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燃烧的海洋-第19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与黄峙博一样,博茨曼也是通过情报机构提供的侦察卫星照片,发现突击部队已经占领了席屯里,只是随后就被志愿军包围。

不同的是,博茨曼并没发现,突击部队丢掉了绝大部分作战物资。

一日凌晨,美军就开始轰炸席屯里外围的志愿军地面部队。

虽然战斗机无法到达战场上空,但是密集的轰炸,仍然给第二十四集团军的增援部队制造了巨大的麻烦。

天亮前,博茨曼让到达东豆川的第一装甲师的第1装甲旅北上。

这次,美军地面部队的突击行动没有任何秘密可言。

第1装甲旅出发后不久,就被志愿军特种部队发现。虽然第二十四集团军是在大概两个小时后收到消息的,但是美军的突击部队当时还在三十多公里之外。在第五十四集团军的增援部队到达之前,第二十四集团军没再攻打席屯里,而是面向南面展开,集中主力部队对抗美军的增援部队。

这个做法,在很大的程度上决定了席屯里战斗的最后结果。

在第二十四集团军增援部队的顽强阻击下,第1装甲旅始终没能到达席屯里。虽然打到三日上午,第1装甲旅的突击部队离席屯里的美军阵地不到五公里,美军的通信兵甚至穿过了志愿军的防线,到达席屯里,给困守席屯里的部队带去了一点希望,但是这点希望无法对付已经开始围攻席屯里的两个旅。

当时,博茨曼能做的,就是尽可能的为席屯里的地面部队提供空中支援。

问题是,在志愿军进行全面电子战的时候,美军的空中支援很不可靠。根据战后调查的结果,美军战斗机投下的防区外弹药中,大概有两成落到了美军阵地上,而落到志愿军头上的炸弹,也没能击垮志愿军。

一日下午,第三十九集团军的增援部队率先赶到。

志愿军围攻席屯里的战斗就此打响。

在接下来的两天里,第三十九集团军与第二十四集团军的三个旅轮番上阵,发起了不下四十次攻击。

席屯里南面,第五十四集团军的装甲旅也是左冲右突,与第1装甲旅交战数十次。

空中,志愿军又进行了四次大规模轰炸,总共向席屯里的美军阵地投掷了一千五百多吨重磅炸弹,几乎摧毁了所有地面建筑物。在此期间,志愿军的远程炮兵还向席屯里投掷了近十万枚炮弹。战斗结束的时候,席屯里的地表阵地上覆盖了一层厚达半米的石粉,所有人为痕迹都被抹去。

相对而言,联军的空中打击与炮火打击更加猛烈。

两天之内,联军至少出动了一千八百架次作战飞机,向席屯里周围的志愿军投掷了近六千吨炸弹。轰炸密度之高,可以说是一波接一波,从未间断过。结果就是,志愿军的地面部队不得不顶着联军的轰炸发起进攻。

与轰炸相比,联军的炮击一点都不逊色。

二日夜间,联军集中了六个M270火箭炮营,在半个小时内,向席屯里外围投掷了五千多枚大口径火箭弹。这次猛烈的炮击,不但直接打退了志愿军在当天晚上组织的规模最大的一次进攻,还让三个已经进入进攻阵地的三个营伤亡了近八百名官兵,直接导致这三个营撤出战斗。

只是,这些努力,仍然没能改变最终结果。

三日凌晨,志愿军发起总攻,前后投入了三个旅的八个营。

激烈的战斗从凌晨一点三十分持续到天亮,虽然美军随后发起大规模空袭,但是在志愿军已经突入席屯里的情况下,美军不敢扩大轰炸规模,或者说不敢轰炸席屯里,而守在席屯里的美军也在这个时候拼光了最后一发枪弹。

八点不到,志愿军夺回了席屯里。

打到最后,六千名美军中,仅有不到六百人幸免,其中五百四十三人是在受伤后当了志愿军的俘虏。

必须承认,美军的战斗意志非常值得肯定。

打到二日夜间,美军的大部分部队就耗光了弹药,为了继续战斗下去,一些美军官兵借夜色爬上地表阵地,搜寻被人民军与志愿军遗留在战场上的枪支弹药。当时,坚持到最后一刻的美军连队就使用了志愿军的03式步枪。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在美军阵亡的五千四百多名官兵中,近三分之一是被联军投下的炸弹炸死的。根据幸存美军回忆,在二日夜间的轰炸中,联军投下的一枚重磅钻地炸弹落在了一个美军步兵营的地下掩体上方,导致近三百名美军官兵阵亡。打到三日凌晨,联军的大规模轰炸,炸死了跟多已经爬上地表阵地的美军。

如此严重的误伤,让美国在战后不得不考虑空中打击的可信度。

当然,为了夺回席屯里,志愿军也付出了非常惨重的代价。

除了最除发起反击的三个营几乎全军覆没之外,随后参战的四个旅均遭到重创,伤亡官兵上万人,仅阵亡官兵就多达四千六百余人,此外还有大约一千人失踪,其中绝大部分都是在轰炸中牺牲的。

在这块五平方公里的战场上,双方总共阵亡将士上万人!

