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燃烧的海洋-第37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可能冒着两败俱伤的风险,把这场战争变成世界大战的导火索。”

“日本启动了‘核计划’?”

黄峙博微微点了点头,说道:“有什么不明白的,去找李明阳。想通了,再来找我,谈谈具体问题。”

牧浩洋没再多问,他也知道,展到这一步,战争已经无法避免。。。

第三十二章 迫在眉睫

第三十二章迫在眉睫

见过黄峙博之后,牧浩洋把陆战队司令部的事情丢给庞跃龙,成了二部的常客。(。dukankan。请记住我们的网址读看看小说网)

因为三年前的那起“情报丑闻”,李国强提前退休,李明阳成为二部大老板。在他的领导下,二部变得更加专业。特别是经过最初两年调整之后,二部的效率大大提高,成为当之无愧的全球头号军事情报机构。

必须承认,李明阳是个才华出众的情报机构领导人。

此时,牧浩洋已经知道李明阳就是李明,并且在年前还了欠款。

往二部跑了几趟之后,牧浩洋终于明白,黄峙博为什么提到必须在二零三五年之前向日本开战。

原因与他猜测的差不多:日本的核计划。

动工建造大型核动力航母之后,日本在二零二八年废除了“无核三原则”。虽然最初只是在核动力战舰上做文章,并且一再宣称,不会研制与拥有核武器,但是二部获取的情报表明,日本有秘密核计划。

“与我们平常了解的不大一样,日本没有研制原子弹与氢弹。”李明阳这几天也是耐着性子给牧浩洋说明情况。“根据我们掌握的情报,日本正在利用加器制造反物质,准备制造反物质炸弹。”

“什么?”牧浩洋瞪大了眼睛,不敢相信的看着李明阳。

“从物理学原理上讲,反物质炸弹也是核武器,而且是效率最高的核武器,而且不需要铀、钚等核原料。”李明阳点上烟,说道,“除此之外,日本在可控聚变反应堆上也投入了不少力量。总而言之,以日本的实力,最快能在二零三五年制造出第一枚反物质炸弹,并且将其用于实战。”

“威力有多大?”

“不清楚,不过肯定能够摧毁一座大城市。”

“我们的战略防御系统能挥作用吗?”

李明阳笑了笑,说道:“这是军队的事,你比我清楚。”

“老李……”

“我不是跟你开玩笑,真要打起来,对战略防御系统不要抱太大的希望。”李明阳抽了两口烟,才说道,“虽然我们的国家防御系统已经建成,能够应付一般的战略威胁,但是离提供全面保护还差得很远。”

“也就是说,只能采取先制人的方式摧毁日本的核力量?”

李明阳点了点头,说道:“这是唯一的办法,需要看准时机。(读看看小说网)具体怎么办,轮不到我来考虑。”

“老李,你还是这个脾气。”

“没办法,干了几十年的情报工作,很多东西早就根深蒂固了。”

“行,我也不麻烦你了。”牧浩洋笑了笑,说道,“这几天,我还要过来,索要一些军队的资料。你要忙的话,就不用陪着我了。”

“不用麻烦我了?”

“你是大忙人,我可不能占用你的宝贵时间。”

李明阳笑着摇了摇头,说道:“好,有事的话给我打电话。”

牧浩洋没多罗嗦,等李明阳离开后,去借阅了与日本核力量有关的情报资料,然后去了杯浓咖啡。

对日本来说,最大的问题就是没有战略威慑能力。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建立的国际秩序中,五个安理会常任理事国都有核武器,因此核武器成为大国的重要标志之一。虽然日本与德国迅恢复元气,成为经济大国,也具备了一些地区影响力,但是在重大国际事务中,日本与德国必须跟美国合作,归根结底就是没有大国的必要基础。

相对而言,德国的处境还稍微好一些。

在欧洲地区,法国为欧盟提供了核保护伞,而德国是欧盟的主要成员国之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也就通过欧盟获得了大国的影响力。

在西太平洋地区,日本却没有这么好的周边环境。

全面投靠美国的单边政策,使日本在战后数十年内,一直没有获得与经济实力相称的外交与军事实力。

第二次朝鲜战争,改变了西太平洋地区的战略格局。

从此开始,日本走上了一条新的展道路。

东海战争,再次促使日本谋求获取相应的军事力量,为日本当局废除“无核三原则”打下了基础。

只是,在成为真正的军事强国之前,日本仍然得依靠美国。

这一处境,使日本在展核武器的时候非常心谨慎。说得直接一点,日本成为核大国威胁到的不仅是中国,还有美国。

虽然从经济、工业、科技等实力上讲,日本完全能在短时间内制造出核武器,但是核大国的门槛已经大大提高,特别是在美国率先把军备竞赛带入“国家战略防御”层面上后,拥有核武器不再是成为核大国的充分条件。必须在此基础上,拥有完备的战略防御与战略报复能力,才是货真价实的核大国。

