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红楼生涯之贾环by书荒者-第2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罢了。


贾环不喜欢薛宝钗但也绝谈不上讨厌,更说不上会对付薛宝钗。可千不该,万不该,薛宝钗为了嫁入贾家把赵姨娘当作踏脚石。当他贾环是死的么?有了成年庶子的姨娘是那么好对付的么?有时候,事情无对错,只关立场。


终于,贾环抓住了机会。女人的心,贾环很了解,特别是嫉妒。对此,贾环做了一番安排。就在林黛玉婚礼前夕,贾环让下面的人去梨香院散播谣言。


梨香院是王夫人拨给薛家住的。环境、地理位置皆好,偏居一隅又不远离贾府。内围伺候的人不好说,但是外围的人员却是龙鱼混杂。有一个看门的马婆子,众人皆知她嘴碎。贾环就让人从马婆子那开始散播谣言。


谣言,愈传愈烈,传到了薛宝钗的耳朵里。家世,美貌,夫君,那个病秧子都得了。凭什么?薛宝钗心里越发的苦了。


但是这并不足以薛宝钗做出什么。唯有一点,薛宝钗没的选择了。薛姨妈和王夫人在元春封嫔后已经谈起“金玉良缘”。薛宝钗已经把贾宝玉当做所有物。她还能忍么?能忍得住未来夫君心里有牵挂的女子么?不能。


在众人辛辛苦苦隐瞒事实的时候,薛宝钗干了一件傻事,刺激贾宝玉。薛宝钗成功了。然而,事情也大条了。


贾环知道,薛宝钗终会嫁进贾家。贾环并不想阻拦,并且乐意推一把。只是,贾环并不希望薛宝钗那么轻易的嫁进贾家。如此,贾环的推波助澜很成功。


贾环相信,现在的王夫人绝对会对薛宝钗不喜。不过,最让人惊喜的是袭人,神来一笔。这样的情况下,薛宝钗就算嫁进府里,王夫人也不会如当初那般喜欢薛宝钗。而贾老太太本来就不喜,现在就更加不喜了。如此,贾环的目的达到了。



贾环可没有圣母情节,让嫁进贾府的薛宝钗联合王夫人一起对付自己和赵姨娘。现在的贾环心里一点愧疚都没有。算计薛宝钗算计的心安理得。


贾环想的没有错。在贾宝玉吐血后,薛宝钗就收到了消息,同时也知道了袭人说的那句话。薛宝钗心里彷佛有一股气,咽也不是,吐也不是。不知道是怨袭人,还是怨自己的,或者更怨贾宝玉。更是悔恨难当。


薛宝钗害怕了。就在薛宝钗如坐针毡时,收到消息的薛姨妈也急急的赶了来。进门开口的第一句话就是:“我儿怎可如此鲁莽?”


 “妈”薛宝钗喊完这句,眼泪也止不住的落了下来。不知道是委屈的,还是害怕的。


薛姨妈女儿如此,哪里敢再说话。心里更是心疼的紧,若不是老爷去的早,女儿一个姑娘家哪用如此,步步盘算。心疼的拍了拍后背:“快收了泪。万事有妈在,别怕。”


薛宝钗想到刚才忍不住落泪,羞赧的擦了擦眼角道:“妈,这事怎么办。我,姨妈定是要恼我了。”


薛姨妈细细的思量了一下,又道:“别急。你姨妈前儿不是拿了咱们家的银子修别墅?”


听得薛姨妈这么一提,薛宝钗心里也不急了,转了转眼睛笑道:“可不是。只是,说到底这事是我错了的。还是要向姨妈好好赔罪才好。还有老太太那边…。。”


 “没错。”薛姨妈欣慰的拍了拍薛宝钗的手:“瞧你,急的都掉金豆豆了。多久没见到我儿这般了。呵呵。”看着自己一向有主见的女儿又回来了,心也落下了大半。



薛宝钗到底擅长算计之人,被薛姨妈这么一提醒,脑子又重新运转开来:“妈,此事还要好生赔礼才是。您说?”



 “此事确实要好好打算一番。你看这样如何?”薛姨妈斟酌了一下:“前头是送了名贵药材的。再过几日再由你哥办几桌席面,你看这样可好?”


 “嗯,是不错。不过,宴客名单呢?若是单请贾家,人未免太少了。毕竟旁支咱们是不请的。若是请了外人又太说不过去。不如…。”薛宝钗想了想:“不如让哥哥和宝玉他们另开几桌。府里的长辈再开一桌,又女眷再开一桌。请个戏班子也是行的。”


 “此主意甚好。”薛姨妈想了想又说道:“天也晚了。明儿我们去看看宝玉和你姨妈。顺道给老太太请安。毕竟…”


薛宝钗想到此,勉强的点了点头。薛姨妈看自己女儿脸色如常便也放下心来,回了自个房间。


在看不见薛姨妈的身影后,薛宝钗脸上挂满了嘲讽和落寞。不知道是在嘲讽自己抑或是嘲讽好姨妈的。


薛宝钗扪心自问,并不曾做过天怒人怨的事情。可是为什么想要的永远离得那么远。那么努力,任何事情皆不落人之后,却往往事与愿违?


