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新五代史-第1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将,太祖怒,拘虔裕于军中。邢州孟迁降梁,为晋人所围,太祖遣虔裕以精兵百

人疾驰,夜破晋围,入邢州,迟明,立梁旗帜于城上,晋人以为救兵至,乃退。

已而晋兵复来,迁执虔裕降于晋,见杀。

○谢彦章

谢彦章,许州人也。幼事葛从周,从周怜其敏惠,养以为子,授之兵法,从

周以千钱置大盘中,为行阵偏伍之状,示以出入进退之节,彦章尽得之。及壮,

事梁太祖为骑将。是时,贺瑰善用步卒,而彦章与孟审澄、侯温裕皆善将骑兵,

审澄、温裕所将不过三千,彦章多而益办。彦章事末帝,累迁匡国军节度使。贞

明四年,晋攻河北,贺瑰为北面招讨使,彦章为排阵使,屯于行台。彦章为将,

好礼儒士,虽居军中,尝儒服,或临敌御众,肃然有将帅之威,左右驰骤,疾若

风雨。晋人望其行阵齐整,相谓曰:“谢彦章必在此也!”其名重敌中如此。瑰

心忌之。彦章与瑰行视郊外,瑰指一地语彦章曰:“此地冈阜隆起,其中坦然,

营栅之地也。”已而晋兵栅之,瑰疑彦章阴以告晋,益恶之。彦章故与马步都虞

候朱珪有隙,瑰欲速战,彦章请持重以老敌,珪乃诬彦章以为将反。瑰旦享士,

使珪伏甲杀之,审澄、温裕皆见害。

 卷二十四 唐臣传第十二

○郭崇韬

郭崇韬,代州雁门人也,为河东教练使。为人明敏,能应对,以材干见称。

庄宗为晋王,孟知祥为中门使,崇韬为副使。中门之职,参管机要,先时,吴珙、

张虔厚等皆以中门使相继获罪。知祥惧,求外任,庄宗曰:“公欲避事,当举可

代公者。”知祥乃荐崇韬为中门使,甚见亲信。

晋兵围张文礼于镇州,久不下,而定州王都引契丹入寇。契丹至新乐,晋人

皆恐,欲解围去,庄宗未决,崇韬曰:“契丹之来,非救文礼,为王都以利诱之

耳,且晋新破梁军,宜乘已振之势,不可遽自退怯。”庄宗然之,果败契丹。庄

宗即位,拜崇韬兵部尚书、枢密使。

梁王彦章击破德胜,唐军东保杨刘,彦章围之。庄宗登垒,望见彦章为重堑

以绝唐军,意轻之,笑曰:“我知其心矣,其欲持久以弊我也。”即引短兵出战,

为彦章伏兵所射,大败而归。庄宗问崇韬:“计安出?”是时,唐已得郓州矣,

崇韬因曰:“彦章围我于此,其志在取郓州也。臣愿得兵数千,据河下流,筑垒

于必争之地,以应郓州为名,彦章必来争,既分其兵,可以图也。然板筑之功难

卒就,陛下日以精兵挑战,使彦章兵不得东,十日垒成矣。”庄宗以为然,乃遣

崇韬与毛璋将数千人夜行,所过驱掠居人,毁屋伐木,渡河筑垒于博州东,昼夜

督役,六日垒成。彦章果引兵急攻之,时方大暑,彦章兵热死,及攻垒不克,所

失太半,还趋杨刘,庄宗迎击,遂败之。

康延孝自梁奔唐,先见崇韬,崇韬延之卧内,尽得梁虚实。是时,庄宗军朝

