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旧址-第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紫云把个泪人领到弟弟面前嗔怪着:“九弟,看你把云妹害得哭成这个样子。”
于是大家都带着些伤感的样子笑起来。几个人对刚刚看过的话剧评论了一番之后,白秋云建议道:“走吧,我们一起去双盛园打牙祭。尝尝他们的驼虾抱珠。”
在双盛园楼上清雅的餐室入座之后,李乃之坚持要大家伙出饭费。白秋云不高兴地反对:“知道你要出钱,今天我就不到这里来。”一边说着竟又红了眼圈。眼看冷了场,李紫云折衷道:“我是姐姐,今天我做东。我们大家都高高兴兴的,都莫再做怪。”一面说着,把眼睛朝弟弟狠狠地剜过去。李乃之只好补救着:“那好,今天我们就要姐姐做东,下一次轮到秋云,我一定来。”
吃过驼虾抱珠,李乃之送两位女客回家。走过教堂,快到竹园门口的时候,他告辞说要去旧书摊上看看。李紫云又瞪起眼睛来:
“又做怪!晚一刻去旧书就卖光了么?”
白秋云回手拉过李紫云:“云姐,我们走,我们莫强迫他,我们竹园太小装不下华光中学的高材生。”
李乃之涨红了脸立在两个女人的对面,走也不是,留也不是,眼看着李紫云和白秋云手挽手的走过去。李紫云一边走一边又回头补了一句:
“呆子!”
一九二八年初夏的太阳,在云缝中斜斜地照着幽静的圣堂街,偶尔往来的行人和乘黄包车的客人。大都是些衣衫整洁的先生和太太。透过翠绿的竹林,可以看到竹园深处那幢精致的小楼,不远处圣母堂一声声安详沉稳的钟声,像是飘到这幽静中来的落叶。在这一片寂静中,一九二八年初夏的太阳,把一个刚刚演了一出悲剧的年轻人的身影斜斜地投射在马路上。
其实,李乃之说去旧书摊看看是一句托辞。旧书摊他去过不知多少次了,而且在那些成堆的烂书中,被他找到一本撕了封面的《共产党宣言》和一本瞿秋白的《饿乡纪程》这两本政府严厉禁止的书,被他如获至宝的珍藏着,如饥似渴地反复翻阅着。他只在极秘密的情形下给两位最要好的同学传阅过,那两位同学告诉他,学校里教国文的陈先生也有几本这样的书。于是,他们把自己的书拿去和陈先生交换,几次交换之后,他们已经无形之中成为一个秘密的学习小组。平静的陈先生微笑着对自己的学生说,明朝的李贽有句名言,叫做“人生最大快乐事,莫过于雪夜闭门读禁书”。书本上那些烫人的句子,这种神秘而又令人激动的行为,极大的吸引着李乃之,使他不由得常常想起启蒙老师赵伯儒,和赵伯儒在银城中学举办的“青年读书会”。今天下午,他正是和几位同学约好要去陈先生家见面的。陈先生有言在先:这种事情绝不可再告诉第二人,包括自己的父母和亲人。
所以,一九二八年初夏的那个午后,李乃之并没有在圣堂街幽静的竹园门外像烦恼的少年维特一样徘徊不已,他看着姐姐和白秋云走进竹园后,便急匆匆地赶去参加那个秘密的集会。
