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暗夜千羽--中国古代的异闻奇事-第6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身体好了之后,年青人骑上自己的那匹马,绝尘而去。——他是永远不会回到这个地方来了。

据说,后来,那个宅子就再也没有人住过。

赵将军凶宅

许都城西之北陬,有赵将军宅。主父既没,子孙流移,其处遂凶,莫敢居者。亲近乃榜于里门曰:「有居得者便相奉。」干符初,许有游氏子者,性刚悍,趫捷过人,见榜曰:「仆猛士也,纵其妖异,必有以制之。」时盛夏既夕,携剑而入。室宇深邃,前庭广袤。游氏子设簟中庭,絺绤而坐。一鼓尽,阒寂无惊。游氏子倦,乃枕簟面堂而卧。再鼓将半,忽闻轧然开后门声。蜡炬齐列,有役夫数十,于堂中洒扫,辟前轩,张朱帘绣幕,陈筵席,宝气异香,馥于檐楹。游氏子心谓此必小魅耳,未欲迫之,将观其终。少顷,执乐器,纡朱紫者数十辈,白东廊升阶;歌舞妓数十辈,自后堂出,入于前堂。紫衣者居前,朱绿衣、白衣者次之,亦二十许人,言笑自若,揖让而坐。于是丝竹合奏,飞觞举白,歌舞间作。游氏子欲前突禽其渠魅,将起,乃觉髀间为物所压,冷且重,不能兴;欲大叫,口哆而不能声。但观堂上欢洽,直至严鼓方散。灯火既灭,寂尔如初。游氏子骇汗心悸,匍伏而出。至里门,良久方能语。其事后,卒无敢居者。

85、鬼旋风

江南有个叫张瑗的内臣,日暮十分牵马过建康新桥。

此时,天边堆满了绚烂的云霞,奇丽的影子倒映在河面上,如梦似幻。张瑗一边欣赏着美景,一边缓缓前行。跟在他身后的那匹马,也感染了主人的闲情逸致,脚步甚是慵懒。

走着走着,忽然看见前面不远处出现一个女子。这女子白衣飘飘,长发覆背,身段纤细,走起路来袅袅婷婷,如三月里扶风的弱柳。单看背影,就知道定是一位绝代佳人。

张瑗很是好奇,催动马匹,想赶到那女子前面去,趁错身的时机,一窥这女子的绝世之姿。

没想到,他脚步刚刚加快,那女子也疾走了起来。而且,越走越快,越走越快,走到后来,简直是疯了一般,不但脚下跌跌撞撞,连肩上的衣服都滑落下来,露出凝脂一般的肌肤……

张瑗很是惊讶,心想,难道我的想法被这女子窥破,不意之间唐突了佳人。这真是冤枉,我可没有任何歹意啊!

他正凝神盯着那女子的背影思索。那女子忽然回头,朝他嫣然一笑,果然是倾国倾城……

不过,这一笑太过突然,虽然是美女的笑靥,仍然令张瑗吓了一跳。

更吓人的还在后面。

只见那女子窈窕的身子忽然如麻花一般拧了起来,眼看着越拧越细,越拧越细,终于化做一股黑色的旋风,朝张瑗直扑过来。

张瑗下意识地伏在地上,双手抱头,缩成一团。

那股旋风又阴又冷,中间卷裹着尘土和败草腐叶,在他头顶盘旋,压得人喘不过气来。

他的耳边,只有呼呼的风声,间或杂有女子尖利的狞笑,眼前,则是一团漆黑。

——唉!此生休矣!张瑗心想。

这时候,桥那边又走来几个人,大声说笑着,那股子阳刚之气,连趴在地上的张瑗都能感受得到。与此同时,他也觉察到,身边的风势越来越弱,终于,在那几个人走到身边时,那阵黑风打着旋儿飘走了。

