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新五代史-第5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侍御史知杂事。累拜左谏议大夫,迁中书舍人。融曰:“文辞非臣所长也。”遂

辞不拜。时诏修洛阳大内,融上疏切谏,高祖褒纳其言,即诏罢其役。迁御史中

丞,改尚书右丞,分司西京。卒,年六十。

○何泽

何泽,广州人也。父鼎,唐末为容管经略使。泽少好学,长于歌诗。举进士,

为洛阳令。唐庄宗好畋猎,数践民田,泽乃潜身伏草间伺庄宗,当马谏曰:“陛

下未能一天下以休兵,而暴敛疲民以给军食。今田将熟,奈何恣畋游以害多稼?

使民何以出租贼,吏以何督民耕?陛下不听臣言,愿赐臣死于马前,使后世知陛

下之过。”庄宗大笑,为之止猎。拜仓部郎中。明宗时,数上书言事。明宗幸汴

州,又欲幸邺,而人情不便,大臣屡言不听;泽伏閤切谏,明宗嘉之,拜吏部郎

中、史馆修撰。泽外虽直言,而内实邪佞,尝于内殿起居,班退,独留,以笏叩

颡,北望而呼曰:“明主,明主!”闻者皆哂之。

五代之际,民苦于兵,往往因亲疾以割股,或既丧而割乳庐墓,以规免州县

赋役。户部岁给蠲符,不可胜数,而课州县出纸,号为“蠲纸”。泽上书言其敝,

明宗下诏悉废户部蠲纸。

泽与宰相赵凤有旧,数私于凤,求为给谏。凤薄其为人,以为太常少卿。敕

未出而泽先知之,即称新官上章自诉。章下中书,凤等言:“泽未拜命而称新官,

轻侮朝廷,请坐以法。”乃以太仆少卿致仕,居于河阳。泽时年已七十,尚希仕

进,即遣婢宜子诣匦上章言事,请立秦王为皇太子。秦王素骄,多不轨,遂成其

祸,由泽而始。晋高祖入立,召为太常少卿,以疾卒于家。

○王权

王权,字秀山,太原人也。唐左仆射起之曾孙。父荛,官至右司郎中。权举

进士,为右补阙。唐亡,事梁为职方员外郎、知制诰、翰林学士,累迁御史中丞。

唐庄宗灭梁,贬权随州司马。起为右庶子,累迁户部尚书。晋高祖时为兵部尚书。

是时,高祖以父事契丹,权当奉使,叹曰:“我虽不才,安能稽颡于穹庐乎?”

因辞不行,坐是停任。逾年以太子少傅致仕。卒,年七十入,赠左仆射。

○史圭

史圭,常山石邑人也。为人明敏好学。为宁晋、乐寿县令,有善政,县人立

碑以颂之。郭崇韬镇成德,辟为从事。明宗时,为尚书郎。安重诲为枢密使,荐

圭直学士。故事,直学士职虽清,而承领文书,参掌庶务,与判官无异。重诲素

不知书,倚圭以备顾问,始白许圭升殿侍立。枢密直学士升殿自圭始。改尚书右

丞,判吏部铨事。重诲败死,圭出为贝州刺史。罢归常山,闭门绝人事,出入闾

里乘辎軿车。晋高祖立,召拜刑部侍郎、盐铁副使,迁吏部侍郎,分知铨事,有

能名。以疾罢,卒于常山。

○龙敏

龙敏,字欲讷,幽州永清人也。少仕州,摄参军。刘守光乱,敏避之沧州,

遂客于梁,久不调。敏素善冯道,道为唐庄宗从事,乃潜往依之。监军张承业谓

道曰:“闻子有客,可与俱来。”道以敏见承业,承业辟敏监军巡官,使掌奏记。

庄宗即位,召拜司门员外郎。敏父咸式,年七十馀,而其祖父年九十馀,皆在邺,

敏乃求为兴唐尹,事祖、父以孝闻。丁母忧,去职。赵在礼反,逼敏起视事。明

宗即位,在礼镇沧州,敏乃复得居丧。服除,累拜兵部侍郎。冯赟留守北京,辟

敏副留守。赟入为枢密使,敏拜吏部侍郎。是时,晋高祖起太原,乞兵契丹。唐

废帝在怀州,赵德钧父子有异志,张敬达屯于晋安,势甚危急。废帝问计从臣,

敏曰:“晋所恃者契丹也。东丹王失国之君,今在京师,若以兵送东丹自幽州而

入西楼,契丹且有内顾之忧,何暇助晋?晋失契丹,大事去矣。”又谓李懿曰:

“敏,燕人也,能知德钧。德钧为将,守城婴堑,笃励健儿而已。使其当大敌,

奋不顾身,非其能也。况有异志乎?今闻驾前之马,犹有五千,愿得壮者千匹,

健兵千人,与勇将郎万金,自平遥沿山冒虏中而趋官砦,且战且行,得其半达,

则事济矣!”懿为言之废帝,废帝莫能用。然人皆壮其大言。历晋为太常卿,使

于吴越。是时,使吴越者,见吴越王皆下拜,敏独揖之。还,迁工部侍郎。乾祐

元年,疡发于首卒,赠右仆射。

 卷五十七 杂传第四十五

○李崧

李崧,深州饶阳人也。崧幼聪敏,能文章,为镇州参军。唐魏王继岌为兴圣

宫使,领镇州节度使,以推官李荛掌书记。崧谓掌书吕柔曰:“魏王皇子,天下

之望,书奏之职,非荛所当。”柔私使崧代为之,以示卢质、冯道,道等皆以为

善。乃以崧为兴圣宫巡官,拜协律郎。继岌与郭崇韬代蜀,以崧掌书记。继岌已

破蜀,刘皇后聪谗者言,阴遣人之蜀,教继岌杀崇韬,人情不安。崧入见继岌曰:

“王何为作此危事?诚不能容崇韬,至洛诛之何晚?今远军五千里,不见咫尺之

诏杀大臣,动摇人情,是召乱也。”继岌曰:“吾亦悔之,奈何?”崧乃召书吏

三四人,登楼去梯,夜以黄纸作诏书,倒用都统印,明旦告谕诸军,人心乃定。

师还,继岌死于道。崧至京师,任圜判三司,用崧为盐铁判官,以内忧去职

还乡里。服除,范延光居镇州,辟崧掌书记。延光为枢密使,崧拜拾遗,直枢密

院。累迁户部侍郎、端明殿学士。长兴中,明宗春秋高,秦王从荣多不法,晋高

祖为六军副使,惧祸及,求出外藩。是时,契丹入雁门,明宗选将以捍太原,晋

高祖欲之。枢密使范延光、赵延寿等议将,久不决,明宗怒甚,责延寿等,延寿

等惶恐,欲以康义诚应选,崧独曰:“太原,国之北门,宜得重臣,非石敬瑭不

可也!”由是从崧议。晋高祖深德之,阴遣人谢崧曰:“为浮屠者,必合其尖。”

