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圆通的人际关系-第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待人需有差别


 虽然与我们打交道的人众多,但我们却不会一视同仁。中华文化中形容交情的词有很多:点头之交、
泛泛之交、患难之交、刎颈之交、莫逆之交、生死之交……这些词多以交情深浅而划分,这就告诉我们,
对待交情不同的人应该采取亲疏有别、差别对待的形式。

 对只是认识但并不熟悉的一般人,我们仅限于礼貌性地打招呼,谈不上什么信任不信任的问题。逐渐
互有交往,增进彼此的了解,成为熟悉的朋友之后,虽然也交换一些意见,但多是闲聊,毕竟交浅不言深,
不可能涉及不足为外人道的题材。熟悉的朋友当中,有一些信得过的,慢慢变成好友,再进一步成为密友,
这才放心商量一些私人的问题。密友经得起再三的考验,切实可以交心的,才会变成知己。

 比如《三国演义》中的刘备,虽然将关羽、张飞、赵云都视为兄弟,但他对三人的感情并不同:关羽、
张飞是他的结拜兄弟,三人自桃园结义开始,便亲如一家,刘备所说的“妻子如衣服、兄弟如手足”指的
也就是关羽、张飞二人。而赵云的地位则不同,关羽曾说:“翼德吾弟也;……子龙久随吾兄,即吾弟也:
位与吾相并,可也。”一句话点明了赵云的地位,不过是因为他战功卓著,加上忠心耿耿,所以从情分上
视为兄弟而已。

 其实每个人都如此,都会谨慎区分自己的知己、朋友、熟人,我们如此对待别人,别人也如此对待我
们,这都无可厚非。所以,在人际交往中,我们还要掂量一下自己在别人心里是何分量。如果你和别人是
知己,完全可以无话不谈,他有什么过错,你都可以委婉指出;如果你和别人只是熟人而已,则交浅不可
言深,以免犯了别人的忌讳,埋下祸根。

 要想交到知心的朋友,离不开感情的投入,即从对方的立场去考虑其想法,以了解其感受、要求和苦
恼。这种感情投入是自发的,不应计较产出,你自然会得到许多朋友。如果你是为了获得回报才投入的,
总是想着“我对你好,你一定得对我好”,那你肯定得不到他人的回馈。

 人和人打交道不应该点到即止,如果你认识的人都只是泛泛之交,而无一个知心朋友,那又怎会有乐
趣呢?我们认识别人,并不会只是抱着认识的目的,而是想通过交往熟悉起来,成为朋友。

 三大禁忌

 人际关系有三个破坏因素:锋芒毕露、自负和轻率。如果你有这三个毛病,最好马上改掉。

 一个人锋芒毕露,其人际关系不可能好。很多年轻人都有这个毛病,到哪里都要变成焦点,别人讲话
他要插嘴,对什么事情都有意见……这些都是锋芒毕露的表现。锋芒毕露不一定会出人头地,因为所有的
人都会找机会把你的锋芒除掉。很多人年轻时有棱有角,后来却变得很圆滑,就是因为受了很多打击。

 自负也是破坏人际关系的主要因素。很多人刚上大学的时候,眼睛长在头顶上,只看到天,没把别人
放在眼里。上了二年级后,挨老师的批评多了,眼睛才慢慢长到下面来。

 尤其现在把大学分等级后对年轻人的影响更大。不是一流大学毕业的学生,底气都不足。但是社会风气
就是这样,而且全世界都这样,比如日本,只要一个人上了东京大学,他这辈子什么问题都解决了,职业
有人给他找,老婆有人给他找,房子有人给他找,他什么都不用操心。这就造成了一些年轻人进入名牌大


学以后,目空一切。结果在工作时,很难与别人合作,管理他也非常困难,除非你都听他的,而他又不成
熟。所以,企业只好让他做可以独立完成的小项目。

 西方人一直强调人要对自己有信心,但我认为,人应该对老天有信心。什么叫老天?老天就是自然,
人是自然的一部分,必须服从自然的规律。

 中国人讲究天人合一,伏羲氏当年就是从自然的景象体会出人应该怎样的。伏羲说,天、地、人,曰
三才。意思是说,只要三个人在一起,其中有一个人像天,有一个人像人,有一个人像地,像天的人就要
领导其余两人。皇帝自称天子,是因为只有他才能够代表天;地是很踏实的,它要承受所有东西,负荷力
最强;人要承上启下、顶天立地。三个人在一起,角色不同,互相配合,才能相处愉快。

 这样的话,每一个人都不能有锋芒,一切要顺乎自然,这是中国人一向的主张。花长得美,就会被摘
掉;树长得直,就会被砍掉;人有才能,就会遭打击。所以一个人要修炼,要有内涵,不露锋芒,就会有
前途;一个人很自负,自己认为了不起,那就叫做无法无天。孔子有一个学生,叫颜回,成绩最好,也是
孔子最喜欢的学生,但他英年早逝,什么东西也没有留下,反而其他成绩差一些的学生做出了很多功绩。

