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新五代史-第7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饿死,何其盛也!”兵既交,杀伤相半,阵间断箭遗镞,布厚寸余。日暮,德光

引去,分其兵为二,一出沧州,一出深州以归。二年正月,德光复倾国入寇,围

镇州,分兵攻下鼓城等九县。杜重威守镇州,闭壁不敢出。契丹南掠邢、洺、磁,

至于安阳河,千里之内,焚剽殆尽。契丹见大桑木,骂曰:“吾知紫披袄出自汝

身,吾岂容汝活邪!”束薪于木而焚之。是时,出帝病,不能出征,遣张从恩、

安审琦、皇甫遇等御之。遇前渡漳水,遇契丹,战于榆林,几为所虏。审琦从后

救之,契丹望见尘起,谓救兵至,引去。而从恩畏怯,不敢追,亦引兵南走黎阳。

契丹已北,而出帝疾少间,乃下诏亲征,军于澶州,遣杜重威等北伐。契丹归至

古北,闻晋军且至,即复引而南,及重威战于阳城、卫村。晋军饥渴,凿井辄坏,

绞泥汁而饮。德光坐奚车中,呼其众曰:“晋军尽在此矣,可生擒之,然后平定

天下。”会天大风,晋军奋死击之,契丹大败。德光丧车,骑一白橐驼而走。至

幽州,其首领大将各笞数百,独赵延寿免焉。是时,天下旱蝗,晋人苦兵,乃遣

开封府军将张晖假供奉官聘于契丹,奉表称臣,以修和好。德光语不逊。然契丹

亦自厌兵。德光母述律尝谓晋人曰:“南朝汉儿争得一向卧邪?自古闻汉来和蕃,

不闻蕃去和汉,若汉儿实有回心,则我亦何惜通好!”晋亦不复遣使,然数以书

招赵延寿。

延寿见晋衰而天下乱,尝有意窥中国,而德光亦尝许延寿灭晋而立之。延寿

得晋书,伪为好辞报晋,言身陷虏思归,约晋发兵为应。而德光将高牟翰亦诈以

瀛州降晋,晋君臣皆喜。三年七月,遣杜重威、李守贞、张彦泽等出兵,为延寿

应。兵趋瀛州,牟翰空城而去。晋军至城下,见城门皆启,疑有伏兵,不敢入。

遣梁汉璋追牟翰及之,汉璋战死。重威等军屯武强。德光闻晋出兵,乃入寇镇州。

重威西屯中渡,与德光夹水而军。德光分兵,并西山出晋军后,攻破栾城县,县

有骑军千人,皆降于虏。德光每获晋人,刺其面,文曰“奉敕不杀”,纵以南归。

重威等被围粮绝,遂举军降。德光喜,谓赵延寿曰:“所得汉儿皆与尔。”因以

龙凤赭袍赐之,使衣以抚晋军,亦以赭袍赐重威。遣傅住儿监张彦泽将骑二千,

先入京师。晋出帝与太后为降表,自陈过咎。德光遣解里以手诏赐帝曰:“孙儿

但勿忧,管取一吃饮处。”德光将至京师,有司请以法驾奉迎,德光曰:“吾躬

擐甲胃,以定中原,太常之仪,不暇顾也。”止而不用。出帝与太后出郊奉迎,

德光辞不见,曰:“岂有两天子相见于道路邪!”四年正月丁亥朔旦,晋文武百

官班于都城北,望帝拜辞,素服纱帽以待。德光被甲衣貂帽,立马于高冈,百官

俯伏待罪。德光入自封丘门,登城楼,遣通事宣言谕众曰:“我亦人也,可无惧。

我本无心至此,汉兵引我来尔。”遂入晋宫,宫中嫔妓迎谒,皆不顾,夕出宿于

赤冈。封出帝负义侯,迁于黄龙府。癸巳,入居晋宫,以契丹守诸门,门庑殿廷

皆磔犬挂皮,以为厌胜。甲午,德光胡服视朝于广政殿。乙未,被中国冠服,百

官常参,起居如晋仪,而毡裘左衽,胡马奚车,罗列阶陛,晋人俯首,不敢仰

视。二月丁巳朔,金吾六军、殿中省仗、太常乐舞陈于廷,德光冠通天冠,服绛

纱袍,执大珪以视朝,大赦,改晋国为大辽国,开运四年为会同十年。

德光尝许赵延寿灭晋而立以为帝,故契丹击晋,延寿常为先锋,虏掠所得,

悉以奉德光及其母述律。德光已灭晋而无立延寿意,延寿不敢自言,因李崧以求

为皇太子。德光曰:“吾于燕王无所爱惜,虽我皮肉,可为燕王用者,吾可割也。

吾闻皇太子是天子之子,燕王岂得为之?”乃命与之迁秩。翰林学士张砺进拟延

寿中京留守、大丞相、录尚书事、都督中外诸军事。德光索笔,涂其录尚书事、

都督中外诸军事,止以为中京留守、大丞相,而延寿前为枢密使、封燕王皆如故。

又以砺为右仆射兼门下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与故晋相和凝并为宰相。砺,

明宗时翰林学士,晋高祖起太原,唐废帝遣砺督赵延寿进军于团柏谷,已而延寿

为德光所锁,并砺迁于契丹。德光重其文学,仍以为翰林学士。砺常思归,逃至

境上,为追者所得,德光责之,砺曰:“臣本汉人,衣服饮食言语不同,今思归

而不得,生不如死。”德光顾其通事高唐英曰:“吾戒尔辈善待引人,致其逃去,

过在尔也。”因笞唐英一百而待砺如故,其爱之如此。德光将视朝,有司给延寿

貂蝉冠,砺三品冠服,延寿与砺皆不肯服。而延寿别为王者冠以自异。砺曰:

