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暗夜千羽--中国古代的异闻奇事-第5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桩姻缘究竟是男方主动,还是女方非得上赶着嫁给男的,就无从知晓了。

不过,要说完全无法推测,倒也不是很确切。《广异记》上说:贺兰进明“为狐所婚”,一个前途无量的世家子弟,被爱情冲昏了头脑,寻死觅活地要与狐狸结亲,可能性不是没有。——有,但是微乎其微。多半,是狐狸精看上了贺兰这俏郎君,非要做他的如意娘。

狐狸精的手段,岂是凡人所能抵挡的,贺兰进明纵然不愿意,也得乖乖就范。

当然不是明媒正娶,只要那男子低头默许,她就当自己,是他的妻。

进明的父母兄弟都在京师,他同狐狸精,住在自己任官的地方。两地相隔甚远,可是,再远的距离,也难不倒一尾狐狸。

新媳妇非常懂得人情世故,每年的时令节日,都到京城去拜望进明的父母兄弟,带去贺兰进明的消息,同时,问候二老的饮食起居。去的时候还不空手,总要携带各种珍贵的礼物。

这女子行踪隐秘,很少有人能见到她的真颜。不过,家人偶有见到狐新妇的,都对她那惊人的美貌表示惊叹。

——那样的风姿与容颜,简直就是造化的奇迹!

所有见到她的人,都在心里暗想,能娶这样的女子为妻,就算是狐狸精,也是值得的吧!

贺兰进明几辈子修来,能得这样的好福气!

新妇不但相貌绝美,而且心细如发,性情婉约。所有与人情往来有关的事,她都记在心上。

唐朝上承前代的余绪,每年五月五日,端午节来临的时候,都要准备彩色丝线之类的物事,系在手腕上,辟除疾病、兵灾和恶鬼。这种风俗,在当时称为续命。

随着时间的推移,用来续命的,就不限于五色丝了,许多奇珍异宝,都可以拿来续命。事实上,这已经成为一种变相的送赠。

每逢端午节,自贺兰进明以下,直到家里的仆妇,新妇都为他们准备了续命之物。这些东西,虽非稀世奇珍,然则,大多都很难在市面上买到。起初,贺兰家人收到新妇送他们的续命之后,认为此物出自狐狸之手,大大不祥,又不敢当面拒绝,私下里,大多偷偷地烧了,一把火之后,无论胭脂花粉,还是金银珠玉,都化成了灰烬。

这事不知道怎么被狐狸精知道了,悲泣道:“这些东西都是真的,好歹是我的一片心意,你们……你们为什么要把它烧掉呢?”

家人也觉得很不好意思,想想也是,送上门的东西,不要白不要,就算这些东西来路不正,天打雷劈,也是狐狸精一人承担,与他们何干?此后,狐狸再送礼物过来,便照单全收,拿来派各种用场了。

谁也没想着去问问,这些物件究竟是从哪里来的。

而且,发展到后来,贺兰家的人食髓知味,他们不再满足这样被动地接受赠礼,开始主动指定礼物的质地、样式和种类。反正,新妇神通广大,什么样稀奇古怪的要求,都能得到满足。

(未完待续)

(接上)

有一年,家里有一个女眷,在过节之前,跟狐狸精暗示,她想要一面漆背金花镜,日夜悬想,茶饭不思,可是,那么贵重的物事,以她那点的月钱,就是攒上几年,也攒不够。假如新妇能够满足她这个愿望,她一定会感激不尽,纵然以后效犬马之劳,也是心甘情愿。

新妇一口应承下来。啊!夫家的人竟然肯开口求她,用那么卑微的语气!她们,是真的不把自己当外人了吧!

漆背金花镜,那是前朝的古物,市面上根本就没有卖的。不过,她知道谁家有,也知道,这镜子藏在什么地方。

月朗星稀,夜静更深。

一个灵巧的身影,悄悄潜入人家的宅院,没费任何周折,神不知鬼不觉地把镜子盗了出来。

照以往的经验,得手以后,得赶紧撤退。

人的身体有很多局限,为了方便奔跑跳纵,她显出了原形。将金花镜挂在脖子上,贴着墙根,无声无息地朝前窜去,只要溜出大门,就安全了。

行走中,不知道碰到了什么东西,咚的一声,声音不大,然而,在寂静的夜里,却惊心动魄,传得很远,很远。

一伙儿家丁不知道从什么地方钻了出来,手持棍棒,高举火把,气势汹汹地赶过来。

她想快点跑出去,冲出人丛,跑到外面去,已经来不及了,那些人,凶神恶煞般地围了上来,棍棒,劈头盖脸地砸下来。她左冲右突,然而,冲不出去,冲不出去。

终于,她倒在了血泊里。

“嘿,真新鲜,狐狸还会偷东西!”

“可不吗,人赃俱获!”

“看这皮子,油光水滑的,能给夫人做一领上好的狐狸围脖了!”

“是啊!是啊!”

