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之江山美人-第54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只惜面临绝境的吴国文臣武将也毫不示弱,周瑜、步骘、太史慈、凌统、朱桓等等无数江东英杰,前仆后继,奋死抵抗,丹阳北部数县之地内,烽烟遍布,两军对各处战略要地你争我夺,展开激烈厮杀,就连王旭也时常亲自坐镇前线,压阵指挥。

这样的决战总是艰难的,也是残酷的,随着战火的持续,再加上天气寒冷异常,军士叫苦连天,楚军伤亡也变得越来越大,可看上去摇摇欲坠的吴国就是不倒,尽管他们更加艰难,更加难以为继,可他们固守的是本土,又有无数忠臣良将率领,那种死斗的精神是楚**所无法拥有的。

公元209年初春,持续了几乎三个月后,这场拉锯战逐渐陷入僵局,楚军气势开始衰竭,军中厌战情绪迅速滋生。

丹阳县,吴都建业南方的一个大县,不但是建业的一道坚实屏障,更是吴国心脏地带的交通要地,往日里繁华富庶,人流密集,商旅络绎不绝。

可在这三个多月内,此地却在楚吴两国的交锋中几度易手,不复昔日繁华,各处城墙皆出现大规模坍塌,堆满了泥土袋、粗大的木桩和一些瓦片碎屑。城中百姓更是早就撤走一空,全是空荡荡的破落屋舍和堆满落叶的破败街道。

如果不是偶尔经过的一队队士兵,那么这里已经与鬼城无异,阴气森森。

此刻,王旭就在北城那残存的城墙上缓慢地走着,沉重的战靴踏出缓慢而有节奏的声响,其身后仅跟随着诸葛亮和庞统二人,个个眉头紧皱,脸上有着化不开的愁思。

“主公,撤吧!”诸葛亮有些沙哑的声音打破了沉默。

王旭脚步一顿,那支抬起的脚隔了数息功夫才缓缓落下,他随之转身走到女墙后,静静伫立!

一阵微风吹来,掀起了他额角的发丝,也掀起了他身后那染血的战袍披风。

他左手反按着腰间的干将宝剑,沉静的目光望向北方,头也不回地说:“真的没有希望吗?今时今日可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一旦错过,将来再想打到这般地步,可就不容易了!”

“唉!”诸葛亮略带无奈地叹口气,手中羽扇缓缓垂下,顺着王旭的目光眺望。

“主公,楚军已力竭,再打下去,反会遭受败局。”

“是啊!”庞统接过话去,丑脸上满是遗憾:“江东能人不少,如今心存死志,上下一心,又有百姓支持,而我们却已经兵无战心,疲乏不堪,再打下去已没有意义,江东终究气数未尽啊!”

“气数?”

王旭微有些恼怒:“什么是气数,江东的气数何时才能尽?天下何时才能定?我如今距吴都建业仅一步之遥,若击破吴都,全取扬州,以如今形势,扫平天下便只在三五年后,如何甘心,如何舍弃?”

“唉!”

诸葛亮和庞统相视一叹,没有再做声。其实他们的内心又何尝不挣扎,何尝舍得?这些日夜,又有哪一晚不是难以入眠?

如今这样好的机会,放弃着实可惜,可这么持续打下去,胜败难定且不论,楚国更是将产生极大的损耗,堪称豪赌,得不偿失。

事实上,他们所言,王旭的心里也很清楚,甚至早就有了退意,可是他很不甘心,眼看着只差一步就是大功告成,谁又能轻易接受失败。他懊恼的话语所表达的,并非是质疑,而是自己内心的挣扎,他真的很难说服自己。

“报!!!”

一声高亢的呼喊打断了三人的静思,传令小校健步如飞,眨眼奔至近前,单膝跪地拱手道:“启禀楚王,石臼再度失守,为凌统所破,赵云将军被迫率部撤离,询问是否组织兵力反攻?”

静静听完战报,王旭脸上流露出略显苦涩的笑容:“今日下午反攻夺回来,明日正午又被夺回去,这么交替都持续多久了?罢了,告知赵云,无须再攻,静候新的命令。”

“诺!”

随着传令小校远去,王旭深吸口气,终于回过头来,大步向着城墙下走去。

“孔明,通知各部严防死守,原地休整,同时修书一封,通知吴国来议和!”

“诺!”诸葛亮脸上并没有喜色,手执羽扇,恭敬领命。

楚国打得艰难,可对于吴国来说,更艰难!