走进灯草巷五号院那间低矮阴暗的竹篾房时,兴奋的同学们早已经聚齐了。陈先生双目失明的老母亲,还是像往常那样坐在桌子旁边的竹椅里,微微地仰着一张慈祥的面孔。在老人腿边的桌子下面,那对死了母亲的双胞胎兄弟正在叽叽喳喳地玩游戏。哥哥大男的手中拿着爸爸批改作业的红毛笔,在弟弟二男的脸上画出一副眼镜和两撇八字胡,然后咯咯地笑着说:“你是个打烂仗的刘司令!”弟弟夺过毛笔来:“我才不当刘司令!我长大学爸爸当先生,专打你的手掌心!”于是屋子里的人就都笑起来。双目失明的老太太抹着眼角的泪水笑道:“连娃儿些都嫌刘司令的名声不好听。”
大家各抒己见地讨论了一个下午,等到肚子咕咕叫起来的时候,陈先生的母亲恳切地挽留同学们吃晚饭。她指着灶上的饭锅微笑道: “我们今天是真的打牙祭呦!”大家都笑着说闻到腊肉的香味了,都说红苕米饭加腊肉硬是香得很,都说师奶的泡菜最可口。然后大家就纷纷拿出自己特意带来的各种小菜、食品放到饭桌上。同学们都知道陈先生的家境,都想借这机会让大男二男高兴。陈先生很不好意思地责怪同学们又来破费,并说再这样以后就不留大家吃饭了。推让之间李乃之就很惭愧地想起刚才双盛园的“驼虾抱珠”来。在陈先生家里李乃之常常会为一些小事生出很深的感动,他有时会弄不清楚,到底是那些烫人的句子,还是这位双目失明的老人,更使他坚信了《共产党宣言》里的那些道理。
二
杨楚雄以一个团的兵力横扫五县农民赤卫军的战绩,为他在全省林立的军阀派系中赢得了不小的名声。紧接着,他趁势扩充实力拓展防区,竖起了师长的大旗,这又叫他的同行们刮目相看。正当杨楚雄雄心勃勃招兵买马的时候,长江上游的那个省份的军阀们忽然起了争端,各自在报纸上发了些义正辞严的通电,讨伐的一方说:
“……某等割据国土,糜烂地方,居心煽乱,擅开战衅……不得已乃躬行讨伐,削平僭伪。苟再予宽容,非但庆父不死鲁难未已……我等上为国家统一计,下为全省治安,乃联合同胞,共申讨伐。”
被讨伐的一方说:
“……刘总司令已通电下野,方期和平有日……不料彼等正勾结外援,意图反噬。不惜牺牲桑梓,破坏和平,致演煮豆燃萁之惨……我等为人民计,为军事计,若不预为之防,无以遏止寇虑。但军事大计,统一为上,现已公推刘公为联军总指挥。田横五百,尚强海岛,少康三千,启夏中兴,本军有十万之众,岂有不能消灭敌寇乎?”
于是,先礼后兵,大家说了些文绉绉的话之后刀枪相见,全省硝烟四起。几场大战之后,杨楚雄投靠的刘总司令连连失利。于是,刘总司令又发了一个很儒雅的下野通电说是:“樵山钓水,遂我初衷,某盼息影乡闾,田园之乐久矣……”
于是,一九二八年初夏,刚刚在六个月的兵乱之中平定下来的银城,再一次落进战火的边缘。讨伐联军以两个师的兵力将银城三面包围,留下三天的期限,只等着杨楚雄要么投降,要么逃跑。为鼓舞斗志,临战之前,讨伐联军司令部立下军令状:先入银城者,驻防银城。两位稳操胜券的讨伐联军的师长只等入主银城。他们在一起研讨战事的时候,并不说通电上那些大义凛然的话,也不说如何才能抢先入城,只说:
“银城这块肥肉,这两年硬是把杨汉初喂肥了!”
