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洪荒养鱼专业户-第5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特点。可田黄却转开了,小声嘀咕“十二万骗三岁小孩呢”。

下午本来就是来闲逛的丁文,跟在田黄后面,想看他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不过听了那块石头的价格倒不是太有概念,反正人说“黄金有价玉无价”,听听当作耳边风就过滤掉。

田黄在店里闲转了一圈,然后拉了张凳子坐在一个小方柜边,从袋中摸出一颗指甲那般大的青石块,在手里把玩儿。

咦这小青石块恁地眼熟,莫非是田晓石刻剩出的青石边角料,被田黄偷摸了块出来?

“你门口那面青石敢当多少钱,我自己买。”田黄钻到店里一圈,原来中意地店门口的那石板堆里。

“你小田要的话,拿走便是,还算啥子钱哩?咱们谁跟谁。”店老板一瞧门口那堆从四处收来的稀奇古怪板材,毫无掂价地说。

田黄双眼一翻,说道:“那出五百元算啦,别说了占你便宜。”从袋里摸出五张一百纸钞压在桌面,不管了店老板同意与否,自己便到店门口叫人翻出那块高约两尺、宽近一尺、厚近半尺的青石板,上面徒留模糊的粗花纹和依然清晰地“石敢当”繁体字,看似有了些年代而已。

店老板笑得两眼都眯,这便宜货处理掉也好,还卖上个人情,何乐而不为,连忙叫了店里伙计送货到田黄刻印的小作坊间。

小作坊间设在田黄家的柴火间里,里面已经堆了许多块青石。丁文和罗元见了不禁大笑,让田黄给逗乐了。

“小田啊。人家淘奇石,你却堆这些青色石板条?”

待那些伙计走了后,田黄才说:“罗哥,你们可别笑话。中午听我爷爷边吃饭边摇头自言自语,‘这是我一生当中见过最奇特的石头,竟如传说中地活玉一般,这下总算无憾了。’我就不信不能从这些青石中淘出好东西。在我爷爷眼里无憾的奇石,那堪比田黄石等次哦。”抛了下手中的小石块。状甚得意异常。

丁文不禁感到好笑,心道能淘到这样的石头才是怪事,可转而一想这青石竟蕴含着这么价值,连自己都暗暗咂舌。那自己将这些石头随便放到水塔里,还用来栽花天啦,看来有必要再找下田晓石。

“小田,我想现在就和你爷爷谈谈。”丁文笑着说。

田黄自然欢迎之至。连忙锁上门,带俩人到家。他有些忌妒这个同龄人,自己费尽脑筋,还是破荒地勤快为爷爷清理雕刻室卫生,才顺手牵羊摸来这小块的青石,而这个同龄人却被爷爷不设防地接纳到雕刻室中。

“呃,是小老弟来了!”田晓石马上放下手中的刷子,舒意地说:“没想到呀。这越雕越有精神,本来以为需耗费到明天,现在这最后一块刷干净后就圆满完成。”

“看来田老这两天精神状态很好嘛,”丁文看着田晓石神采弈弈,大胆地问起这么巴掌大地一块,或者说更大一些地青石价值几何?

“小老弟呀。宝玉无价。这些青石若比作玉,那堪比温养多年的古玉,或过之而无不及。若硬要给这些玉坠子估价地话,我看每件都不低于万元。”田晓石轻描淡写地说。

“田老,我若给个大块石头。”丁文用手势打比方说,“以您工艺雕出大作,可以卖出多少?”

