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八仙得道-第5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怕又感。据铁拐先生说,此镜的功用,和他那葫芦,有同样的效力。总之同是本人一些精神所寓。

道到深处,魂魄可游于天地之外,虽千百年前后的事情,可凭一照之功,完全显示出来,丝毫不得舛差。此法后被杨仁传出,但道力不及,只能书符念咒,以代魂游之功,且所现甚微,不大明显。用以侦查案情,访察寇盗,很有灵验,数千年来流传不替,今人称为圆光。江湖中人,有藉此以敛钱者,本旨既失,效力愈微。圆光之说,渐为上流社会所诋斥,其实圆光不灵之理,不过窃皮毛欺世之辈,哪有什么道理。可不能因此辈胡闹,就并举圆光而诋毁之,那真成为因噎废食的笨伯了。直到近数十年来,西方哲学家又师铁拐先生之意,创为催眠术,可以不藉符咒,不用镜子,而确知过去未来远近真伪之事,但手续甚繁。也有特种性质的人,不能施术者。亦有精神欠充,未能深造者。而发明未久,不肖之徒又有藉催眠术之名,以愚人者。

受愚者多,妄谓催眠术和滑圆光一般,毫无理由。其实真正的催眠学家,学成此术大不容易。此等哲人,世上本不多见。其它皆袭取皮毛之徒,何足以言学理。总之,此法创自铁拐先生。

杨仁传其法,西哲师其理,要之不外魂灵的作用,即先生所谓精神所寓。以先生的道力神通,心血一潮,立知千万里外事者;屈指一算,知千百年后事者。不但不用器具,更没什么手续。

如此方能成为真仙,才是真正神仙的本领。究竟又非西哲和杨仁所能梦想所能及了。

闲话丢开,如今且说铁拐先生把蓝宅事情办了,即带着仙姑、月英二人,重复驾起云头,直至海宁地方,径投玄珠子的庙中。玄珠自从接任以来,多显灵应,以故香火之盛,一时无两。听说铁拐先生到来,慌忙出迎。二仙相见,大喜大笑,携手入内。铁拐先生命仙姑等相见,各叙景慕之意。玄珠问起铁拐云游的情形,铁拐先生也问他防蛟守土的事情。因把途中所见老蛟南来的情形,告诉了他。玄珠叹道:“此畜不除,浙难未已。小弟虽会同龙王,多方设法绝其出入之路,怎奈此妖神通不在我辈之下。诚虑百密一疏,中其奸计。那时百万生灵,责任在我一人身上。自顾才浅,担此重任,每一念及,未尝不栗栗自危。道兄既不弃我,惠然肯来,度必有以教我。”铁拐先生笑道:“道友大谦了。老蛟虽凶,从来说,邪不胜正。况有道兄谨慎留心,坐镇海口,又得平氏夫妇相助,料老蛟也无可如何。纵有意外,真是劫数所关,无可幸免。在道兄但能始终如一,不懈不苟,不以一时雅兴,忘却平时的戒惧,如此便是劫数到来,也与道兄无关了。”

玄珠子听了,口中连连称是。心中却甚觉铁拐先生这番教言,来得不大切实。好似一种敷衍塞责的门面话。心里这样想,面上也稍觉有些不大诚服的态度表现出来。铁拐先生明知其意,只作不曾明白。当晚玄珠预备了江南鲜果,越中名产,宴请三位远宾。宾主畅谈,竭欢尽情。

到了次日,铁拐先生就率了仙姑、月英离开海宁,北至中州。

铁拐先生笑对月英说:“教你一点小玩意儿。”月英不解其情。

仙姑笑道:“师兄必有作用。贤妹只用心学习,不必多问。”铁拐先生口念咒语,命月英熟诵,又在他的两掌心写隐显二字,说道:“用此咒语,可以变心中欲变的人物。但非正道,不能持久,大约可有一二天的效用。掌中二字即隐显身子的符咒。欲隐时,可将左手向上,人就瞧不出你的所在。要现时,用右手向下一覆,立可显出身子。这等法子,是一种玩意儿,不能当作正经仙法看。正经变化隐身之法,都要真实功力,可以变化无穷,并用不着什么符咒。但你初起出家,还谈不到这等功夫,也且这等功夫并非修道正宗。到了大道功成,都可不烦勤习,自然通达。若皮毛未得,先学术数,便是弃本逐末,既分学道之心,又于养心有害,是绝对使不得的。今天所教,虽非真正玩意儿,也该认作是一种好玩的事情,不必苦苦萦心,反召外魔。至于我所以教你的缘故,你可明白么?”

