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官轨-第24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易文忠脸上突然慎重,不安的看着我,我笑了笑:“放心,没什么大事。我一个朋友有收藏的爱好,想问问你陵水县有什么值钱的古物,比如明清时期的瓷器什么的。”

他吁了一口气,摇头道:“暂时没发现,尤其是瓷器类,陵水县地势偏僻,在古时候属于犯人流放的不毛之地,这些东西大地方多,像西安、河南等地,随便一座王墓里就有大量的宝贝。”

我一阵失望,犹不死心,追问道:“你再想想,难道一件这样的东西也没有?哪怕是人家祖传的?”

易文忠果真低头寻思,摇摇头,“没有。”正当我放弃询问时,他补充了一句,“洛水镇有户农民,听说手里有一块玉佩很值钱,但不是你说的瓷器。”

“玉佩?什么时候的?”

“嘿嘿,要说起来是国宝,传说是李自成的贴身玉佩,也是兵符,历史上独一无二。”

我心里一喜,追问道:“情况属实吗?”

“这个没法肯定,我也是听说,可能性还是有的,历史上记载崇祯十年也就是1637年,杨嗣昌会兵10万,提出‘四正六隅,十面张网’策略,限制农民起义军的流动性,实行各个击破,张献忠兵败降明,李自成在渭南潼关遭遇洪承畴、孙传庭的埋伏被击溃,带着刘宗敏等残部17人躲到陕西东南的商洛山中。第二年八月,清兵两路入关,朝廷内外交困,举棋不定,崇祯见清军势大,急调洪承畴等人东去勤王,李自成才得以大难不死。按史书记载,李自成避难处是在商洛山中,其实,这期间李自成是流串到了陵水县,休养生息,后来从商洛山出击,夺取了大明的江山,当了皇帝。到1645年,清军以红衣大炮攻破潼关,李自成采避战的方式流窜,经襄阳入湖北,试图与武昌的明朝总兵左良玉联合抗清,左良玉东进南京去南明朝廷‘清君侧’征讨马士英病死途中。李自成入武昌时但被清军一击即溃。5月在江西再败,神秘消失,李自成的死有六种说法,如自缢、战死、出家、隐居等。其中有一种说法最可靠,归隐青城。李自成的后代在青城镇苇茨湾村的一户李姓人家发现了一本抄修于康熙三年的《李氏家谱》。经过考察研究,得出结论,李自成兵败后,化装为和尚投靠其在榆中青城的叔父李斌家中,晚年的李自成就生活在附近的深山大沟里,后来风闻清廷侍卫已经发现他的一些蛛丝马迹,连夜逃亡,最后到陵水县隐居下来,这里曾经是他的老巢,当地老百姓感激他以前的均田放粮之恩,所以一直保守秘密,掩护他直到他去世,还砌了几座无名坟。李自成隐居后,他那些逃出来的部将都一直在寻找,这玉佩据说是一对,一枚在刘宗敏身上,刘宗敏战死后,玉佩不知所踪,另一枚在他身上,危急时可当兵符,所以,清廷一直在寻找他,他的部将也在寻找他,目的就是想得到这枚兵符,现在分析看来,这种可能性还是很大的。”

“嘿嘿,我怎么听你像是说书的?”

“陆书记,这些事本来就很难考证,老百姓故老相传,有鼻子有眼睛,你还不得不相信,陵水县洛水镇一带的确有许多无名孤坟,听说农业学大寨那时候也毁了几座,里面除了一些乱石外什么也没有。”

易文忠一直对历史感兴趣,对这些如数家珍,历史都是后人考证出来的,谁说得清呢?他既然这样说,想必也有点道理。

“你找人打听明白是不是真的,另外那玉佩还在不在他手上,下午给我回话。”

“行,我亲自去一趟。”

易文忠走后,我立即给古震打电话把情况说了,他疑惑道:“李自成的玉佩?不可能吧。”

我说了李自成曾经在陵水县避难最后死在陵水县的说法告诉了他,古震声音一亮,“如果是这样,那还是有可能的。先别管,搞到手再说。”

“我已经安排专人打听去了。”

“好。”他接着叮嘱了一句,“最好知道的人少一点。”

“明白,如果属实,我马上给你送来。”

“辛苦了,老弟。”

“等我消息吧。”

他催这么急,估计和这次项目的事有关系,那些上了级别的领导就喜欢舞文弄墨或者搞点收藏什么的,如果能搞到精品,那比送现金更管用。

下午临近下班时,易文忠才匆匆赶到办公室,急促道:“陆书记,是真的。”

我心里大喜,“你敢肯定?”