在众人的喧嚷中,狐狸慢慢地闭上了眼睛。她死了。

没有人,会为一尾狐狸的死而悲伤。

虽然,她那么想成为这个家的一员,那么想,被贺兰家接受。

她为此,付出了生命的代价,然而,得到的又是什么。

她死了,《广异记》上说,“自尔怪绝焉!”——从此以后,这个家里,就再没有精怪出现了。

说到底,人家还当她是个“怪”!也许,内心深处,巴不得她快点消失!

她终于还是消失了,该是皆大欢喜吧。

象贺兰进明这样的才子,合该娶大户人家的女儿,怎么能同狐狸结亲。

家里由一尾狐狸忙里忙外,让外人看见,象什么话!

简直就是家门不幸!

这个故事,狐狸是主角,那个才子贺兰,隐藏在发黄薄脆的纸页之间,在历史的尘埃中,渐渐风干。

狐狸死后,没有人知道他是什么反应。痛心疾首,还是庆幸自己得到了解脱?

他并不是杜撰的人物,也非籍籍无名之士。这个名列《唐才子传》的男子,不但写过动人的诗篇,也曾跃马弯弓,也曾驰骋疆易。他在地方上担任的,都是非常重要的职衔。

不过,要想知道这个狐狸精的夫君,究竟是何等样人,还得沿着时光的坐标,往前追溯。

唐玄宗开元十六年,贺兰进明登进士第,从此以后,进入仕途。

安禄山叛乱之后,他以御史大夫兼节度使,守卫临淮。

当时,他的同僚张巡被困睢阳,叛军兵临城下,城中粮食短缺,很多守军因饥饿而死,幸存的不是疲惫不堪,就是身负重伤。睢阳岌岌可危。

他们将所有能吃的东西都吃了,草根、树皮、鞍鞯,包括形影不离的战马,最后,一个个形销骨立,状似饿鬼。

那个杀妾劳军的故事,就是这个时候发生的。危急关头,张巡杀其爱妾,煮熟之后,犒赏将士。

这还仅仅是个开端,围城期间,妇人及老弱,被食者达三万余口。

张巡及其幕僚认为,睢阳是江淮屏障,倘若失守,叛军便会大举南下,进军江、淮。而且守城将士早已疲惫不堪,就算弃城而去,也是断无生理,所以,决定死守睢阳。人在,城在;人亡,城亡。

与此同时,他派部下骁将南霁云从城东门杀出一条血路,搬请救兵。但拥兵临淮的贺兰进明,因妒忌张巡的声威和功绩远在自己之上,不肯出师相救。

但是,他对于勇壮的南霁云却是青眼有加,想将其留在身边,为己所用。

宴会上,珍馐盈列,歌舞升平,战争,对于此间,好像一个渺不可及的梦。

南霁云眼睛里要喷出火来,实在忍不住,按剑起身,慷慨陈词:

“我来时,睢阳守军已经断食月余,现在,这满桌子的美酒佳肴,又如何下咽!”

说罢,拔出佩刀,自断一指,鲜血,从伤口汹涌而出,在座之人皆感动不已,为之泣下。

贺兰进明虽亦为之变色,却绝口不提发救兵之事。

南霁云知道,贺兰进明是指望不上了,遂单骑出城,飞驰到城门口的时候,弯弓射向寺院的佛塔,箭镞射进塔转一半有余,他大声道:

“此箭为证,此番若能破敌,归来必灭贺兰!”

这年十月,当叛军再度攻城时,城内守军已失去了战斗力,城破,张巡及南霁云等人,皆死在叛将手中。

睢阳血战是安史之乱中最惨烈的战役。虽然最后兵尽粮绝,以失败而告终,却有效地阻止了叛军的南下,为朝廷的最后反攻,赢得了时间。

若贺兰心胸开阔一些,睢阳的结果,或许不至此。

就不说他的文治武功了,这人的道德人品,简直令人发指。

那美艳的狐狸精,竟然为了这样一个人,送了自己的性命。

连我都为她不值。

出《广异记》

原文如下:

唐贺兰进明为狐所婚,每到时节,狐新妇恒至京宅,通(“通”字原缺,据明抄本补。)名起居,兼持贺遗及问讯。(“讯”原作“信”,据明抄本改。)家人或有见者,状貌甚美。至五月五日,自进明已下,至其仆隶,皆有续命。家人以为不祥,多焚其物。狐悲泣云:“此并真物,奈何焚之?”其后所得,遂以充用。后家人有就求漆(“漆”原作“膝”,据明抄本改。)背金花镜者,入人家偷镜挂项,缘墙行,为主人家击杀,自尔怪绝

焉。(出《广异记》)

