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穿越之亲亲老公-第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鲤鱼。
主要原料:鲜活鲤鱼1条(约750克),花生油100克(没有,用茶油代替),湿淀粉25克(没有,只能用面粉代替),大葱白5克,酱油25克,松蘑15克,料酒25克,生姜5克,味精1克(没有,就不放了),胡椒粉1克,辣椒面1克,精盐1。5克,芝麻油2克。
主要做法:
1、将鲜鲤鱼洗净,去鳞,去鳃,在腹剖处用刀划开,去内脏,洗净血沫,两边斜剞5刀。
2、松蘑水发后,洗净泥沙,去蒂根,大葱去皮,洗净,均切成细丝;生姜洗净,去皮,切成片。
3、锅内放入茶油,旺火烧热,稍次序却时,将整条鲤鱼下锅煎成两面成黄色,再烹入料酒,再依次放入辣椒面、松蘑丝、精盐、酱油、姜片、烧开,改小火焖熟,再放入葱白、加入芝麻油、胡椒粉,入盘,即可。
吃饭时,于君宜才尝了一口红烧鲤鱼,就显得很惊喜的样子,赞叹道:“肖姑娘,想不到你还有这样好的厨艺,失敬,失敬!”
“喜欢吃吧!”
肖可嫣看于君宜吃得高兴,倍感脸上有光。
“真的很好吃!”
于君宜看来的确爱吃,这一顿,他等肖可嫣先吃完了以后,便毫不客气地把剩下的饭菜都解决掉了。
下午,肖可嫣很快又没事可干了。
现在正是盛夏,外面的太阳很大,她怕晒伤皮肤,又怕出汗后没有衣服换洗,不敢出去,只能呆在草庐里。
古代一没电视,二没电脑,也没有mP3。如今,又恰巧是置身在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深山老林里,打牌没有牌友,下棋没有对手,除了看书,一时间也找不到别的什么消遣方式了。
于君宜一吃了饭,又回到了书房打坐,她也不知他练的什么功夫,居然老是要打坐!
本来,他要打坐也不影响她。可是,他自己明明有卧室,却偏偏老在书房里打坐,害得她想去弄本书看看都不是很方便。
算了,不就是弄两本书出来看看么?又不是做贼,有什么不好意思的。
百无聊赖的她踌躇来、踌躇去,终于下定了决心!
来到书房门前。
书房门是半开半掩的。
她知道于君宜还在书房里打坐,出于礼貌,她先敲了敲门。
“是肖姑娘吗?”
“是我!”
“有什么事吗?”
“那个,我想进来拿两本书看看,你们这儿什么也没有,怪无聊的。”
“那你进来拿吧!”
于君宜话刚说完,那门就自动打开了。
真是个武林高手啊!
她在心里暗叹了一句,走了进去。
她估计于君宜必然又是坐在床上打坐,也无心去打扰他,索性也不看他,只是勉强冲于君宜所在的大致位置笑了笑,尔后,目不斜视,径直走到书架边,随手拿了两本书,就准备出门。
“怎么,肖姑娘对武功秘笈也有兴趣么?”
于君宜见她连书名都没有看一下,拿着书就走,就好心地提醒她。
“什么,这是两本武功秘笈?”
她把手里的两本书封面都看了下,发现果然是两本武功秘笈:《梨花剑》和《鸳鸯连环腿》。
她心里其实很想学。学上乘武功一直是她少女时期的梦想,因为有了上乘武功,就可以行侠仗义,笑傲江湖了!
可是,没人教她。
武功修练不比其它的东西,没有非凡的天赋,很难做到能无师自通。
学得好就好,学得不好的话,要是因为一个不小心,弄出个走火入魔的状况来,那就很不值了。
她讷讷地把那两本秘笈又放回了原处。
“如果你想看诗词或者小说,是在书架最下面那一层!”
于君宜又好心地提醒她。
“谢谢你的提醒!”
她为刚才的表现感到不好意思,并不看他,弯腰从底层书架上找到一本《唐诗宋词选》,又找了一本《民间野史》,就选了这两本书,一个转身,离开了书房。
不过,走出书房不久,她很快又折了回来。
因为,她有个很不好的习惯:一读了诗,就想作诗!虽然她的诗作得非常,那个,富有个人的“魅力”,有时候还可以,有时候则是文不像文,诗不像诗。
“有笔吗,于大哥?”
她这次倒是直接看着于君宜说话了。她发现他坐在床上,盘着双腿,却并没有打坐,而是手上捧了一本书在看。
“那里有!”
