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铸第三帝国之新海权时代-第14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对于阿道夫·希特勒之名,张海诺并不感冒,他甚至对这位元首为了一个并无多大实际意义的嘉奖令使用这一秘密代号感到些许不满——如果这个代号用多了,英国人必然从中找到规律,所以原则上只能在紧急联络时使用。

他将电文转给朗斯多夫,“上校,由您向全体舰员广播这一电文,如何?”

朗斯多夫很高兴的接下了这一任务,毕竟在他这种思想比较传统的军官看来,得到国家元首的亲自嘉奖是无上的荣誉,而电文内容一经舰内广播宣布,舰员们无不欢腾雀跃。

张海诺独自来到舰桥上,元首的嘉奖令对他来说倒是其次的,他更关心的是此役过后英国海军的反应。然而自那晚之后,舰上通讯部门只截收到几份和此事有关的电文,内容都是无关痛痒的,而阿根廷或者巴西的广播亦未对此事进行报道,这令他颇为不解。他不相信英国人在获知此消息后会无动于衷,没有大张旗鼓的做出宣传,反而意味着他们可能正在积极而隐秘的调兵遣将。

10月18日,战斗结束后的第4天,“格拉夫·施佩海军上将”号已经行驶到大西洋中南部,在那里,他们和另一艘德国补给舰“鲑鱼”号会合。在耗时5个小时的补给过程中,“鲑鱼”号为这艘袭击舰已经空了大半的油舱注入了1;900吨燃油,并将战舰上的142名战俘接了过去——他们大都是在10月14日一战中被俘获的,其中有81人负有不同程度的伤。从“鲑鱼”号船长那里,张海诺还得知了另一个好消息:U…131于一周之前接连击沉了两艘单独航行的英国商船,双方约定两周之后再进行一次海上补给。

一番审慎的考虑之后,张海诺让“鲑鱼”号船长下次为U…131或者U…132进行补给时,让它们在的12月上旬的时候到布宜诺斯艾利斯附近去。

完成补给之后,“格拉夫·施佩海军上将”号一路向东行驶,10月25日便抵达了距非洲西海岸不远的圣赫勒拿岛附近海域。在那里,他们意外的碰上了一艘从英属南非开往圣赫勒拿的补给船,由于他们将袭击舰伪装成一艘法国巡洋舰,不费一枪一弹便俘获了这艘满载活鸡活羊和新鲜蔬菜的货轮,这一收获对于在海上航行的舰员们来说无疑是最好的礼物。当晚,身穿厨师袍的英国战俘为舰上官兵做了一顿丰盛的晚餐,配着先前从法国商船上缴获的葡萄酒,舰员们度过了一个圣诞节式的夜晚。不过到了第二天,在将全部战俘转移上舰之后,他们只能依依不舍的将这艘海上的移动食品库击沉。

10月28日,“格拉夫·施佩海军上将”号的雷达上出现了非洲西海岸的轮廓,那是葡属西南非的安哥拉,一块属于中立国的土地,但这并不妨碍这艘德国袭击舰在它的3海里领海之外觅食。满载各种资源从西南非和南非各个港口出发的英法商船并不少,那些从安哥拉和南非运送钻石前往欧洲的“宝船”更是令人垂涎。

就张海诺所知,战争爆发后德国潜艇也曾活动到这一海域,但数量少之又少,因而他估计沿西南非海岸航行的英法船只还没有实施护航制度。经过一番伪装之后,这艘袭击舰又摇身一变成了一艘英国巡洋舰,凭着这个屡试不爽的招术,他们成功迫近到一艘万吨级邮轮跟前而未被识破——这也是“格拉夫·施佩海军上将”号参战以来所截获的最大一个猎物。

“升德意志海军旗!”

张海诺下达这一指令时,袭击舰距离对方仅有不足2000米,甲板上的舰员们正手忙脚乱的拆去舰上的伪装,左舷4门150毫米副炮已经露出了獠牙,硕大的主炮塔也在缓缓转动着,并将粗黑的炮口齐齐指向自己的新猎物。可以想象,当一艘英国巡洋舰突然“变成”任何一艘英法商船都为之胆寒的德国袭击舰时,对方的船员们会有多么惊讶。

交通汽艇业已载着突击队员出发时,通讯官突然从他的监听舱室里打来舰内电话,报告说对方正在拍发电报!

张海诺端起望远镜,愤愤的说道:“给那些不知道天高地厚的家伙一点颜色看看!”

朗斯多夫的语言则更为专业:“1、3号副炮瞄准对方天线,单发射击!”

数秒之后,右舷朝前的两门副炮砰砰的开火了,在如今近的距离上,炮弹准确无误的击中目标,顷刻间便将对方船桥顶部给轰了个稀巴烂。望远镜里,张海诺看到几个浑身冒烟的人跌跌撞撞的从舱室里出来,他钦佩于对方的勇气,但站在他的立场上,对方的这种做法又令他非常不齿,他轻蔑的说道:“一会儿把他们的船长带到我的房间来,如果他还活着的话!”