“吾在上国时,晋遣冯道奉册北朝,道赍二貂冠,其一宰相韩延徽冠之,其一命

我冠之。今其可降服邪!”卒冠貂蝉以朝。三月丙戌朔,德光服靴、袍,御崇元

殿,百官入阁,德光大悦,顾其左右曰:“汉家仪物,其盛如此。我得于此殿坐,

岂非真天子邪!”其母述律遣人赍书及阿保机明殿书赐德光。明殿,若中国陵寝

下宫之制,其国君死,葬,则于其墓侧起屋,谓之明殿,置官属职司,岁时奉表

起居如事生,置明殿学士一人掌答书诏,每国有大庆吊,学士以先君之命为书以

赐国君,其书常曰报儿皇帝云。

德光已灭晋,遣其部族酋豪及其通事为诸州镇刺史、节度使,括借天下钱帛

以赏军。胡兵人马不给粮草,遣数千骑分出四野,劫掠人民,号为“打草谷”,

东西二三千里之间,民被其毒,远近怨嗟。汉高祖起太原,所在州镇多杀契丹守

将归汉,德光大惧。又时已热,乃以萧翰为宣武军节度使。翰,契丹之大族,其

号阿钵,翰之妹亦嫁德光,而阿钵本无姓氏,契丹呼翰为国舅,及将以为节度使,

李崧为制姓名曰萧翰,于是始姓萧。德光已留翰守汴,乃北归,以晋内诸司伎术、

宫女、诸军将卒数千人从。自黎阳渡河,行至汤阴,登愁死冈,谓其宣徽使高勋

曰:“我在上国,以打围食肉为乐,自入中国,心常不快,若得复吾本土,死亦

无恨。”勋退而谓人曰:“虏将死矣。”相州梁晖杀契丹守将,闭城距守。德光

引兵破之,城中男子无少长皆屠之,妇女悉驱以北。后汉以王继弘镇相州,得髑

髅十数万枚,为大冢葬之。德光至临洺,见其井邑荒残,笑谓晋人曰:“致中国

至此,皆燕王为罪首。”又顾张砺曰:“尔亦有力焉。”德光行至栾城,得疾,

卒于杀胡林。契丹破其腹,去其肠胃,实之以盐,载而北,晋人谓之“帝羓”焉。

永康王兀欲立,谥德光为嗣圣皇帝,号阿保机为太祖,德光为太宗。

 卷七十三 四夷附录第二

兀欲,东丹王突欲子也。突欲奔于唐,兀欲留不从,号永康王。契丹好饮人

血,突欲左右姬妾,多刺其臂吮之,其小过辄挑目、刲灼,不胜其毒。然喜宾客,

好饮酒,工画,颇知书。其自契丹归中国,载书数千卷,枢密使赵延寿每假其异

书、医经,皆中国所无者。明宗时,自滑州朝京师,遥领武信军节度使,食其俸,

