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家和月圆+番外 作者:浣水月(起点首页热点封推vip2014-08-08正文完结)-第23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医嘱托过度操劳,这才至龙体每况愈下。皇上到了该安心静养的时候。”
    素妍是与皇帝相伴几十年的良臣江舜诚之女,又是他最疼爱的皇侄宇文琰的未婚妻,在皇帝眼里就是个孩子。
    旁人说这话,他许会大怒,但这是素妍说的,他只当听了几闲话。
    皇帝不说话,脸上很难看,似在深思,又似愠怒。
    他是一个近过六旬的老者,却要一个十几岁的女娃来劝他。
    素妍说了那么多,不过是委婉的告诉皇帝:吴王会保护好自己,吴王能做一只展翅翱翔的雄鹰,吴王更没有皇帝看起来的那么柔弱。
    宇文琰生怕她惹祸上身,低声道:“给皇上施灸要紧,少说两句。”
    “是皇上要问我的意思,我自然得说。”她全无惧意,反而莞尔一笑,“如果皇上要杀我,我可不想身首分家,皇上赐我一杯鸩酒就好。”
    皇帝微愣,随后大笑:“这个丫头……性子越发像咏斋。唉,好些日子没看到他了。”皇帝竟出乎大家的意料,非但没怒,还笑了。“你们俩都退下罢。”
    大总管依言告退。
    宇文琰不肯离开,被大总管拽拉着出了内殿。
    皇帝回想昔日,在文忠候府清音轩内,素妍与宇文琰发生争执,她当时说了一些很奇怪的话。“你到底知道多少常人不晓的事?”
    素妍未答。
    皇帝道:“昔日朕刚赐婚宁西与吴王你便知晓,而知情人不会那么快告诉你。朕觉得,你有一双能洞悉世间的眼睛,难不成你在鬼谷学过占卜术?”
    “臣女未学此术。”她回答得很诚恳,“一个人知道得太多,生活便少了许多乐趣,且占卜术是鬼宫内家子弟才能学的。学了此术,必须得是道士,就如钦天监的两位师兄,他们就是鬼谷宫内家子弟。”
   

正文 383 神秘人


    她没学此术,这很难解释得通。
    “吴王说,你在暗中助他,是你告诉吴王,静王将两名女细作送入吴王府,意图对吴王不利。”
    继续骗吧!
    “这事不是我知道的,是乾明太子殿下当年结下的善缘。我从西北回皇城后,曾有一个戴着黑纱帷的神秘人来找我,将此事告知我,托我转告吴王。他身形长得似女子,可声音又似男子。他说二十多年前,有人要杀他与家人,是乾明太子派人救了他的命。从那之后,他就发誓要报答太子的恩情。
    没想不多久后,太子突染重疾身亡。他很是悲愤,而吴王却给了他新的希望,他决定默默守护吴王成人。吴王在太子仙逝后,曾有不少人想要害他性命,这人也曾暗中救过几回。我回皇城,此人听闻吴王千里追我的事儿,认为我身上定有吴王赏识的东西,所以就将一些事告诉我,由我转告吴王。”
    皇帝陷入沉思。乾明太子活着时,的确发生过许多大事。刺杀太子、毒害太子的事他知道的就不下十回,有两回太子还身负轻伤,更有一回险些丧命。
    能知晓静王把美人送入吴王府的事,这分明就是静王身边的人所做。
    难不成他明着是静王的人,实则是乾明太子的人。
    素妍认真的回想过往:吴王登基后,曾彻查乾明太子的死因。后来竟查出乾明太子死于毒物。但下毒之人一直没有查出是谁,而许多的迹象表明,这事与静王、宁王脱不了干系。
    前世的皇帝一直念着父子情分,为自己早年设计靖王宇文诲之事耿耿于怀,再不忍看到血肉相残的事,这才纵容静王母子。明知按照北齐祖的规矩,亲王封地为十县,郡王为五、六县,而皇族候爵封地为三县。皇后所生的公主不得超过三县沐食邑,妃、嫔之位所生的公主不得超过两县沐食邑,嫔位以下的妃嫔所生公主为一县沐食邑。皇帝违背祖训,却给静王赐了晋地一省的封地,那是亲王封地十几倍乃至二三十倍的封地,就连皇贵妃所生的七皇子宇文琮亦有洛阳、咸阳两地为封地。
    皇帝因觉当年没立原配为后,未立原配所生子为储君,便用了自己的方法来弥补他们。却不想曾,这也给日后的静王增添了不甘,助长了野心,也至北齐大地生灵荼炭,更在三年的内战后步入衰败。
    既然皇帝已厌恶了静王,为了江家的平安,为了她努力多年的目标,她就再做些别的事。素妍狠狠心,轻声道:“皇上,有件事臣女不知当讲不当讲?”
    “说!”
