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乡官-第3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东风乡是副县长田文海挂点的乡,东风片四个乡镇的片长是县纪委金书记。这天,金书记和田副县长结伴来到东风乡,他们来的目的就是找一些到龄的班子成员谈心。东风乡这次到龄的班子成员有五名,是全县较多的。县委非常重视,宋书记亲自交代金书记和田副县长,要摸准这些班子成员的心理,尤其是李子文。因为李子文在县委领导心目中,一直反映很好,呼声很高,如果不是年龄问题,本来是重点提拔的对象。

人武部长郑旺生今年四十六周岁了,他早就做好了进城的思想准备,金书记问他有什么想法的时候,他很爽快地说:

“我没有什么,能进城到民政局我就心满意足了。因为以前我一直分管民政工作,有点工作基础。不过,我想对你们提点建议,对这个年龄不要太苛刻了。像我们李书记,上个月刚好满四十三岁,凭他的农村工作经验、能力和为人,他应该在乡镇主要领导职位上继续干下去。在乡镇,想找他这样德才兼备、文武双全、身体又棒的领导,难呐!”

在找副乡长吴敏、赵振华和人大副主席卢正荣谈话时,他们都各自选好了进城的单位。

找李子文谈话前,两位县领导各自都有自己的想法,金书记对李子文格外器重,他想把李子文调县纪委,任纪委常委兼监察局副局长。

而田副县长通过春凤公路改造这段时间的接触和了解,对李子文的印象也特别好。他想推荐李子文到交通局去任副局长兼路桥收费站站长。

踣桥收费站是交通局的“肥差”,许多人都争着抢着要这个位子,但常在河边走,难免不湿鞋,意志和信念不坚定的人是难当此大任的。因此,连续两任站长都经不住“孔方兄”的诱惑,因经济问题进号子里了。只有像李子文这样既能干事、又不贪婪的人到这样的岗位,田副县长才能放心。

李子文走进门,向两位领导握手问好。坐下之后,金书记开门见山地问:

“子文,我们是老熟人了,就不客套。这次换届的精神你已经知道了,请你谈谈自己的想法。”

李子文十分诚恳地说:“说实在的,我是个地地道道的农民,我是种了多年田之后才进乡政府的,能进班子我已经很知足了,如果由我选择的话,我愿继续留在乡镇工作,因为乡镇有我的家,我的根在乡下。因此,凭我内心的想法,是不想进城的。但年龄这根红线已经把我圈在乡镇之外了,进城只能是我唯一的选择。”

“年龄固然有个界限,但也不是绝对的。你的情况,县委很多领导都清楚,因此,在走与留的问题上,你还是要做好两种思想准备。不过,我问你一个问题,假如你进城的话,你愿选择哪个部门?”金书记似乎完全可以断定,李子文会选择进纪委。

然而,李子文的回答却让他大失所望:“要我选的话,我愿选交通局……”

“好!算你有眼光!”田副县长迫不及待地笑着打断李子文的话,一边还竖起大拇指。

“怎么?修了一年的路,修出感情来了?你当纪委书记这么多年了,纪委就不值得你留恋、选择?”金书记假装生气地说。

“金书记,您误会了。纪委是我的娘家,我对纪委的感情深着哩!不过,您还真说对了,这一年来的修路经历,让我感受特别深。一想起乡亲们还在这泥泞沆洼的砂土路上行走,我心里就感到愧疚,就觉得自己的责任没有尽到。所以,我就想,万一要我进城又有选择的余地,我会毫不犹豫选择交通部门。”李子文一番肺腑之言,让两位县级领导感动了。

金书记很认真地说:“好吧,难得你有这样一片爱民之心,始终想到的是帮老百姓修桥铺路,到时成全你,我就不和田县长争了。”

“子文,还不快谢谢金书记!金书记说话可是一言九鼎,说话算数的。”田副县长拍着巴掌笑道。

李子文连忙起身致谢:“谢谢金书记了!”

“哎、哎,说远了,说远了。这组织还没研究的事,我们就不要自己抢着去当组织部长了。”金书记笑着直摆手。

“你们两位领导,请不要挖我的墙脚啊,李书记进不进城现在还没定哩。”正在这时,何林春刚好进来请领导们去吃饭,听见他们的话赶紧说,“我可是已经找了宋书记、李部长,今天再跟两位领导汇报一下,李书记的事,请两位领导说说话,作为特殊情况,提拔重用,当乡长,要不然转任人大主席。”

“这倒是可以考虑,反正该说的我一定会说。”金书记很爽快地说。

“这人事问题是他们常委们的事,我只是作为挂点的领导敲敲边鼓,在旁边推荐推荐罢了。”田副县长说得很实在。

“好!好!好!两位领导这么重视,我想应该没有什么问题。”何林春起身招呼他们,“先去吃饭!李书记,今天,你可得好好敬敬两位领导。”