这回轮到田晓石惊诧了。若说这般大块的如此青石,单胚石就无法估价,做为民间雕刻师何时能碰上这样的机遇?一时之间不免心旌摇荡,不知如何回答丁文的问话。

“我急需一笔钱。但不能不卖出祖上流传下来的东西。田老您看这报酬。”丁文从章守志中午回话得知,银行方面真个要走入一些程序。也得一两个月时间,此时不得不考虑多开些源路,听了田黄的话,才把主意打到这青石上。

“我只要这面石块余下的边角料就成,其他地报酬不要再拿了。”田晓石爽快答应下来,又悠悠地说,“其实到现在还没弄明白这些青石是何物,说它是石吧却有髓,说它是玉吧却兼带冻石的特征。但唯一可以确定一点,这样的石头比之田黄石更是少见,少见在于它的似活般的髓质,似具有生命力一样,对于人体有着安神明志的功效。”

田晓石顿了顿建言说:“因此,从功效来说,雕刻成佩带装饰品最佳,反倒雕成了观赏物不是甚好,毕竟品相不足以令人赏心悦目。”

丁文听了此言,呆滞了下。不得不说田晓石的分析极为精辟,观赏石毕竟放之高台、橱柜中,何人能懂得青石之妙处?便试问道:“田老,以您之见呢?”

“我有一好友在朱氏珠宝中当总品鉴师,这东西到他手中兴许更能明白其价值。只是”田晓石似有所担心。

“田老不妨直说。”

“我怕不能为小兄弟守住这秘密了。”田晓石坦言说。

丁文微一沉思。这事不能自己出面,又得尽量控制知情人的数量,想来想去唯有泡泡可信任,他在省城也方便来往联系。想定后说:“田老,到时派人与您单线联系,只要求一点交易时全用现金。”

田晓石欣然答应。

丁文见田晓石待人甚为诚意,只含糊说了这青石碎末或许另有用处。没想到田晓石抚掌笑起,其实早用这些碎石片养起一盆水仙花,指指桌边那含苞待放地水仙花盆栽。

丁文走的时候带走一干青石玉坠子,留一块未雕刻的青石做为雕刻工钱。那田晓石将青石放在掌中如获重宝地把玩摩挲,直让田黄双眼贼盯着,爷孙俩只送到房门口便关门乐去。

听着丁文边走边慎重交代青石之事,罗元似乎听得麻木,便也不再觉得惊奇,事关银行还贷的资金等商业上机密,也不敢马糊。

“有人说石敢当用镇宅辟邪的,能挡住煞气。这次若能镇住那个冰棍女的煞气,大快人心啦!”罗元不无夸张地说,他想瞧瞧那个高高在上地冰雪女神吃瘪时的神情,是不是也尖叫,真值得期待啊!

第九十一章柳叶鳗游

丁文见省城事情已毕,便决定当天动身回桑家坞。

泡泡同志跟着跑这一趟,为公捎来青石给田晓石;为私,在周末带着游彩霞去郊游一番,还有不便出口的那数十条的丹凤金鱼。想想就兴奋啦,他的兴奋表现在车速上,一辆老式的切诺基吉普都飚到了一百二十码,害得坐在副驾位上的娇娇女右手挥成“老虎钳”不断警告、丁文只能说到县城住一晚后再进岛。

丁文自是想身边最亲的人都活个生龙活虎,便给了罗元两块玉坠子,也算圆了那晚所许的承诺。可娇娇女似不识贷,戴这么一块若似青痣的石头,口哼哼不满说这老土的东西,随意地揣到包里。

楚婉玉还得在省城打理桑家鱼庄后续之事,仍留在省城中,只是已打了一大包的东西寄运往桑家坞,想必也有逃离这都市丛林那种迫切。其实女人的风采,尤其是靓女的精彩是在大都市里,可以追随那五彩斑澜的时尚之风脚步,让从头到脚的外在表现极尽魔幻般变化更新,不象在桑家坞除了用于御寒那海风的羽绒服,那么单调,那么象那南极的企鹅。

拐到县城家中,桑木兰和丁文俩人的变化让父母乍见之下有点吃惊,丁母满心以为这是爱情的魔力,丁父却说自己年轻时候就是这样的帅气。当桑木兰拿那个玉锣子时,丁母纯是母性大爆发。眼里噙着泪花,拉住桑木兰地手,口中唏嘘喃着“我的宝贝媳妇儿”,那样子比亲生儿女还亲呢。丁香若在场,估计又囔着自己在家庭的地位又下降一个位置。