于君宜指给她看。
“你也在看书么?怎么没打坐了?”
她到案几上拿了笔,顺便也把墨和纸、砚也一并拿了。临走的时候,还是抑制不住内心对于人家的好奇,就问了一句。
“在下下午只是看看书,从不打坐。”
于君宜回答。
尔后,可能对她也有一点好奇心,又随口问道:“肖姑娘拿了文房四宝,是要写点什么吧?”
“对,我要作诗。”
她面不改色心不跳地道。
在她有作诗的兴趣时,只要一谈到诗,她心里就来劲。
“原来姑娘还会作诗?失敬,失敬!”
于君宜道:“在下也颇爱诗。肖姑娘若有了佳作,可否也让在下一睹为快?”
“作诗没人看,等于吃白饭!”
她在曾经素以以文为友而出名的哦,道:“诗就是要写给人看的,你看我看大家看,我写的诗谁都可以看。”
“只是,”她又补充说明了一句,“看了就得给个评语,不许表扬,要多提批评意见。”
“好说,好说。”
于君宜听了,面露喜色!
[第一卷 山中岁月:第七章 白痴诗人]
肖可嫣拿着文房四宝,坐到客厅的桌子边,一边看《唐宋诗词选》,一边开始发挥她有限的写作天赋,打算过把诗词瘾,大写特写她的“诗作”。
肖可嫣写诗作词还是有她自己“不拘一格”之处的:她写诗既不重质量也不重数量,对于押韵和平仄也不甚讲究,想到什么写什么。有时候,写诗的兴趣来了,不管写的好不好,一口气写下十余首是完全不在话下的。而有时候,要是没有兴趣,就是要她写首打油诗她都会觉得一个头有两个大。因为这个原因,她倒是有些自知之明,人前一贯都是以“白痴诗人”自居。
她其实已经很久都没有有过写诗的兴趣了。因为,她平时学习成绩总是马马虎虎,既不能拔尖,也不算落伍;基于她的具体情况,早在今年春天开学的时候,她的班主任余老师就和她妈妈进行过一次推心置腹的深谈,并且,从那时起,她就失去了发展一切个人兴趣与爱好的自由,每天除了为高考而学习,便是为高考而学习!
而最终,她还是没能考上大学。
谁都没有想到会是这样的结果。她这么聪明的一个人,平时三心二意,从不搞课外学习尚且成绩一直可以不偏不倚,不上不下;怎么可能在最后一个学期时那么用功的读书,居然考不上大学?
只有她自己知道真正的原因。答案就在于她是一个不能被勉强的人,连她自己都勉强不了她自己!
是的,她是可以在大家期待的目光下天天手里捧着一本书!但是,那是骗别人,也是在骗她自己!因为,她在看书的时候,往往只是用眼睛在看而已,而她的思绪,早已经不知道飘到哪里去了。
所以,她考不上大学,与她的智力无关,最关键的因素是她没有好好管住自己的心!
人生就是这样,很多时候,很多事情都无法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发展。
其实,她也很想能够考上大学,很想能够让自己安心、让父母放心,她有她的单纯之处,但她并不是一个很幼稚的人。相反,在很多方面,她的思维和她的智力甚至超过了那些生活经验远远比她要丰富得多的成年人。
只可惜,在这个世界上,已经越来越少有人肯去聆听一个失败者的声音了。人们,早已下意识地在认知成功者,追随成功者,渴望可以拥有成功者那样的巨大成功。
在人们的眼里,失败者在失败之后真正要做的事情,应该不是像祥林嫂似地向谁谁沉痛追悔自己的过失,而是从跌倒的地方爬起来,好好地继续走下去,走到成功了为此。
无论在任何时代,人都是现实的!
无论在任何时代,都只有成功才能证明一个人人生的真正价值!