城,段凝军临河。唐自失德胜,梁兵日掠澶、相,取黎阳、卫州,而李继韬以泽

潞叛入于梁,契丹数犯幽、涿,又闻延孝言梁方召诸镇兵欲大举,唐诸将皆忧惑,

以谓成败未可知。庄宗患之,以问诸将,诸将皆曰:“唐得郓州,隔河难守,不

若弃郓与梁,而西取卫州、黎阳,以河为界,与梁约罢兵,毋相攻,庶几以为后

图。”庄宗不悦,退卧帐中,召崇韬问计,崇韬曰:“陛下兴兵仗义,将士疲战

争、生民苦转饷者,十余年矣。况今大号已建,自河以北,人皆引首以望成功而

思休息。今得一郓州,不能守而弃之,虽欲指河为界,谁为陛下守之?且唐未失

德胜时,四方商贾,征输必集,薪刍粮饷,其积如山。自失南城,保杨刘,道路

转徙,耗亡太半。而魏、博五州,秋稼不稔,竭民而敛,不支数月,此岂按兵持

久之时乎?臣自康延孝来,尽得梁之虚实,此真天亡之时也。愿陛下分兵守魏,

固杨刘,而自郓长驱捣其巢穴,不出半月,天下定矣!”庄宗大喜曰:“此大丈

夫之事也!”因问司天,司天言:“岁不利用兵。”崇韬曰:“古者命将,凿凶

门而出。况成算已决,区区常谈,岂足信也!”庄宗即日下令军中,归其家属于

魏,夜渡杨刘,从郓州入袭汴,八日而灭梁。庄宗推功,赐崇韬铁券,拜侍中、

成德军节度使,依前枢密使。庄宗与诸将以兵取天下,而崇韬未尝居战阵,徒以

谋议居佐命第一之功,位兼将相,遂以天下为己任,遇事无所回避。而宦官、伶

人用事,特不便也。

初,崇韬与宦者马绍宏俱为中门使,而绍宏位在上。及庄宗即位,二人当为

枢密使,而崇韬不欲绍宏在己上,乃以张居翰为枢密使,绍宏为宣徽使。绍宏失

职怨望,崇韬因置内勾使,以绍宏领之。凡天下钱谷出入于租庸者,皆经内勾。

既而文簿繁多,州县为弊,遽罢其事,而绍宏尤侧目。崇韬颇惧,语其故人子弟

曰:“吾佐天子取天下,今大功已就,而群小交兴,吾欲避之,归守镇阳,庶几

免祸,可乎?”故人子弟对曰:“俚语曰:‘骑虎者,势不得下。’今公权位已

隆,而下多怨嫉,一失其势,能自安乎?”崇韬曰:“奈何?”对曰:“今中宫

未立,而刘氏有宠,宜请立刘氏为皇后,而多建天下利害以便民者,然后退而乞

身。天子以公有大功而无过,必不听公去。是外有避权之名,而内有中宫之助,

又为天下所悦,虽有谗间,其可动乎?”崇韬以为然,乃上书请立刘氏为皇后。

崇韬素廉,自从入洛,始受四方赂遗,故人子弟或以为言,崇韬曰:“吾位

兼将相,禄赐巨万,岂少此邪?今藩镇诸侯,多梁旧将,皆主上斩袪射钩之人也。

今一切拒之,岂无反侧?且藏于私家,何异公帑?”明年,天子有事南郊,乃悉

献其所藏,以佐赏给。

庄宗已郊,遂立刘氏为皇后。崇韬累表自陈,请依唐旧制,还枢密使于内臣,

而并辞镇阳,优诏不允。崇韬又曰:“臣从陛下军朝城,定计破梁,陛下抚臣背

而约曰:‘事了,与卿一镇。’今天下一家,俊贤并进,臣惫矣,愿乞身如约。”