“这人是寝陵村一个五十多岁的孤身男人,一生未娶,叫李奎,自称是李自成的后代,据村民反映,前些年经常见李奎半夜在墓地晃悠,都说他在盗墓取宝。我去他家时,正好有外地人在家里作客,见我们来就急匆匆离开了,估计是买卖盗墓文物的。我们问了他一些情况,他矢口否认,我指着墙角一些的瓶瓶罐罐问他怎么回事,他才透露了是从墓地偷出来的。”

“玉佩呢?出手没有?”我心里着急。

他摇摇头,“玉佩的事他一口否认,我问了周围的一些村民,有人说见过。估计李奎还在熬价,这东西不好出手,双方都怕吃亏。”

“有什么好的办法把它弄过来?”

易文忠面有难色,回道:“我想尽了一切办法要看看东西,他打死不承认有这回事,这是国家文物,拿出去盗卖是要判刑的。”

“就没办法了?”

“办法有一个,就是有点阴损。”

“你说说看。”我哪管他阴损不阴损,能搞过来才是正道。

他如此这般说了一通,我想了一遍觉得办法不错,我吩咐道:“这件事不要说出去,你要权当没这么回事。”

他答应着,“陆书记,我听你吩咐。”

“走,我们一起给张书记汇报。”

进了张泽民办公室,他见我和易文忠一起进来,疑惑的看着我。

“张书记,有个紧急情况给你汇报,对方急需一件古懂,我找易局长了解到洛水镇有位村民叫李奎,盗墓弄了点东西,现在要想办法弄过来。”我对易文忠道,“易局长,你给张书记汇报一下。”

张泽民转头对易文忠道:“你说。”

“我今天专程为这件事到李奎家里去了一次,并找到周围的村民也作了了解,这人的确是长期从事盗墓为生的文物贩子。据反映,他手里有块李自成留下的玉佩,估计现在一直还没有出手。如果正面去收购,他肯定不敢承认,所以,我想了一个办法,今晚我们把派出所的人一起叫上,以盗卖文物的罪名把他抓起来,*;他交出来……。”易文忠边说边观察张泽民的脸色,“最后还是出点钱买他的东西。”

张泽民听完,沉吟道:“必须要这样吗?”

“不这样他肯定不会承认,拿再多的钱也没用,他害怕和政府打交道。”

张泽民道:“抓人不是不可以,但这事要做得隐秘一些。”他抬头对我说,“安排洛水镇派出所去干,以违反治安管理条例的名义。”

我要的就是他的表态,立即说道:“这好办,我给徐闻打个电话就成了。”

张泽民对易文忠道:“老易,这事就不要说出去了,你忙吧,我和陆书记研究一下工作。”

易文忠出去后,张泽民对我道:“古老板要吗?”

我点点头,分析道:“估计是上面的领导喜欢收藏。”

“这件事知道的人越少越好,要注意保密。你叫徐闻先把东西弄过来,钱的问题我来想办法。”

我没想到张泽民这样积极,看来他向洪书记、萧市长是做了某种承诺的,这个项目是志在必得!

436 【损招】

古震只有三天时间,现在已经过了一天,事情很急迫了,易文忠的办法虽然有些违规,但为了全县百万人民的福祉,干点出格的事也在所不惜了,何况有张泽民书记的表态。

我回到办公室立即给徐闻打电话,把一切交代清楚,只要那块玉佩,其余不管,至于补偿多少的问题,都交他去处理。

徐闻不问缘由,满口答应下来,第二天一早,我手机响了:“陆书记,人已经关起来了,审了一夜还没开口,这人死硬得很…。。”

“没用手段吧?”

“暂时还没有。”

“能不用最好,注意保密,不要把面扩大了。”

“知道了……陆书记,消息准确吗?”他有些信心不足。

“易文忠判断的,应该不会有问题吧。”

“我们再试试。”

到中午也没回音,我独自开车赶到洛水镇,找到徐闻,问道:“怎么样,还没开口?”

他点点头,既愧疚又着急,说道:“这人要钱不要命,想尽了一切办法。”

“你带我去看看。”

他前面带路,到了派出所,我示意他不要声张,悄悄从门缝看了里面一眼,见一位村民模样的中年矮壮男人,蹲在墙角,双手背向后面,显然是被手铐铐着,单衣单裤,光脚,全身冻得瑟瑟发抖,寒冬腊月,这样搞个一天一夜,居然撑了过来,这人还真他妈是个汉子。

我退了出来,来到派出所胡所长办公室,问胡所长,“这样会不会出问题?”

“这狗日的身体结实,再冻一天也不会有问题。”

“他不承认也没办法啊,是不是可以想想其他法子?”

胡所长摇摇头说:“陆书记,办法我们都想了很多,不管用,就差没用刑了。”

我抬头看徐闻在低头思考,问道:“老徐有什么好办法?”

“有一个,不知道可不可行。”

“先说出来看看。”

他看了我和胡所长一眼,低声道:“我们先把他放了……”

胡所长惊道:“放了?”

“对,放了。”

我突然明白了,“是不是打草惊蛇?”