此时的吴国就好像一根树枝,楚国意欲将其折断,可怎么也差一点重量,可吴国被死死被压着,当然更难过。持续这么压下去,对两方来说都是没有任何益处的,除了损失还是损失,彼此都精疲力竭。

当孙坚得到楚国愿意议和的消息,多月来仿佛老了十岁的僵硬脸颊,终于徐徐散尽阴霾,他明白,吴国今日这关算是挺过去了。至于将来,他现在已经没有精力去多想,只能留待将来再应对。

在双方都迫切希望议和止戈的前提下,这场议和变得非常顺利,吴国再没有能力反击,楚国也没有了再持续打下去的气力,将问题放到谈判桌上似乎就变得轻而易举。

三日后,两方开始商谈议和。

这次,王旭没有出面见吴国任何一人,将议和事务全部交给诸葛亮负责,他只对其交代了一句。

“夺回的豫章郡和交州南海郡不容商量,夺取的物资也没有再吐出去的道理,作为胜者,这是我的底线,其余的便任由你自行和吴国交涉,得失都无关紧要,缓和关系就好。”

第七百九十七章临走之际

诸葛亮对王旭的那句话心领神会,很快将其落实到实际谈判中。

事实上,王旭那句话所表达的意思,就是和谈不和谈本没什么意义,楚国目前只需要占据豫章和南海,吃下去的也吐不出来,因此不管吴国方面什么想法,这已经是定下的事实,吴国也没办法改变什么。

至于为何不直接退走,反而要名目上和谈一番,说白了就是给吴国一个台阶。

吴国遭受这般惨痛损失,楚国如果直接全身而退,那么吴国大败的观念就会深入人心,迫使吴国孙家威严扫地,不得不竖起将来报仇的旗帜,以维持其统治者的权威。

可这对两国来说都是没有好处的,楚国没能灭掉吴国,那么在下一场战争前,缓和两国关系,继续通商,彼此促进才是利益所在,那么王旭给的这个和谈,就是很好的名目,因为孙家完全可以说成是他们诱敌深入,从而在丹阳决战,最终各自罢战。

至于吴国真正损失到何种程度,除了高层,大众又如何能知晓呢?

这样一来,孙家就有了台阶下,不会为了自身的权威而被迫放弃双方通商的巨大利益。

因此,这场和谈变得非常顺利,因为重要的已经不是内容,而是名目,既然王旭愿意给出这个名目,那么一切已经是顺理成章。

和谈进行的很顺利,在这过程中,北方的曹操也如释重负,果断从南阳撤兵。楚国大军同样分批开始退回。

这不是撤退。是退兵。撤退的前提是对方有反击的力量和实力。因此总会有损失,可退兵是指双方已经不具备交战的理由或者能力,自然平安无事,无须太伤神。

如今的吴国,即便是周瑜、太史慈等人心中怨气重重,可看着楚国的大军,他们也无能为力。因为损失惨重的他们,即便现在侥幸击败这支楚军。也不具备进军楚国的能力,并且还会给自己造成更多的损失,而他们已经承受不起更多的折损。

楚国现在愿意主动退兵,对他们而言也是求之不得的事情……

王旭在中途撤离前,也独自去俘虏营看望了几个被俘的江东重臣。

鲁肃、吕蒙、贺齐三人这些日子在俘虏营过得倒是不算差,这是王旭特别交代过的,因此当他见到三人时,其气色都还算不错。他最先谈的人是鲁肃,对于这个鲁子敬,王旭颇为喜爱。其人能文能武,乃是将相之才。

可劝说了很久。鲁肃终究不为所动,虽然他很钦佩王旭,也是发自内心的尊敬,可他确实是个硬直的书生,这种固执的书生有时候比那些忠诚的武将还难说服,总之不管什么理由,不管什么道理,不管什么劝说,最终就是两个字——不降。

无可奈何下,王旭选择了放弃,随即又单独见了吕蒙。

此时的吕蒙气色虽然不错,可精神却显得有些萎靡,显然没有从失败的打击中缓过来,见到王旭也是一声不吭。

略微观察过后,王旭倒也没有太多废话,笑意盈盈地说:“吕子明,你可是第二次为我楚国所俘虏了,上一次你不服,最终我下令放你归去,这一次你还是不服吗?”

“唰!”吕蒙的头抬了起来,眼神灼灼地望向王旭,重重哼声:“不服!”

“为何?”王旭笑容不变地问着,丝毫没有意外的表情。

“楚国此役胜在奇略而非战事,虽然奇略决定成败,可那却非我等战将之责,战术厮杀方才乃我所长。”吕蒙满腹怨气,眉宇间全是气苦之色。“我与楚国厮杀,从未曾真正真刀真枪对敌,全是莫名其妙陷入危局,如此败阵,焉能服气?”

“说的倒也不算错!”王旭笑着点点头,随之又接道:“对于你来说,确实打得很难,败也败得不心甘,可战场总是讲结果的,不管你认为战将的职责是什么,擅长什么,你败了,结果就是败了,对于任何一个将军来说这就是打仗的结果。你是可造之才,今天你不服,但将来你一定会心服口服。”

“如今的局面你也看到了,楚国已成就大势,将来必取天下,你作为一个战将,也已为旧主做出足够多的贡献,如今受缚,为何不考虑降楚呢?早日平定天下难道不是你所期望的吗?”

