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沉沦的校花-第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篝火熊熊,杏花湖水映着一轮明月粼粼闪动,她站在那里,恍如凌波仙子,若张开双臂,仿佛就会临风飘举一般。我的胸口就像被人狠狠踹了一脚一样,一下子喘不过气来,眼前金星乱冒,心内不由得一阵赞叹,”原来她是哲学系的!“”
    ——这段描写美则美矣,但是是一种远观之美,美女是与我们有距离的。
    孟蘩的出场我们前面已经提到了,我们从文字中就可以感受到她就鲜活地站在我们面前。
    孟蘩有点像《乱世佳人》中的斯佳丽,美丽、自信、任性,在孟蘩与耿潇的恋爱中,开始阶段她是主动者,但是这也不是一个“灰小伙”与“公主”的故事,在小说中耿潇是一个才子,这一点从他们第一次见面就体现出来,孟蘩的才华也非常高,她在唱歌、表演、跳舞方面都有非常高的天分,他们的结识或多或少有一见钟情的成分,但是很快就转变为“才子佳人”型,在这个过程中,两情相悦的默契和孟蘩的任性被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
    在孟蘩与耿潇的交往中,通过她几次甚至没有道理的发脾气,尤其是非常夸张的“耳光”中表现出她的任性,需要指出的是,这几次其实表现的小女孩的憨态,这种憨态在后来的“耿杨恋”中杨雪萍也表现出来。
    孟蘩真正的任性在于她虽然拥有一份真爱,但是她并没有特别珍惜,当她知道耿潇和余翔认识时,对他一个耳光并且断绝了往来,这件事最终圆满解决,但这种心态实际对她后来的悲剧起了非常关键的作用。
    造成孟蘩悲剧的第二个根源是她自信可以分辨真爱、假爱,这种盲目的自信使得她面对王惠梁的进攻时敢于迎上去,最终被俘虏。
    孟蘩的妈妈在整个过程中也起了非常大的作用,虽然在小说中直接的证据并不多,但我们还是可以想象得到,首先她的立场非常明确,其次她的确付诸行动,《上海滩》中冯程程的经历可以看出如果父母一意干涉所起的作用。
    在孟蘩改变的过程中,始终没有看到王惠梁出招,但是他伸出一直看不见的手,最终将孟蘩从耿潇身边拉走,吸引孟蘩是王惠梁的魅力还是钱财,作者没有交代,在喷泉池边的一段对话中,作者认为它们是等同的,起码我不这样认为,当一个情场老手通过投其所好讨好女孩的时候,方法可能比物质更重要,爱情有爱情的法则,余翔身边总有女友,这也是个不争的事实。我认为像孟蘩这样大一大二的小女生更看中前者,许多人步入社会以后才会变得势利起来,那是说话逼迫的。
    真爱是唯一的,当孟蘩答应与王惠梁单独出去的时候,她已经把耿潇彻底背弃了,为此与学校的朋友众叛亲离也再所不惜。这时的她,真实的感觉应该是快乐的,对耿潇只有愧疚。
    小说接下来的一段变换非常快,从耿潇意识到他与孟蘩无可挽回到他搭救杨雪萍衔接非常紧密,然后耿潇就和杨好上了,然后就放假、开学、排《罗密欧与朱丽叶》。这段时间作者明显忽视了孟蘩,我们无法通过衣着、表情来了解她的情况,因为此时耿潇已经和杨雪萍恋爱,她心中的愧疚应该多少减轻了,而此时的王惠梁应该还没有变心,如果这里有一些描述可以看到此时残留在他心里的初恋还有多少,以及她是否真是一个爱慕虚荣的人。不过作者交代了两件事,一件是她一直试图和解,不惜低声下气,另一件是她接了《罗密欧与朱丽叶》,我们认为首先,她为背叛背了沉重的负担,其次她对初恋怀着非常珍视的情感。
    接下来,一切都明朗了,我们看到孟蘩又出手了,清脆的耳光,这是她被王惠梁玩弄时所没有的,但是一梦醒来已经是人是情非了。
    孟蘩赢得了同情,但没有人走进她的内心世界,没有人解开她的死结,她所珍视的初恋已经在与耿潇最后一次的演奏后彻底埋葬了。
    小说的结局很自然让大家联想到《笑傲江湖》中岳灵珊的故事,但两者在情感的处理上有本质的区别,岳灵珊的爱走上了一条不归路,她至死牵挂的还是林平之,而孟蘩从来没有完全走出她的初恋,这里的线索就是那个橙汁瓶子,它完全没有了价值,于是它成了象征。瓶子在小说的后期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第一次出现是两人情变后要回了相互送的东西,但孟蘩撒了谎,保留了瓶子。——此时,她是不能忘情还是只想做个纪念还看不清楚,但后来的两次感觉就完全不同了,一次是两人白玉山偶遇,“在她的膝边,赫然立着那只橙汁瓶子,里面装着半瓶水。”还有一次则是临近结尾“就是那只橙汁瓶子。在人们整理孟蘩遗物的时候,在枕头边上找到了它。”这就诠释了孟蘩对初恋刻骨铭心的怀念,及在其生命最后阶段心路的孤独。