徐闻点点头,“李奎现在是又饿又冷又怕,如果他手里真的有宝贝,你们估计他出去第一步要做什么?”

胡所长嘴快:“检查自己的东西还有没有?”

“对,突然释放,不说任何理由,最好叫干警给他点食物,穿上衣服,态度好一点,让他摸不着头脑,疑神疑鬼……。”

我笑道:“呵呵……这样他必定怀疑我们已经找到了他的玉佩,出去后第一件事就是检查东西还在不在。”

胡所长呵呵大笑,竖起拇指赞道:“徐书记这主意太高明了,佩服!我马上安排干警到他房子周围布控。”说着就出去了。

我和徐闻谈了一会工作,胡所长回来时不过二十分钟,“安排好了?”

他点点头,“好了,等会儿就放李奎出去。”

五分钟后,一名干警进来对胡所长说道:“已经走了。”

“你们在后面跟踪,别丢了。”

那警察答应着出去了。

胡所长是科班出身,三十出头,中等个子,一副精明干练的模样,我们三人一边闲吹着一边等消息,过半个小时现场负责的警察就要和他联系一次,根据干警报告的情况看,李奎还真不简单,有一点反侦察的能力,他出去后绕了一个大圈子才磨磨蹭蹭回到自己的家里……我一看时间,四点半了,已经过了两个钟头,如果再没消息,一个小时后天就开始暗下来,那时候再想有所收获就难了。

正在我们渐渐要失望的时候,胡所长的对讲机响了,听到里面干警惊喜的报告,东西找到了,“把东西送回来,李奎也押回来。”

我心里一高兴,说道:“人可以不管了。”

胡所长解释道:“陆书记,这种刁民必须要把工作做得认真一些,不然今后还要找政府的麻烦。”

我一想,他说的不错,如果只取宝贝不作处罚,李奎肯定怀疑是派出所要私吞他的物品,如果把事情闹大,事情很麻烦,不如让他们按自己的方式去处理,以绝后患。

二十分钟后,干警就赶了回来,一名年轻的警察手里拿了一团乱糟糟的报纸进来,递给胡所长。

胡所长狐疑道:“在这里面?”

那干警点点头,说道:“我们本来有些失望了,还是小李提醒我,说李奎除了躺在床上睡觉,就去了一趟厨房,怀疑东西藏在厨房里,我一听有理,指挥干警扑了过去,大家搜遍了屋子还是没发现,小李蹭到灶边,用手在灶膛里一摸,摸出了这东西,我看了,是一块玉佩,没错。”

“哈哈……这狗日的真狡猾。”胡所长得意的打开报纸,里面果然有枚玉佩。

我一看有点眼熟,拿起来仔细一看,怀疑道:这不是古震送我的那块吗?我以为自己眼花,认真又看了一遍,没错,一模一样。

我记起易文忠说的玉佩是一对,“难道真有这么巧?”

“陆书记,是这个东西吗?”

我惊醒过来,见胡所长和徐闻还在等我说话,连忙道:“估计就是它了。”

二人同时松了一口气,我吩咐胡所长道:“不要做过头,适可而止就行了。”

胡所长答应道:“陆书记放心,我会把握好尺度的。”

“还有,这件事只能我们知道,不能外传。”

二人同时保证,绝不外传,我道了声“辛苦”,欢天喜地赶回了县城。

“古兄,东西到手了。”

“好,我等你。”

我急于想知道这两块玉佩是不是一对,电话里给张泽民把情况汇报了,第二天一早就赶回先锋县。

我直接去了新房,屋子很久没人住了,进去后发出一股霉味。我急忙打开窗户,让清新的空气进来,然后进卧室,找出装玉佩的锦盒。

打开时,里面有两块玉,一块是古震送给欢欢的礼物,一块是张清芳送给我和郎燕结婚时的玉观音,玉观音上还穿着被扯断的金丝线。

我呆呆的看了一会,想起此行的任务,将皮包里的玉佩拿出来,果然一模一样,真的是一对。

“如果真是易文忠所说,这对玉佩是李闯王失败后联系败兵的信物和兵符,玉佩就太珍贵了,国宝啊,是历史学家揭开李自成死亡之谜的钥匙。”我心里突然犹豫起来,“就这样拿出去送掉,老子岂不是成了历史的罪人?而且这送礼也太贵重了。”

我把两块玉在手中摩挲了一会,终于发现一丝细小的差别,先前的一块形如血丝的东西要多一些,后面一块要少一些、细一点,急忙拿在窗户边细细观察,真还让我看出了端倪。两块玉的血丝浑然天成,似乎是从玉质里沁出来的,而且像煞了两个汉字:“奉”和“天”。

我原来学习汉字书法时曾经钻研过古汉字,这“奉”和“天”字和出土文物上的铭文极为相似,联想到李自成兵败后出家字号“奉天玉”和尚,越发证实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