一瞬间,薛宝钗又笑了。低低笑声从指缝中露出来,让候在外面的丫鬟有种毛骨悚然的感觉。


 “姑娘,姑娘。”莺儿急急的叫着,生怕自家大小姐出了什么事情。


 “无事,进来吧。”薛宝钗听声,理了理衣服的褶皱,细细的擦了脸:“我乏了,打盆水来,今儿早些歇下罢。”


 “是,姑娘。”莺儿看见自家小姐没事,心里松了口气。踩着轻快的脚步出了屋子。


第二天,薛姨妈早早的带着薛宝钗向贾母请安。


贾老太太还正在用早饭时便听到丫鬟来报,说是薛家来请安。不动声色的继续喝粥,完全不受影响,只说:“让她们在厅里侯着罢。”


贾老太太要摆谱,谁能反对?薛姨妈母女俩只能侯着。让人家欺上门,不是史老太君的风格。本来,贾老太太挺喜欢薛宝钗,觉的这女娃长得富贵,雍容,看起来甚是大气。可自从王夫人说起金玉良缘,贾老太太就开始不喜欢薛宝钗了。


原因,总是有的。先前有林黛玉这个外甥女,本来是想留给宝玉的。谁知王夫人不识趣,不喜欢林黛玉。贾老太太想着先等等,反正两玉的年龄还小,可以等不是?谁知还没等到。王夫人就提出宝钗和宝玉俩人的好事。


且不说黛玉的家世如何。单是薛宝钗的家世贾老太太就不接受。再怎么有钱,那也只是皇商。皇商前面加个皇字,依然是商贾。贾老太太的娘家和贾家一样,皆是从军功起家。本就缺少世家礼数,现在要是取了商家,更是让人贻笑大方了。


外人都道:一股子暴发户气味。当然,贾老太太并没觉的缺少世家礼数,自我感觉好的不得了。


贾老太太就想吧,那就拖着,结果一拖就拖到了黛玉订婚,对象不是自己的孙子。情何以堪,气煞,气煞。好么,没了黛玉还有京城各大世家不是?结果王夫人旧事重提。可这时,元春成了皇妃。


奈何,贾老太太为了给皇妃生母面子,没有撂脸子,只是打着太极。谁知省亲别墅一事下来,王夫人向薛家拿了银子。贾老太太气的,当场直捶胸。可是这时的贾府已经有点捉襟见肘了。
这些事,一件件,一桩桩。


贾老太太也不用打太极了,用了人家钱,脸皮再厚也不敢翻脸不是?贾老太太咬咬牙,能拖一时是一时。一个拖字诀,生生的拖了薛宝钗的青春。


其实吧,贾老太太心里也有打算。薛宝钗其实还是不错的,看着是个能生养的,若是真的没了办法,成了姻缘也未尝不可。只是老太太心里多少有些疙瘩。于是贾老太太想着,继续考察考察,谁知道考察出大事儿了。


孙子被没过门的孙媳妇弄吐血了。贾老太太心里是当真不乐意了,这孙媳妇没进门呢,就开始顶撞丈夫,进了门了那还了得?


贾老太太心里也清楚,量薛家姑娘进门了也不敢如何。只是,找茬就是找茬。那就是鸡蛋挑骨头。今早送上门来了,老太太还不得想着方儿落薛家面子。

第53章 第 53 章
 


薛家姑娘的遭遇,闻者伤心,见着流泪。


就是在贾老太太跟前伺候的王夫人心里对薛宝钗也有些疙瘩。心里暗暗埋怨薛姨妈。不过到底是姐妹,不愿意在贾府被老太太落面子。


贾老太太看着也差不多了,搀着丫鬟慢慢出了屋子,进了正堂。看着薛宝钗的样子,心里暗暗警惕了起来,又笑道:“让你们久等,这不,人老了,睡的多。说不定哪天就一睡不起了。”


 “不敢,倒是我们来早了。老太君老当益壮,还要等着抱曾孙呢。”薛姨妈连连说道,就怕老太太再说出什么惊悚的话来:“宝丫头,快给老太君和二太太赔罪。”


 “这是怎么说的?”贾老太太一边说一边把玩着手里的茶盖。怎么看都是漫不经,可硬生生就让人听出咄咄逼人来。


 “老太太,在这里向您和姨妈赔礼了。原和宝玉谈起了林妹妹,就说了起来。不曾想,宝玉…”说着,薛宝钗便声泪俱下:“宝玉这般,我和妈也是担心的紧。向老太太和姨妈赔礼了。”说着,便要行起大礼。


贾老太太哪里肯让薛宝钗行礼,可终究慢了一步,抿了抿嘴道:“宝丫头是个心思多的,快起了吧。薛家太太,快快把宝丫头扶起来。”说着,笑的越加和蔼。只是,仔细一看便会发现老太太的嘴是紧紧抿着的。至此,只有老太太心里清楚,对薛家到底有多不满。


