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工业为王-第15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来到一间比罗源民位置更好的办公室门口,付新看了看门上面挂着的“省长办公室”的招牌,顿时知道,自己这是要来见西江省的正省长了。

罗源民敲开门,王省长的刘秘书就立即将两人引了进去。

这是时候电视还不普及,所以想看到、知道省长的面容,也不容易,所以付新还不知道这位王省长长什么样儿。他就知道,这位王省长,名叫王德荣。这是他从报纸上看到得知的。

走进去,里面一个老人正拿着一封文件正在沉思。见到付新和罗源民进来,老人把老花眼镜挂上鼻梁。抬起头,看向了付新。

付新也在偷偷打量着这位老人,顿时,付新觉得有些眼熟,忍不住好奇,付新冒冒失失地问道:“王省长,我们是不是在哪里见过?”

“你说呢?”王德荣很风趣,反而问起付新来。

付新开始仔细挖掘上辈子的记忆,可是一两分钟过去了。付新还是想不起自己何时见过这位老人家。

“怎么,你就不记得了,那一次,化肥掉落到河里面的那一次。”王德荣提醒道。

“噢”付新恍然大悟,眼神亮晶晶地看着老人说道:“王省长,你就是那位从小车下面帮忙的贵人啊,当时我还以为您是归国华侨,前去下乡探亲的呢!”

“呵呵,当时不是发洪水吗。我是去你们宜城县旁边那个受灾更严重的高上县考察,正好路过,见过情况紧急,我和小刘下来帮忙。”王德荣和蔼的说道。

“王省长。你们认识啊?”罗源民有些好奇,一头雾水地看着两个人问道。

王德荣微微一笑,说道:“以前见过一面。付新是个好同志,当时他还在红星化肥厂工作。好像是供销科科长,他骑着一辆自行车出门。当地一些村民开拖拉机运着化肥回家,拖拉机在路上侧翻,而那时旁边又是一条大河,水势很湍急,付新同志勇于冲上前去帮忙,抢救人民群众的财产安全。”

罗源民看付新犹如丈母娘看女婿,是越看越顺眼,听到王德荣对付新的赞扬,看向付新的目光,更柔和,更欣赏了。

付新却不好意思地说道:“我是从部队出来的,看到这种情况,伸出援手是必要的。当时王省长您一把年纪,也不顾生命危险冲上前去抢救,那才伟大呢!”

“好了,不说这个了。”王德荣是个不喜欢阿谀奉承的人,所以见付新夸奖,立即转移话题,“我这一次叫你来呢,主要是想问问你们华兴实业发展公司的情况。”

“你先听我说。”看到付新要张口说话,王德荣先阻止道:“目前国内的,参与这一次万门程控交换电话机项目承建的厂家,就你们华兴实业发展公司一家,而这件事情确定下来呢,已经有三个多月了,所以,对于国内的其他厂家,我是不抱什么希望了!”

“国外这一次参加这次竞标的厂家,很多,在这里我就不一一赘述了,想必你也清楚,而且这些个厂家,都是参与过1982年建福省闽都市万门程控交换电话机项目的厂商。”

“从技术层面,从生产经验上来讲,不用说的,我是更看重那家获得了建福省闽都市项目的日本富士通公司。毕竟他们还有国内的建设经验。”

“但是,从经济基础,以及人情世故等等因素上面来讲,我更加愿意把项目交给国内的企业来做,这样不仅可以省下一笔外汇,还能扶持国内的企业更好更快的发展。”

“综于以上两种考虑,目前来说,不管是国内厂家也好,国外厂家也好,在我心里面,都是平等,当然,我也明确点说,我会有那么一点点更偏向于国内企业,中国人几千年沉淀下来的人情文化嘛!”

“但是你也不要想得太好,如果你们的技术不过关,抱歉,我肯定会放弃你们。毕竟我还要考虑到这些设备的使用年限,万一你们建好没多久就出问题,那是不能原谅的!”王德荣敲醒了付新心中的警钟。

“所以,我叫你来,是想了解一下,你们华兴实业发展公司目前的技术情况。”

付新还没开口,王德荣又看着付新那明亮的眼睛,补充道:“你不用跟我说大话,这些话,我不要听,你跟我说实话就好。另外,说说你们华兴实业发展公司对这一个项目有多大的把握,你也要跟我说实话,不要信心满满地说大话。”

付新想了想,站直身体,看向王德荣,眼神坚定地说道:“王省长,我对于我们公司的技术实力,有信心,对于这一次的项目。说实话,我只有八成的把握。毕竟以前没有做过,实验室算得再清楚。万一发生某种不可抗力因素,那也很无奈,所以,我保底地说,只有八成。”