第一次印度洋战争,从根明了这个问题。

结果就是,日本在展核武器的时候,不得不采用一种全新的方法,即先建立国家战略防御系统。

必须承认,通过与美国进行军事合作,日本拥有西太平洋地区最完善的战略防御系统。

根据二部提供的情报,日本已经建立起了海陆一体化的战略防御系统,即由舰队提供外围与前沿防御,部署在本土的反导拦截系统则提供第二道与第三道防线,形成覆盖整个本土地区的反导防御网。

海军方面,日本至少拥有十二艘具备反导拦截作战能力的大型战舰。

按照新的编成方式,这十二艘战舰中,六艘部署在北方舰队、四艘部署在西部舰队、两艘部署在南方舰队。部署方面,北方舰队主要负责日本海方向上的反导防御作战,西部舰队则主要面对东海与黄海的战略威胁,南方舰队主要在西太平洋、也就是冲绳群岛东面的菲律宾海活动。

从海基反导能力上看,日本已经过美国。

如果这十二艘战舰全部部署在威胁方向上,能同时拦截两百四十枚射程在五千公里以内的弹道导弹。如果进行前沿部署,还能利用反导导弹高达六百公里的射程,在敌国本土上空击落处于助推阶段的弹道导弹。

海基反导防线后方,是以THAAD与“爱国者3”为核心的陆基反导防线。

日本当局早就宣称,日本的反导拦截系统能够同时应付五百枚中远程弹道导弹,确保东京、大阪等特大城市免遭打击。

当然,这里面肯定有水分。

到二零三零年,美国的“国家导弹防御系统”也仅能同时对付四百个目标。

不管怎么说,日本拥有西太平洋地区最强大的“战略防御系统”,其展核武器的野心也因此急剧膨胀。

问题是,中国也有较为完善的“战略防御系统”。

按照二零三零年公布的国防白皮,中国已经建立起了“国家战略防御系统”,能够为北京、上海、广州等特大城市提供有效的战略掩护,并且可以进行前沿部署,进一步消除战略威胁。

虽然在这份白皮中,没有多少具体内容,比如通过何种方式建立防御系统,海基、陆基、空基与天基防御系统所占的比重等等,但是在面对战略威胁的时候,中国最有效的防御手段不是拦截来袭导弹,而是通过毁灭性的战略报复,使潜在敌国在考虑进行战略打击时不得不有所顾虑。

要知道,到二零三零年,中国基本上达到了“华盛顿条约”中核武器限制条款的上限。

在拥有上千枚核弹头的情况下,中国的战略报复能力不比美国差,哪怕只有十分之一的核弹头能够突破潜在敌国的战略防线,就能给潜在敌国造成无法承受的损失,自然没有必要大力构筑战略防御系统。

对日本来说,建立起战略防御系统只是第一步。

核武器不是大国的充分条件,却是必要条件。

根据二部提供的情报,日本的核武器计划中,前期研究以理论为主,即尽可能的打好基础,以便尽可能的缩短实施时间。直到“中华项目”启动之后,日本才改变了核武器的展方向,把重点放在了“第六代核武器”上。

日本的这个选择,也与政治有关。

虽然谁都知道,反物质想的“核原料”,可以用来制造出威力远远过氢弹的毁灭性武器,但是在国际上,反物质被公认为深空宇航的重要基础条件,是宇航大国在扩展宇航事业时必须迈过的门槛。

日本正是宇航大国。

如此一来,日本就可以用宇航的名义,进行反物质研究,甚至以此制造反物质。

显然,为了避开政治上的麻烦,特别是对美国产生的影响,日本在核武器领域走了一条弯路。

只是同样得承认,如果日本制造出了足够多的反物质,肯定会先用在军事上。

到此,牧浩洋不得不承认,黄峙博的判断有足够的依据。如果不能在日本制造出“反物质炸弹”之前解决中日争端,那么日本将成为中国的要威胁,而且今后再也没有可能解决这个棘手的问题。

那么,战争会在二零三五年爆吗?

