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太平盛宋-第3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出去,说是她自小与家人失散,方才会沦落风尘。张氏本还有些怀疑,但是看那男人一路上都对自己关照有家,不像有假的样子,自然也就相信了

    等到跟那男人回了京城,见了自己的“父母”时,张氏才彻底相信了。那两个老人家竟然,能叫出自己的乳名,还能准确的说出自己胎记的位置。然而自己在此之前,却是更本就没有见过他们二人,这若不是自己的生身父母,又会是谁。

    看着自己的家张氏心里也是甚为激动,自己终于可以不要再过那种看人脸色的日子了。在那张家二老身边的日子,张氏觉得那是自己这辈子过的最为开心的日子了。只是这张氏回到二老身边的时候,年纪就已经不小了。若是再不趁早替她相看个婆家,恐怕会被街坊邻里嘲笑。

    只是这张氏因出身烟花之地,这鸨母又岂会教她那些,平常女子所要学的持家之道,以及针凿女红。一些贪图张氏美色准备上门提亲的人,一听到这张氏非但不能替自己,操持家事。还得好好伺候,一下子就全都打起了退堂鼓。眼看着潘氏马上都要留成老姑娘了,这张家二老是急的一夜之间,头发都白了好几根。

    这张氏看在眼里,是急在心里。这张家二老是自己的亲身父母,虽然因幼时的意外,分别了十数载,但是他们这么多天对自己的照顾,却是让张氏第一次明白了这家的意义。她又如何舍得让素来疼爱自己的父母,这般着急呢?只是她虽有心学那些东西,可是她如今已经是长大成人了,有些东西自是无法一时掌握其要领,只得干着急。

    但是又不愿父母为了自己,这般着急。便主动开口提出要放低择婿要求,这张家二老又岂能同意?这张家虽然算不上大富大贵之家,但也算得上是小康之家。又岂能将自己的女儿,平白的倒贴给别人,自是一万个不愿意。张氏见父母执意不肯,便提出自己不一定要做原配正室,做小妾或填房也是可以的。这张家二老自是不答应,生怕委屈了自家闺女。一来二去,这张氏的婚姻大事,还是没有着落。这张家二老头上的白发,也是日益趋增。

正文 六十、美人心计最缜密

    眼看着这样干耗着,也不是个办法。自己也的确是老大不小了,若还是赖在家里的话,这张家二老恐怕是真的不能做人了。光是现在,这街坊邻里,已经对自己议论纷纷了,就连母亲每次出门的时候,也总是被人在背后指指点点。张氏实在忍不住了,便去求了那个曾经把自己从那火坑里,带出来的堂兄张远,想请他想想办法。

    张远到还真是个有办法的人,不出三日。便替那张氏相看好了一户人家,只是是要去做妾。而这户人家正是这赵元僖,说来也是巧合。赵元僖对于那赵恒左搂右抱,美人环绕。说不眼热,那肯定是假的。暗地里便也命人去四处寻一名,身家清白的美人回府,来养养眼。正好被这刘娥的人给转了空子,把张氏这么个美人给送了过去。

    这张氏的父母听闻这张远,已经给张氏相看好了一户人家。自是欢喜不已,只是细打听之下才发现,原来是要自家女儿去给别人做妾。自是千百个不乐意,想要去退了这门亲事,但是一听到这看好的人家是个王爷。心里也是颇有些打颤,再被那张远一吓,顿时就没了主意,此时又见那张氏已经同意了,自然也就不在多说什么了。

    仔细的挑了一个黄道吉日,这张氏便坐着一顶小轿子进了王府。自那以后王妃谢氏,也算是彻底歇菜了。过起了半隐居的生活,同时这赵元僖也算是彻底的把那谢家给得罪透了。只是这张氏虽是个孝顺之人,但是因从小生活在那种烟花柳巷,自是自小就被灌输,若是想要笑到最后,就一定要一直把那男人的心牢牢的拴在自己身上。

    为了固宠这张氏是把自己当初学的所有手段,都使了出来。这谢氏原本在那张氏刚刚进门的时候,还能抵挡一二。可是这深闺大院出来的女子,对于那种阴私手段,哪里比得上那久浸欢场的老手张氏。没过多久这谢氏以及一些府里原本的妾侍,都纷纷相继失宠了。

