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太平盛宋-第2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偃旗息鼓。

    原本他计划的好好的,这李贵妃不是看好那赵恒,一直向父皇进谗言说那赵恒十分孝顺嘛?等到计划成功后,自己只要稍稍的推一把,不愁没人知道那赵恒和龚美的关系。到时候他就不信这李贵妃,还能那么看好赵恒。并且这太宗为了平息李家的怒火,必定会重罚赵恒。如此一来,这赵恒就算不死也得掉层皮。

    只可惜功亏一篑,看着底下跪着的那两个无用的东西。赵元僖心里的怒火就越发的旺盛,示意身边的管家林福将其二人带下去领赏并送出城去。林福哪里看不懂,赵元僖暗地里使给自己的眼色。在将那二人带离京城之后,正当那两人准备拿了钱离开的时候,突然从一旁冲出了两名农民打扮的人,二话不说就直接拿出随身携带的尖刀砍向那二人。

    林福看着那两个侍卫,将那两名出在的尸骨送到郊外的一间烧制陶盆的地方,把他们二人的尸骨同制作陶盆的材料一道投入了炉中。等到过了约摸一个时辰,那尸骨彻底的化为了灰烬。林福方才带着那两侍卫,慢悠悠的荡回了王府。赵元僖得知林福已经把那两人都解决了,心里也是舒坦了不少。只是心里还是恨极了龚美一帮人,依旧准备命人继续去盯着龚美。

    只是这时太宗的一道旨意,却是让赵元僖不得不把龚美的事给暂时放下,不去管他。原来这太宗早就已经看出,那赵元僖对自己在赵恒接手白鹿洞书院这事上的不闻不问,而嫉恨非常。只是对这太宗来说,这赵恒接手白鹿洞书院可能是意味着,这赵恒已经有意要和赵元僖为那太子之位一争高低。

    身为皇帝,自是不希望自己的太子只有一个候选人。这样一来那个唯一的候选人,因少了有同伴的压力,通常是不变得荒淫无道,就是会生出弑父夺位之心。如今赵恒这一举动,恰好能够能够减少些太宗的担忧,毕竟这赵恒若是此时横空出现,这赵元僖自是要全副身心的去对付赵恒了。自己的龙座也会安稳不少,况且这书院的情况自己也一直派密探看着。心里也对那书院的一些做法颇为喜欢,故而一直是装聋作哑,就当自己什么也不知道,同时也想看看那赵恒是否真有不臣之心,若是有的自己等到那时候再出手也不迟。毕竟自己埋藏在赵恒府外的那三百御林军,可不是吃干饭的。

    只是这赵元僖还是得要安抚一下,不然日后若是这赵元僖变成第二个李世民,那就不妙了。“看来是时候给他一些事情做了”太宗暗自思量道。随即赵元僖就接到了太宗的圣旨,命其接任开封尹兼侍中,赵元僖被这从天而降的馅饼,给砸的是七荤八素。

    待送走了宣旨太监后,赵元僖也冷静下来了。这次太宗的旨意,究竟是什么意思,赵元僖始终是不得而知。但是这道旨意,对赵元僖来说却无疑是一剂强心剂。虽然这赵元佐已然被废,但是这并不意味自己就是未来的太子,毕竟这太宗的儿子多了去了,自己如今唯一的优势就是——年长。但是这赵恒同样也是仅次于自己的皇子,不然他也不会对赵恒多加防范了。

    本来赵元僖以为这赵元佐被废了以后,太宗为了安抚民心,一定会宣布自己为太子的。毕竟自己一向是颇得太宗的喜爱,而且行事一向稳妥,是众皇子之中最为优秀的。可是他哪里想到,这太宗的旨意迟迟未发,反倒是对赵恒颇为关心。赵元僖本以为这太宗心中的未来太子,乃是那赵恒,没想到今日却接到了这封旨意。

    历来皇子之中能够出任京城府尹之类官职的人,往往就是未来的皇储。太宗的这道旨意,怎能不让他欣喜非常。满心以为这太宗还是看好自己的,这太子之位是必定跑不了的,一时间倒也是颇有几分得意洋洋的味道,原本的一张冰块脸,也有了些松动,与人交谈之间也不再是那么的死气沉沉了。可是赵元僖千算万算,却是少算了一点,这太宗任命他做的是开封尹兼侍中,而不是一贯太子所担任的开封府府尹,而且若是这太宗真的中意于他,又岂会不直接颁布一道任命他为太子的旨意?只是此时的赵元僖,却是已经被这惊喜冲昏了头脑,早已应了“当局者迷”那句老话了。