    素妍小心地,又带着犹豫地道:“神秘人说,他追查多年发现乾明太子并非死于恶疾,而是被人下毒所害。”
    皇帝整个人愣住,是意外,是疑惑,苍老的双眸里却如刀光剑影劈开了一条裂缝,痛楚而无法相信的直盯着素妍。
    素妍生怕说错,低声道:“他第一次来找我时,确实这么说的。后来,他每次都把要说的讯息写到树叶,放在不同的三个地方,我每隔一段时间就去取。”她手上未停,继续施灸。
    皇帝心潮起伏:乾明是被人害死的!他经心培养了二十多年的儿子,居然是被人害死的……这怎么可能!他不是暴毙而亡么?太医如此说,二十年来所有人都是这么说的。
    乾明的死,一直都是皇帝心头的刺。
    那是他最爱的皇子,忠孝两全,性子就跟吴王一样。更是他与唯一真爱过的女人生的孩子,在他的心里,唯有乾明方是他真正的儿子,是他的骨血。他未能护好先皇后的平安,就连他们的孩子也未能保住。
    他怀疑过乾明的死因,可当年连太医都说暴毙身亡。
    太医,太医早就是皇贵妃母子的人,否则明知他不能服食人参,还让他喝参汤,诱他病情加重。
    “皇上,神秘人与臣女说的事,我也告诉过吴王一些,譬如静王派了女细作去吴王府,又比如那人说静王在晋地有异动。唯独这件事,臣女不敢告诉吴王。吴王乃至忠至孝之人,要是知道他的父亲是被人害死,我怕他……受不了!”
    承受不住这个事实的还是有皇帝。
    二十年来,他一直在自责没有照顾好乾明,没想到,没想到……乾明居然是被人毒害的。
    事过多年,他才知晓了真相。
    就算要查,又从何处查起。
    “你能设法联系上神秘人?”
    就猜到他也许会如此问。
    “我也曾问过他,若是遇上急事如何寻他。可他说,叫我不要去找他。”她继续编造吧,“乾明太子救他全家一命,这二十年他一直在暗中保护吴王,也在帮助吴王,他能知晓这么多,恐怕与静王等人都是亲近的,又怎能害他性命,陷他危难。”
    皇帝把有可能的人都细细地想了一遍,能静王亲近的人是谁?他受过乾明太子的大恩,名为静王的心腹、朋友友,实则一直在帮着吴王。
    要是能把此人找出来,定能重用。
    “此人大义大忠!”
    “对于吴王和皇上来说确实如此,可对静王却是大奸大恶之人。若静王知晓实情,只怕恨不得挫其骨、扬其灰。”
    皇帝相信了素妍的话,“体形似女子,声音如男子,看来他面对你时故意进行了易容,让你雌雄难辩,就算白日遇见,你也辩不出他。”
    “也许是不想让我知道他的身份。”
    素妍神色淡定,如果让皇帝知道她在骗他,只怕被凌迟千刀也不为过。既然她选择了吴王,在守护家人的同时,也要助吴王顺利登基,更不能让静王得逞。江家的命运,已经与吴王联系到一起。
    静王府想拆散她与宇文琰,她不容许!
    既然她与宇文琰已经订亲,他就是她的。
    “他知道乾明太子的死因,定是当年深晓其间内情之人。以他的所为,他定想救太子一命,偏那时又年被什么事给缠住才没救成。故而心中有愧,这些年才暗中帮着吴王。”
    素妍只点头应“是”。皇帝说什么都成,只要不怀疑到她身上。
    皇帝勾唇一笑,却比哭还要难看,眼眸里露出几分精光,“有意思!既然他能藏得这么深,正好可以利用,让他们内讧。”
    素妍不再接话。
    皇帝眼里流露着狡黠。他最心爱的儿子是被人害死的,而背后的凶手极有可能是静王、宁王。乾明二十出头,正值青春正茂,怎会突染重疾不治而亡,怎么也说不过去。东宫有专门的太医,怎会来不及救治,只能是毒,很厉害的毒,就算太医赶到,也不能解毒,生怕连累,上报“重疾暴毙”。
    若乾明活着,他何至如此辛劳。以乾明对他的孝顺、懂事,一定会成为他的左膀右臂。
    吴王站在通往内殿的珠帘前,“皇祖父,口谕已传到。”
    素妍已施完药灸。
    大总管进入内殿,素妍将东西收好,“明日正午再施灸。皇上安心歇息。”
    皇帝一边整着中衣,一边厉声道:“从即日起,安西郡主入住昭阳宫。”
    素妍轻呼一声“皇上”,想要拒绝,可这是皇帝,一言出等同旨意。
    这丫头的年龄不大,倒是个沉得住气的。
    “太医们被关到内务府的囚室里,你若出去,反惹人猜疑。在大事未定前,先住到昭阳宫。朕会下令,左肩王父子近来也住在昭阳宫旁边的殿宫,不会有人非议。”
    大总管低声道:“这样甚好,太医们对施灸之法还无经验,得劳郡主为皇上亲自施灸。”他相伴皇帝数载,视皇帝为天地,要是皇帝倒了,大总管也没了去处,他最是希望皇帝能长命百岁。
    素妍裣衽拜礼:“请皇上派两个太医跟我学药灸术。”
    大总管“哎哟”一声,“今儿他们就学过一回,瞧瞧,把皇上都烫起水泡了,这得多疼呀。”
    弄伤龙体,便是斩其满门也不为过,皇帝只杀施灸太医一人,着属轻罚。
    吴王冷声道:“太医们要么年纪大,手下不稳,要么年轻的,尚无这施灸的本事,还得你来。”
    素妍见推托不过,心里暗道:难不成就回不了晋阳?这不是给自己找死么,皇帝的生死本与他无干,怎么就搅进来。“到了二十八日,皇上会让我出宫吧?”她不想卷入帝位更替的麻烦之中,她还没活够呢,便是前世那等屈辱她也活下来了,想要比曹玉臻、胡香灵活得更久。如今比前世要好,她更想活着,更想看到江家的长安久稳。
    皇帝有些不解。
    素妍温雅笑着,没有讨好巴结之意,反而是对一个长辈的敬重,“二月二十八是我二哥家长子的婚宴。我是当小姑姑的总得去不是。”这可谓是最好的藉口,离二十八还有几日,正好借了这几日手把手地教两名太医施灸,她就不信,还会出岔子。
    皇帝突地忆起另一件事来,“听说罗思源与仁和县主的婚事也订下了?”
