负担。

而如果您不是敏感家族,那就要检查使用化妆品的习惯是否有问题。

首先,洁与卸妆是否都做对了?使用卸妆油,务必要用温水冲洗干净,再用泡沫洗面奶洗一次脸,这样用什么牌子的卸妆油问题都不大。使用卸妆油过敏的人,奇*書网收集整理可以使用纯植物油来替代,就可以免去卸妆油中浓度高达10%~20%的界面活性剂渗透肌肤的风险。

其次是,不要在短期内交错使用太多不同品牌的高活性产品。不选择超龄产品,避免营养过剩堆积在皮肤上。不要长时间敷脸,避免表皮细胞因过度浸渍疲劳而失去平衡防御功能。

达人叮咛

◆ 化妆品使用过敏,问题并不只是化妆品。必须同步由两个方向去思考:

一是〃 物〃,化妆品的问题。

二是〃人〃,使用者的问题。

物的问题有了清楚的概念,就要理清人的问题。贴布试验,是自我评估、自我保护的重要方法。读者对于未曾用过的高活性或不确定风险的产品,不要抢先试用,应先做贴布试验。用一片创可贴,将产品涂在中间的纱布处,贴在干净的手臂内侧,24小时后观察有无起红斑或瘙痒等现象,没有这些现象再使用。

化妆品中的重金属打哪儿来?

曾有知名化妆品品牌被检测出含有铬与钕重金属物质。随即有媒体不断地通过采访,发烧似的从各个不同领域专家口中剖析这两种重金属的来源,以及可能对人体皮肤的危害

化妆品添加重金属物质的真相

相信你一定听说过有关某些化妆品中被检测出含有铅、汞重金属物质的报道。消费者一定很好奇也无法接受,化妆品中为什么会添加重金属呢?

事实上,并没有重金属被直接添加在化妆品中,勉强可以扯上关系的是以〃金属氧化物〃的形态使用。

以上述事件为例,化妆品中若有添加,极可能是三氧化二铬或氢氧化铬这两个化学物。两种成分均是化妆品通用的绿色颜料Chromium hydroxide(CI 77288)与Chromium hydroxide(CI77289)。除了铬的金属氧化物之外,还有钴、铋、钛、锌、铁、铝等金属氧化物,都是化妆品中常用的有色颜料。化妆品的色料金属氧化物,在一般环境下,对热、光线、空气、皮肤,都呈现稳定的状态。所以,即便是一些发达地区如欧、美、日本,也不认为正常使用这些金属氧化物,对皮肤或人体会有危险,甚至不需要制定禁限用标准。

另外一种情况是,根本没添加上述的色料,而是由原料夹杂而来的。非金属矿产硅酸盐类,化妆品常用的粉体中像是白瓷土、绿瓷土等天然黏土,高岭土、火黏土、石英砂、硅石粉、云母粉、滑石粉等,都是典型会夹带铬的硅酸盐。其自然溶离出的量,不足以成为讨论的话题。

化妆品中的重金属如何做测试分析?

测试重金属的含量,都要先对测试的保养品进行强酸溶解,才能将稳定的金属氧化物、硅酸盐类中的金属物破坏结构溶离出来,之后才用专业仪器来测其中溶出的金属含量。

用在化妆品中、擦在脸上的,是稳定、安全的金属氧化物与硅酸盐(滑石粉、云母粉等),测试的却是人为强酸分解后的金属离子。大家一股脑儿讨论的是绝对不会发生在化妆品中的情况,也就是讨论成〃被强酸分解后的成分〃对人体的危害了。这是典型的因为不了解而产生的不必要恐慌。

正确的怀疑才能安心使用

化妆品含重金属到底安全与否?有这种疑虑是合理的怀疑。

但读者可以进一步思考这是否算得上是〃正确的怀疑〃。即便是稳定的金属氧化物,虽说有机物会溶离出金属离子,但也要看是使用什么样的条件与方式。像使用强酸,当然就会溶出。但这不等于接触皮肤或黏膜组织会溶离出。

以塑料玩具为例:色料的使用浓度普遍偏高。安全玩具的检测标准,属于以最末端人的接触模仿胃液与唾液的pH值,用约0。25%浓度的盐酸,将玩具浸泡其中,萃取两小时后再行检测。若将玩具直接以强酸溶离来测试重金属含量,那所有的安全玩具都得销毁了

