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强悍神农 作者:旺家家-第10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个,营长,有什么事情尽管吩咐,我等一定照办就是。”杜白说道。
  “呵呵,大家也不用紧张,你们都是文人,动刀动枪的事情不会交给你们办。我打算在大理办个书局,就是印刷书和报纸的。”
  “什么是报纸?”一人弱弱的问。
  吴有才解释说:“报纸是营长发明的一种书的印刷方式,它不用钉在一起,只有几张到十几张那样。上面印刷各种各样的信息,售价也很低。甚至免费发放。”
  刘宇看大家都很紧张,不知道什么是报纸怎么编啊,说:“前期我和吴师爷全程指导,大家一定用心学习,不然这么好的工作就没了。”


第157章 天下时报
  经过五六天短暂的准备,环宇书报商行正式开业了,项目包括图书发行、印刷、接受作者委托自费出版各种书籍,同时收购各种优良的作品,买断出版,当然还有办报纸。最先印刷的是一些日历和一些前人的书籍,大多作者已经挂了也不用付给稿费了。
  报纸一下办了两份,都是周报,因为没条件办日报。一份非常严肃的报纸,主要刊登一些国计民生发展、文学家,思想家、文人、墨客发表一些重要的见解等等,总之要求就是高,报道的有深度,为此一份报纸只印了二十来篇文章,刘宇亲自出去采编的。求了孙知府的一篇治国论,薛将军的一篇兵道,讲解是带兵打仗的大道理。刘宇带着礼物来的时候老薛非常的高兴,认为刘宇后生可畏,认真的给刘宇讲解兵书战策,一听到要求他一篇文章更是高兴的不得了,老薛虽然是行伍之人,但是名门之后,文章功底很好,不是刘宇能写的出来的,很虔诚的捧着回来了,交给了报馆。
  接着刘宇又从木公子那里要了一份文章,题目是对于经商的几点看法。木青云在大理商界的影响力是很大的,就像咱们的李嘉诚在香港的影响力那样,没办法谁让木家那么有钱呢。
  这份报纸就叫做天下时报,印刷精美,文字清晰,尤其那纸张,天下少有的好纸。
  十一月五日,天下时报正式的出版上市了。
  杜白如同一个教父一样拿着个扇子看着面前站着的二百个报童,这些报童年龄在十二岁到十五岁之间。这是刘宇又做的一件傻事,收拢的小乞丐。短短十天培训,给他们吃好的,喝好的,穿上漂亮的工作服,背上写着环宇书报,一报知天下。
  “今天要去发行爆炸了,教给你们的卖报歌回唱了吗?”说着杜白指着一个小孩让他唱。
  这小孩才十二岁,没想到社长第一个找到自己,紧张的都大舌头了。
  “卖报,卖报,好报不贵,一个铜币。大理城碎尸案,一个捕快给你讲述幕后的故事。花楼小姐自述,我和六个男人不得不说的故事。”
  “停停,这是什么乱七八糟的。你说的那卖原创故事报时候的歌。”杜白说。
  小孩大着胆子说:“我就是卖故事报的啊。”
  晕,刘宇把这两百个报童给分工了,一百个卖天下时报,一百个卖原创故事报。杜白给搞忘记了。
  “卖故事报的先回去,接着练习,故事报要过几天才出来。卖时报的留下,领报纸出发了。”
  为了扩大影响,今天的这第一期天下时报印刷了二十万份,在大理城发放六万份,其他的各县城发放十多万份,至于外地现在还没有那个影响力。
  一百个孩子每人两百份报纸,坐上环宇的运货马车来到了城门口,小疯子一样轰的一下就进城了。这些孩子原本都是小乞丐脸皮厚,更何况今天是白发,不要钱。
  因为认识字的人有限,不可能像发超市海报那样见人就发,这样只会给那些大爷大妈发些贴墙的纸而已。
  沿街店面每店都给了一张,识字掌柜一看,好吗,天下时报,那么牛叉,第一篇是孙知府写的文章,叫做治国论,啥内容没看懂,可是名字就吓人啊。
  大户人家的门口也放了三到四份的报纸,不过大多被看门的门子拿去茅房了。大街小巷都是报童再喊卖报,卖报。遇到那种穿的文人一样的人,报童立刻就送上去了,也不要钱。
  报童们都很小心,因为杜白说了营长会派人监管的,胆敢把报纸乱发或者丢弃就卷铺盖走人吧。
  孙知府在府衙处理政务呢,今年的税收情况很好,更让他高兴的是红山的县令县丞都死了,他正琢磨着新派个县令过去呢。
  “老爷,老爷。”一个比孙知府还大几岁管家模样的人跑进来了,这人是孙知府的管家,叫做老孙。
  “老孙,你这是怎么了,大呼小叫的。”