 轻率,就是做什么事情都不经过大脑。自以为很聪明,实际上就是轻举妄动。遇事不要立即反应,因
为每次发生的事情都很特别,历史虽会重演,但从来都是大同小异,所以谁也没把握处理好。

 很多人经常说要按照惯例办事,但每次的事都不同,何谈惯例?所以,同样的事结果往往不一样,有
走运的也有不走运的。有些人开车闯红灯被抓,第一反应是倒霉,从来没有人主动承认“我违规了”。被
抓的人肯定想:“前面的车闯红灯警察没看到,后面的车闯红灯警察没来得及抓,所以只有我倒霉。”

 一般人遇到刺激就会乱说话,事后才后悔,而闭上嘴后,这个刺激会迫使大脑飞快地运转,积极思考
问题,这叫做谋定而后动。千万不要急于显示自己很聪明而立即反应,否则你会后悔的。我们都不是神仙,
每一个人都有一些缺点,最要紧的就是告诉自己:“我很有能力,但是我不要随便表现。”

 因为我们不是西方人,西方人一生只做两个字而已,一个叫Show,Show就是作秀的意思,西方人有
什么才能,一定要表现出来。另一个叫做Tell,Tell就是告诉别人我表现了什么。西方人不断地表现,
而且到处去告诉别人,自己能做什么。这种人在中国是非常吃亏的。中国人遇到事情都先说“我不会”,
然后看看大家都不会,才说“我来试试看”,结果做得非常好。

 你问一个美国人最近在干什么,他什么都告诉你;你问一个中国人最近在干什么,他什么都不会告诉
你,因为他的第一反应是“你问这个干什么”。你问一个美国人“你会打乒乓球吗”,他会就说“会”,
不会就说“不会”;你问一个中国人会打乒乓球吗,他一定说“不会”。中国人不敢说“会”,否则对方
会很认真地跟你打,把你打得惨败,然后还笑话你:“你这样就算会啊?那谁不会呢?”这不是自取其辱
吗?

 中国人为什么会立于不败之地?就是因为我们很会保护自己。比如,有人问:“对这件事你有什么看
法?”中国人肯定说:“我不懂。”这样,就没有任何责任了。然后他听听大家的看法,听来听去觉得还


没有自己懂得多,于是就站起来说:“我刚刚想到怎么办,让我试试看。”结果不言而喻。中国人没有确
保安全的时候,不会轻易出手。

 情势不停地在变,我们要特别机警,有任何风吹草动,先闭上嘴,赶快动脑筋,找到当前的合理点。
全世界最受老天关爱的人有两种:一种是犹太人,一种是中国人,这两种人所受的磨难最多,但是最聪明。

 全世界公认犹太人最会做生意,但有一个犹太人跟我说:“全世界最会做生意的是中国人,不是犹太
人。中国人把‘最会做生意’的名号安在犹太人头上,人们看到犹太人就很警惕,结果犹太人根本赚不到
钱,而中国人一直说‘我不会做生意’,结果赚得盆满钵满。”

 所以说,一个有能力就表现出来的人,是没有什么前途的。

十大要领是人际关系的催化剂
很多人用其一生来寻觅若干具有良好人际关系的知己,以期成大功、立大业。如果说中国人一生都在
努力建立靠得住的关系,大概并不为过。伯牙、子期虽然谱写了《高山流水》的千古绝唱,但在现代社会,
像伯牙这样的人却不值得推崇。知己难逢,我们最好扩大交友的范围,然后由疏而亲,由浅及深,在众多
的朋友中寻觅知己。

一表人才

 中国人从小就被培养建立正确的人际关系的意识,中国人的一切都是从人际关系开始的。成功的人际
关系,是中国人共同的愿望。中国人普遍相信一条定律:在家靠父母,出外靠朋友。“靠”的意思,当然
是“依靠关系”。于是靠得住或靠不住,便成为中国人十分重视的变量。靠不靠得住,必须经过比较长时
间的考验。而朋友众多,选择靠得住的朋友的几率也比较大。中国人主张“四海之内皆兄弟也”,便是希
望广泛地结交朋友,然后从中寻找知己。就算不能成为知己,朋友也总比陌生人要好得多。

 很多人用其一生来寻觅若干具有良好人际关系的知己,以期成大功、立大业。如果说中国人一生都在
努力建立靠得住的关系,大概并不为过。伯牙、子期虽然谱写了《高山流水》的千古绝唱,但在现代社会,
像伯牙这样的人却不值得推崇。知己难逢,我们最好扩大交友的范围,然后由疏而亲,由浅及深,在众多
的朋友中寻觅知己。