“哼!”吕蒙不屑一笑:“原来楚王说了这么多,竟是为劝降而来,我这败军之将,可是高攀不起,多说无益,不过一死尔。况且楚王未免也太自负,一时成败何以论大势,言扫平天下是否为时过早,我吴国英才辈出,抵挡楚国绰绰有余。”

话音落下,王旭沉凝不语,目视着吕蒙半晌才笑着说:“今日我打到吴都外,下次可就不是这里了。”

“当然不是这里,下次你连吴国边境都将难以进入。”吕蒙毫不畏惧地大笑应道。

王旭瞬间杀气一现,眯着眼怒道:“如此口出狂言,你不怕我将你千刀万剐?”

“大丈夫在世,何惧之有?”吕蒙争锋相对。

两人怒目相对片刻,王旭怒颜陡然收敛,反而大笑起来:“你个吕子明,还真是根硬骨头,罢了,回你的吴都去吧!”

“你放我走?”吕蒙错愕。

“无戏言!”王旭微笑着望向他。

“为何!”

“你是个帅才,扫平天下后,你可以为我开疆拓土。你现在不服,将来我可以打到你心服口服!”

吕蒙震撼,愕然地看着王旭那张淡然的笑脸,久久都无法移开。

最终,鲁肃和吕蒙都带着复杂的情绪离去,只有贺齐在王旭和诸葛亮等人几番劝说后留了下来,不是贺齐不忠心,而是这次吴楚之战,对吴国不少有识之士的信心造成重大打击,贺齐就显得很是颓丧,况且他现在还并不属于孙家的核心心腹,早前又是力战后被擒,算不上对不起孙家,此刻得楚国恩遇和劝说,最终选择投降倒是无可厚非。

更何况王旭深知这些人心理,许下不令其与吴国交锋的诺言,更是让其卸下了心理负担。

公元209年2月,楚国大军分别退回豫章和南海,王旭则带着诸葛亮、庞统等人先一步返回襄阳。

楚吴之战在这一刻正式宣告结束,楚国的声威则攀向新的高峰,成为最强大的国度,举国欢庆。即便此次最终没能灭掉吴国,可取得的战果却是辉煌的,一举打至吴国国都外,是何等壮举!

楚国在这一年多两年内,历经了“楚魏之战”“楚吴之战”两大战役,在预谋和巧合的共同推动下,终于如太阳般耀眼伫立,形成天下四强,以楚为尊的格局。

历史在这一刻,走向了新的篇章……

第七百九十八章完善体系

公元209年三月末,经过长达大半月的举国欢庆后,楚国终于从胜利的喜悦中平复下来,王旭召集众大臣几番商议后,决定全面完善楚**政体系,并将文臣武将们的前后功勋做一次真正的了结。

当初王旭归隐,因为反对徐淑而被软禁的官员全数官复原职。

三公仍然是太尉郭嘉、司徒田丰、司空沮授。

九卿则分别是光禄勋王飞、卫尉王獒、太仆徐庶、执金吾陈登、宗正蒋琬、大司农蒯良、延尉伊籍、大鸿胪王凯、太常向朗。

五大刺史微有些变化,分别是益州刺史蒯越、南中都督李恢、雍州刺史法正、交州刺史刘先、荆州刺史董和。

至于各地太守变动更小,只是习承业调任汉嘉太守,桓阶则由汉嘉太守调任豫章太守,东吴降将贺齐任为广汉太守,刘先由广汉太守调任交州刺史,原代理交州刺史薛综转任正式南海太守,名士赵累升任苍梧太守。

若说最大的变动,则是诸葛亮在郭嘉、田丰、沮授等人的全力支持下,被推上了丞相一职,位与三公平,但总督朝中事务。

只是这也远远比不上军中官职变动巨大,三大军队体系正式成立,整个楚国的军队都被化为两个部分——主力军和边防军!

主力军是规模最庞大的部分,包括楚国青龙、朱雀、玄武、白虎、东、南、西、北共八大军团,设大将军为正职,骠骑将军、车骑将军为副职。下面依次为东、南、西、北四征、四平将军称号,官职高于各种名号将军,其下则不变。

近卫军团**在外,归属楚王直辖。设前、后、左、右四将军,位与骠骑将军等同。

边防军则包括各边境地区险隘关卡、要塞、通道、小路的哨岗、战略要地驻军及水军全部,设卫将军为正职。东、南、西、北四镇将军为副职。至于原先管理地方治安的郡府兵,不再划入军队体系。全部归属延尉麾下,纳入贼曹范围,以缉捕盗贼和维持治安为主。

此等形势下,军中大将们总算是熬出了头,多年积累的赫赫战功终于有了实质的结果。

高顺以最早跟随王旭,资历最老、积功最多、个性严谨忠正为依托,众望所归,荣升大将军。

赵云、张辽因功而紧随其后。分列骠骑将军、车骑将军。

征南将军徐晃、征西将军魏延、征北将军黄忠、征东将军张合,平南将军韩猛,平西、平东、平北三职则暂时空缺,因为军中其他人要嘛资历不够,要嘛是积功不够,并没有合适的人选。

至于边防军,清算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