女人们心情好,男人们就有口福。据说,这心情一好就精心。寻常的家常菜便多了些许的创造性。

同样一份的线面,经过热水冲淡了其中的盐份。然后浸入花蛤汤中泡味,让面条渗入花蛤之味。再加上,油炸过香酥地紫菜、颗粒分明的海蛎煎、切成宽条地葱花煎蛋,还有入口生香的醉排骨。

这是丁文记得小时候只有重要客人来临,才会享受到如此丰盛的线面点心。那半碗的面条,上面堆得满满的菜,让客人吃得时候就“挖煤矿”一样。因为不好意思吃上面的菜,怕主人说自己贪吃货,便小心谨慎地挖吃底下的面条。

可今晚,一家人,包括泡泡和游彩霞也没这个顾忌,吃得满餐桌都是呼呼声,丁母听这不绝地呼呼声,便洋溢着满足的笑容。

也许。吃惯西餐,或是旅居在国外的人,吃饭的时候可算极尽文雅克制,弄出一点声响来那是很失礼节的事情。但,乡村的吃法总有那么一点粗旷,甚至有点粗野。乡下的大老爷们从来就是这么呼过来,就是这个味!

“妈,您这不是变相挽留我们在家多住一两天么?煮得这么好吃,不想走啦。”吃撑的丁文愉悦地嘟哝着,让丁母咯咯咯地堆笑。

“儿子啊,下次回来时,一定要多带些鱼回来,你养地鱼在咱们这小区树起好口碑了。这次回去,一定得多派些鱼回来,我可收下了她们的许多定金啦。”丁母把这事记得牢。却是天天有邻居在问。重复的次数多了,想忘也忘不掉。

一听是对门的、楼上下的邻居们。丁文满口子答应说:“泡泡回来时,叫他捎上几箱吧。你们可别总分了人家,自家多留一些,咱不差那些钱。”

“是哦,听老章说那个黄厅长的老母亲得了偏瘫,自打吃了咱家地鱼,症状也减轻不少。爸妈,只要家里没了鱼就可以打电话给我,咱家池塘里有的就是鱼了,我叫人捎来就行。”桑木兰的甜嘴巴,自然又引来丁母疼呼惜叫,那个肉麻劲堪称婆媳的楷模。

丁母却瞪着咧嘴而笑的丁文说:“你别尽笑,木兰我看着长大,也算咱家的闺女。”说得众人都笑了起来。

正在大伙儿饭后谈话间,桑春的电话来了,他跟丁母报个安,说没事已经回家。丁母一想后天是周末,便兴起趁夜进岛的想法,自己是家里的老大姐,该回去安抚一下也好,免得一家人不住在一块儿又散了心。捎上过运用的线面和几样礼品,向年段长请假调课,急冲冲地带着众人回了桑家坞。

海风劲吹,繁星密布,在这寒冷地夜晚,桑家坞地人们早躲进温暖的被窝中。可,在村口地渡头并立着两人,一人抽着烟,那忽明忽灭的烟头在黑夜中尤为明显。

“大姐终究还是放心不下,这样急巴巴地赶来。听说我一回来,瞧九叔、三婶他们都来探望,咱们桑家坞是穷了些,但大伙儿的心还是热乎的。”

“就你硬充着。你要是出事了,让我咋活呀,让家里咋办”声音低切却在夜风中飘忽。

“别挂着心,这不是好好地站在你面前。想起去你家看亲的时候,你还对我不上眼呢?”

“谁叫你一直傻笑着,问你话也不答、脸就红,那样子整一个傻子。”

“你还不被傻子拐到桑家坞来?”