月英茫然道:“弟子正在狐疑。师尊既言求道不必先求术数,致分学道之心,为什么今天又先把比术数更下一层的符咒之事,教给弟子?并又再三训戒,只可当作一种玩意儿。弟子自揣根基未固,学力毫无,岂是学习玩意之时?又难道不怕分了求道之心么?弟子愚昧,望乞师尊明白指示。”

铁拐先生听了,深喜他能知大体,有操守,先奖勉了他几句,方说:“此来专为采和之事,也却是为你起见。我对于你,已有十分坚强的信心。对于采和,却还不敢断定他有无变志。因想,趁此时机,试察他几次,也不专为试验他的诚心与否。他若是真有造化的,经我这番试察,也可益坚修道之心。他能早一日升天,你也可以早一天出世。所以说为他也是为你。你和采和的心愿,也似我和你何师妹一般。师妹一天不成仙,我也一天不登天。你何师妹的用功,还了得么?这几时,你该见他那种刻苦勤炼,晨兴夜寐的情形。他现于性命之学,已十得七八,大概不久也可成正果。我虽等候了他几百年,他也很不辜负我了。希望将来采和对你,也有这样的用心,格外的努力,你也可以省些心事,我也得了极大的安慰了。”

月英听了,还不十分明白。铁拐先生笑而叹道:“这孩子如此聪明,这点小事,都想不出来,岂非懵懂一时?”仙姑也说道:“贤妹不用痴想。师兄的用意,我全明白,告诉了你吧。”月英听到这句,忽然省悟起来,不觉失笑道:“真是弟子太不聪明了。师尊之意,必是要弟子变化什么,去试察采和,可是不是呢?”二仙见说,都大笑起来,说:“你如今才明白了么?”铁拐先生因吩咐他如此如此,切勿有误,可得采和的真情。月英领命。铁拐先生向下一看,忽然指着下界一个村庄,说道:“这里已是豫州地界,在黄河之南。我料采和今夜必当来此借宿,现在还在半途之上。我和你何师妹先去,如此这般,吓他一下,看他可有些胆量?他要来到村中,你就照我这计策,如法办理,不得有误。于是大家按落云头,落在一个土地庙内,吓得那土地慌忙出来招待上仙。铁拐先生慰劳了几句,把来意对他说明,叫他照顾月英,为他年幼路生,恐有舛错。月英便在庙中等采和。铁拐先生和何仙姑仍复出庙,用缩地法,赶到十里之外一个山坡后面。铁拐先生手指对面的林子,说:“那树林中间,彳亍行路的,就是采和来了。此际荒野无人,瞧他正在四顾彷徨,必是想找人问路。贤妹可速动手去引他过来罢。”仙姑听了,笑了笑,一扭身子,变成白发婆婆迎着采和走上前去。那边采和正因日暮路迷,想找个人来问条路径。忽见前面走来这个老婆子,心中大为欢慰,忙着上前施礼,问道:“贫道是往王屋山的,因贪赶路程,误了打尖,请婆婆指示哪处是大路,哪里有宿头?”仙姑听了,回头指道:“你往那边去,绕过这个山坡,再赶五六里路,就有村子,可以借宿。”采和举手称谢,拔步就行。此时天已垂暮,斜日黄昏。采和心中越急,迈步越快。可奈山坡在望,终是赶不上去。

采和不觉又笑又气,自己说道:“性急的人,终是这等样子。路径长短,是有一定的,怎会忽远忽近。自然是我心中发急,所以觉得越走越慢了。”话虽如此,可是那时的道路,也委实有些可怪,明明相距不远,却实实在在地走了有半个时辰。垂暮光阴,自然差不得一刻两刻,经他多走半个时辰,自然要赶到黄昏时候了。采和到了山坡下,已觉有些乏力,不觉急道:“据老太婆说,过了山坡,还有六七里路,才有村子。如今天已全黑,路径难辨,人又非常辛苦,怎能赶得这许多路。况且看此山虽不十分高峻,而峰峦重迭,还恐怕有虎狼暴客出没其中。万一遇到这些东西,不但手无寸铁,难以抵挡,而且疲乏之身,连逃走都很是不易的。这可怎么好呢?”想了一会儿,料到久坐此地终非长策,只得鼓起勇气前进。刚要绕转山坡,忽然满山树木萧然作响,一阵狂风吹得采和浑身发抖,禁不住向山上一望,只见树林中间,两盏极大的红灯,正在一闪一闪地发出光来。

采和心中大疑,说:“山中没有人居住,怎能有这等大灯?况且刚才并没瞧见,怎么一下子工夫就有这对红灯?是谁上去悬挂的,挂在这里又有什么用呢?”想到这一层,更不觉再往上探望几眼,哪知不望则已,一经瞧清,不由得大喊一声,吓倒在地。不知采和因甚怕这红灯,却看下回分解。

第六十二回 一蟒攀两山劈山成路 孤身访大道为道舍生

却说采和因见高山之上陡现两盏红灯,心中十分惊异,不由抬头一望,这才瞧清,不是什么红灯,却是一条其大无二,其长无比的巨蛇。所见红灯,乃是它的眼睛。一个蛇头大逾八斗,身粗十围,长亘十里。头在此山,腹在对面山头,约可五里。采和从小读书,曾听人讲说故事,有十余丈长的泥鳅,吞没一只肥猪。当时听为奇闻,吓得晚上不敢睡觉。哪知今日所见,其荒唐离奇,不可思议。竟又超出泥鳅吞猪之上。这就怪不得他要大惊小叫,吓倒地上了。幸他此番立志求仙,早把性命置于度外,因之胆气也比平时豪壮百倍。