赐甲第一区,宫女数人。契丹兵助晋于太原,唐废帝遣宦者秦继旻、皇城使李彦

绅杀突欲于其第。晋高祖追封突欲为燕王。

德光灭晋,兀欲从至京师。德光杀继旻、彦绅,籍其家赀,悉以赐兀欲。德

光死栾城,兀欲与赵延寿及诸大将等俱入镇州。延寿自称权知军国事,遣人求镇

州管钥于兀欲,兀欲不与。延寿左右曰:“契丹大人聚而谋者汹汹,必有变,宜

备之。今中国之兵,犹有万人,可以击虏;不然,事必不成。”延寿犹豫不决。

兀欲妻,延寿以为妹,五月朔旦,兀欲召延寿及张砺、李崧、冯道等置酒,酒数

行,兀欲谓延寿曰:“妹自上国来,当一见之。”延寿欣然与兀欲俱入。食顷,

兀欲出坐,笑谓砺等曰:“燕王谋反,锁之矣。诸君可无虑也。”又曰:“先帝

在汴州与我算子一茎,许我知南朝军国事,昨闻寝疾,无遗命,燕王安得自擅邪?”

砺等罢去。兀欲召延寿廷立而诘之,延寿不能对。乃遣人监之,而籍其家赀。兀

欲宣德光遗制曰:“永康王,大圣皇帝之嫡孙,人皇王之长子,可于中京即皇帝

位。”中京,契丹谓镇州也。遣使者告哀于诸镇。萧翰闻德光死,弃汴州而北,

至镇州,兀欲已去。翰以骑围张砺宅,执砺而责曰:“汝教先帝勿用胡人为节度

使,何也?”砺对不屈,翰锁之。是夕,砺卒。

兀欲为人俊伟,亦工画,能饮酒,好礼士,德光尝赐以绢数千匹,兀欲散之,

一日而尽。兀欲已立,先遣人报其祖母述律。述律怒曰:“我儿平晋取天下,有

大功业,其子在我侧者当立,而人皇王背我归中国,其子岂得立邪?”乃率兵逆

兀欲,将废之。兀欲留其将麻答守镇州,晋诸将相随德光在镇州者皆留之而去。

以翰林学士徐台符、李汗从行,与其祖母述律相距于石桥。述律所将兵多亡归兀

欲。兀欲乃幽述律于祖州。祖州,阿保机墓所也。

述律为人多智而忍。阿保机死,悉召从行大将等妻,谓曰:“我今为寡妇矣,

汝等岂宜有夫。”乃杀其大将百余人,曰:“可往从先帝。”左右有过者,多送

木叶山,杀于阿保机墓队中,曰:“为我见先帝于地下。”大将赵思温,本中国

人也,以材勇为阿保机所宠,述律后以事怒之,使送木叶山,思温辞不肯行。述

律曰;“尔,先帝亲信,安得不往见之?”思温对曰:“亲莫如后,后何不行?”