几个人说说笑笑地往食堂去。

(四)

乡镇领导班子换届工作紧锣密鼓地进行着。随着换届考察工作的结束,不久,乡镇党政正职的任职提名便正式宣布了。何林春任东风乡党委书记,但乡长一职暂缺。集体谈话会一结束,何林春便急急忙忙地找到宋书记和李部长,极力推荐李子文任乡长,汪祥任副书记。

对于汪祥的推荐非常顺利。一来省、市组织部门已经多次向宋书记打了招呼,而且明确表示对汪祥要重点培养使用;二来这次上书市、县主要领导,不但没有惹恼领导,反而使领导高度重视,提前介入,做好了乡镇班子成员思想稳定工作,避免了有可能出现的干部思想波动及其他不稳定事件的发生。因此,市、县领导觉得汪祥直言上书的动机和目的是善意的、纯正的,是有利于工作的,对他的印象反而更加好了。当何林春向宋书记、李部长推荐汪祥任副书记时,两位领导都很出乎意料地满口答应了。

推荐李子文时,因为其年龄问题,又是政府正职,尽管领导们都清楚李子文表现很优秀,但这涉及全县到龄的乡镇班子成员综合平衡的问题,因此,两位领导一直都未置可否。

何林春一下着了急,便把金书记和田副县长一块拉来,向县委宋书记集体推荐。最后,宋书记答应作为特例在常委会上提出来商议,并和其他乡镇类似情况综合平衡后再作决定。

乡镇主要领导的任职一宣布,李子文便做好了离开东风乡进城的思想准备。尽管自己十分的不情愿,但也是无奈的选择,他的心里有一种深深的惆怅和失落。在乡镇摸爬滚打了近二十年,一旦真要离开,心里还真有点舍不得。许多人一听说自己能进城,高兴得睡不着觉,可他一想到自己将要离开乡里,却是如此一种依依不舍的心境。他知道自己并非是贪图晋级升官,要是这样,前些年他就会极力去投机钻营运作,走上层路线谋到一个官职。

也许是因为这份深深的乡土情结,他想在离开东风乡前,要办好几件事。这天,吃过早饭后,他叫上郑旺生和其他几位到龄即将离开乡镇的班子成员,一同来到了肖鹏飞乡下的家里。

肖鹏飞已经成了个残疾人,记忆完全丧失,走路一拐一瘸,言语不清,神情呆滞,见了陌生人,怒目圆瞪,一个劲地发出“哼哼”的警告声。

李子文要司机把几个人共同购买的一些水果及营养品放进厅堂。

赵爱兰不好意思地说:“李书记,你总是这样客气,每次来总要买东西,真让我过意不去。”

“没什么,就一点水果,这是我们这些人的一点心意。眼看就要离开乡镇了,就想来看看他。”

“怎么?你们都要进城了?”赵爱兰有点吃惊地说,“这么多人一块进城,这乡里以后怎么转啊?”

“咳,你不用操心了。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官,走了乌龟有王八。你以为东风乡离开了我们就不行了?没有我们,地球照样会转。”郑旺生大大咧咧,快人快语。

“你还别说,我们走了无所谓,要是李书记走了,东风乡还真怕会转不动……”两位副乡长几乎异口同声地说。

李子文摇着手打断他们的话:“别放狗屁了,笑话我是不是?别说我们都是凡夫俗子,即使是一代伟人下野了,中国的事照样朝前走。因此,就像郑部长说的,就是东风乡的班子成员全走光了,地球照样会转,东风乡依然会东风劲吹。”

“说是这样说,可一个地方换动这么多的领导总不是好事。”赵爱兰忧心忡忡。

“这才叫‘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滩上’呢。”郑旺生笑着说,“我们都老了,要进城去享清闲养老去了。”

看着肖鹏飞那副拒人于千里之外,既惊恐万分又怒火万丈的神情,李子文心里觉得很不是滋味。要是他不出事,正是他担当重任、大显身手的美好时光哩。

临出门时,李子文嘱咐赵爱兰:“好好照顾他,我们还会经常来看他的。”

从肖鹏飞家里出来,李子文提议再一起去看看吴亮庆。

谁知郑旺生却有点不情愿:“看他干吗?他是自作自受、恶有恶报!”

