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新五代史-第4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威等虽不叛以降虏,亦未必不亡;然开虏之隙,自一景延广,而卒成晋祸者,此

三人也。视重威、彦泽之死,而晋人所以甘心者,可以知其愤疾怨怒于斯人者,

非一日也。至于争已戮之尸,脔其肉,剔其髓而食之,撦裂蹈践,斯须而尽,

何其甚哉!此自古未有也。然当是时,举晋之兵皆在北面,国之存亡,系此三人

之胜败,则其任可谓重矣。盖天下恶之如彼,晋方任之如此,而终以不悟,岂非

所谓“临乱之君,各贤其臣”者欤?

 卷五十三 杂传第四十一

○王景崇

王景崇,邢州人也。为人明敏巧辩,善事人。唐明宗镇邢州,以为牙将,其

后尝从明宗,隶麾下。明宗即位,拜通事舍人,历引进阁门使,驰诏方镇、监军

征伐,必用景崇。后事晋,累拜左金吾卫大将军,常怏怏人主不能用其材。晋亡,

萧翰据京师,景崇厚赂其将高牟翰以求用。已而翰北归,许王从益居京师,用景

崇为宣徽使、监左藏库。汉高祖起太原,景崇取库金奔迎高祖。高祖至京师,拜

景崇右卫大将军,未之奇也。高祖攻邺,景崇不得从,乃求留守起居表,诣行在

见高祖,愿留军中效用,为高祖画攻战之策,甚有辩,高祖乃奇其材。

是时,汉方新造,凤翔侯益、永兴赵赞皆尝受命契丹,高祖立,益等内顾自

疑,乃阴召蜀人为助,高祖患之。及已破邺,益等惧,皆请入朝。会回鹘入贡,

言为党项所隔不得通,愿得汉兵为援,高祖遣景崇以兵迎回鹘。景崇将行,高祖

已疾,召入卧内戒之曰:“益等已来,善矣,若犹迟疑,则以便宜图之。”景崇

行至陕,赵赞已东入朝,而蜀兵方寇南山,景崇击破蜀兵,追至大散关而还。高

祖乃诏景崇兼凤翔巡检使。

景崇至凤翔,侯益未有行意,而高祖崩,或劝景崇可速诛益,景崇念独受命

先帝而少主莫知,犹豫未决。益从事程渥,与景崇同乡里,有旧,往说景崇曰:

“吾与子为故人,吾位不过宾佐,而子已贵矣,奈何欲以阴狡害人而取之乎?侯

公父子爪牙数百,子毋妄发,祸行及矣!非吾,谁为子言之。”于是景崇颇不欲

杀益,益乃亡去,景崇大悔失不杀之。

益至京师,隐帝新立,史弘肇、杨邠等用事,益乃厚赂邠等,阴以事中景崇。

已而益拜开封尹,景崇心不自安,讽凤翔将吏求己领府事。朝廷患之,拜景崇邠

州留后,以赵晖为凤翔节度使。景崇乃叛,尽杀侯益家属,与赵思绾共推李守贞

为秦王,隐帝即以赵晖讨之。景崇西招蜀人为助,蜀兵至宝鸡,为晖将药元福、

李彦从所败。晖攻凤翔,堑而围之,数以精兵挑战,景崇不出。晖乃令千人潜之

城南一舍,伪为蜀兵旗帜,循南山而下,声言蜀救兵至矣,须臾尘起,景崇以为

然,乃令数千人溃围而出以为应。晖设伏以待之,景崇兵大败,由是不敢复出。

明年,守贞、思绾相次皆败,景崇客周璨谓景崇曰:“公能守此者,以有河

中、京兆也。今皆败矣,何所恃乎?不如降也。”景崇曰:“诚累君等,然事急

矣,吾欲为万有一得之计可乎?吾闻赵晖精兵皆在城北,今使公孙辇等烧城东门

伪降,吾以牙兵击其城北兵,脱使不成而死,犹胜于束手屯。”璨等皆然之。迟

明,辇烧东门将降,而府中火起,景崇自焚矣,辇乃降晖。

○赵思绾

赵思绾,魏州人也。为河中节度使赵赞牙将。汉高祖即位,徙赞镇永兴,赞

入朝京师,留思绾兵数百人于永兴。高祖遣王景崇至永兴,与齐藏珍以兵迎回鹘,

阴以西事属之。景崇至永兴,赞虽入朝,而其所召蜀兵已据子午谷,景崇用思绾

兵击走之。遂与思绾俱西,然以非己兵,惧思绾等有二心,意欲黥其面以自随,

而难言之,乃稍微风其旨。思绾厉声请先黥以率众,齐藏珍恶之,窃劝景崇杀思

绾,景崇不听,与俱西。

高祖遣使者召思绾等,是时侯益来朝,思绾以兵从益东归。思绾谓其下常彦

卿曰:“赵公已入人手,吾属至,并死矣,奈何?”彦卿曰:“事至而变,勿预

言也。”益行至永兴,永兴副使安友规出迎益,饮于郊亭,思绾前曰:“兵馆城

东,然将士家属皆居城中,愿纵兵入城挈其家属。”益信之以为然。思绾与部下

入城,有州校坐于城门,思绾殴之,夺其佩刀斩之,并斩门者十馀人,遂闭门劫

库兵以叛。

高祖遣郭从义、王峻讨之,经年莫能下,而王景崇亦叛,与思绾俱送款于李

守贞,守贞以思绾为晋昌军节度使。隐帝遣郭威西督诸将兵,先围守贞于河中。

居数月,思绾城中食尽,杀人而食,每犒宴,杀人数百,庖宰一如羊豕。思绾取

其胆以酒吞之,语其下曰:“食胆至千,则勇无敌矣!”思绾计穷,募人为地道,

将走蜀,其判官陈让能谓思绾曰:“公比于国无嫌,但惧死而为此尔!今国家用

兵三方,劳敝不已,诚能翻然效顺,率先自归,以功补过,庶几有生;若坐守穷

城,待死而已。”思绾然之,乃遣教练使刘珪诣从义乞降,而遣其将刘筠奉表朝

廷。拜思绾镇国军留后,趣使就镇,思绾迟留不行。蜀阴遣人招思绾,思绾将奔

蜀,而从义亦疑之,乃遣人白郭威,威命从义图之。从义因入城召思绾,趣之上

道,至则擒之。思绾问曰:“何以用刑?”告者曰:“立钉也。”思绾厉声曰:

“为吾告郭公,吾死未足塞责,然钉磔之丑,壮夫所耻,幸少假之。”从义许之,

父子俱斩于市。

○慕容彦超

慕容彦超,吐谷浑部人,汉高祖同产弟也。尝冒姓阎氏,彦超黑色胡髯,号

阎昆仓。少事唐明宗为军校,累迁刺史。唐、晋之间,历磁、单、濮、棣四州,

坐濮州造麹受赇,法当死,汉高祖自太原上章论救,得减死,流于房州。契丹灭

晋,汉高祖起太原,彦超自流所逃归汉,拜镇宁军节度使。杜重威反于魏,高祖

以天平军节度使高行周为都部署以讨之,以彦超为副。彦超与行周谋议多不协,

行周用兵持重,兵至城下,久之不进。彦超欲速进战,而行周不许。行周有女嫁

重威子,彦超扬言行周以女故,惜贼城而不攻,行周大怒。高祖闻二人不相得,

惧有佗变,由是遽亲征。彦超数以事凌辱行周,行周不能忍,见宰相涕泣,以屎

塞口以自诉。高祖知曲在彦超,遣人慰劳行周,召彦超责之,又遣诣行周谢过,

行周意稍解。

是时,汉兵顿魏城下已久,重威守益坚,诸将皆知未可图,方伺其隙,而彦

超独言可速攻,高祖以为然,因自督士卒急攻,死伤者万馀人,由是不敢复言攻。

后重威出降,高祖以行周为天雄军节度使,行周辞不敢受,高祖遣苏逢吉谕之曰:

“吾当为尔徙彦超。”行周乃受,而彦超徙镇泰宁。

隐帝已杀史弘肇等,又遣人之魏杀周太祖及王峻等,惧事不果,召诸将入卫

京师。使者至兖,彦超方食,释匕箸而就道。周兵犯京师,开封尹侯益谓隐帝曰:

“北兵之来,其家属皆在京师,宜闭门以挫其锐,遣其妻子登陴以招北兵,可使

解甲。”彦超诮益曰:“益老矣!此懦夫之计也。”隐帝乃遣彦超副益,将兵于

北郊。周兵至,益夜叛降于周。彦超力战于七里,隐帝出劳军,太后使人告彦超

善卫帝,彦超大言报曰:“北兵何能为?当于阵上喝坐使归营。”又谓隐帝曰:

“官家宫中无事,明日可出观臣战。”明日隐帝复出劳军,彦超战败奔兖州,隐

帝遇弑于北郊。

周太祖入立,彦超不自安,数有所献,太祖报以玉带,又赐诏书安慰之,呼

彦超为弟而不名,又遣翰林学士鲁崇谅往慰谕之,彦超心益疑惧。已而刘旻自立

于太原,出兵攻晋、绛,太祖遣王峻用兵西方,彦超乘间亦谋反,遣押衙郑麟至

京师求入朝,太祖知其诈,手诏许之。彦超复称管内多盗而止,又为高行周所与

书以进,其辞皆指斥周过失,若欲共反者。太祖验其印文伪,以书示行周。彦超

又遣人南结李昪,昪为出兵攻沐阳,为周兵所败,而刘旻攻晋、绛不克,解去。

太祖乃遣侍卫步军指挥使曹英、客省使向训讨之,彦超闭城自守。

初,彦超之反也,判官崔周度谏曰:“鲁,诗书之国也,自伯禽以来未有能

霸者,然以礼义守之而长世者多矣。今公英武,一代之豪杰也,若量力相时而动,

可以保富贵终身。李河中、安襄阳、镇阳杜令公,近岁之龟鉴也。”彦超大怒,

未有以害之。已而见围,因大括城中民赀以犒军,前陕州司马阎弘鲁惧其鞭扑,

乃悉家赀以献。彦超以为未尽,又欲并罪周度,乃令周度监括弘鲁家。周度谓弘

鲁曰:“公命之死生,系财之多少,愿无隐也。”弘鲁遣家僮与周度属刂掘搜索

无所得。彦超又遣郑麟持刃迫之,弘鲁惶恐拜其妻妾,妻妾皆言无所隐。周度入

白彦超,彦超不信,下弘鲁及周度于狱。弘鲁乳母于泥中得金缠臂献彦超,欲赎

出弘鲁,彦超大怒,遣军校笞弘鲁夫妇肉烂而死,遂斩周度于市。

是岁,镇星犯角、亢,占曰:“角、亢,郑分,兖州当焉。”彦超即率军府

将吏步出西门三十里致祭,迎于开元寺,塑像以事之,日常一至,又使民家立黄

幡以禳之。

彦超为人多智诈而好聚敛,在镇尝置库质钱,有奸民为伪银以质者,主吏久

之乃觉。彦超阴教主吏夜穴库垣,尽徙其金帛于佗所而以盗告。彦超即榜于市,

使民自占所质以偿之,民皆争以所质物自言,已而得质伪银者,置之深室,使教

十馀人日夜为之,皆铁为质而包双银,号“铁胎银”。其被围也,勉其城守者曰:

“吾有银数千铤,当悉以赐汝。”军士私相谓曰:“此铁胎尔,复何用哉!”皆

不为之用。明年五月,太祖亲征,城破,彦超夫妻皆投井死,其子继勋率其徒五

百人出奔被擒,遂灭其族。兖州平,太祖诏赠阎弘鲁左骁卫大将军、崔周度秘书

监。

 卷五十四 杂传第四十二

《传》曰:“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善乎,管生之

能言也!礼义,治人之大法;廉耻,立人之大节。盖不廉,则无所不取;不耻,

则无所不为。人而如此,则祸乱败亡,亦无所不至,况为大臣而无所不取,无所

不为,则天下其有不乱,国家其有不亡者乎!予读冯道《长乐老叙》,见其自述

以为荣,其可谓无廉耻者矣,则天下国家可从而知也。

予于五代,得全节之士三,死事之臣十有五,而怪士之被服儒者以学古自名,

而享人之禄、任人之国者多矣,然使忠义之节,独出于武夫战卒,岂于儒者果无

其人哉?岂非高节之士恶时之乱,薄其世而不肯出欤?抑君天下者不足顾,而莫

能致之欤?孔子以谓:“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岂虚言也哉!

予尝得五代时小说一篇,载王凝妻李氏事,以一妇人犹能如此,则知世固尝

有其人而不得见也。凝家青、齐之间,为虢州司户参军,以疾卒于官。凝家素贫,

一子尚幼,李氏携其子,负其遗骸以归。东过开封,止旅舍,旅舍主人见其妇人

独携一子而疑之,不许其宿。李氏顾天已暮,不肯去,主人牵其臂而出之。李氏

仰天长恸曰:“我为妇人,不能守节,而此手为人执邪?不可以一手并污吾身!”

即引斧自断其臂。路人见者,环聚而嗟之,或为弹指,或为之泣下。开封尹闻之,

白其事于朝,官为赐药封疮,厚恤李氏,而笞其主人者。呜呼,士不自爱其身而

忍耻以偷生者,闻李氏之风,宜少知愧哉!

○冯道

冯道,字可道,瀛州景城人也。事刘守光为参军,守光败,去事宦者张承业。

承业监河东军,以为巡官,以其文学荐之晋王,为河东节度掌书记。庄宗即位,

拜户部侍郎,充翰林学士。道为人,能自刻苦为俭约。当晋与梁夹河而军,道居

军中,为一茅庵,不设床席,卧一束刍而已。所得俸禄,与仆厮同器饮食,意恬

如也。诸将有掠得人之美女者以遗道,道不能却,置之别室,访其主而还之。其

解学士居父丧于景城,遇岁饥,悉出所有以赒乡里,而退耕于野,躬自负薪。有

荒其田不耕者与力不能耕者,道夜往,潜为之耕。其人后来愧谢,道殊不以为德。

服除,复召为翰林学士。行至汴州,遇赵在礼作乱,明宗自魏拥兵还,犯京师。

孔循劝道少留以待,道曰:“吾奉诏赴阙,岂可自留!”乃疾趋至京师。庄宗遇

弑,明宗即位,雅知道所为,问安重诲曰:“先帝时冯道何在?”重诲曰:“为

学士也。”明宗曰:“吾素知之,此真吾宰相也。”拜道端明殿学士,迁兵部侍

郎。岁馀,拜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天成、长兴之间,岁屡丰熟,中国无事。道尝戒明宗曰:“臣为河东掌书记

时,奉使中山,过井陉之险,惧马蹶失,不敢怠于衔辔;及至平地,谓无足虑,

遽跌而伤。凡蹈危者虑深而获全,居安者患生于所忽,此人情之常也。”明宗问

曰:“天下虽丰,百姓济否?”道曰:“谷贵饿农,谷贱伤农。”因诵文士聂夷

中《田家诗》,其言近而易晓。明宗顾左右录其诗,常以自诵。水运军将于临河

县得一玉杯,有文曰“传国宝万岁杯”,明宗甚爱之,以示道,道曰:“此前世

有形之宝尔,王者固有无形之宝也。”明宗问之,道曰:“仁义者,帝王之宝也。

故曰:‘大宝曰位,何以守位曰仁。’”明宗武君,不晓其言,道已去,召侍臣

讲说其义,嘉纳之。

道相明宗十馀年,明宗崩,相愍帝。潞王反于凤翔,愍帝出奔卫州,道率百

官迎潞王入,是为废帝,遂相之。废帝即位,愍帝犹在卫州,后三日,愍帝始遇

弑崩。已而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