    若不是为了顾及那谢氏的颜面,以及在太宗眼里留个好印象。每逢初一、十五的时候,这赵元僖到还是会歇在那谢氏的房里,只是这心却是在那张氏的身上。这张氏哪里能够咽的下这口气,这赵元僖如今看在太宗的面子上,尚且还这样对待自己自己。若是日后,他真成了皇帝,没有人能够制衡他的时候。

    自己岂不是真的要落得个老死冷宫的下场,对于族人发来,对于这赵元僖是否可以扶持的询问,谢氏不得不婉言拒绝了,族人自是明白了这其中的奥义,干脆就彻底的做起了富贵闲人。赵元僖那里想得到,没等别人动手,如今他自己就已经先折断了自己的一只翅膀。

    眼看着赵元僖那里的计划成功了,刘娥也算是松了一口气,同时因着这件事中潘氏也出了不少力,两人的关系倒也没有那么的僵了,但是也并没有这想象中的好,倒也不知这潘氏和那赵恒说了什么,这赵恒竟是没有把她和潘氏的事情,向外透露半分,这所有人都还以为她和潘氏是不共戴天的仇人呢?只是这其中的奥妙,也恐怕只有刘赵恒和潘氏两人方才了解。

    和这刘娥的顺风顺水相比,龚美那里可以说的上是像犯了太岁一样。这事情是一件接着一件的崩了出来,眼看着那张希的事情,是实在拖不过去了。龚美思量再三,还是去找了那王禹??,把自己这些日子的想法说了出来,想看看那王禹??的看法。

    王禹??听龚美把事情的来龙去脉,都说了清楚。心里也算是有了个底,只是这件事也的确比较棘手。但是说大也不算大,毕竟只要这张希不说,又有谁能说他就是这张云天的儿子。龚美听了王禹??的话,顿时豁然开朗。这张希之所以让他们觉得棘手,无非就是担心其身份,会给书院带来麻烦。

    只是他确实忘了一点,这龚美和葛云的确是知道这张希的真实身份。可是整个书院里除了这葛云,龚美,王禹??三人以及张希自己,是在也没有人知道他的身份了。就算日后有人寻上门来,只要咬紧牙关不说,任是这天王老子。恐怕也奈何这张希不得,虽说这个办法颇有些无赖的味道,但是恐怕也是如今最为妥帖的办法了。

    只是这孩子的户籍问题,却是一个大麻烦。总不能让他就这么,一直当着黑户吧?单论这龚美和那南康县县令的交情,想来只要多出些钱,也就没事了。只是这孩子的来历,却是成了一个最大的问题。这孩子如今若是想要有个户籍,恐怕必须要有一个长辈才行,不然恐怕也会有无穷无尽的麻烦。

    只是如今能出面做这孩子的长辈的,也只剩这龚美一人了。这王禹??和葛云的户籍是在老家就已经办好的,而且这王禹??是举人出身,这户籍自是不能改动。而那葛云则因进过官衙,也关过大牢。这户籍上也是不方便改动,如今能够成为这张希长辈的,恐怕也只有这龚美一人了。

    看着王禹??一脸奸笑的看着自己,龚美本想说不。但是又想到葛云那张苦苦哀求的老脸,心里还是软了下来,同意了这王禹??的提议。只是这样一来这张希,恐怕也只能改姓龚或者刘了。不然在户籍上面,恐怕是说不过去的。

    张希本就是个聪明的孩子,自是分得清孰轻孰重。因着这刘娥身份的问题,她的户籍一直都是由赵恒派人打理的,比起龚美还要从官衙里取出来,是方便的多了。所以两相比较之下,这张希就随着刘娥姓了刘,成了刘娥失散民间的胞弟。

    但是这样一来,龚美少不得要带这孩子回一趟京城,办些手续。而且龚美也的确离京一年有余了,是时候回去看看了,同样也需要向赵恒禀告一下这书院的运行情况,以及收获。因着书院最近一段时间,有不少学子前来报名。这龚美一时之间,着实是走不开。这件事也就被拖延了下来,此时的张希,不应该说是刘希。

    也开始和黄贵、张全,一道在书院里上起了课。闲暇之余,也不时的翻阅起了张氏祖先所留下来的那一匣子兵书。倒是把自己正经的课给落下了不少,只是这身为刘希先生的葛云却是没有说半句责怪的话,反倒还是不停的给予刘希帮助。帮其解答一些疑问,原来这刘希的祖上竟是那赫赫有名的张良。

    生为张家子弟,刘希自是希望自己有朝一日能够,和先祖一样。成为一个赫赫有名大将军,所以这葛云自是理解其心思,想要助其完成心愿,重振张家雄风。只是没想到这远在京城的一道旨意,却是将这一系列的平静,全部都给打破了。