    孟蘩其实是脆弱的,她虽然有斯佳丽那样的性格,但她没有斯佳丽面对挫折时的那种韧性,当她走出对王惠梁的那一段情感,又走进无可挽回的初恋中,并且再也没有走出。孟蘩的死如果不是自杀,起码有自戕的成分,对于她的过失,她自己是有责任的,但更大的责任不在她,结果却完全由她承担,而她临死念念不忘的,还是自己是否已经被别人原谅。当然作者是“杀害”孟蘩的“元凶”,但是我们又何尝不是帮凶呢,尽管孟蘩去逝以后网友都原谅了她,并且唏嘘不已,但当她活的时候,多少人肯原谅他,正是由于我们的这种认识,构成了孟蘩得不到原谅的气氛,或许死可以解脱。
    但这还是大家不愿意看到的结果,作者当然可以让她活着,但孟蘩被戕杀了,正如莎翁如果让罗密欧多抒抒情,发发骚,就可以让这对情侣活了,但他还是让他们死了,让他们在别人的同情和惋惜中永存。没有多少人考虑灰姑娘如何过幸福的日子的,海的女儿为了爱献出生命以后却获得丹麦人甚至全世界人永久的纪念,同样,当孟蘩孤独、痛苦的时候,众多的读者为她难过,当她死的时候,作者为之流泪,读者为之揪心,为之惋惜,难过之心,久久不去。
    耿潇金庸在《鹿鼎记》后记中说“武侠小说的读者习惯于将自己代入书中的英雄”我们读大多数小说都是如此,尤其是第一人称的小说,恐怕许多人都是以这样的心态读这个小说的。
    在小说中,耿潇并不是普普通通的大学生,作者将其设定为才子,他出身普普通通,但修养非常高,读《诗经》、崇拜徐志摩、并且非常喜欢戏剧和表演。
    从小说中猜度,他的相貌也是不错的,除此之外,在恋爱方面,及对一些问题的看法实际上超出了他大一、大二那个年纪。
    他开始的恋爱心态非常简单——唯美女追之,开始有一段确定追杨雪萍,并且在道义上表现了几点决心,但经过与孟蘩几次火辣辣的接触,心甘情愿地跟了孟蘩。在与孟蘩的交往中,耿潇表现出用情专一、包容等优点,在爱情的滋润下,耿潇才华横溢,不断与孟蘩擦出爱的火花,处于被人关注的中心。当孟蘩背叛的时候,他努力挽回但最终失败。由于机缘,他获得了杨雪萍的爱情,但孟蘩之死给他带来对过去的爱的长久的思念。
    小说对耿潇的描写是非常正面的,在整个悲剧中,他无疑是受害者,但从他的身上,我们同样可以挖到一些造成悲剧的根源。在他与孟蘩的恋情中,我们一直在感受着孟蘩的任性,耿潇的小心眼虽然隐蔽,但还是时不时表现出来。孟蘩与秦梦香交往他担心,与王惠梁交往他担心,去兴州大学表演时,男主持人对孟蘩表现出一些热情他也紧张得不得了。这种吃醋的心理需要一些,但过则有害,在恋爱双方关系好的时候可能会多少有助于进一步发展,但当双方正好有矛盾时,就可能使误会加深、关系进一步恶化。对感情没有信心,这应该是不成熟的一种表现。
    在与王惠梁争夺孟蘩的过程中,这种不成熟被进一步表现出来,在整个过程中,耿潇表现得进退失据,他与孟蘩的关系逐渐变成了争吵和冷战。如果我们联系下面情节的发展看,他对孟蘩说的那些话简直就是真理,但是那样的环境、那种语气,效果只会适得其反。所以在这场争斗中,失败或许是注定的,但他的种种努力恰好加速了这种失败。
    小说中给出了另外一种假设,就是耿潇和孟蘩本来有同居的机会,但是他放弃了,否则,孟蘩可能就会留在耿潇的身边。如果这样的话,或许会缓和一下危机,但危机不会完全消除。这只不过取决于王惠梁是否愿意就此住手,并且这个王惠梁走了,还有千万个“王惠梁”。
    表面上看,耿潇先与孟蘩恋爱,孟蘩背叛以后又与杨雪萍恋爱,两段感情都非常专一,爱得非常干脆、非常彻底、“问心无愧”,但其中包含着自私的想法。耿潇从孟蘩转到杨雪萍,从情节上讲顺理成章,但从感情的演化讲,则非常的突兀,耿潇刚刚被初恋摔得遍体鳞伤,就浑身疼痛地爬起来去逢迎另外一场爱。当他看到杨雪萍和裘友声恋爱的时候,尽管当时在补救他自己爱情而自顾不暇,但心里仍然有些不舒服,所以当他最终对初恋绝望时,面对杨雪萍的示好,迫不及待地接受了。——应该是怕杨雪萍身边再有人插入吧。
    这样的爱情是一种尴尬的半生不熟的爱,他对杨雪萍说了许多应该让人感动的誓言,但是听起来总是有些言不由衷。不过随着发展,这个爱渐渐走上正轨。
    在小说的后半段,耿潇对孟蘩一直没有摆正心态,其实他一直残存着一些对她的爱,开始是一种恨,然后是有意无意的疏远。他是一个情感极其丰富的人,他也是一个情感远多于行动的人。他完全可以感觉到孟蘩心情和身体的变化,她完全可以帮助她,但是他几乎没有采取任何行动,而是在她死后对他不尽哀思。
    耿潇无疑是情痴,孟蘩的死唤起他对她长久的纪念,但这种纪念有些过于悲观了,作者将他拘囿于对过去的回忆中,完全没有出口。为了比较,我引一段《笑傲江湖》:这日清晨起来,只见岳灵珊的坟上茁发了几枚青草的嫩芽,令狐冲怔怔的瞧着这几枚草芽,心想:“小师妹坟上也生青草了。她在坟中,却又不知如何?”