交通汽艇很快靠上那艘船桥里还在往外冒烟的油轮,因为刚刚发生冲突的关系,突击队员们登上甲板时显得格外粗鲁,这艘船的船员——大都是黑人水手,在枪口的胁迫下抱着头在甲板上集中,时不时有人被枪托砸倒。然而,朗斯多夫对此并未表现出任何的不快,只是将他的望远镜转向依稀可见的海岸线。

半个小时之后,该船的登记文件以及头上临时包了医用纱布的英国船长被带到了张海诺跟前。

张海诺首先将这艘船的资料翻了一翻,好家伙,居然一口气装了1。2万吨原油,提炼成柴油的话几乎可以供“格拉夫·施佩海军上将”号作一次洲际旅行了。

虽然眼下德国海军在技术层面已经较历史有了不小的提高,但张海诺依然清楚,如果陆上战事继续按照历史轨迹发展下去的话,缺乏油料将成为德国海军的最大敌人。

“船长先生,不自我介绍一下吗?”有意识的进行口语强化之后,张海诺觉得自己现在的英语至少能让对方听明白,但是他的阶下囚,一位留着络腮胡子、年约四十、皮肤有些发黄的英国船长,却一动不动的站在原地。

张海诺想了想,指着靠窗的一把椅子,“也许我该先请您坐下?”

英国人目露鄙夷的瞧了瞧这位衣装整齐的德国将军,终于开口道:“我不想和海盗有任何交谈!”

张海诺舒服的靠在椅背上,翘起二郎腿,“对海盗这个字眼,我本人并不反感,但我不得不提醒您,船长先生!您和您的手下刚刚犯了一个很严重的错误,那就是在本舰已经发出停船和禁止使用无线电信号的情况下试图向外界发出电报,这样冒失的行为很可能送了你们全部人的命!即便现在,我也可以将你们当作持敌对态度者而非战俘来处理,您明白吗?”

英国船长头一扬,“悉听尊便!”

“这就是大英帝国公民的傲气?”张海诺轻蔑一笑,“看来我该换个人聊聊,也许您的手下更乐意告诉我有关你们的一些事情!不过,我只对您这样的绅士保持礼貌!”

“你想知道什么?”英国船长生硬的问到。

“如果您愿意坐下来和我聊一聊,我保证按照日内瓦公约对待您和您的手下,怎么样?”

张海诺示意卫兵将那张椅子搬到他对面,这时候,英国船长才坐了下来,只是脸上血污未尽,额头上的纱布还在渗着血,模样未免有些惨淡。

“船长先生,您的家人如今都在英国吗?”

“是的!”船长警惕的答道。

“噢,那么我只能很抱歉的通知您,在战争结束之前您恐怕是看不到您的家人了!”

张海诺说这话的时候,甲板上吵吵嚷嚷的,各种声音里还夹杂着哨子声,他知道,交通汽艇又一次运来了战俘,按照那艘油船的规模,全部船员大概要分三到四次方能运完,但就刚才通讯官的汇报,这位英国船长的手下还没来得及将自己的具体方位和遇袭事由发送出去,因而他并不急着离开。

英国船长沉默了一会儿,“那又怎么样?”

张海诺没有直接回答他,而是问:“你们的船这次是要去英国对吧!”

船长瞟了眼桌上那叠文件,“那上面写得很清楚,我们从开普敦港出发,前往普斯茅斯港!”

“开普敦的情况怎么样?”张海诺问。

“很好!”英国船长惜字如金。

张海诺想了想,问道:“那么船长先生,您知道有关我们这艘军舰的事情吗?”

“我上来之前看到它写着‘德意志’号,它就是你们海军的三艘袖珍战列舰之一吧!听说不久前你们中的某一艘在阿根廷近海击沉了我们的一艘轻巡洋舰和数艘货轮!”这一次,英国船长的话语终于多了一点,但语气依然很不友善。

这样的回答看似并没有泄露任何机密,张海诺却从中找到了对他来说非常有意义的东西:既然连远在南非的油轮船长都知道有关10月14日英法船队在阿根廷外海遇袭的消息,这说明英国海军已经对自己的商船发出了警告,而“格拉夫·施佩海军上将”号没有截收到这方面的电文,只是因为英国人在有意麻痹对手,让对手觉得自己仍可以逍遥自在的捕猎而放松警惕,其实他们已经通过更加保密的渠道——例如纸面文书,向下属殖民地和舰队传达了这一信息。不出意外的话,英国海军已经派出了多艘舰艇拉网搜索这艘袭击舰。

“我们称它为装甲舰,那的确是我们中的某一艘,但恕我不能透露它的名字!”张海诺停顿了片刻,然后双眼紧盯着这位英国船长:“事实上,有鉴于您非凡的勇气,我正在考虑在下一个港口让您下船,您可以通过某个葡萄牙港口返回英国,您还可以带走您全部的船员,但您必须回答我一个问题!”