述律曰:“我本欲从先帝于地下,以子幼,国中多故,未能也。然可断吾一臂以

送之。”左右切谏之,乃断其一腕,而释思温不杀。初,德光之击晋也,述律常

非之,曰:“吾国用一汉人为主可乎?”德光曰:“不可也。”述律曰:“然则

汝得中国不能有,后必有祸,悔无及矣。”德光死,载其尸归,述律不哭而抚其

尸曰:“待我国中人畜如故,然后葬汝。”已而兀欲囚之,后死于木叶山。

兀欲更名阮,号天授皇帝,改元曰天禄。是岁八月,葬德光于木叶山,遣人

至镇州召冯道、和凝等会葬。使者至镇州,镇州军乱,大将白再荣等逐出麻答。

据定州,已而悉其众以北。麻答者,德光之从弟也。德光灭晋,以为邢州节度使,

兀欲立,命守镇州。麻答尤酷虐,多略中国人,剥面,抉目,拔发,断腕而杀之,

出入常以钳凿挑割之具自随,寝处前后挂人肝、胫、手、足,言笑自若,镇、定

之人不胜其毒。麻答已去,冯道等乃南归。

汉乾祐元年,兀欲率万骑攻邢州,陷内丘。契丹入寇,常以马嘶为候。其来

也,马不嘶鸣,而矛戟夜有光,又月食,虏众皆惧,以为凶,虽破内丘,而人马

伤死者太半。兀欲立五年,会诸部酋长,复谋入寇,诸部大人皆不欲,兀欲强之。

燕王述轧与太宁王呕里僧等率兵杀兀欲于大神淀。德光子齐王述律闻乱,走南山。

契丹击杀述轧、呕里僧,而迎述律以立。

述律立,改元庆历,号天顺皇帝,后更名璟。述律有疾,不能近妇人,左右

给事,多以宦者。然畋猎好饮酒,不恤国事,每酣饮,自夜至旦,昼则常睡,国

人谓之“睡王”。

初,兀欲常遣使聘汉,使者至中国而周太祖入立。太祖复遣将军朱宪报聘,

宪还而兀欲死。述律立,遂不复南寇。显德六年夏,世宗北伐,以保大军节度使

田景咸为淤口关部署,右神武统军李洪信为合流口部署,前凤翔节度使王晏为益

津关部署、侍卫亲军马步都虞候韩通为陆路都部署。世宗自乾宁军御龙舟,艛船

战舰,首尾数十里,至益津关,降其守将,而河路渐狭,舟不能进,乃舍舟陆行。

瓦桥淤口关、瀛莫州守将,皆迎降。方下令进攻幽州,世宗遇疾,乃置雄州于瓦

桥关、霸州于益津关而还。周师下三关、瀛、莫,兵不血刃。述律闻之,谓其国

人曰:“此本汉地,今以还汉,又何惜耶?”述律后为庖者因其醉而杀之。

呜呼!自古夷狄服叛,虽不系中国之盛衰,而中国之制夷狄,则必因其强弱。

予读周《日历》,见世宗取瀛、莫、定三关,兵不血刃,而史官讥其以王者之师,

驰千里而袭人,轻万乘之重于萑苇之间,以侥倖一胜。夫兵法,决机因势,有

不可失之时。世宗南平淮甸,北伐契丹,乘其胜威,击其昏殆,世徒见周师之出

何速,而不知述律有可取之机也。是时,述律以谓周之所取,皆汉故地,不足顾

也。然则十四州之故地,皆可指麾而取矣。不幸世宗遇疾,功志不就。然瀛、莫、

三关,遂得复为中国之人,而十四州之俗,至今陷于夷狄。彼其为志岂不可惜,

而其功不亦壮哉!夫兵之变化屈伸,岂区区守常谈者所可识也!

初,萧翰闻德光死,北归,有同州郃阳县令胡峤为翰掌书记,随入契丹。而

翰妻争妒,告翰谋反,翰见杀,峤无所依,居虏中七年。当周广顺三年,亡归

中国,略能道其所见。云:“自幽州西北入居庸关,明日,又西北入石门关,关

路崖狭,一夫可以当百,此中国控扼契丹之险也。又三日,至可汗州,南望五台

山,其一峰最高者,东台也。又三日,至新武州,西北行五十里有鸡鸣山,云唐

太宗北伐闻鸡鸣于此,因以名山。明日,入永定关,此唐故关也。又四日,至归

化州。又三日,登天岭,岭东西连亘,有路北下,四顾冥然,黄云白草,不可穷

极。契丹谓峤曰:‘此辞乡岭也,可一南望而为永诀。’同行者皆恸哭,往往绝

而复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