  “老爷,是我着急了,你看看这个。”
  说着孙管家把一份弄的油乎乎的报纸递到了孙知府面前,孙知府也不在乎上面的油腻,到底是文化人,一看报头:天下时报。
  “好大的口气,居然叫天下时报。”接着往下看居然是自己的治国论,还有薛将军的兵道,其他的文章也都是大理知名人士写的,内容很严谨。四个大板块,一版国计民生,二版文化诗歌。三版工业商业的经营放策略。四版各类风雅趣事。
  孙知府一口气看了一个多小时,到底是年龄大了眼睛不行了,把报纸放下,拍着桌子大呼:“好报,好报,好报。”
  孙管叹道:“这真的是一份好东西吗?老爷可是好久都没有这么高兴了。”
  “是的,里面有很多关于国计民生的建议,和意见。你看这篇杜白的文章,写到为官者当深入百姓,探查民间疾苦,而不应该整日里躲在深宅大院里。如果这天下时报能让朝廷里的那些大老看到了多少会有些帮助。”
  “这个,老爷,我有一句话不知道当说不当说。”
  “呵呵,老孙这说就见外了,虽然你是管家,但是这么多年来我一直把你当哥哥的。”
  “是,老爷。报纸这东西我是第一次见到。虽然上面都是些很好的文章,可是时间一久恐怕会有人写一些和朝政不符合的文章,甚至一些没有毛病的文章朝廷的那些老臣看到了也会生气的。”
  孙知府高兴的心情一下子跌落了,大越国发展到今天已经是非变革不可了。当今皇帝陛下有意励精图治,奈何太后和八千岁处处掣肘,政令不畅。
  “对了,立刻调查一下这报纸是谁办的?”
  “这上上面写着呢,主办:环宇大商行,承办:环宇书报商行,编辑天上时报编辑部。”
  孙知府仔细一看还有征稿通知呢,面向广大文人墨客征稿,只要言之有物,一经采用即付稿酬。好文章一个铜币一个字,普通的文章六十铜币一千字。
  “真是好大的气魄,给出这么高的价格,天下落魄书生只要写上一篇文章就能混几个月饭吃了。只是本官的文章为何没有稿费啊。”
  孙管家都想笑了,你这么大一个知府还在乎那点稿费,更何况人家来求你文章的时候送的礼可比这点稿费多。
  正说着呢,忽然有人来报,说报馆人求见。孙知府立刻请了进来,竟然是刘宇。
  “孙大人,又来叨扰你了。”
  “原来是刘营长,里面请,上茶。”
  一坐下孙知府就开始抱怨,说:“你办报纸为何不和我事先通通气?”
  “这个,我很早就在衙门备案办了一个书局了,所谓报纸只是没装订的书而已,最主要的是朝廷没有哪条律法来规定报纸,我就是想报告也不知道找谁啊。”刘宇笑呵呵的。
  “这个,也是。你这么做也没违反朝廷律法。只是我有一事要提醒你,刊登文章的时候千万有个底线,不能诋毁朝廷。”孙知府一脸的严肃。
  “呵呵,这孙知府放心,我们环宇商行是正大光明开门做生意的,自然不会诋毁朝廷。不过对于八千岁那种乱臣贼子该当如何呢?”
  “哼,那老阉货目无天子,欺人太甚,天下人人可以口诛笔伐。”
  刘宇要的就是这句话:“如此甚好。另外还有大人你的稿费,一共是一千零八个铜币。”
  刘宇说着公事公办的,把稿费给了孙大人,然后还让他签了字。两人聊了很久,刘宇走的时候孙知府一直送到大门口还恋恋不舍的:“小宇真是个人才啊,一定把报纸办好,上报朝廷,下为黎民。”


第158章 婚姻问题
  (求收藏,求推荐。)
  天下时报每月四期,由于当时还没有一周这么一说;不能叫做周报。前期消耗也是相当惊人的,稿费,编辑成本,印刷及其发行的成本都不小。当然只有第一期印刷了二十万份,从第二期开始就印刷了五万份,大理城三万份,其他每个县城每城只有两千份。就算如此影响力依然很大,大理的文人墨客,豪强贵族开始关注天下时报了,尤其是一些为生活所迫又不愿意干其他工作的文人纷纷带上稿子送到天下时报编辑部,当然在环宇堡里,戒备森严,为了防止奸细混进来,让投稿的人送到大门口的传达室就行了,等到见报后稿费才会发給投稿的人。
  故事报办的最有声有色,大理城能写故事人的不少,有几个落魄文人被刘宇招收了专业写故事。板块划分的并不是多么的严格,一版是才子佳人的爱情类故事,二版是武侠故事,三版是历史故事,四版是军事故事。还有恐怖故事,灵异故事等等。爱情武侠两个板块最经典,刊登的都是长篇故事,每次只刊登一万字左右,结尾的时候还写上,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期故事报。