庄宗召崇韬谓曰:“朝城之约,许卿一镇,不许卿去。欲舍朕,安之乎?”崇韬

因建天下利害二十五事,施行之。

李嗣源为成德军节度使,徙崇韬忠武。崇韬因自陈权位已极,言甚恳至。庄

宗曰:“岂可朕居天下之尊,使卿无尺寸之地?”崇韬辞不已,遂罢其命,仍为

侍中、枢密使。

同光三年夏,霖雨不止,大水害民田,民多流死。庄宗患宫中暑湿不可居,

思得高楼避暑。宦官进曰:“臣见长安全盛时,大明、兴庆宫楼阁百数。今大内

不及故时卿相家。”庄宗曰:“吾富有天下,岂不能作一楼?”乃遣宫苑使王允

平营之。宦官曰:“郭崇韬眉头不伸,常为租庸惜财用,陛下虽欲有作,其可得

乎?”庄宗乃使人问崇韬曰:“昔吾与梁对垒于河上,虽祁寒盛暑,被甲跨马,

不以为劳。今居深宫,荫广厦,不胜其热,何也?”崇韬对曰:“陛下昔以天下

为心,今以一身为意,艰难逸豫,为虑不同,其势自然也。愿陛下无忘创业之难,

常如河上,则可使繁暑坐变清凉。”庄宗默然。终遣允平起楼,崇韬果切谏。宦

官曰:“崇韬之第,无异皇居,安知陛下之热!”由是谗间愈入。

河南县令罗贯,为人强直,颇为崇韬所知。贯正身奉法,不受权豪请托,宦

官、伶人有所求请,书积几案,一不以报,皆以示崇韬。崇韬数以为言,宦官、

伶人由此切齿。河南自故唐时张全义为尹,县令多出其门,全义厮养畜之。及贯

为之,奉全义不屈,县民恃全义为不法者,皆按诛之。全义大怒,尝使人告刘皇

后,从容为白贯事,而左右日夜共攻其短。庄宗未有以发。皇太后崩,葬坤陵,

陵在寿安,庄宗幸陵作所,而道路泥涂,桥坏。庄宗止舆问:“谁主者?”宦官

曰:“属河南。”因亟召贯,贯至,对曰:“臣初不奉诏,请诘主者。”庄宗曰:

“尔之所部,复问何人!”即下贯狱,狱吏榜掠,体无完肤。明日,传诏杀之。

崇韬谏曰:“贯罪无佗,桥道不修,法不当死。”庄宗怒曰:“太后灵驾将发,

天子车舆往来,桥道不修,卿言无罪,是朋党也!”崇韬曰:“贯虽有罪,当具

狱行法于有司。陛下以万乘之尊,怒一县令,使天下之人,言陛下用法不公,臣

等之过也。”庄宗曰:“贯,公所爱,任公裁决!”因起入宫,崇韬随之,论不

已。庄宗自阖殿门,崇韬不得入。贯卒见杀。

明年征蜀,议择大将。时明宗为总管,当行。而崇韬以谗见危,思立大功为

自安之计,乃曰:“契丹为患北边,非总管不可御。魏王继岌,国之储副,而大

功未立,且亲王为元帅,唐故事也。”庄宗曰:“继岌,小子,岂任大事?必为

我择其副。”崇韬未及言,庄宗曰:“吾得之矣,无以易卿也。”乃以继岌为西

南面行营都统,崇韬为招讨使,军政皆决崇韬。

唐军入蜀,所过迎降。王衍弟宗弼,阴送款于崇韬,求为西川兵马留后,崇

韬以节度使许之。军至成都,宗弼迁衍于西宫,悉取衍嫔妓、珍宝奉崇韬及其子

廷诲。又与蜀人列状见魏王,请崇韬留镇蜀。继岌颇疑崇韬,崇韬无以自明,因

以事斩宗弼及其弟宗渥、宗勋,没其家财。蜀人大恐。

崇韬素嫉宦官,尝谓继岌曰:“王有破蜀功,师旋,必为太子,俟主上千秋

万岁后,当尽去宦官,至于扇马,亦不可骑。”继岌监军李从袭等见崇韬专任军

事,心已不平,及闻此言,遂皆切齿,思有以图之。庄宗闻破蜀,遣宦官向延嗣

劳军,崇韬不郊迎,延嗣大怒,因与从袭等共构之。延嗣还,上蜀簿,得兵三十

万,马九千五百匹,兵器七百万,粮二百五十三万石,钱一百九十二万缗,金银

二十二万两,珠玉犀象二万,文锦绫罗五十万匹。庄宗曰:“人言蜀天下之富国

也,所得止于此邪?”延嗣因言蜀之宝货皆入崇韬,且诬其有异志,将危魏王。

庄宗怒,遣宦官马彦珪至蜀,视崇韬去就。彦珪以告刘皇后,刘皇后教彦珪矫诏

魏王杀之。

崇韬有子五人,其二从死于蜀,余皆见杀。其破蜀所得,皆籍没。明宗即位,

诏许归葬,以其太原故宅赐其二孙。

当崇韬用事,自宰相豆卢革、韦悦等皆倾附之,崇韬父讳弘,革等即因佗事,

奏改弘文馆为崇文馆。以其姓郭,因以为子仪之后,崇韬遂以为然。其伐蜀也,

过子仪墓,下马号恸而去,闻者颇以为笑。然崇韬尽忠国家,有大略。其已破蜀,

因遣使者以唐威德风谕南诏诸蛮,欲因以绥来之,可谓有志矣!