张瑗从地上爬起来,衣襟和袖子上全是尘土。耳朵和鼻子里,也都是泥土的气息。

他抖了抖身上的尘土和树叶,回过头来,找自己的那匹马。

枣红马也正艰难地从地上爬起来,马脸上,有一处被桥面上的石头擦伤,正淋漓地滴着血。兴许是那阵旋风来的突然,马跌倒时,还伤了一条腿,这条受伤的腿也不敢吃重,一直提着,走起路来,一跛一跛的。

夕阳西下,一个受伤的人,一匹受伤的马,彼此慰藉着,走回家。

马身上的伤,一个多月才好。人心上的伤,又要多久才能痊愈呢!

从此,每次过这座桥,张瑗的马都如条件反射似的,提起一只脚来走。

这以后,倒也没有什么别的怪事发生。

只是,张瑗再也不敢在路上随便偷看美女了。

(未完待续)

作者:林素微 提交日期:2009…10…28 13:18  故事很短,似乎也没有什么特别值得玩味之处。

它吸引我的地方,在于文中有意无意地暗示旋风同女鬼或者是女妖的密切关系。换句话说,鬼怪有时候会以旋风的形式出现。

这令我想起小时候大人常说的一句话:每一个旋风都是一个鬼魂。

那时候,小伙伴中间还流传着一句黑色童谣:

旋风旋风你是鬼,三把镰刀割你嘴。

看到《稽神录》里的这个故事,脑子里马上浮现出这句童谣,后背随之毛扎扎的,有点恐怖的感觉。

由本文看来,古人也有这样的认识。

幼时,似乎经常能见到旋风。在路上疯跑的时候,望着天空发呆的时候,同小朋友相偕回家的时候,背着书包上学的时候……

印象中,旋风出现的频率,以春天和秋天为多。

它的形状,有大有小,大的能高过房檐,小的也就草帽那么大,卷裹着尘埃,滴溜溜的,矮矮的盘旋着,从地面上滚过。

因为大人说它同鬼有关,每次看见,都躲得远远的,生怕惹怒了鬼魂。

有一次,一个认识的青年死了——上吊身亡。在上学的路上,就遇见那种小小的旋风。有点怕,但又不是特别害怕。因为那个时候深信,这就是那青年的鬼魂。

死者我熟悉,是一个很和蔼的,总是面带微笑的年青人,对小孩子也非常好。这样的人,就是变成鬼,也不会是厉鬼吧!

眼睁睁地看着那股旋风滑过路面,卷起几片枯叶,消失在草丛深处。

有些怅然。

也曾怀着惋惜的心情去打听,这样一个大好青年,怎么就自杀了呢?

大人看看我,欲言又止。我知道,欲言又止的背后,通常是有难言之隐。

长大之后,才知道,这关涉到一场惨剧,一场家庭人伦惨剧。

那青年的父亲,年轻的时候,因为口舌之争,一怒之下杀死了邻居,啷当入狱。留下母子三人,青年的母亲带着他同年幼的妹妹过活。

这其中必然有许多不足为外人道的辛酸吧。

二十年以后,父亲获减刑出狱了。原本以为一家团聚,从此就过上好日子了。没想到,一年都没到,儿子竟然自缢身亡。

当时,没有人知道是怎么回事。

许久以后,渐渐传出,那青年的父亲,竟然对自己的女儿起了坏心,并且意图染指。单纯的青年人,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被这个恶魔般的父亲彻底击毁。怀着对于人性的恐惧与失望,他选择了自杀。

死亡,可以屏蔽现实生活中不想面对的、不堪的一切。但是,他那可怜的妹妹,又由谁来保护呢?

还好,这以后,那个妹妹就早早出嫁了。

据说,那个父亲,现在还活着。

现在的小孩子,是再也不会叨念那令人浑身直起鸡皮疙瘩的黑色童谣了。可是,在这个午后,那细细的声音又隐隐在我的耳边响起:

旋风旋风你是鬼,三把镰刀割你嘴……

旋风真的是鬼吗?倘若是鬼,难道小小的镰刀就能克制?最后还落得个毁容的下场?