如果不是因为高考落榜受到了父母的数落和同学们等同于讪笑般的廉价的怜悯,她也就不会心情郁闷到要在炎炎夏日里出外旅游散心,也就不至于,穿越了。
唉,人越是在百感交集的时候,就越是什么也不想多想;越是什么也不想多想,可以想的念头就越多越乱。
所以,肖可嫣觉得自己最大的优点便是:当内心的想法太多太乱时,往往神志上反而还越清醒,甚至有时候还可以做到让自己像一个白痴一样的什么都不去想,
也许,是因为她还有一点佛家所说的慧根吧。
就诗而言,最难写的,应该还是回文诗。要想真正写出一首好的回文诗来,绝非易事。肖可嫣许久不作诗,她想挑战自己的潜力,所以,第一首诗,写的便是一首回文诗:
(慎重提示:不喜欢看诗词的读者可以跳过诗词不读~~)
风随舞柳弱,
水追飞云轻。
闲烟淡似心,
空谷深如井。
反过来念便是:
井如深谷空,
心似淡烟闲。
轻云飞追水,
弱柳舞随风。
在写了这首诗之后,肖可嫣自觉自己写得还算可以,兴趣所致,她又动了作词的念头!她翻了一下宋词,刚好看到陆游的那首卜算子咏梅:
驿外断桥边,
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
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
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
只有香如故。
这首词写的实在是太好了,是所有咏梅词中她最喜欢的一首!她每次读到这首词都很想和一下,虽然每次都写不出好的词来,但是,她就是喜欢写,她觉得这是在挑战自我!因为,她也喜欢梅,也自觉自已是个理解梅的人,所以,就一鼓作气,接连写下了五首咏梅的词:
其一
夜雪落飘飘,
自在开独早。
巧避蜂蝶竞清高,
傲看风呼啸。
有意缀枯枝,
映日尤娟好。
明月小桥流水追,
试与何方找?
其二
寂寂院深沉,
漠漠风嘹唳。
瑞雪偷香赛情痴,
忍笑多寻味。
本是玉台仙,
番为高洁士。
自赏孤芳亦销魂,
莫问无知己。
其三
一树断枝斜,
几缕绛霞覆。
抖散阳光满地金,
影动多情处。
已被冻风披,
岂为婵娟误。
历尽苦心自空明,
不与红娘许。
其四
哪里不留香,
到处多情种。
旷野寓居几株梅,
更著风流梦。
来者又何人,
过往谁心动?
可恨浮生误于缘,
总是天作弄!
其五
水上一枝梅,
岸畔无依傍。
谌破红尘无处归,
寂寞兼多想。
可恨雪轻狂,
叵耐风重唱。
无法安宁怜孤身,
惆怅能何往?
肖可嫣好不容易写完了词,觉得相当的辛苦。她很清楚自己写得很牵强,只是江郎才尽了,只能写到这个份上。
她不像某些人,非要事事都想表现的有多么的优秀,她觉得人是为自己而活,只要自己的爱好不影响别人,大可以自个儿随意地发挥。
眼看着天色渐暗,又快要到准备晚饭的时候了。她正在收拾自己写的那些诗词的时候,于君宜恰巧从书房里走了出来。
“似乎写了很多诗呀,肖姑娘!”
于君宜看着肖可嫣手里的那摞稿子,颇感兴趣的样子。
“想看你就看,我的脸皮厚,不怕人笑话!”
肖可嫣把稿子递给他,心里明明是在期待人家的欣赏,却又故意流露出不以为然的样子。
“写得真不错!”
于君宜接过稿子,粗看了一遍,先赞叹她一句,然后便坐到桌子边再仔细地看了起来。
“你别表扬我啊,我自己有几斤几两我心里清楚得很呢!”
肖可嫣知道,古代只要是读过点书的人都会写诗作词,因为他们所学的书大多都是很注重平仄与韵律的。她的这点儿作诗写词的水平就是放在学诗词不属于必修科的现代,也顶多只能算是个业余爱好者的水准,根本不入流,不能跟人家比。
她见于君宜看他的诗词看得很认真,估计他应该是个深谙此道的才子,在一边激他道:“于公子,你看了我的稿子,你等下也得写几首诗词给我看,要不不公平。”
“在下以前倒是爱写这个,只是,写得不好。如今,已经好多年不写了,生疏了。”
于君宜很谦虚地道。
“是吗,你以前也爱写诗词?”
肖可嫣好像发现了新大陆,颇有些兴奋,道:“照这么说,咱们还有了一点共同的爱好哦!你快写一首来给我看看。”
“这个、、、、、、”
于君宜略犹豫了一下,毕竟禁不了肖可嫣那迫切眼神的逼视,略一思索,就提笔写了一首水调歌头的词来:
酒醉月光影,
人化太白星。
一世行踪不定,
乐在无营营。
多少风流志趣,
叵耐江湖环境,
意气总难平。
何妨倚天笑,
飞剑逐流星。
悼故人,
追前念,
愁未清。
尘俗万事,
亦梦亦幻孰为真。
人羡鹣蝶情浓,
我爱孤鹤长鸣,
影动烟雨深。
惟望经年后,
相伴有知音。
“嗯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