“嗯,继续说。”王德荣并没有表态,而是让付新继续说下去。

付新继续说道:“关于我们公司具体的技术情况,让我就在这里说的话,我也说不清。毕竟研发过程,我只是掌握大方向,而没有参与具体的研究。”

“所以,我只能说,对于这些技术,我有信心。万门程控交换电话机的技术,两年前,我们公司就开始立项研究了,如今两年过去了。实验室里出了很多成果,而且这些成果,在国际上,算不上顶尖。但是中等水平,一定有,而且还有一两个技术。我很肯定地说,在商业领域。那绝对是世界领先水平。”

“在商业领域那是怎么回事?”王德荣显得有些好奇。

付新瞟了一眼王德荣桌子上面的红色电话,说道:“就比如您这个红色的保密电话。还有一些军事机构的设备,我们可能比不上。”

“哦,你倒是实话实说,你接着前面的话题继续说。”王德荣立即明白了付新的意思。付新是在说有些技术,是被一些国家藏着掖着,用于保密行业或者军事领域,所以他不敢把话说的绝对。

“好的。”付新点点头,继续之前的话题说道:“当然,仅仅我们公司立项,在实验室里面,也是研究不出这么多技术的,毕竟这万门程控交换电话机涉及方方面面,需要很多技术去支持。”

“我们缺少的技术,就来源于华清大学、燕京大学等高校了。”

“我们公司,在八一年的时候,就与华清大学、燕京大学开展了合作,由我们公司给予资金支持,华清大学、燕京大学这些高校立项,用我们的钱,帮我们搞研究,研究出来的成果,由我们双方所有,一旦做出成品上市,利润将有双方按比例分配。我把这种模式,叫做产学研一体化。”

王德荣好像抓住了什么关键的东西,于是向付新问道:“你仔细说说这个产学研一体化是怎么回事?小刘你记下来。”

“好的。”付新点了点头,说道:“所谓企业的产学研一体化,就是将企业现有的研究成果转化为适应市场需求的产品,再把部分产品盈利投入到科研中,开发出含金量更高、市场适应性更强的产品。

也就是‘以产养研,以研促产’的企业经营方式。企业得以发展、壮大的动力就来自于产学研所带来的良好运营结果。‘生产、营销、研究’三个环节中缺少任何一个,这种良性发展的循环圈就会被打破,使企业的发展陷入困境。

企业要想实现持续性发展的战略目标,就要在其发展过程中坚持将工作重心放在维护和完善这种良性循环上。

企业内部是否建立了适于自身发展的人才管理体制,该体制是否能吸引企业外部人才,激发企业内部的能动性、创造性,这是一个处于创业阶段企业的成败关键。

产业界、高校和科研院所组成的科研联合体。这种一体化的营销模式体现了强强联合的优势。

产业内的大企业和具有技术优势的科研院所、高校实施强强联合,形成有利于科技成果市场化的联合体是这一营销模式的核心内涵。

这种模式具有合作伙伴固定,彼此之间相互熟悉的特点,有利于知识在参与者之间的交流和共享。这种模式非凡适合研发期长、投资巨大、技术水平要求高的复杂科技成果的市场化。目前国外很多企业就是采用这种模式。”

“嗯。”王德荣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继续向付新说道:“你们另外所缺少的技术,就是来自于华清大学、燕京大学等高校,你们采用的模式,就是这个产学研一体化?那这个产学研一体化的效果如何?”

“很好,目前我们华兴实业发展公司与华清大学、燕京大学等高校合作的很愉快!我们拿走技术到市场赚取利润,他们从我们这里得到资金进行研究,有效的缓解了他们的研究资金压力。双方实现了互利共赢。”付新解释道。(未完待续。。)

第十三章这怎么可能

对于华兴实业发展公司与华清大学和燕京大学等高校开展的产学研一体化合作模式,王德荣显得非常感兴趣。

对此王德荣提出,请付新专门写一份关于产学研一体化合作模式的报告,付新对此自然不会拒绝。

“付新,你们华兴实业发展公司的技术,除了来源于你们自身,以及高校,还有吗?”王德荣发现付新越来越有趣了,这家伙简直就是一个宝,一个简单的召见,就搞出来了这么多名堂。就拿这个产学研一体化来说吧,这东西拿上去基本上就是赤果果的政绩,可怜那些高校的领带竟然还藏着掖着。

还有吗,当然有,但是这剩下的,付新能说吗?这可是来自于未来,来自于他的脑海。

于是付新说道:“没有了,有两个途径,已经很不错了!”