64求佛

唐朝坊州中部县县令长孙甲家,全家笃信佛教。

长孙氏的信仰,极为虔诚。家人每天早起,第一件事就是净手、洁面,踱至佛堂,撤掉昨天的清供,在佛前换上清水,燃起旃檀,以香花、果品、供奉。

青烟腾起,黄色的帷帐之后,佛的面容在动荡的光影中明明灭灭,仿佛自昨夜的假寐中惊醒,脸上,是亘古不变的,神秘的微笑。

敛目合十,口诵经文:愿我佛佑护长孙氏人丁兴旺,福泽绵长,一切魔障妖祟邪不可侵,往生之后,合家大小,脱离三途六道,上升天堂,得予龙华三会,值佛闻法……

在中部县的居士中,没有人对佛的信奉,能比长孙家更虔敬。

这样全心全意,旷日持久的礼拜祈请,远在西天的佛祖,也应该有所感应吧。

没想到,佛真的有了感应。那一天,全家人正在进行斋戒之时,忽然看见五色的祥云,自虚空中神秘的涌现。

天空高远澄澈,自无边的苍穹中,生出缤纷络绎的香花,铺天盖地,迷了人的眼。

一位菩萨的真容,在五彩祥云中若隐若现,牵引着众人的眼睛。只见他身紫金色,形如童子,五髻冠顶,身披袈裟,左手持青色莲花,右手执一柄宝剑,胯下是一头威猛的狮子。

“文殊菩萨!文殊菩萨!”众人纷纷惊叫。

菩萨脚下的云朵,在飞速移动,不一会儿,便来到了长孙家的屋檐旁边,停在那里,凝然不动。

长孙家人被这突如其来的幸福猝不及防地击中,齐齐跪在地上,重重地叩头,请求文殊菩萨降临长孙氏的佛堂。

云气浮动,变化出无穷无尽的奇丽幻象,摄魂夺魄,众人皆为之迷醉,高声唱诵佛号,继续叩头在地,过了好一会儿,似乎终于被长孙家的虔诚感动,云头徐徐下降,菩萨降至佛堂。

长孙氏奔走相告,这数十年如一日的吃斋念佛,礼拜祷请,终于没有白费,菩萨降临,就是对他们最大的认肯。现在,使出浑身解数,让菩萨在他们家多留驻几天,以增长善根,他日之后,得大果报,就是他们家人的最大希冀。

只有一个人,对此事半信半疑。这个人,就是长孙甲的儿子。在全家人都如痴如狂时,只有这个年轻人,还保持着清醒。

文殊菩萨为华严三圣之一,长伴如来左右,怎么会轻易降至人间。根据他以前读过的佛典,菩萨深入民间,摄化有缘人时,常示同凡人,随机说法,普度众生,怎么会如此兴师动众,而且,独独对长孙氏青眼有加,留连不去。

——不是什么妖祟化作菩萨样貌来骗吃骗喝吧!

这年轻人颇有心计,也没当面点破,而是瞒着家人,悄悄来到京师,寻访高道。听人说,有一个道士降妖捉怪颇有效验,千方百计地寻了来,一同赶回中部县。到家之后,稍事休息,便开始设坛做法。果不其然,道士刚念了几声咒语,那盘腿坐在供桌上的菩萨,便大叫一声,跌倒在地,化为一只狐狸。

那狐狸跃起身子,想要逃跑,道士手持宝剑,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朝狐狸刺去,白光一闪,正中其身。狐狸在血泊里抽搐了几下,便一动不动了。

这突如其来的变故,吓得长孙家的人目瞪口呆。

道士将宝剑横在嘴边,吹掉上面的血滴,伸出手指,在上面弹了弹。

长孙氏之子明白,这除魔可不能白除,得拿出真金白银来。他按照事先讲好的价钱,给了这道士一匹马,银钱五十千。

价钱是高了点儿,不过,那妖狐从此便不能作祟,欺辱长孙氏,总是值得的。

这件事就算过去了,经此一事,长孙家对于佛教的虔诚,丝毫未减。依然是长斋、念佛,无怨无悔地恪守着在家信徒所能奉持的戒约。

没想到,十余日之后,又有菩萨乘云驾临。

依然是天花乱坠,云霞千丈,光华耀眼。众人的视线,隔着如雨般坠落的香花,恍惚中,仿佛看到菩萨那隐藏在云雾中的庄严面目。

须臾之间,云雾散去,菩萨那澄明的目光,徐徐下视:

“本座自灵鹫山,王舍城而来!闻听长孙家一心向佛,却为妖狐所欺,特以真身示之,望长孙氏以修持为念,心无退转……”

啊!灵鹫山,王舍城,那是传说中的西方极乐世界,佛国净土,庄严宝地。至善至美,灵妙净雅。山中有琉璃宝树,遍地的香华。各种美丽的禽鸟,白鹤,孔雀,迦陵频伽,自在来去。菩萨、罗汉头顶圆光,于虚空中,御风而行。那是世人修持的终极追求!

——他们的向佛之心,终于惊动了西天的佛祖,菩萨下界,现以真身,就是明证。

菩萨的风神,仰之弥高,光芒万丈。

是什么样的因缘与果报,能得菩萨莅临,为他们宣说佛法,驱除修行中的执念与迷误,等成正觉。

他们简直不敢相信这是真的。全家人双手合十,请求几日的供奉。居然得偿所愿。

看见家人那如痴如醉的模样,长孙家的儿子气就不打一处来。这都是什么人啊,吃了亏也不知道长记性,前一个菩萨是假的,这一个,难道就是真的?他私下派家里的仆人,骑上快马,日夜兼程,到京城去,再把道士请来。

道士如约而至,摆开阵仗,口诵禁咒。忙活了十来天,菩萨仍象他刚来时一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