略一定心,就奋然起立,自己喝道:“采和采和,你一个求仙访道之人,休说十里长,十围大,一条小小的曲…,就是遮天盖地,倒海翻江的真龙,也怕不得这么多。走走走,它干它的,我走我的,怕它作什么,放好大步,只顾前进。心中又还时时不忘那条小小曲。小小一个心窝,禁不住弼弼地跳个不住,但同时他又自己责备自己,说不要想它,不要想它,想它便不是好汉。可话虽如此说,他那小小方寸之地,却并不听他指挥,兀自骨碌碌不住的转那畏惧惶惑的念头。心中这般想,两只腿子,也不能受他调度起来。虽是一般的走着,却是趑趑趄趄的,十分不得劲儿。

正在拼死前进,那山上的两盏大灯,好似知道他的去向似的,忽地旋转身,向这面射来,照在采和身上,宛然就是两道电炬,同时且有一股腥恶难闻的臭味,一阵阵钻入他的鼻孔子里。这还不算厉害,谁知这怪东西宛如专一和他作对一般,猛可地把个硕大的头颅,向前一冲,但听空中轰然一声,一个大东西,横亘半天,把个绝大的脑袋,搁在离采和身子十丈多远的一枝绝大的古木上。采和已经吓昏,当然不暇再去考查它的尾巴放在哪个山头上。但见那枝合抱的古木,连根带枝地摆动了几下,似要折断的样子,也可以想见这蛇的力量了。

这时的采和,分明已在那蛇的项下,而且蛇身离地,不及丈半,只要稍微伸个懒腰就可以把他压死。或是略为打个喷嚏,把身子震动一下,也能将他摔到数里外面去。更可惊的是蛇眼向着前面,大有与采和同道行进的趋向。此际的采和,真个只有赶紧退回原路的一法。若是一味前进,迟早终必葬入蛇腹中去。采和惊魂略定,辗转筹思,觉得处此绝境,为保全性命起见,无论如何不如暂向后退,觅个比较平坦广阔的所在,坐上一夜,到天明再作计较。念头方起,猛可地记起在泰山时说的那番壮话来。

现在师尊和月英等虽然不在面前,但自己既然夸下这等海口,而前途危险层出不穷,若一遇意外,便思退步,如何到得王屋山。这不但得罪于师尊,见笑于月英、杨仁等,且自己的道行,也永无进步之日。再说,人生安危存亡,确有天命。命该横死,便是退出此地,那蛇也可以向后一转,追逐而来。我这小小身躯,仍不够它一餐点心。或者遇虎狼暴客之类,不死于蛇,仍不得不死于他们之手。若是命不该死,或尚有成仙的希望,我便冲过蛇身下面,只要静静悄悄地不去惊动着它,难道它这么一个硕大的动物,就少了我这份小小的点心不成?

想到这里,胆子壮大起来。并又发出一种孩子的妄想来,要把自己身子来作个修道成否的试验,因即额手向天,虔虔诚诚地祝告道:“弟子蓝采和决心修仙,不避险难。如大道克成,升天有望,俾得安然渡过这座小小曲…的难关。要是前途无望,弟子也犯不着白白辛苦这一生。凡人在世,哪有不死之理?同是一死,横死好死,有何分别?早死晚死,更没道理,还请神明示应,饬下曲…老爷,将弟子一口吞下肚去,弟子就在它这小肚子内,做根小小的蛔虫,也无怨言。”说毕,放下手,定着心,大踏步往前便走。走不数步,啊呀,不好了!那曲…真不和他客气,也不晓它是打个呵欠,还是伸个懒腰,但见面前黑呼呼一大块东西,从半空中横堕而下,头还在树上,尾巴也仍在山上。只这中间一大段,卧在地上,刚正将采和的去路挡住。这一来,把采和才提了起来的胆子,又立刻收得比黄豆还小,瑟勒勒地只是发抖,口中只叫着:“天啊,天啊!难道真个我是修仙无望,该往曲…肚子中做蛔虫去吗?那么,我师尊他们为什么要将我哄到这里来,白白送死。与其存心要我的性命,何必从恶舅手中,将我劫救出来呢?师尊啊,你老人家也忒会捉弄人了。”说一阵,哭一阵。

再瞧瞧蛇身,并不怎样动弹,而且后面也没有什么阻拦。若要后退,还是可以平安退却。但采和自谓修道之人,须要做克己慎独功夫。虽然命在顷刻,还是守着方才祝告的话,绝无后退之心。并且一味设法,希望越这蛇身而过。

这时天已昏黑,四野中一点灯光都没有。所藉以辨认路径者,还是靠着采和所谓曲…爷爷的一对大红灯儿。上文说过,蛇眼向前,与采和有同道行进的趋势。因此两道闪电也似的光亮,竟把采和前进的路子,照得非常光明。采和于百无聊赖中,忽又转出一个孩子念头。他想:“若能和这位曲…爷爷做了弟兄,正可托赖着它的光明,送我前去村中,岂不大好。”但他也知道这是孩子思想,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