“噢?”英国船长大感意外。

张海诺一本正经的说道:“您或许还不知道,我们国家有意结束这场战争,而我们不久后也将返回德国,战俘对我们来说并没有太大的意义,不过我们倒是很想将这艘油轮拖回德国去,不知道您有没有什么好办法!”

英国人用不容质疑的口吻说道:“我们的海军严密封锁着整个北海,所以除非您能让这艘油船像你们的潜艇一样在水底航行,否则没有任何可能将它带到德国!”

“那真是太可惜了!”张海诺假意感叹道:“好吧,船长,在开普敦还有多少这样的油船?”

“不多也不少!”英国人并不上当,他说道:“但在收到我发出的求救信号之后,恐怕近期都不会有船只出港!”

“最后一个问题!”张海诺一脸神秘的问:“英国海军还没有来得及在开普敦港外布下水雷吧!”

“这点不好说!”英国船长自以为聪明的说道:“我们平时只走海军划定的航道,其他地方的情况就不清楚了!”

“原来如此!”张海诺好像在自顾自的说话,却利用眼角余光注意英国船长的反应。紧接着,他让卫兵将英国船长带下去治疗,自己则来到舰桥和朗斯多夫商量随后的行动。

“您说得没错,将军!”听完张海诺的分析,朗斯多夫赞同的说道:“英国海军想必已经在南美海域搜索我们的行踪,他们应该还不知道我们已经跑到西南非海岸来了!不过……这艘油轮在被俘之前发出的电文确实是个隐患!”

“既然如此,我们何不将这个隐患好好利用一下,让它搅乱英国海军的部署!”

“那这艘油轮……”

张海诺耸耸肩,“我们恐怕得做一件污染环境的坏事情了!”

“污染环境?”朗斯多夫显然对这个词很陌生,但它并不那么难以理解。

挂着“德意志”号招牌的“格拉夫·施佩海军上将”号重新启航了,后面用缆绳挂着一串尾巴——从油轮上放下来的四艘木质救生艇,每艘上面都安置了部分从油轮上俘获的战俘和少量的淡水。

留下正缓缓下沉的油轮,袭击舰沿着非洲海岸线向北行驶,每隔两个小时就砍断一艘救生艇的缆绳,到晚饭时分,英国船长连同他所在的那艘救生艇也被释放了,他们可以选择划船前往最近的海岸,也可以等待路过船只的救援。不管怎样,德国袖珍战列舰“德意志”号出现在非洲海岸的消息将很快被散布出去,事实上,那艘袭击舰正在远离这里的北大西洋海域活动,并且业已取得了俘获6艘英国商船的战绩。

次日,“格拉夫·施佩海军上将”号在法属西非(今科特迪瓦)外海袭击了一艘准备运载矿石前往法国本土的法籍货轮,在击沉该船后采用相同的招术释放了那些被俘的法国船员。接下来,再继续向西北方行驶了一段距离之后,张海诺下令战舰调头西行,仅过了一天,战舰再次转向,舰首直指高纬度的寒冷海区,那里鲜有英法舰船光临,且在英法飞机的侦察范围之外。

第8章 明枪暗箭

曾有不少人试图谋杀希特勒,有的尝试距离成功只有一步之遥,另一些行动却因为某些特殊原因而未能付诸实施。1929年时,一名拥有党卫队身份的反对者趁希特勒即将在体育馆发表演讲的机会,在他的讲台下边安放了一颗炸弹,然而在演讲过程中,他因腹痛去上厕所。某人非常偶然的将他锁在男厕所内,结果他未能将炸弹引爆。

“这是本世纪最大的玩笑”,这个未成为杀手的人后来对他的朋友回忆说,如果自己不是要去上厕所的话,世界的历史或许已改变。

1939年10月,德国军队业已从波兰凯旋,因为这次胜利,德国元首获得了来自国内各界的支持,但当他决定进攻西方的内部消息传出去后,德国国内的反对者便决定进行又一次政变和谋杀。有些人主张将元首处决,有些人则主张将他绑架,建立军人执政团或民主政府。他们列出了各部部长的名单,还向美国和其它中立国伸出了触角,通过秘密渠道,他们还从英国人那里得到一个好消息:大英帝国并不反对与一个非纳粹的德国达成“软和平”。

10月底的一天,在慕尼黑的贝格勃劳啤酒馆,曾经参加1921年啤酒馆起义的老党员们聚集在了他们曾经战斗过的地方,就在一天前,人们还以为他们的老上司、如今的德国元首不会抽空前来,但阿道夫·希特勒在当天上午改变了主意。夜幕降临之后,大批党卫军士兵在啤酒馆四周拉起了警戒线,并对每一个与会者的身份进行了严格检查,八点左右,元首的座车出现在啤酒馆外,在那里等候的老党棍们欢呼声不绝于耳。

在和簇拥者相互问候之后,希特勒照例登台讲演,他对英国破口大骂,指责他们“把肮脏的手伸到了西欧”,并宣称任何企图干涉德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