“也是。”王德荣点点头,“好吧,就这样吧,你有什么事情,你自己去忙吧,回去等通知。我呢,希望你在这一次竞标中,能够去的成功。”

“那就借您吉言了,我也希望我们华兴实业发展公司能够成功。”付新毫不客气地回答。

罗源民清楚的知道,召见时间到了,付新该离开了,于是罗源民站了起来,说道:“好了,付新,我们该出去了,王省长他很忙,我们就不打扰了。”

“嗯。”付新也就站了起来,朝王省长作了一个揖,随后说道:“王省长,那我就先回去了。”

罗源民也是大忙人,可没有这么多时间来陪付新,所以走出王德荣办公室之后,两人也就分开了。

“老李。红旗,我们回去。”付新坐上车,立即吆喝道。

三天时间,很快就过去了,这一天,付新接到了一个好消息。省里面派出了一个考察团,前来华兴实业发展公司进行考察。

考察团的成员,自然是来考察华兴实业发展公司有关万门程控交换电话机设备技术的积累。付新带着他们参观了华兴实业发展公司的实验室。

华兴实验室,是付新花巨资建造的,目前华兴实验室,在国际上也算得上是一流的。所以,这群土鳖在见到华兴实验室之时,一个个都目瞪口呆,瞠目结舌。

“付新,这就是你们公司的实验室?这个实验室。你花了多少钱建设啊?”罗源民作为考察团团长,拉着付新,有些震惊地问道。

“三千万美元左右吧!”付新漫不经心的回答,语气中并没有一丝对这个实验室的自豪,显然,付新还不满足。

“三千万美元?你哪来这么多外汇?”罗源民有些震惊地看着付新,感到很不可思议。

付新神神秘秘地一笑,然后说道:“罗省长,我说得三千万美元,可不代表我支付的是美金。我是用人民币支付的,也就是说,这个实验室,花了我一个亿。”

“一个亿!”所有考察团的成员,对于这个敏感的亿计量单位,都被惊得直咽口水。

“看来我还低估了你们华兴实业的实力。”罗源民颇为感慨地说道。

“嘿嘿。”付新嘿嘿一笑,他当然不会告诉罗源民,这些设备很多都是用美金买回来的。因为这些美金的来源,他解释不清。解释不清不是说来路不正,付新可以一万个保证。他的每一分钱,都是堂堂正正,一分钱一份汗水赚回来的。

付新他解释不清的意思是,现在赚到的外汇,可都是要上交会成人民币的,不把外汇上交换成人民币,那是要犯错误的!

“我们继续看。”罗源民把这个华兴实验室价值记入了心底,也不多加议论,继续向前行进,仔细观察着这实验室里的每一件设备,又像慈母抚过爱儿的脸庞,轻柔地抚摸着每一件设备。

罗源民等考察团成员的到来,并没有影响到陆军等人的工作,实验室里,穿着白大褂的实验人员正在过道上穿梭,来来回回,辛勤的忙碌着,丝毫不受外界干扰。

还有一个愣头青,仿佛他对罗源民等人的到来一无所知,见到罗源民忍不住去抚摸机器,他还呵斥出来,吓得罗源民赶紧讪讪地收回了手臂。

付新不禁有些脸色发白,这家伙,也太忘我了吧,正要走过去训斥那名实验人员,这是罗源民一把拉住付新,小声地在付新耳边说道:“小付,不要过去,让他去吧。这种工作态度,值得我们学习咧,我们不要打扰她了,去别处看看吧!”

付新也没有勉强,只好语气抱歉地岁罗源民等人说道:“罗省长,诸位考察团成员同志,抱歉,这位同志可能工作的太忘我了,我在此代表他向大家表示抱歉。”

说完,付新朝众人微微欠身。

“走吧!”对于付新的主动欠身,罗源民没有表示什么,虽然他很大度,但是为了保持他作为领导的威严,付新的道歉还是坦然受之。

“这是什么设备?”罗源民指着一台机器向付新小声的问道,这一次他不敢再拿手去抚摸了,若是要在跳出一个工作狂,他的面子可就丢大发了。

“这是控制设备里面的双音多频记发器”付新粗略地给罗源民讲解了一下,后面立即有人记了下来,而且凑上前去观看。

毕竟罗源民不同付新,他本身并不懂什么技术,而那些个懂技术的考察团又不合适跑到他罗源民前面去,所以此时罗源民充当了一个传话筒的角色。

看到那几人点了点头,罗源民心中有数,继续向前面走去,付新自然是装作不知,陪同在一边,反正就看这些机器,也看不出什么机密来。而靠近那些正在忙碌忘我的实验人员,那几乎不可能,那些家伙看到就走过去。没有忘我的会停下手中的工作,并且将一些必要的东西收起来,而忘我的,则会出声呵斥,要求其远离,付新对此倒是放心地很。

近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