没有惊天动地的海誓山盟,只有象吃地瓜片一样的平直回忆絮语,正如地瓜片一样,被蒸发去的水份,留下的只有甜味,吃在口里甜在心头。

“妈,你看那儿站着是不是大舅和大舅妈。”丁文顺着渡船靠岸时的照灯,指着渡口站立的俩人道。

“这个小春!”丁母低声责备中夹杂着浓浓的护犊舔情,却立即喊起大嗓门,“小春,是你们吗?”

“大姐,我们正等着呢。”

东西全堆在板车上,由丁文拉回校舍。足踏到这片土地上,左手无名指上溢出了凉爽之气,竟抵去夜的冰冷,丁文有种万事在握的感觉;桑木兰在身旁打起手电筒,亦步亦趋地跟着。俩人只是默默地听着母亲在呵责着大舅,均无声地笑起,只道母亲就是刀子嘴、豆腐心。

校舍依然被收拾得干干净净,这两天还真难为了大舅妈。

桑木兰早早地为泡泡和桑木兰张罗住宿去,会客室里一家子人便听桑春谈起这两天之事。

原来调查组调查了那个池塘承包的事,也到挨家挨户暗访,得出的结果是承包程序存在不合法之处。他们说这池塘水库属于村里的公共资源,也是海岛唯一的淡水资源,关系到全村人生产、生活用水问题,应该通过全村的所有村民表决来决定后,才能签下合约。结论:一是责成渔澳镇领导桑家坞村立即解除池塘承包合约;二是将根据工作成效,酌情对相关人等进行纪律处分;三是即将降格桑家坞行政村为自然村,合并到隔海对岸的雾浦村去。

桑春最后感慨说:“只是没想到大虎等人对小文承包池塘持有不同的意见,倒是桑三儿这次不言好、不言坏地闷着。”

丁文听了气愤不已,但瞧及桑春的满脸那疲惫,估计受了不少的责难,便很快地冷静了下来。这样的事儿,在国内并不少见,既然说池塘是公共资源,也罢,现在不忙着决定,便问:“大舅,假如不解除合约的话,您要承担什么责任?渔澳镇要承担什么责任?”

桑春喟叹说:“我嘛,大不了屁大的村官不做,想必他们也不会让我做下去。说我没有思想觉悟,阻碍了桑家坞的招商引资,拖累了整个渔澳镇发展的脚步,是绊脚石。”

“绊脚石,这句话对极了。您还真是那些官老爷们政绩和那些商业集团利益的绊脚石吧!”丁文看了一心为桑家坞谋发展的大舅,他最后还落到这个田地,除了气愤之余还在思考对策,就是要利用手中有限的资源讨价还价,但思及随氏挟投资的噱头,又有各级政府部门支持,来势汹汹啊!

不过,只要大舅不牵涉到司法层面上的事,我管他们个球!丁文已经决定:咱就当一回钉子户。

“大舅,我就揣着那份合约和他们谈。您呢,就当个木头人,对这事不管不问,反正您的那个印过期作废了。”丁文说得轻描淡写,却让几位长辈听得心惊肉跳的。

“儿子啊,咱胳膊扭不过大腿,不如回县城过安稳日子,别蹚了这次浑水算啦。”丁母可坐不住了,连忙劝说。

丁文环视了父母和桑春的夫妇,淡定笑了笑说:“咱们也只是在诉求自己的权利,又不是阻止什么。你们放心好啦。”说去瞧瞧养鳗场,拿起了手电筒就往屋外走。

“这孩子!”丁母望消失在门口的丁文,不禁叨了一句。

丁文进到空间里,只见嘟嘟正站在雌花鳗鲵的水塘边,稍一细视却见那条雌花鳗鲵已一动不动地半浮于塘水中。

终于产卵啦!丁文一阵惊喜。

“小家伙,想我了吧。”

嘟嘟一听丁文的声音,确如小孩一般地撒娇,直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