还是那句老话说得好,比一切妖魔鬼怪都恐怖的,是人。

是已经被各种稀奇古怪的毒汁浸透了的,人的心!

86亡灵之花

广陵法云寺有个僧人,法号珉楚,与中山的商人章某关系很好,两人经常在一起谈禅论道。几年以后,章某因病故去,珉楚还亲自设斋诵经,超度死者的亡灵,同时,也以此表达对老友的哀思。

章某死后,珉楚少了个谈得来的方外之友,心里总觉得空落落的。每次,看到僧房里那个章某常坐的蒲团,都要感怀一番:斯人已矣,只有到黄泉之下,才能相见了。

几个月以后,他到集市上买东西,遇见一个人,长得极像章某,确切地说,这个人简直同章某一模一样,要不是当初珉楚亲眼看着章某入土为安,真要把这个人当作章某本人了。

真是大千世界,无奇不有啊!珉楚一边在心里感叹着,一边拿眼睛瞄那个人。那个人也看见了他,先是一怔,接着伸出手来,热情地招呼着:

“哎呀,怎么是你呀!吃饭了吗?”

珉楚心里疑惑,但是那张熟悉而又友善的脸,使他放下了戒备,不由自主地跟了过去。眼睛还是在那人身上扫了几遍。

“看什么呢!不认识了,我是章某啊!”

珉楚吃了一惊,还没等他开口发问,面前这个自称是章某的人,便将珉楚带进一家食肆,落座之后,让店小二端上来一盘胡饼,放在珉楚面前的桌子上。

珉楚也着实有些饿了,拿起一块胡饼,便吃了起来。吃完之后,吞吞吐吐地问道:

“你不是……已经死了吗,怎么能出现在这儿呢!”

章某听后,面不改色:

“说的是啊!咱们是故交,我也不想瞒你,我身虽死,却由于生前犯有过失,未获解免,被地府发配为扬州掠剩鬼,正在服役呢!”

珉楚是个僧人,对三途六道那些事了然于心,所以,就算知道章某是个亡魂,倒也并不害怕。反而问他:

“掠剩鬼?这我倒是头一次听说,能说说是怎么回事吗?”

章某道:

“这你就不知道了吧。世上的商贩做买卖,利润都有一定的限额,超过这个限额,就不是他该得的了,这叫做‘余剩’,这些剩余的钱物呢,我就可以掠为己有了!我干的就是这个差事。现在人间象我这样的人,啊不——应该说是像我这样的鬼——多得很呢!”

说罢,抬起手来,指点着熙熙攘攘的人流,告诉珉楚,这些男女当中,某人某人都是掠剩鬼。

珉楚连连点头。

过了一会儿,从远处走过来一个僧人,章某朝珉楚使了一个眼色,意思是这个僧人也是掠剩鬼。

僧人走过食肆的时候,章某把他召唤过来,两个人在角落里窃窃私语了半天。珉楚能看见僧人,僧人却看不到他。

吃过饭之后,结了账,两人相携而行,边走便聊。虽然一生一死,却仍如往常一般热络。

走着走着,遇见一个卖花的妇人。那妇人相貌和衣饰都很普通,篮子里的花朵却争奇斗艳,芳香扑鼻。

章某掩着嘴,悄悄地对珉楚说:

“这个妇人也是鬼,她卖的花,都是鬼用的,人间无论如何也见不到这样的花。”

说着,从袖子里摸出几枚铜钱,买了一朵,送给珉楚。道:

“生死悬隔,以后也难以见面了,这个,就送给你做个纪念吧。另外,有一件事一定要记住,凡是见此花而面露微笑之人,都是鬼!”