达人叮咛

◆化妆品的重金属来源,主要来自彩妆的色料与粉体。添加色料修饰颜色是让产品在视觉上看起来丰富、活泼的方法,不然如何称为化妆品?而守法的化妆品厂,会依政府规范使用合法的色料与添加浓度,所以理应被肯定。理应大力取缔的是:违法添加化妆品不得使用的色料,或使用涂料、塑料工业用的染料,在夜市、商场随意流动摆摊的地下工厂制造的黑心品牌。

揭开面膜的神奇魔力(1)

对爱美的女性来说,面膜是绝对不能少的美丽守护神。从面膜的年销售量不断向上攀升的趋势,到各品牌孜孜不倦推出新面膜的动作,可窥探出女性对面膜的狂热需求。

以市场销售结构来看,市场需求量最大的是一片几十元(〃新台币〃计)的平价面膜。最热衷面膜使用的年龄层,是从高中到大学的学生群体。演艺人员也是面膜狂热一族,拍戏、熬夜、疲累、肌肤状况不佳时,就〃不停地敷脸〃〃一有空当就敷脸〃〃天天敷一片〃等说词,都是媒体采访明星时最常听到的保养方式面膜真有令人不可抗拒的功效?真有那么神奇,绝对是适合每个人的护肤圣品吗?何以让众多女性如此趋之若鹜?本单元就一起来翻开面膜的秘密档案。

细说面膜制造

湿布面膜必须是装在密封袋子里,使用前拆封,用后不回收。当今市面上看到面膜的材质,有纯棉的,强调对肌肤较安全;无纺布的,强调性价比高、舒适性高;纳米布料,强调可洗净重复使用;生物纤维,强调紧密服贴。其实,读者一定不知道,它们共同的特点是:都是滋生细菌的〃温床〃。

一张面纸或一条毛巾,保持干燥时细菌、霉菌并不会寄附在上头滋生,但是一旦遇到潮湿时,可就不一样了。看看梅雨季节时,挂在潮湿浴室里的毛巾,不出几天'奇。com书',霉菌斑点就像芝麻般密集地衍生。再想想,始终保持湿润状态的保养精华液,若吸附在面膜上,该如何让它不长菌?

保持不生菌的方法有二:

1充分灭菌。包装面膜的密封袋得充分消毒。且将面膜送去照射γ…射线或钴60等方式彻底灭菌。面膜、精华液入袋至封口,都在无尘无菌室里机械自动化操作。

2什么都不用改变。只要加足防腐剂量,就能确保不长菌、不出问题。

此处想说明的是:第二种方法是众多厂家制造面膜中最普遍采用的方法。

面膜的防腐剂过量,对皮肤有何威胁?

许多人都不了解,在使用面膜时,比较幸运的情况是:肌肤起红疹子、瘙痒、过敏不适,这是肌肤立即发出抗拒的警讯;真正不幸的则是:敷含有高剂量防腐剂的面膜,却没有异常反应的肌肤。这并非防腐剂没渗入肌肤,而是其以缓慢速度累积,等到累积一段时间之后,肌肤开始变得敏感脆弱,想要挽救都困难。

揭开面膜的神奇魔力(2)

所以,选择购买使用来源清楚、信誉佳的面膜是有道理的。高防腐剂量的面膜,天天敷等于让皮肤走向慢性中毒。

面膜的神奇魔力何在?

速效保湿是面膜最吸引消费者的地方。然而保湿是〃很表面〃的功夫,只要喂饱角质层水分就能撑住场面,所以是最容易达到的基本功效。因此,平价保湿面膜是学生族、年轻人的最爱,甚至很多人的心得是一二十元(〃新台币〃计)的保湿面膜跟一两百元(〃新台币〃计)的保湿面膜,保湿效果差不多。这也就是低廉价位面膜生存竞争的优势。

还有很多人觉得要加强美白,所以美白面膜是必须的。这个概念绝对正确,而且可以延伸到譬如抗老化、除皱、肤质更新各种保养需求上。撇开防腐剂的问题,面膜加强活性成分渗透的意义是不容怀疑的。但绝对要有具体的成分、具体的浓度标示来搭配,才能让敷脸成为实至名归的加强保养。

透过敷脸可以达到的效果有:

◆ 让活肤成分渗透到肌肤里层去,这也是敷脸最原本的目的。

◆保湿,让肌肤保持水嫩感。

◆美白,淡化脸上的斑。

◆肤质改善。

经常敷、天天敷,效果一天天出来。若看不出成效,问题不是出在脸上的斑去不掉,就是面膜里没有建设性成分,就不必再继续浪费时间与金钱。当然还要给肌肤营养吸收与转化的时间,5~7天换你一张细致柔嫩的脸,算是极品。不论是天天敷或一星期两次或一周一次,都等一个星期后再验收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