虽然主动权掌握在日,只要日本制造毁灭性武器,中国就别无选择,但是在具体操作层面上,中国自身的问题有决定性的作用。这既包括政治上的问题,也包括军事力量上的问题。

说得直接一点:中国有能力在二零三五年击败日本吗?。。

第三十四章 中流砥柱

第三十四章中流砥柱

在总参谋部负责海军装备建设期间,“昆仑山”级航母是牧浩洋最主要的杰作之一。(。dukankan。请记住我们的网址读看看小说网)

从某种意义上讲,“昆仑山”级也是牧浩洋与腾耀辉斗争的结果。

最初的时候,“昆仑山”级被设计成“长江”级的升级替代品,主要针对“长江”级存在的问题进行改进,适当提高作战能力,能够在远离本土的海域独立执行作战任务,降低对后方支援的要求。

“长江”级服役后,情况生了变化。

虽然在服役期间,“长江”级完全对得起低廉的造价,特别是在不到五万吨的排水量之上获得的强大战斗力,但是对海军来说,中型航母存在的诸对弊端,使其基本上不具备远洋独立作战能力。

在第一次印度洋战争爆前,这些问题就反映了出来。

受此影响,海军调整了C2,也就是“昆仑山”级的战术指标,明确要求把排水量放宽到八万吨以上。

正是如此,“昆仑山”级成为了大型航母。

在这个阶段,牧浩洋并不反对海军的要求,而是积极支持海军的提议,在“昆仑山”级的招标审议阶段做出了积极贡献。可以说,没有他的支持,黄峙博肯定不会批准海军的“疯狂计划”。

要知道,在设计阶段,“昆仑山”级的造价就是“长江”级的两倍。

相对造价成倍增长,航母的综合作战能力并没成倍增长。说得直接一点,“昆仑山”级的综合作战能力绝对达不到两艘“长江”级之和,而且在作战灵活性上,更是无法与两艘中型航母相提并论。更重要的是,设计阶段只进行造价评估,而实际建造时,造价肯定会有所提高。

可以说,“昆仑山”级只有综合成本上的优势。

说得简单一点,就是在设计的三十五年服役期中,一艘“昆仑山”级的综合开支肯定比两艘“长江”级少得多。别的不说,一艘“昆仑山”级的舰队与航空兵为四千五百人,比两艘“长江”级少了近一千人,三十五年的人员开支就能减少上百亿元,此外维护成本还能节约数百亿元。(。dukAnkan。读看看小说网更新我们速度第一)

在牧浩洋的积极推动下,“昆仑山”级由图纸变成了实物。

只是,在建造数量上,牧浩洋与腾耀辉存在巨大分歧。

前面已经提到,海军最初计划分两批建造八艘“昆仑山”级,将取代“黄帝”号与两艘“长江”级。

显然,这样的“高标准”,不但得不到牧浩洋支持,连黄峙博那关也过不了。

原因很简单,按照腾耀辉提交的计划,第二批“昆仑山”级都将在二零三五年之前建成服役,而“长江”级到此时才服役了不到十五年,没到设计寿命的一半。因为“长江”级是核动力航母,所以不可能出售给其他国家。如果在二零三五年淘汰掉,等于平白无故的损失了几百亿元。

保留两艘“长江”级的话,就没有必要建造八艘“昆仑山”级。

从工业生产角度出,如果分两批建造八艘“昆仑山”级,则每一批的建造数量都将达到四艘。结果就是,大连造船厂与江南造船厂必须修建第二座船台,需要投入数百亿元的巨额资金。作为企业,两家造船厂不可能为了各建造四艘航母进行如此大的投资,因此要么让海军建造更多的航母,要么让海军分担扩建费用。从成本角度出,这两种解决方法都会增大海军的负担。

结果就是,牧浩洋坚持先分两批建造四艘。

至于是否建造第三批,与牧浩洋基本上没有什么关系了。

可以说,牧浩洋在处理这件事的时候,非常有远见。

以当时的情况,如果他的提议得到采纳,即便腾耀辉继续坚持主见,也不可能建造第三批“昆仑山”级。原因很简单,等到第二批“昆仑山”级建成,C3项目所需的技术积累基本上完成,海军没有理由建造更多的“昆仑山”级。如果建造C3级,因为采用了大量新技术,特别是采用了新式船体,所以前期最多建造两艘,甚至有可能只建一艘,在取得成功之后再大规模建造。如此一来,即便到二零三五年之后,海军也不会按照腾耀辉的规划大规模建造航母。

当然,这不是说牧浩洋反对建造航母。

只是在他看来,短期内,特别是在解决周边问题之前,中国海军不具备与美国海军进行全球对抗的基础,也就没有必要大规模建造航母,更没有必要在一型航母上花费太大的力气与资源。

按照他的想法,至少在C3级完成之前,中国海军应该保持步快跑的展方式。

通过建造多种航母,熟悉航母的建造方式,增强建造工艺,才能打下坚实基础,在技术成熟之后大规模建造。

这是海军展的必要步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