杨楚雄深知这一次他要对付的,可不是只有大刀梭标的农民赤卫队,真的打起来,对手将有比自己多一倍的机枪大炮和士兵。可是如果逃跑,那么所有的雄心大业都将变成泡影,此战一败放弃了银城。自己就将永无立身之地,最好的结局也是沦为一个末等的军人头等的土匪。更何况两军对垒,自己一枪不发就投降逃跑,实在太像个草包,太有失于军人的脸面。千思万想,杨楚雄决心一战,与其就此苟且一生,不如就此名扬天下。下定了作战的决心,杨楚雄调兵遣将严密布防。在反复推敲了前来进攻的黄万宇、汤宗仿两师的情况后。杨楚雄和参谋长一起制定了一个极其严密的作战方案。方案一定,杨楚雄发出请柬,邀请银城所有的头面人物到师长司令部集商战事。此时的银城四门紧闭,城墙上枪炮林立,沙堡相连,调防部队来去匆匆,到处都是一派大战前夜的恐怖气氛。落在枪口前面的银城人,不知道这次的仗要打成什么模样,不知道自己三天以后还会不会活在世上,一个个战战兢兢度日如年地等着盖顶而来的枪炮声。生死存亡之际,杨楚雄要集商战事,谁敢违邀不到呢。
杨楚雄一直把市中心那座巍峨宏大的关帝庙作为自己的司令部,战事将临,关帝庙的四周布满荷枪实弹的卫兵,两座石狮对卧的大门口也垒起了临时的沙袋工事。等着心惊肉跳的绅士们在正殿大厅里神不守舍地坐在一起议论纷纷的时候,一身戎装的杨楚雄抱拳拱手地走进来:
“诸位请放心,我全军将士决心与银城共存亡!”
一语既出,盐商们肚子里都叫起苦来——没有谁愿意开战,没有谁愿意跟着这些军人共存亡。所有的盐井都是经不住枪炮的,现在已经有工人弃井逃生去了,再动手打下去,更不知要毁多少井,扔多少钱,赔多少本,人人惟求躲过这场横祸。杨楚雄分明把人们脸上的苦笑看在眼里,可他毫不理会地说下去:
“大家不必担心,我杨汉初自有破敌之法,可以让银城免受兵燹之灾。今天请各位来就是商量这件事。”
绅士们依旧讷讷不语,大家都在等着下文。杨楚雄脱口亮出底牌来:
“筹集二十万块银元,便可为银城买一条生路。”
看着盐商们瞪大了的眼睛,杨楚雄冷冷地加上一句:“没有这笔钱,我杨某只有背水一战,拼个你死我活了。”
仗还没有打起来,杨楚雄先给银城的绅士们排了一出“鸿门宴”。看着门外那些荷枪实弹杀气腾腾的士兵,想想只有三天的最后期限,盐商们除了接受别无选择。于是.议论一番之后,大家公推九思堂总办李乃敬主持筹款。情势逼人,李乃敬只好接受了这个推举。李乃敬沉思片刻后缓缓说道:
‘‘杨师长,去年五县乡民暴乱,各个场号都曾刚刚筹措过军饷。仅仅半年时间,大都元气未复,这是实实在在的。但是,为银城免遭屠城之祸,确也是义不容辞的。这次我们盐场、盐号认筹十万,剩下的一半是不是可以另外筹措。”李乃敬不等杨楚雄发问,立即转过话锋:“前不久大兴公司为购买通海井备下巨额银款,具体数目我不便说,但付十万元之资是绰绰有余的。”
说完此话,李乃敬含威不露的目光转到白瑞德脸上。在座的盐商们个个暗自惊叹,都知道李乃敬此举是在报那集贤居茶馆的一箭之仇,都在感叹九思堂总办的老谋深算,也都为能少交一半的冤枉钱暗自高兴。于是纷纷起而响应。正好坐在杨楚雄对面的白瑞德,顿时被这突如其来场面满面通红地逼进死角,众目睽睽之下容不得半步的迟缓和推脱,没有丝毫的退路可走。等着脸上涨起来的红潮退去之后,白瑞德索性爽快的一口答应下来:
“好,就按梦麟公说的,我认筹十万!”
杨楚雄开怀大笑起来:“有各位鼎力相助,我杨某绝不辜负银城父老!”