随后,薛姨妈又把宴客的事情说了一遍,贾老太太可有可无,不过到底还是要给王夫人面子,便也答应了下来。


薛姨妈和薛宝钗总算松了口气。

有时候,隔阂总在细微的事情中产生。

虽然王夫人爱财,但不得不说,在关系到宝玉时,是个慈母。是以,薛家母子的做派,王夫人和贾老太太看似放下了,其实心里都记着。这两人也算是另一种和谐了。


林妹妹嫁人引发的血案总算告一段落。起码表面上是平静的。


借着府里难得的平静,贾环也不像往常天天跑到孙学政府上躲清静了。要是在元春没封嫔前,那倒还是安静的。元春封嫔后,日子总是过的太闹。不是被贾政拉着宴客,就是被贾老太太拉着露脸。那段日子的贾环苦不堪言。


现在难得的安静总算让贾环松了口气。毕竟总在孙学政府里也不好。换个地方,比如在书肆,去的太频繁,总会惹人怀疑,到时候只怕王夫人又要找借口。现在总算好了,在自己院子里,想干什么干什么。


 本来贾环以为这样的日子能持续到殿试前夕,没想到孙学政却说:“现在已经是三月下旬,得了榜的举子都在,出去走走能结交一些人脉。”贾环听言乖乖的点了点头。


贾环也明白这个道理,于是只好拉着书童去一些举子常去的客栈,倒也能听到些消息。顺带也结交了几个人。其中谈的最好的还是一个从山东来的举子。似乎也是书香世家。但这并不足以让贾环结交,最主要的还是因为此人生性豁达。


要说结交的人为什么这么少,贾环也有贾环的无奈。举凡京城世家,嫡子皆是捐官,少有自考。能不捐官的大多数生性高傲,并不屑和贾环这等庶子交流。例如京城世家庶子,多是因为元春封嫔和贾府的名头,想从贾环这里牵头。


当然,贾环也不会热脸贴人家的冷屁股。于是,选择结交对象更难了。不过还是有收获的,起码结交两个谈得来的朋友。如豁达的朱志刚和张衡亭。更让贾环欣喜的是,偶尔的言论总能让人触发新的灵感。这让贾环的殿试有了底气。


在等待的时间里,贾环又悄悄的让人买了个不起眼甚至有些寒酸的小院子。同时也去一些同年的聚会,这让贾环对古代的士子有了直观的感受。

考试是苦逼的,举凡现代人知道。但,古代的学生更苦逼。批改试卷的老师多,众口难调,永远没有标准答案。试题由皇帝钦定,谁知道哪天皇帝抽风哪天正常,模拟那都是口胡。


考试的环境,更加苦逼。一个笼子里坐着。吃喝拉撒全赶在一块,那气味,能熏死个人,睡觉时,因为气味引来的蚊子能有一大片。香囊要多少个才能赶走蚊子,那永远是未知的谜题。


总之,经过身心的折磨,那还要有运气。这就是古代士子的直观感受。


想到这里,贾环忍不住吐槽:难怪贾珠英年早逝。


京郊庄子

 “你对殿试的结果有多少把握?”孙学政看着这个聪慧的学生,心里笑的很得意。


贾环斟酌了一下:“有六成。学生说不好。到时候殿试,还是要看临场发挥。”基本能参加殿试,一切就尘埃落定了,但谨慎无大错。

孙学政一听,笑咪了眼,背着手,迈着方步不说话。

贾环无奈的看着自家老师的背影,乖乖跟上前。


 “呵呵,你也别急。”说着,随处找了块石头坐下,又指了指旁边的石头示意贾环也坐下来:“为师本也是考官,为了避嫌,索性没有参与此次殿试之事。不过,此事倒是不着急。说说,你有何打算?”


 “我是庶子,家里定不会为我某前程。说来还是要看圣上如何裁定,我便等着消息便是。不过,若是不外放是最好的。姨娘在府里,外放又不能带着姨娘,倒是有些不安心。”贾环想着就把心里话说了出来。


孙学政想到得到的消息,心里点了点头:“你放心罢。以你一贯的成绩,进翰林想来是不难的。若是。为师还是有些面子的,定能替你周旋一番。”


贾环听了这些话很感动,若不是有了这个老师,说不定就连进考场都不太容易,能安安稳稳的进入春闱,这里面很大一部分原因都是因为这个老师。不过,若是让老师周旋,贾环心里多少有些不愿意。并不是因为什么自尊心作祟,还是不想老师太过操心,于是便小心说道:“让先生为学生周旋,那真是学生的大过了。得之我幸失之我命,先生大可不必为了学生如此。”


听了这些话,孙学政怎么不知这个学生是什么想法。这个学生本就清冷,还是因为接触的时间长才慢慢改善过来。罢了,学生的成绩总不会让自己太失望的:“你也别急。若是你扶的上,为师便是求人也无不可。若是你扶不上,那为师就当没你这个学生。说这些还太早,且等着吧。”


这话虽然不中听,但贾环不是不识好歹的人:“先生的大恩,学生无以为报。学生定不会让先生蒙羞。”说罢,郑重的行了一礼。心里却暗暗发誓,有机会定要做些什么来报答。


 “礼也忒多了,我可不爱这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