 为了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我们需要掌握一些技巧。庆幸的是,中国人善于把复杂的东西简单化。人
际关系的建立技巧可以简化为十大要领,分别是一表人才、两套西装、三杯酒量、四圈麻将、五方交游、
六出祁山、七术打马、八口吹牛、九分努力、十分忍耐。这十个要领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要诀,缺一不
可,必须合理应用,以确保成效。十大要领通俗易懂,学会以后一辈子都不会忘记。要领虽然只有十个,
但内涵丰富,不可局限于字面上的意思。按照这十点去做,基本不会产生太大的冲突。


 十个要领可以归纳成五个方面:人际关系的起点、人际关系的媒介、人际关系的交往、人际关系的技
巧、人际关系的修养。这五个方面,中国人用一句话就可以概括,即一阴一阳之为道。这十个要点就是道,
归纳成的五个方面都是一阴一阳、两两相对的,例如,一表人才是指先天的,两套西装是指后天的。

 一表人才有三个重要的含义:第一,一表人才通常叫做第一印象。当你看到一个人的时候,首先会对
他有个初步的印象,这就是第一印象。在现实生活中,千万不要用第一印象来论断一个人,这是很危险的
做法。因为外表看起来很忠厚的人,内心可能非常阴险;外表看起来很聪明的人,实际上很可能是个草包。
外表不能够代表人的全部,有很多人就吃过这个亏,只凭第一印象判断别人,这种做法太武断了。

 第二,很多人都会凭第一印象来论断你。这就是一个事情的两个方面:你不要犯这个错误,但是你无
法禁止别人犯这个错误。太多的人都是凭第一印象来决定他喜不喜欢你,甚至很多年轻人凭第一印象来找
自己的终身伴侣,即所谓的一见钟情,结婚后才发现彼此根本不适合,结果只能草草结束婚姻。

 第三,外表有利也有弊。并不是说人长成什么样,就一定有什么样的成就。人的脸孔是经常改变的,
这是自然的转变,而不是要做整容手术。所谓相随心转,就是说心在改变,相貌就跟着改变。所以你跟别
人见面时,不要再讲这种老话:“好久不见,你一点都没有变。”这是骂人家不长进。从生理的角度讲,
人体一直在进行新陈代谢,经过一个周期,人体的大部分细胞都会更新,所以人时时刻刻都在变。

 不要以貌取人

 我们都知道,不要以第一印象来论断别人,因为人不可貌相。一眼就要看穿别人,实在非常不可靠。
但是,别人常常以第一印象来论断我们,往往在第一次见面时,就表现出欣赏或不屑的样子。

 人际关系与人的长相并没有必然的联系,不是说人长得漂亮,人际关系就好,人长得丑,人际关系就
差。但不可否认,有人靠长相,在处理人际关系时占了很大的便宜,同时也有人因长相吃了很大的亏。举
个例子,在《三国演义》中,最出色、最具传奇色彩的恐怕要属诸葛亮了。但不要忘了,当时还有一个与
诸葛亮齐名的人,就是庞统,“伏龙、凤雏,得一人可得天下”,可以说二人的实力差不多。可是二人的
际遇却大不相同:刘备三顾茅庐,才请得诸葛亮出山,并奉诸葛亮为军师,以师礼待之。而庞统虽然巧献
连环计,帮了刘备一个大忙,却需要拿着诸葛亮的荐书去谋个一官半职,最后刘备只派他当个耒阳县令,
要不是张飞误打误撞,使庞统展现出过人的才华,估计他一辈子就是“县太爷”的命了。诸葛亮成为蜀国
的丞相,帮助刘备三分天下,而庞统可以说寸功未立,就惨死于落凤坡。

 为什么实力相当的两个人,际遇如此不同?是庞统浪得虚名吗?不是,我们再看书中对诸葛亮的相貌
描写:“孔明身长八尺,面如冠玉,头戴纶巾,身披鹤氅,飘飘然有神仙之概。”再看庞统:“(孙)权
见其人浓眉掀鼻,黑面短髯,形容古怪,心中不喜。”“玄德见统貌陋,心中亦不悦。”

 这恐怕就是关键所在。就因为庞统长得难看,估计又形成恃才傲物的性格,所以孙权不喜欢他,刘备
也不喜欢他。我想,他初见刘备之时,就算拿出诸葛亮的荐书,恐怕刘备也只是碍于情面,封他一官半职,
而非真正欣赏他的才华。这就是第一印象的重要性,也是以貌取人的代价。


 我们不能以貌取人,但是也不能忽视别人的长相。一表人才也提醒我们仔细端详别人的长相,因为相
貌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的内心世界,即“相由心生”。但是,如果完全凭一个人的相貌来判断他的心,
就容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