○安重诲

安重诲,应州人也。其父福迁,事晋为将,以骁勇知名。梁攻朱宣于郓州,

晋兵救宣,宣败,福迁战死。重诲少事明宗,为人明敏谨恪。明宗镇安国,以为

中门使,及兵变于魏,所与谋议大计,皆重诲与霍彦威决之。明宗即位,以为左

领军卫大将军、枢密使,兼领山南东道节度使。固辞不拜,改兵部尚书,使如故。

在位六年,累加侍中兼中书令。

重诲自为中门使,已见亲信,而以佐命功臣,处机密之任,事无大小,皆以

参决,其势倾动天下。虽其尽忠劳心,时有补益,而恃功矜宠,威福自出,旁无

贤人君子之助,其独见之虑,祸衅所生,至于臣主俱伤,几灭其族,斯其可哀者

也。

重诲尝出,过御史台门,殿直马延误冲其前导,重诲怒,即台门斩延而后奏。

是时,随驾厅子军士桑弘迁,殴伤相州录事参军;亲从兵马使安虔,走马冲宰相

前导。弘迁罪死,虔决杖而已。重诲以斩延,乃请降敕处分,明宗不得已从之,

由是御史、谏官无敢言者。

宰相任圜判三司,以其职事与重诲争,不能得,圜怒,辞疾,退居于磁州。

朱守殷以汴州反,重诲遣人矫诏驰至其家,杀圜而后白,诬圜与守殷通谋,明宗

皆不能诘也。而重诲恐天下议己因取三司积欠二百余万,请放之,冀以悦人而塞

责,明宗不得已,为下诏蠲除之。其威福自出,多此类也。

是时,四方奏事,皆先白重诲然后闻。河南县献嘉禾,一茎五穗,重诲视之

曰:“伪也。”笞其人而遣之。夏州李仁福进白鹰,重诲却之,明日,白曰:

“陛下诏天下毋得献鹰鹞,而仁福违诏献鹰,臣已却之矣。”重诲出,明宗阴遣

人取之以入。佗日,按鹰于西郊,戒左右:“无使重诲知也!”宿州进白兔,重

诲曰:“兔阴且狡,虽白何为!”遂却而不白。

明宗为人虽宽厚,然其性夷狄,果于杀人。马牧军使田令方所牧马,瘠而多

毙,坐劾当死,重诲谏曰:“使天下闻以马故,杀一军使,是谓贵畜而贱人。”

令方因得减死。明宗遣回鹘侯三驰传至其国。侯三至醴泉县,县素僻,无驿马,

其令刘知章出猎,不时给马,侯三遽以闻。明宗大怒,械知章至京师,将杀之,

重诲从容为言,知章乃得不死。其尽忠补益,亦此类也。

重诲既以天下为己任,遂欲内为社稷之计,而外制诸侯之强。然其轻信韩玫

之谮,而绝钱镠之臣;徒陷彦温于死,而不能去潞王之患;李严一出而知祥贰,

仁矩未至而董璋叛;四方骚动,师旅并兴,如投膏止火,适足速之。此所谓独见

之虑,祸衅所生也。

钱镠据有两浙,号兼吴越而王,自梁及庄宗,常异其礼,以羁縻臣属之而已。

明宗即位,镠遣使朝京师,寓书重诲,其礼慢。重诲怒,未有以发,乃遣其嬖吏

韩玫、副供奉官乌昭遇复使于镠。而玫恃重诲势,数凌辱昭遇,因醉使酒,以马

箠击之。镠欲奏其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