于是,一九二八年的初夏,杨楚雄在轻而易举地筹措了二十万元巨款之后,开始信心十足地实施自己的作战计划。杨楚雄连夜写了一封密信,并把这封信和十万块银元一起连夜送到黄师长手中。杨楚雄在信中开诚布公地向黄师长承认:双方力量悬殊,汉初必败无疑,绝不会为逞匹夫之勇而令银城生灵涂炭。但久闻黄师长带兵有方,军威整肃,银城父老愿请迎黄师长率先入城,保护地方。为表诚意,先送上军饷十万元,敬请黄师长将前沿阵地推进十里,以便三日后捷足先登。为免汤师长之疑,我军略做佯攻后撤退十里,待黄师长入城后,杨某自愿下野交出兵权。果然,第二天杨楚雄的部队对天放了一阵空枪之后,后退十里,拿了十万元军饷的黄师长挥师挺进十里。汤师长闻讯后急忙派了参谋长来问黄师长,为何单独行动起来,黄师长回答说:“杨汉初来打我有什么办法。”
在做了这一番手脚之后的第二天,杨楚雄从白瑞德那借来那辆福特牌轿车,把自己和另外十万块银元一起装进车里,只带了一名干练的副官,亲赴白云山汤师长司令部请降。说是:久闻汤师长带兵有方,军威整肃,银城父老愿请迎汤师长率先入城,保护地方,为表诚意先送上军饷十万元,并愿以自己为人质,与汤师长同车入城。汤师长问及昨天的战事,杨楚雄说自己的部队防守不支,不得不退。有十万元的军饷,又有杨楚雄亲自来当人质,汤师长高高兴兴地坐进汽车的时候说:
“汉初兄.不瞒你说,我还没有开过这个洋荤!”
于是,两位握手言欢的师长殿后,汤师长的大队人马沿白云山谷浩浩荡荡开向银城。等到山谷里突然枪声大作的时候,装着两位师长的那辆汽车转头而去。因为有自己的师长在上边,汤师长的卫兵们不敢开枪只有乱叫。只好眼睁睁地看着开洋荤的师长被杨楚雄生擒而去。汤师长的队伍顿时在枪林弹雨中乱作一团,在倾轧呼号之中溃不成军。
于是,一九二八年初夏,省城各报争相刊载杨楚雄只身深入虎穴,生擒汤宗仿,智胜讨伐联军的传奇般的故事。说是:汤部损兵在三千以上,白云山一带谷地遍野横尸几被填满。接着,杨楚雄也在报上发表通电,表示愿意服从新上任的省长和省军总司令。说是:杨汉初偏居银城只为求生存,绝无问鼎称雄之意,此番应战实属无奈,今后虽留防银城,但银城盐税绝无独占之理,愿与各界善后协商。并告慰各界:汤宗仿兄正客居敝舍,每日对弈为娱,相谈甚欢,吾与汤兄近将拜祭白云寺,不日汤兄即归省城。汉初愿奉银元五万,以作抚恤阵亡将士之用,云云。
一九二八年初夏,杨楚雄在银城守卫战中采用的奇妙无比的战术,是任何一本军事教科书里也找不出来的。但是,一九二八年初夏,杨楚雄正是凭着自己的智谋,狡诈,凶狠,勇气,也更是凭着自己的妥协,阴柔,退让,保住了自己的地盘,赢得了一场几乎没有希望的战争。从此,杨楚雄在省内威名四扬,也在银城彻底站稳了脚跟。一九二八年初夏,杨楚雄守城告捷,在关帝庙的司令部里大宴宾客,酬谢银城父老。觥筹交错之际,这位军人的心中充满了如鱼得水,如鸟入林的快意。
一年以后,杨楚雄再次扩编部队,竖起军长的大旗。省内各派军阀理所当然地承认了这位出类拔萃的同行。
三
凌晨四点的时候,白瑞德被白杨氏的抚弄惊醒了,随着越来越快地抚弄,耳边响起越来越焦灼的喘息声。白瑞德知道这是妻子又要按照所谓《玉房秘诀》的方法来求子了。而且他还知道,这时候妻子的左手心里正握着十四颗红小豆,等一会自己被抚弄得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