    令狐冲看到了现在,而在耿潇的思想中还只有过去,由于这个情感,雨中伞的女孩或多或少地失去了意义。
    单从爱的角度考虑,孟蘩是耿潇的最佳选择,无论是他们开始时不断擦出的爱的火花,还是情变后似乎心灵相通的偶遇,那种默契都是耿潇与杨雪萍不能,或者是还没有达到的。耿潇对孟蘩的包容是“小包容”,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包容”,真正的“包容”是阿甘对他的女友珍尼的那种:“我思念珍尼。但是我知道,爱一个人就是要让他幸福”,如果耿潇能做到这一点,他救赎了孟蘩,也救赎了他自己。
    ——我在这里只是就各人的性情做一个分析,无意让作者改变情节,如果让王惠梁早败露一年,悲剧根本就不会发生了。耿潇身上体现我们大家的价值取向,同时这也导致了他的悲剧。
    杨雪萍作者在后记中说“至于杨雪萍,只是一个理想中的人物。她是小说中女性人物里唯一的保持了纯洁本性的一个,由于她兼备中国男人心目中理想配偶的各方面的优点,所以她受到了大部分男性读者的喜爱。”可能是基于这样的心态,作者太想写好她,写起来反倒有些缩手缩脚了。
    作者对杨雪萍的塑造是成功的,耿潇三次救美赢得美人心应该是顺理成章的,而加在她身上的种种美德,如聪明、厨艺佳、温柔体贴、等等,也在小说中非常充分地表现出来,并且她最终离开耿潇也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但杨雪萍的形象不是特别丰满,只是到了小说的最后,她才鲜活起来。
    小说中比较模糊的是孟蘩、杨雪萍、顾琳三者的关系,按道理讲,三个从中学就在一起的关系非常铁的小姐妹应该是无话不谈,并且相互照料,但是小说中几乎看不到,家教风波中孟蘩找杨雪萍商量她母亲反对谈恋爱应该是唯一的一件吧。
    其他
    陆小林,这位才华、风光亚于耿潇在情场上屡战屡败,实在让人扼腕。在小说中出场不少,以“卡拉OK”时的表现最为出采,但是开始有一段也颇为精彩:孟蘩对耿潇的好印象第一次其实就是被他破坏的,表面上看他是口无遮拦,实际应该是他感受到威胁以后,实实在在阴了耿潇一把。
    王惠梁与余翔,王惠梁是小说中最招人恨的人物,原因就是玩弄女性,但同样的事情余翔也在做,所以我们在有些方面是不是带着滤光镜呢?还有,如果这个王惠梁是“好王惠梁”呢?顾琳,她对余翔应该是真心的,她与余翔的分手也应该由余翔付主要责任。
    但是她跟王惠梁就有一些看不懂了,毕竟眼前就是血淋淋的教训,并且从小说中看这个小丫头还挺阴的。
    读该小说的同时,我也不断留意回帖,我发现许多网友“入戏”很深,不仅考证小说中的许多内容,而且联系了许许多多喜的、悲的爱情故事,作者在后记中说:“在我上大学的时代,90年代初,正是80年代的理想主义遭到迎头痛击,而被物质主义取而代之的历史转换期。耿潇的理想主义的失败,几乎是一个必然的结果。这其实也不仅仅出现在那个特定的年代,它在大多数的历史时段是有着普遍性的。”这是作者要说明的东西,作者似乎认为那些平淡的爱才是真实的,于是陈奇伟和李萌、“羊屎”和朱琼才能修成正果,而那些美女,除了杨雪萍,都最终走上了物质主义的道路。但是理想主义的东西,真爱永远是存在的,即使在作者的小说中,他也不自觉地承认了这一点,许多网友认为这才是主流,这或许也是我想写点东西的缘故。
   
沙场秋点兵


    南方九月初的太阳依旧是火辣辣的。我趴在滚烫的沙地上,紧紧握住手中的56式半自动步枪,瞄准前方100米处的胸环靶。
    靶子立在一片菜田里,在风中微微摇晃。远处有一些破旧的小平房。望着这片毫无诗意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