正文 四十七、焦头烂额忙不停

    因这道圣旨来的过于突然,赵元僖一点准备都没有,故而不得不把对那龚美的计划,给停了下来,全身心的投入到了这开封尹兼侍中的职位中。也不知是怎么地,这赵元僖一接任这个官位,事情就立马多了起来,因这开封府负责京城的治安。很多老百姓一有了什么不正常的情况,就立马跑到了开封府。若是以前到还好些,可是自从这赵元僖来了以后,就连这张家少了一只鸭,李家缺了一袋米的事。都去开封府求助,再加上因前任开封尹兼侍中乃是因生病方才请辞,所以留下来了一大堆因其生病而未完成的公务。害的这赵元僖日日皆要在府衙忙到半夜,方才能休息。

    因这开封尹兼侍中的事务繁多,比起他当初那段闲散王爷的日子,是差了不止一点两点。并且赵元僖一向过惯了养尊处优的日子,突然之间要他一下子忙个不停,这身子是断断吃不消的。再加上他如今又新纳了一个张姓姬妾,那张姓姬妾年轻貌美,在床第之间也是颇为厉害。赵元僖是恨不得日日都能歇在她房里,若是以前也只不过是有些纵欲过度。只要多补补也就没事了,可是现在不同,这府衙事务繁多本就劳累。但是这赵元僖又放不下那女子,总是想办法抽空要和她云雨一番。果然这还没有上任满一个月,赵元僖就已经力不从心了,府里的大夫,也告诫他如今操劳过度,精气失调,若是不加以休息调养,日后必定是会烙下病根的。

    可是那赵元僖仗着自己如今年轻力壮,平日里也是燕窝人参补个不停,哪里肯放下手中的公务,去乖乖的回府休养。并且这说不定是太宗的一个考验,看他是否有能力胜任这太子一职。为了自己未来的荣华富贵,如今的一些苦又算得了什么,赵元僖秉持着“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指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的原则,硬是咬着牙坚持了下来。

    行事为人也处处严格要求自己,一直拿着太子的标准来衡量自己。以前散朝后,赵元僖有时还会和一些官员,攀谈几句。如今因自己已经升为开封尹兼侍中,并且自己如今又是太宗膝下最为年长的皇子,赵元僖自是知道要避嫌,唯恐自己与那些大臣来往过密,到时候引得那太宗胡乱猜忌。

    只是赵恒就不同了,他一贯是一个闲散王爷,手中也不像赵元僖那样握有实权。虽然也需要注意避嫌,但是并不用像赵元僖那样草木皆兵,而且赵恒一向是一幅弥勒佛的样子,脸上一直挂着微笑。不少新进京的大臣,他也没有因其官位底下而瞧不起,依旧是对其好声好气的。对于那些手握实权的老臣,也没有阿谀奉承故意讨好,只是和对待那些没有实权,品阶低下的官员相比,倒是多了几分疏远,少了几分放松。

    这一切都被太宗看在了眼里,这赵元僖的确如自己所料一般兢兢业业,行事也是颇有明君风范。但是对于自己就太过苛责,和赵恒的悠闲儒雅相比,倒是少了几分上位者该有的胸襟气度。略显得有些拘谨,小家子气了,但是他的那份勤恳和认真,却是赵恒没有的。“看来还是得要继续看看”太宗自言自语道。

    因这赵元僖如今是自顾不暇,龚美这里的暗线也早已经,被那管家林福给灭口了。如今赵元僖对于这南康县的情况,可真是一问三不知了。不过经他这么以倒腾,反倒是让这李府和龚美的关系,更为亲近了。

    当李母得知自己儿子中毒,乃是因为自己特意给他准备的那一盘海鲜给闹得。心里自是自责不已,懊恼自己为什么别的都不准备。却偏偏听了厨房里的厨子说,这几日的应海鲜刚刚上市甚为美味,而一时头昏给他准备了这么害人的东西,差点就要永远都见不到自己的儿子了。同样对于那救活自己儿子的葛姓老者,也是万分感谢。本不想让书院破费,想要自己去支付那二十贯铜钱的悬赏银。

    却没想到被龚美给婉拒了,这李毅说到底也是在书院里中的毒,而且也是因为吃了书院里免费提供的时令鲜果,方才会和他早前食用的海鲜相冲,从而造成了这么一出事故。书院怎么说也是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况且这李府不仅仅是在这南康县颇有势力,就连京城里也有李贵妃在替他们撑腰。龚美自是知道这李贵妃,一贯是支持赵恒继任太子之位的,自然也就不好再收那李府的钱了。

    毕竟这日后还要那李府帮忙的地方,还多了去呢!自己今日就暂且当是,花了二十贯铜钱,替自己和赵恒结了个善缘吧!李氏夫妇见龚美执意不肯收下,自己准备的那些铜钱,也只好作罢,只是心里却是暗自记下了龚美的这份情。

    因被这李府这么一闹,县城里的不少人都对书院持以敌对的态度。如今这事情已经是水落石出了,李毅中毒一事,并不是书院害的,而是一场意外。这李父自然是要还书院一个清白,不然别说是龚美了,就连自家儿子李毅也不会原谅自己。李父和城里的几名士绅商量了一下,决定还是暂且放下自己的面子,带头去替书院重新打造了一块匾额。

    从城里一直敲锣打鼓的送到了城外的书院,一路上是引来的不少民众的围观。这样一来书院也算是彻底洗清了自己身上的污点,再也没有人会对书院指指点点了。因听自己儿子曾对自己说过,这书院的经费一向是颇为紧张。若是以前的书院李父自是不会管他,毕竟这件书院倒了自然还有其他的书院还可以选!