盖欲使崧终始成己事也。其后晋高祖以兵入京师,崧窜匿伊阙民家,晋高祖召为

户部侍郎,拜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枢密使。丁内艰,起复。

高祖崩,出帝即位,以崧兼判三司,与冯玉对掌枢密。是时,晋兵败契丹于

阳城,赵延寿在幽州,诈言思归以诱晋兵,崧等信之。初,汉高祖在晋,掌亲军,

为侍卫都指挥使,与杜重威同制加平章事,汉高祖耻之,怒不肯谢,晋高祖遣和

凝谕之,乃谢。其后汉高祖出居太原,重威代为侍卫使,崧亦数称重威之材,于

是汉高祖以崧为排己,深恨之。崧又信延寿之诈以为然,卒以重威将大兵,其后

败于中渡,晋遂以亡。

契丹耶律德光犯京师,德光素闻延寿等称崧为人,及入京师,谓人曰:“吾

破南朝,得崧一人而已!”乃拜崧太子太师。契丹北还,命崧以族俱行,留之镇

州。其后麻荅弃镇州,崧与冯道等得还。高祖素不悦崧,又为怨者谮之,言崧为

契丹所厚,故崧遇汉权臣,常惕惕为谦谨,莫敢有所忤。

汉高祖入京师,以崧第赐苏逢吉,崧家遭乱,多埋金宝,逢吉悉有之。而崧

弟屿、{山义}与逢吉子弟同舍,酒酣,出怨言,以为夺我第。崧又以宅券献逢吉,

逢吉尤不喜。汉法素严,杨邠、史弘肇多滥弄法。屿仆葛延遇为屿商贾,多干没

其赀,屿笞责之。延遇夜宿逢吉部曲李澄家,以情告澄。是时,高祖将葬睿陵,

河中李守贞反。澄乃教延遇告变,言崧与其甥王凝谋因山陵放火焚京师,又以蜡

丸书通守贞。逢吉遣人召崧至第,从容告之,崧知不免,乃以幼女托逢吉。逢吉

送崧侍卫狱。崧出乘马,从者去,无一人,崧恚曰:“自古岂有不死之人,然亦

岂有不亡之国乎!”乃自诬伏,族诛。

崧素与翰林学士徐台符相善,后周太祖入立,台符告宰相冯道,请诛葛延遇,

道以延遇数经赦宥,难之。枢密使王峻闻之,多台符有义,乃奏诛延遇。

○李鏻

李鏻,唐宗室子也。其伯父阳事唐,咸通间为给事中。鏻少举进士,累

不中,客河朔间,自称清海军掌书记,谒定州王处直,处直不为礼。乃易其绿衣,

更为绯衣,谒常山李弘规,弘规进之赵王王镕,镕留为从事。其后张文礼弑镕自

立,遣鏻聘唐庄宗于太原。鏻为人利口敢言,乃阴为庄宗画文礼可破之策。

后文礼败,庄宗以鏻为支使。

庄宗即位,拜鏻宗正卿,以李琼为少卿。献祖、懿祖墓在赵州昭庆县,唐

国初建,鏻、琼上言:“献祖宣皇帝建初陵,懿祖光皇帝启运陵,请置台令。”

县中无赖子自称宗子者百馀人,宗正无谱牒,莫能考按。有民诣寺自言世为丹阳

竟陵台令,厚赂宗正吏,鏻、琼不复详考,遂补为令。民即持绛幡招置部曲,

侵夺民田百馀顷,以谓陵园地。民诉于官,不能决,以闻。庄宗下公卿博士,

问故唐诸帝陵寝所在。公卿博士言:“丹阳在今润州,而竟陵非唐事。鏻不学

无知,不足以备九卿。”坐贬司农少卿,出为河中节度副使。

明宗即位,以鏻故人,召还,累迁户部尚书。鏻意颇希大用,尝谓冯道、

赵凤曰:“唐家故事,宗室皆为宰相。今天祚中兴,宜按旧典,鏻虽不才,尝

事庄宗霸府,识今天子于藩邸,论才较业,何后众人?而久置班行,于诸君安乎?”

道等恶其言。后杨溥谍者见鏻言事,鏻谓安重诲曰:“杨溥欲归国久矣,若

朝廷遣使谕之,可以召也。”重诲信之,以玉带与谍者使为信,久而无效,由是

贬鏻兖州行军司马。

鏻与废帝有旧,愍帝时,为兵部尚书,奉使湖南,闻废帝立,喜,以谓必

用己为相。还过荆南,谓高从诲曰:“士固有否泰,吾不为时用久矣。今新天子

即位,我将用矣!”乃就从诲求宝货入献以为贺,从诲与马红装拂二、猓犭然皮

一,因为鏻置酒,问其副使马承翰:“今朝廷之臣,孰有公辅之望?”承翰曰:

“尚书崔居俭、左丞姚顗,其次太常卢文纪也。”从诲笑顾左右,取进奏官报状

示鏻顗与文纪皆拜平章事矣。鏻惭失色。还,遂献其皮、拂,废帝终不用。

初,李愚自太常卿作相,而卢文纪代之,及文纪作相,鏻乃求为太常卿。

及拜命,中谢曰:“臣叨入相之资。”朝士传以为笑。

鏻事晋累迁太子太保。汉高祖即位,拜鏻司徒,居数月卒,年八十八,

赠太傅。

○贾纬

贾纬,镇州获鹿人也。少举进士不中,州辟参军。唐天成中,范延光镇成德,

辟赵州军事判官,迁石邑令。纬长于史学。唐自武宗已后无实录,史官之职废,

纬采次传闻,为《唐年补录》六十五卷。当唐之末,王室微弱,诸侯强盛,征伐

擅出,天下多事,故纬所论次多所阙误。而丧乱之际,事迹粗存,亦有补于史氏。

晋天福中,为太常博士,非其好也,数求为史职,改屯田员外郎、起居郎、史馆

修撰,与修《唐书》。丁内艰,服除,知制诰。累迁中书舍人、谏议大夫、给事

中,复为修撰。汉隐帝时,诏与王伸、窦俨等同修晋高祖、出帝、汉高祖实录。

初,桑维翰为相,常恶纬为人,待之甚薄。纬为维翰传,言“继翰死,有银八千

铤。”翰林学士徐台符以为不可,数以非纬,纬不得已,更为数千铤。广顺元年,

实录成,纬求迁官不得,由是怨望。是时,宰相王峻监修国史,纬书日历,多言

当时大臣过失,峻见之,怒曰:“贾给事子弟仕宦亦要门阀,奈何历诋当朝之士,

使其子孙何以仕进?”言之太祖,贬平卢军行军司马。明年卒于青州。

○段希尧

段希尧,河内人也。晋高祖为河东节度使,以希尧为判官。高祖军屯忻州,

军中有拥高祖呼万岁者,高祖惶惑,不知所为。希尧劝高祖斩其乱首,乃止。高

祖将举兵太原,与其宾佐谋,希尧以为不可,高祖虽不听,然重其为人,不责之

也。高祖入立,希尧比诸将吏,恩泽最薄。久之,稍迁谏议大夫,使于吴越。是

时,江、淮不通,凡使吴越者皆泛海,而多风波之患。希尧过海,遭大风,左右

皆恐惧,希尧曰:“吾平生不欺,汝等恃吾,可无恐也。”已而风亦止。历莱、

怀、棣三州刺史。出帝时,为吏部侍郎,判东、西铨事,累迁礼部尚书。卒,年

七十九,赠太子少保。

○张允

张允,镇州人也。少事镇州为张文礼参军。唐庄宗讨张文礼,允脱身降,庄

宗系之狱,文礼败,乃出之为魏州功曹。赵在礼辟节度推官,历沧、兖二镇掌书

记。入为监察御史,累迁水部员外郎,知制诰。废帝皇子重美为河南尹,掌六军,

以允刚介,乃拜允给事中,为六军判官。罢,迁左散骑常侍。晋高祖即位,屡赦

天下,允为《驳赦论》以献曰:“管子曰:‘凡赦者小利而大害,久而不胜其祸;

无赦者小害而大利,久而不胜其福。’又汉之吴汉疾笃,帝问汉所欲言。汉曰:

‘惟愿陛下无赦尔!’盖行赦不以为恩,不行赦不以为无恩,罚有罪故也。自古

皆以水旱则降德音而宥过,开狴牢而出囚,冀感天心以救其灾者,非也。假有二

人之讼者,一有罪而一无罪,若有罪者见舍,则无罪者衔冤。此乃致灾之道,非

救灾之术也。至使小人遇天灾,则皆喜而相劝以为恶,曰:‘国将赦矣,必舍我

以救灾。’如此,则是教民为恶也。夫天之为道,福善而祸淫。若舍恶人而变灾

为福,则是天又喜人为恶也。凡天之降灾,所以警戒人主节嗜欲,务勤俭,恤鳏

寡,正刑罚而已。”是时,晋高祖方好臣下有言,览之大喜。允事汉为吏部侍郎,

隐帝诛戮大臣,京师皆恐,允常退朝不敢还家,止于相国寺。周太祖以兵入京师,

允匿于佛殿承尘,坠而卒,年六十五。

○王松

王松,父徽,为唐僖宗宰相。松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