    “是,在三月二十日。完婚之后,罗思源便要赶往淮南,这才催着娶人。”
    此时已是四更时分,宫里的更鼓声传来,一个老太监重复地报着时辰:“四更二刻,小心火烛!”

正文 384 六部行走

皇宫的东、西两角设有更鼓楼,每个时辰更鼓楼上的人照灯传递讯息。更鼓楼上有铜壶夜漏,滴漏声声,延续百年而不灭。但凡更鼓楼上的人一照灯影,左右为更,上下为刻,如“四更二刻”左右摇晃四下再上下摇晃两下。停凝片刻,再重复一遍。全城的更夫们瞧见后,便据时传递时辰。
    皇帝对大总管道:“明日早朝着钦天监选期,九公主也该嫁入平西候府了。”
    看这样子,有得慕容氏忙碌的了,几个月办三回喜事,便是各家也没有,更没有同一年就将三个儿女的嫁娶事宜办完的。
    素妍欠身告退离去。
    大总管传了宫娥,送她往昭阳宫去。
    昭阳宫曾经是先皇后居住过的地方,皇后有自己的凤仪宫,又建了这昭阳宫为第二寝宫,是北齐以来,唯一一个有两处寝宫的皇后。先皇后常住昭阳宫是为了就近服侍、照料皇上起居饮食。许是荣宠太盛,先皇后只做一年多的皇后就病逝而去,太医说是积劳成疾。
    今儿听了素妍说乾明太子是被人害死的,皇帝甚至疑心起先皇后的死因。
    先皇后与乾明太子,都是年纪轻轻便弃他而去。
    世间最大的痛苦,莫过于眼睁睁看着自己最爱的人相继离去,终日留在身边的都是算计自己,虚心假意之人。
    皇帝对吴王道:“告诉你母妃,让她明日入宫见驾。”
    吴王应声。
    通常都是舒太妃自己入宫请安,一月中只得一两次。二十年来皇帝诏见舒太妃的次数屈指可数。
    一个是翁爹。一个年轻守寡的儿媳,便在民间也是少有见面的,这在皇家见面的机会就更少。
    *
    二月二十四日的议政大殿上,群臣发现。今日的皇帝精神比往日好了许多,端坐龙椅,一双眸子在皇子们的身上流转。
    朝堂里,消息灵通的臣子已听说晋地发现十五万雄兵,并造有大量兵器的事。这个时候但凡聪明的,都不敢提立储的事儿,生怕触了皇帝的逆鳞。
    今晨又听宫里传出消息,昨晚给皇上诊脉的几个太医不见了,早前一个给皇上施药灸的太医被杀。到了深夜三更时分。还是琰世子出宫请了安西郡主入宫给皇上施灸。
    安西郡主这个法子很管用,至少大家都有目共睹,今晨的皇帝很精神,除了比几月前清瘦许多,亦瞧不出是个病人。
    皇帝轻叹一声,“朕的九公主已到了婚配之龄。”女儿大了终是要出嫁的,皇帝的身子一日不如一日,旁的孩子倒不担心,唯独心挂着最年幼的九公主,“袁爱卿。最近有什么适宜嫁娶的黄道吉日。”
    一个美髯道士走出臣子队列,抱拳回道:“启禀皇上,三月的吉日有三月初二、三月初十、三月二十。”
    皇帝想到仁和县主便是三月二十,一嫁一娶若在同一日也不错,至少平西候府可以更热闹一些。“三月二十日,九公主与江传达完婚,着礼部准备大婚事宜。”
    有人在朝堂上寻觅了一遍,看到江书鸿,却未见到江书鲲影子。听说江书鲲染了风寒在家休养。
    臣子不敢触及皇子党争。小心翼翼地奏禀了几件大事,皇帝朗声道:“给西北百姓拨种子的事由吴王与户部协商处理。”
    有人心头一沉。这是什么状况。
    皇帝要吴王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