  杜白是个很有才华的人,刘宇給了他一条路他立刻就走了下去。故事报每期印量只有五万份,采用同样的策略,先是免费发,然后就是定订阅了,不同与天下时报一个铜币一份的价格,故事报售价三个铜币,订购全年的一百二十个铜币。
  天下时报上刊登了一人写的讨伐红衫团的檄文,虽然犀利但是很严谨。到了故事报就非常的花哨。由于红衫团的先头部队,来到过大理城也做过不少的坏事,故事报就有内容可写了。而且这写故事的人大多都很好很强大。比如红衫团在一家饭店吃饭没给钱还把一个伙计的门牙打掉了,写故事的就写:“没有门牙的日子里,副标题,一个店小二的悲惨遭遇。”
  海公公刚来白城的吃拿卡要,故事报上就写:“一个太监的堕落人生”等等,故事报上很多关于红衫团的负面故事,总之把红衫团描写成了万恶的队伍,而且刚刚接触报纸的人根本没有什么分辨能力,以为报纸上写的都是真的。这下红衫团在大理的名声算是顶风臭十里了。
  环宇书报局采用是后世出版业界的先进集团管理模式,虽然隶属于环宇商行,但是在财政上是独立的,除了前期有拨款外,以后就会慢慢的自负盈亏了。商行里的人包括吴有才都认识不到报纸到底有多大的作用,但是刘宇知道,一份报纸能潜移默化一大群人,能改变很多人的思想。
  所以在这方便投资大一些,开始不赚钱也是值得的。
  刘宇打算回石门关了,那里一大堆事情等着处理呢。该死的红衫团爱来不来,反正现在环宇堡里五百人马,四挺机枪,进攻不足,防守有于。依然是吴有才总负责,王豪,洪山雄做副手。
  正打算走呢,鸟无鸣忽然来了。
  “营长,这是要回去了?”
  “恩,回去了,白城的事情太多,暂时又和樊家停战了,留下来没太大的意义。”
  “那个营长答应給二线情报人员找些出路的事情怎么样了。”鸟无鸣说,“你看能不能把咱们的那个故事报能不能交给我们卖啊。”
  情报处人员构成比较特殊,一线情报人员整个大理不过三百多人,都是拿工资的。但是二线情报人员大多是些在城里混的人,干什么的都有。原来这些人有些偷鸡摸狗的小毛病,但是加入了情报处不敢了,可是日子总要过,生活离不开钱。而且二线人员的数量很庞大,上千人的规模。
  “不行,报纸是环宇办的,你们卖报纸容易暴露。这样吧,现在车辆场新造了一批脚踏三轮车,专业拉客人的。”
  “脚踏三轮车,拉客人的?”鸟无鸣没见过这玩意了,不知道是个什么东东。
  “不错,用脚踏,在平地上载重两三个人跑的比骡子都快,在普通县城,在大理城跑起来都没问题。”
  “那价格一定不便宜吧?”
  “成本价格也在三四个金币那样,我们会在各县城销售,肯定不能送給他们,你找一个适合抛头露面的人办一个总车行,然后各个县城办一个分车行。你的那些个二线情报人员,安排到车行上班,不仅仅不发给他们工钱,还让他们缴纳租车费。”
  “这样,行吗。他们能有收入吗?”
  “我的话都不相信了吗?到时候你找几个人试试一天能收入多少就知道了。按照他们收入的百分之三十收租车费。车行就是这么运作的,不过你别光顾着赚钱,情报工作搞不好小心的挨鞭子。”
  “是,是,是。营长放心,我一定不会忘记本职工作的。”
  刘宇又夸奖了鸟无鸣,最近几次他提供的情报还是很不错的。
  护卫队是艺高人胆大,刘宇只带了一百人就轻装回石门关了。
  刚刚好石门关工业园竣工交付使用,金刚正在那里带人做最后的检查呢。环宇商行的人也有不少的行家验收,青砖的质量还是很让人满意的,不像一些图便宜的保障房,那砖头有拳头一打全成粉了。
  “刘宇大兄弟来了。”金刚格外的客气。
  “金刚哥别那么客气,咱们都是一个村里的,再客气就分生了。”
  金刚心说我能不客气吗,就是因为当初和你关系不好,今天混成了这样。大牛,黑子,石头,铁蛋,现在哪个不是带兵的人。就连以前最看不上眼的瘦猴也已经是刘宇的贴身亲卫了,腰里别着两把盒子炮,背上背着天福枪。
  “工业园总算是建好了,十个工厂,总共三百二十一间房子。就连下水道和绿化都搞好了。大兄弟去看看吧,前期有两家搬进去了,现在可以整体交付了。”
  刘宇跟着金刚在工业园转了一圈,仔细检查发现质量都很好,虽然没用什么钢筋水泥的,但是泥瓦匠的做工都很仔细,烧的砖头也是相当的精良。
  “一会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