要知道,在开城战役中,美军总共也就阵亡了不到三百人,而在第二次战役中,美军阵亡官兵一万二千余人。

如此巨大的伤亡,确实是不折不扣的消耗战。

只是,这不是结束,而是开始。

虽然志愿军夺回了席屯里,打通了第四十七集团军与第十三集团军的后勤保障线,但是到了十二月三日,美军的第二步兵师与第七步兵师也获得了基本战斗力,而且在席屯里,美军只消耗了一个旅,而志愿军消耗了四个旅。

现在,黄峙博要考虑的是如何挡住联军的全面反击。

博茨曼肯在席屯里投入这么大的力量,而且承受了如此大的损失,肯定不会罢手。获得了两个主力师之后,博茨曼绝对会寻找突破口。

那么,博茨曼确实在考虑反击吗?

博茨曼确实考虑了反击,可是席屯里的惨烈战斗,让他认识到,志愿军同样不会善罢甘休,更不会在联军的反击面前主动撤退。更重要的是,美军没能占领席屯里,也就没能扭转不利局面。

在战线上跟志愿军打一场大规模会战,会跟席屯里一样吗?

这个担忧,让博茨曼有点犹豫,因为经不起消耗的不仅仅有志愿军,还有美军。要是再次打成了消耗战,就算能让志愿军退回去,联军也占不到便宜,更不可能在接下来的停战谈判中迫使对方做出让步。

只是,这场反击能不打吗?

第二百三十七章 最后的反击

在美国,第三次战役又被称为春川战役。虽然在这场持续十多天的战役中,在其他地方也发生了战斗,但是主要交战地点就在春川附近,而且的绝大部分战斗都围绕着春川的战斗展开。

突击席屯里的战斗失败后,战局变得对联军非常不利。

只要博茨曼不肯放弃,就得在春川投入重兵,与志愿军在汉江与华阳江的三角地带打一场消耗战。

博茨曼不是不肯放弃,而是不能放弃。

虽然时间还很充足,但是随着严冬到来,如果不能在这次战役中击败志愿军,就得等到开春之后。几个月里会发生什么事情,谁也无法预料。也许志愿军也无法战胜严寒,可是志愿军完全可以在冬季加固防线,打通后勤补给线,把现在的战线建设成一条牢不可破的战略防线。

这样的事情,不是没有发生过。

六十多年前,那支没有现代化工程设备,甚至连水泥都不多的志愿军,把土木工程技术发挥到了极致,在几个月之内就把三八线变成了世界上最坚固的防线,让武装到牙齿的联合在过后两年之内,没能向前迈进一步。

现在这支志愿军有足够多的工程设备,身后还站着全球最大的水泥与钢铁生产国。

给他们几个月,谁也无法预料志愿军能做出些什么事情来。

可以说,博茨曼拖不起。

如果不能在志愿军立足未稳的时候打回去,恐怕等到开春之后,志愿军将在没有后顾之忧的情况下率先发起进攻。

博茨曼甚至能够想到,志愿军不会再打大规模战役,而会逐步蚕食韩国。

因为占优势,所以志愿军拖得起。

美国拖不起,韩国更加拖不起。

即便不存在交换问题,实际控制线成为停火线,韩国都接受不了。

博茨曼别无选择,只能在十二月四日下达了反击命令。

此时,志愿军的作战物资不再是只能坚持几天,而是足以坚持到十二月十五日之后。

因为在打到春川郊外后,第四十七集团军没有继续进攻,第十三集团军也撤了下去,部队的战斗消耗大大减少,趁此机会囤积了一些作战物资,所以在美军发起反击时,前线部队囤积的物资并不少。

更重要的是,利用这几天,第四十七集团军构筑了一道较为坚固的防线。

在其后方大约十公里处,第十三集团军构筑了第二道防线。

此外,在美军打过来之前,黄峙博就让第五十四集团军南下,充当第四十七集团军与第十三集团军的战略预备队,第二十四集团军也把防线往南推进了三十公里,缩小了前沿防线与后方战略防线之间的空隙。东线战场上,第六十五集团军又攻转守,沿着实际控制线构筑防御阵地。西线战场上,第三十九集团军得到第十六集团军的支持,稳住了临川江防线,而且一度派遣侦察部队渡过临川江。