    但是这回不仅是自家儿子坚持要在这间书院一直读下去,而且龚美还救了李毅一命。李父自是乐的替书院募捐,但是又害怕王禹??那些文人,为了清高而不肯收下自己捐送的钱财。干脆就把自己名下的,书院旁边的那几块地送给了书院,美其名曰见书院太过狭小,想要让书院能够有地方扩建,这毕竟也是自己这当地名流所应该做的。

    一些原本就不愿和书院为难,但是当时迫于李父的压力,不得不跟其一道诋毁书院的士绅。此时见李父带头向书院捐地,为了拟补自己当初的行为,也都纷纷巧立名目,向书院捐送各种各样的物件。

    等到这一切都平静了下来,那葛姓老者也彻底治好李毅。龚美也终于可以静下心来,好好的询问那老者的来历了,本来龚美还以为那老者只是一名普通的医师,最多也只不过是一名当代隐士。可是一问之下,就连书院里一贯自视清高的朱旦和徐良,也对老者是拜服的五体投地,恨不得能将其奉为自己终身的楷模。

正文 四十八、老谋深算俩狐狸

    原来那老者乃是晋代名医葛洪的后代,名唤葛云,原是南唐人氏。而那名小童则是他的孙女,单名一个灵字。因自幼患有残疾,耳不能闻。葛家虽然家道中落,但也算得上是小康之家,衣食无忧。但是这一切却是被那九年前的一场战争给打破了。那时的葛灵才刚刚出生不久,南唐就因国主的指挥不利,已经陷入了四面楚歌的境地。

    那葛云的独子葛天翔,乃是名忠君爱国之士,面对着国难当头,自是满腔热血。同家中刚刚生产完的夫人,和老父告了别之后。便毅然决然的奔向了战场,最终却是落得个尸骨无存的下场。那葛天翔之妻王氏,本就因生产时伤了元气,此时又接到了这般的噩耗,竟也随即病逝了。饶是葛云艺医术超群,也未能从鬼门关把她给救下来。

    可怜那小葛灵一下子就接连失去了父亲和母亲,就连葛家的全部家当,也在一次意外的火灾中损失殆尽。葛云也从而成了无家可归之人,但是因其医术超群,倒也能够混个温饱。可是此时的小葛灵却是依旧嗷嗷待哺,也不知是怎的,这除了葛云,其他人她是一概不要。葛云不得不将其带在身边,只是这样一来葛云的东家就不高兴了,这葛云因要时不时的停下来照顾她小葛灵,自是无法顾及到自己的工作了。几次下来,是再也没有一家药铺敢请他了。

    葛云也不得不带着葛灵,前去其他的地方碰碰运气了。本来前几年太宗下令广招天下名医进京,因这葛灵的医术精湛,自是有不少人为了争功,抢着推荐他进京。只是这葛天翔乃是被那宋朝军队所杀,在葛云心里,这太宗就是害的他家破人亡的凶手。哪里肯进京前去给杀害自己儿子的凶手差遣,面对当地官府的强烈要求,他自是不屑一顾。

    这样一来他可算是把当地的县太爷,给得罪透了。随随便便就找了个罪名,安给了葛云,将其打入大牢。后来还是一些曾受过葛云救命之恩的人,筹集了银两前去县衙把葛云给“赎”了出来。饶是如此,葛云也还是被那些衙役给结结实实的打了三十大板。经此一事,葛云也是散尽了自己的全部积蓄,就连原来所在的县城也呆不下去了。

    只得拖着自己那带伤的身子,和那葛灵连夜离开县城。这兜兜转转的倒是跑到了这南康县来了,虽然这一路上葛云虽然缺医少药的,但是也已经好的七七八八了,若是以前他的伤只消的五六天就好了,只是因他自己当初也受着伤,又有那家人肯让一个受伤的大夫来看病呢?这样一来葛云竟是连自己平时唯一挣钱的渠道也断了,身上的伤也只得随便从路边摘些草药敷上,只是这葛云底子好,等他走到这南康县的时候,人也已经恢复以往的精神了。

    但是却苦了那葛灵了,她原本就身子不好,如今葛云却又无能力给她好好的调养。再加上当初葛云府衙捉去,独留她一人,心里自是害怕不已。这内外夹击之下,小葛灵早在路上的时候,身子就已经吃不消了。只是这葛灵一向聪慧,知道自己爷爷如今已经身无分文,就连平时祖孙两的一日三餐,也是靠一些人家的施舍,或是一些山间的野菜和野果。

    为了不增添葛云的烦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