说完,便告辞而去。二人在十字路口别过,相背而行,走了几步,珉楚回过头去,目送章某消失在拥挤的人潮当中。

手上的那朵花,花蕊金黄,如同巧手抽出的金线,花瓣重重叠叠,红艳艳的,有一种饱满的韵致。尤其是那股香气,好像混合了青木、苏合、熏陆、郁金等几种名贵的香料调和而成,连寺院里上好的旃檀都比不上

同章某告别之后,珉楚也昏昏沉沉地往回走去。在路上,遇见形形色色的人,颇有一些看见他手上的花朵之后而抿嘴微笑的人,这就是章某所说的鬼了,珉楚心想。

走了好一会儿,终于来到寺院的北门。耳朵听见从寺院里传来钟鼓梵呗的清音,他也清醒了许多。

正要推门进去,忽而想起,自己与鬼同游,又手持鬼花,佛门乃清净之地,把这些东西带进去,怎么行呢!

于是随手把花朵扔向了庙门外的水沟,那朵花斜飞出去,在空中低低地划了一道弧线,落在水里,溅起浪花,有轻微的响声。

进去以后,寺庙里的高僧大德和一干同门见他神色同往常大不一样,神思也显得很是昏倦,以为他是生了病,纷纷送来汤药,让他喝下去,以疗治身上的疾病。

喝下汤药之后,珉楚合衣躺了一阵,出了一身汗,过了好一会儿,才苏醒过来。想起自己白天的遭遇,总觉得恍恍惚惚,好像是在半梦半醒之间,于是,边回忆,边把自己的经历跟同门讲了一遍。

“鬼花?”

“鬼花!”

“鬼花是什么样子的?”

“不如……师兄你带我们出去看看!”

几个和尚很是好奇。看他们那副心痒难忍的样子,珉楚心里觉得好笑,但又不好拒绝,于是从床上爬起来,带领一干僧人,来到寺门之外。

那花朵很是沉重,沟里的水又浅,想必还不会被冲走。珉楚心想。

他清清楚楚地记得自己扔花的方位,一出门,就直奔目的地而去。

小和尚们尾随在他身后,朝沟渠边上走去。

只见珉楚停在沟边,俯下身去,看了一眼,只一眼,便如同被马蜂蛰了一下似的,忽地跳起来,转眼之间,脸色惨白,在旁人看来,简直同死人差不了多少。

身后的人知道事情起了变化,都不由自主地向后退去。

有几个胆大的,退了几步,又觉得就这么离去有点不甘心,于是仗着人多,又凑了过去。

只见沟渠的淤泥里,躺着一个令人胆寒的东西。

——那是一只已经有些腐败发黑的、死人的手!

(完)

原文:

广陵法云寺僧珉楚,常与中山贾人章某者亲熟。章死,珉楚为设斋诵经。数月,忽遇章于市中,楚未食,章即延入食店,为置胡饼。既食,楚问:“君已死,那得在此?”章曰:“然,吾以小罪而未得解免,今配为扬州掠剩鬼。”复问何为掠剩,曰:“凡吏人贾贩,利息皆有数常,过数得之,即为余剩,吾得掠而有之。今人间如吾辈甚多。”因指路人男女曰,某人某人,皆是也。顷之。有一僧过于前,又曰:“此僧亦是也。”因召至,与语良久,僧亦不见楚也。顷之,相与南行,遇一妇人卖花,章曰:“此妇人亦鬼,所卖花,亦鬼用之,人间无所见也。”章则出数钱买之,以赠楚曰:“凡见此花而笑者,皆鬼也。”即告辞而去。其花红芳可爱而甚重,楚亦昏然而归,路人见花,颇有笑者。至寺北门,自念吾与鬼同游,复持鬼花,亦不可,即掷花沟中,溅水有声。既归,同院人觉其色甚异,以为中恶,竞持汤药以救之。良久乃复,具言其故。因相与覆视其花,乃一死人手也,楚亦无恙。(出《稽神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