对美军来说,可以调动的兵力就没有这么充足了。

在第三十九集团军的威胁下,第一装甲师必须坚守临川江防线,别说参与反击,连抽调兵力支援反击都办不到。

因为在奔袭席屯里的时候损失了一个加强旅,又往春川派了一个旅,所以第二装甲师仅剩下一个旅的兵力,勉强能够守住东豆川与议政府,确保从首尔到春川的铁路线与公路线不会被志愿军切断。

西线战场上,仅有的一个国民警卫队师面对第六十五集团军,肯定无法动弹。

结果,在部署反击的时候,博茨曼只能动用刚刚重建的第二步兵师与第七步兵师,此外部署在春川的国民警卫队师最多能够起到一些支援作用。

用两个师反击两个集团军,博茨曼很没信心。

只是,他必须打,因为在十二月三日,也就是第二步兵师与第七步兵师归建当天,林德伯格给他下达了命令,美军必须发起反击,夺回失地,为接下来的停战谈判创造有利条件。

显然,对总统来说,这场战争已经持续得够久的了。

持续得越久,意味着战争开支越大。

虽然博茨曼不是政治家,不知道花了多少钱,但是可以想像,在连续两次战役中,美军丢掉了六个师的兵力,损失了近两千辆主战坦克、三千多辆步兵战车、上千门自行火炮与火箭炮、超过五千辆装甲运兵车与轮式装甲战车、上万台运输车辆。此外,还损失了四百多架作战飞机,以及包括一艘航母与一艘攻击核潜艇在内的十多艘大型战舰、数十艘排水量万吨以上的运输船。

如此重大的损失,连美国也承担不起。

仅装备损失一项,就相当于美国全部黄金储备量的五倍。

此外,美军还在持续了三个多月的战争中消耗了一百五十万吨弹药、近两百万吨粮食与大约一千七百万吨燃油。

这些都是钱,都得由联邦政府买单。

除了巨大的装备损失与物资消耗之外,更不能让美国接受的是同样巨大的战争伤亡。

虽然战争还没有结束,没办法统计出准确的伤亡数字,但是按照美军的统计结果、以及志愿军在谈判中给出的美军战俘名单,可以大致计算出,把失踪人员包括在内的话,美军阵亡官兵已经超过三万人。

这是个什么概念?

在持续了十多年的反恐战争中,美军也就阵亡了一万三千多人。

虽然比起历史上的几场大规模地区战争,这个伤亡数字不算大,甚至比不上六十多年前的第一次朝鲜战争,但是仅仅打了不到四个月,如果像第一次朝鲜战争那样,持续三年,美军阵亡官兵数量肯定会超过十万人。

对美国来说,阵亡十万人,绝对不是小事。

要知道,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军在前线战场上阵亡的官兵总共不到四十万。

如果美国在一场低烈度的局部战争中阵亡十万人,可以想像,在未来几十年内,美国民众将“谈战色变”。

只要再持续半年,第二次朝鲜战争就会超越越南战争,成为美国永远无法愈合的伤口。

博茨曼心里非常有数,林德伯格已经不耐烦了,不管打得结果如何,总统都会在停战谈判中做出让步。

当初,林德伯格把他派过来,就是希望他能扭转局面,然后与对方进行停战谈判。

问题是,博茨曼没能扭转战局。

虽然现在的局面,在很大的程度上不是他的责任,而且他的到来,已经对战争进程产生了一些影响。比如在开城战役之后,如果不是他,而是由阿伦或者杜立德指挥联军,就会趁势发起反击,现在的局面就不是这个样子,志愿军说不定已经打下首尔,青瓦台成了朝鲜最高领导人的寓所。但是现在的结果,不足以让林德伯格满意,连博茨曼都无法接受。至少得把志愿军赶回去,在第二次战役后的基础上进行停战谈判。

在组织反击行动是,博茨曼选择了两条进攻线路。

一是让第七步兵师在春川正面发起反击,牵制住第四十七集团军,争取让第十三集团军投入战斗。二是让第二步兵师从议政府出发,向抱川与梁文里推进,直接攻打由第十三集团军守卫的铁原。

如果能够达到目的,特别是第二步兵师能够取得突破,就能迫使志愿军后撤。

只是,进攻的难度非常大。

首先是,第七步兵师作为轻装部队,即便在重建的时候增加了一个装甲旅,在兵员素质大幅度降低的情况下,能否在正面战场上牵制住第四十三集团军是个很大的问题,至于迫使第十三集团军投入战斗,更是希望渺茫。

其次是,第二步兵师需要奔袭六十公里才能到达铁原,虽然在此之前,没有志愿军构筑的防线,但是铁原是第十三集团军重点守卫地区,还能依托三八线北面的平康,第二步兵师不见得能够一举夺魁。

最大的问题,还是糟糕的道路交通。

这两条进攻线路,几乎没有交汇点,因此第二步兵师与第七步兵师很难相互策应,只能各自为战。此外,第二步兵师的进攻线路非常单一,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