“毕竟在一起工作了这么长时间,况且他现在是奄奄一息了,你跟他一个快要走的人计较这么多,也太气量小了。”

李子文的话让郑旺生不好意思地笑了起来:“现在反倒是我们的不是了。想起他以前的德性,咳,也只有你李书记才这样宅心仁厚。”

吴亮庆开始一直在县人民医院传染病科治疗,后来,他自己提出到家里去静养。到了这种地步,就是早走晚走的事了。他不想死在医院,他要死在家里,这个家是他千辛万苦、挖空心思打拼赚来的,虽然有点来路不正,但却是值得他骄傲自豪、光宗耀祖的资本。

大家已经很久没有看到吴亮庆了,今天一见,让大家大吃一惊。原先一百八十多斤的大胖子,如今瘦得已剩下皮包骨了,但一个肚子却胀胀地凸起来。躺在床上的吴亮庆,见了李子文等人,眼泪一下涌了出来。人情冷暖、世态炎凉、生离死别,吴亮庆算是尝到了世间万象的滋味。过去是高朋满座,宾客盈门,自从患病之后,亲戚朋友一个个像怕瘟疫传染似的,躲得远远的。今天见了李子文,让他百感交集,羞愧难当,口里语无伦次地说着:

“李、李书、书记,多谢了!以、以前的事,对、对不、不住……”

“吴乡长,你不要见外,说什么我们也曾经是一条战壕里的战友。这不,我们这些人也要离开乡里了,特地来看看你。”

“你、你们、都进城?好、好、进、进城……好……”

“好吧,你安心养病,争取早日康复。什么时候有了空,我们再来看你。”

看望吴亮庆之后,大家各自分开。李子文觉得还有两件心事要了,一是他和何林春主抓的苗木基地的事,二是春凤公路路面硬化工程的事。

李子文把汪祥和小徐站长叫来,要他们陪自己到高岭苗木基地去看看。

看着那郁郁葱葱的杉苗、松苗和青翠欲滴的荷、樟等苗木,李子文十分欣慰,高兴地说:

“这苗木基地总算是建起来了。不过,苗木销售是一个关键环节。小汪、小徐,你们可要认真对待这件事。现在何书记的事情多了,苗木基地的事,她没有精力来抓,你们要多为她出主意、想办法,确保这个基地办成功,真正为东风乡的老百姓开拓出一条致富的路子来,拜托了!作为东风人,我会记着并感激你们的。”

“怎么说得这样伤感啊?好像定了你会离开东风似的。”汪祥一脸的疑惑。

“定没定我心里有数,离开东风是早晚的事。今天要你们一同来,也就是要你们帮忙解决老百姓的苗木销售问题。优质稻基地失败了,这个苗木基地一定要建立起来,要不然,东风的老百姓今后再也不会响应乡政府的号召了,我们再也无脸见江东父老了。”

“李书记,这不光是你的事,更是我的事;不,是我们共同的事。你不要为了图清闲,偷偷进城,把我们抛在乡下不管不问啊!”汪祥抓住李子文的手,使劲地摇着。

看完苗木基地,李子文顺路看了看母亲。汪祥以前和李子文到过几次他家,每次来都跟李子文一样,叫一声“娘”。

母亲高兴极了,总是乐呵呵地说:“好,我又多了一个儿子。”

对母亲,李子文没有多说什么,他怕母亲知道自己进城会伤感、落泪。现在就剩娘一个老人了,李子文最怕看见娘的眼泪。

李子文跟娘聊了一会家常,然后把两百元塞进娘的衣兜,便拉着汪祥要离开。汪祥拿出一百元,李子文坚持不让。汪祥急得大喊大叫:“她是你的娘,难道就不能做我的娘吗?你给两百,我给一百也不行啊!”

“好!好!你们都是娘的好儿子。可娘现在有钱,不要你们的。”说完,连同李子文的两百元一起塞了回来。

“那好!我们都听娘的,好吗?”

“不行!”汪祥不依不饶,“我尽一点孝心还不该吗?”

“咳,真拿你小子没办法!”李子文说。

回到乡里之后,李子文没有歇脚,立即叫上卢旺财,到春凤公路东风段去看一看。这段路经过近一年的紧张施工,现在的沙石路面已经通车,等明年铺上水泥就大功告成了。

他们来到了樟树坡的肖家村,来到那棵千年古樟之下,古樟下面用花岗岩条石砌成了一个圆盘,圆盘内铺盖了一层厚厚的沃土,把原先裸露的树根全覆盖了。远远望去,像是一处历史悠久的园林古迹。

望着这处自己费尽心思“创作”的杰作,李子文心里还真有一点小小的成就感。他暗暗在想,也许,中国的公路设计和建设史上自己还真有了这轻描淡写的一笔。不为别的,就为保护这棵千年古樟也可算是尽了心、尽了力的,应该说是功不可没了。

“旺财所长,这砂石路是通车了,但只能算成功了一半。修这段路你们吃了不少苦,我心里有数,可这硬化工程还要抓紧,明年十月春凤路要全线竣工通车,我们东风段完全可以在六月底前完成。但质量第一的理念绝对不能松,修条路很不容易,即使是晚些通车,也要确保质量,否则,宁可不修或晚修。”

“李书记,你这话听起来怎么好像是分别留言似的,难道真像人们说的,你要进城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