正文 六十一、欲攘夷必先安内

    因那太宗对于自己在开疆扩土方面,远远不及自己的兄长赵匡胤。而一直耿耿于怀,想要好好的证明自己。便动起了北伐的念头,虽然这太宗已经被他那嫉妒心,冲昏了头脑。但是这并不代表,他手底下的那帮大臣,也一个个都头脑发昏了,同意太宗做这种不靠谱的事情。毕竟这太宗在武功方面,和那太祖比起来,差了可不是一点两点的问题。

    尤其是他又对将领们不放心,老是要在一旁指手画脚,若是他懂也就算了,可偏偏他对兵法什么的,全都局限于纸上谈兵的境界,往往这一场仗,明明按照那些将军的打法,是肯定会赢的。可是这太宗却偏偏要过来插一脚,非得要那些将领按照自己的打法去打,结果好好的一场稳赢的仗,就这么输了。

    而且当初连太祖都没能成功,收复北疆。那就更不用说,这个对于行兵打仗,堪称是一窍不通的太宗了。面对这大臣们群起反对,太宗哪里听得进去,因着太宗手段狠辣,对其反对者是残忍之至。一时间倒是没有大臣再敢多说什么了,只是这也毕竟不是一个办法。明明知道这是一场没有把握的战,可是还要一个劲的往敌人面前送,这不是犯傻是什么?

    这日后若是打输了,这太宗一时气急。那日子恐怕会更加难过了,思来想去,诸位大臣还是把目光投向了那赵普。这赵普素来足智多谋,能够历经两朝而不倒,自是有其过人之处。这一回群臣反对太宗北伐的时候,也只有他一个人作壁上观,没有发表过半点意见。

    这点便是这赵普的过人之处,这太宗之所以对北伐,耿耿于怀。完全是因为他对自己皇位的担忧,虽然这些大臣却是不知道这太宗在担忧什么。但是这赵普却是清楚的很,对于这太宗皇位的猫腻,他是比任何一个人都要清楚,自是干脆装聋作哑,什么都不管。

    直到这群臣都已经去向太宗劝诫过之后,这赵普才在群臣的力邀之下,慢悠悠的出场了。一见到太宗,这赵普是绝口不提这北伐之事,反倒是和太宗探讨起了文章。太宗虽然对于这赵普为何,不同其他朝臣一样来规劝自己,而颇为不解。但还是没有多说什么,便顺着赵普的话聊了起来,想看看这赵普葫芦里究竟卖的是什么药。

    两人聊着聊着,就聊到了那西汉的晁错。这太宗一向对晁错这个奇才,十分仰慕。自是对其因七国之乱,而惨遭腰斩一事,而心疼不已。眼看着快聊到高潮的时候,这赵普却是突然不再那么热情了,面对这突然的冷场。太宗自是不悦,便让赵普退下了。

    等到赵普走后,太宗细细的回忆了一下,越发的觉得赵普此举别有深意。等明白过来了,太宗这几日因被那些大臣们的劝诫,而弄得糟糕不已的心情,也是好了不少。随即便命人赏了赵普,不少的金银财宝,以示嘉奖。同时对于北伐之事,也是暂时的搁置了下来。

    与此同时那道打乱了书院生活的旨意,也随即颁布了下来。原来这赵普之所以找太宗,谈了那么一大堆话,其实归根结底也是想要太宗,把北伐的事情暂时搁置下来。只是他知道若是明着说,不仅这太宗不会答应,就连自己的小命,恐怕也得玩完。

    便干脆使起了拖字诀,以那晁错为引子。向太宗表达了自己“攘夷必先安内””的看法,果然这太宗也是个聪明人。其实这么些日子以来,这些大臣一而再再而三的反对,也是让太宗自己想开了不少。对于北伐其实也没有一开始那么坚持了,只是始终还是缺少一个,让自己放弃的借口。

    如今被赵普这么一提醒,太宗才发现。的确自己如今不适合北伐,毕竟这朝堂里还有不少,前朝的人呢?谁知道他们对自己,是不是真得一片赤诚。若是他们趁着自己北伐的时候,在自己背后来那么一刀。那自己可就是真正的腹背受敌了,为了以防万一。

    太宗便下旨将那最为危险的陈洪进,给宣进了京城。美其名曰,要给他加官进爵。其实却是暗地里藏了一肚子的坏水,想要把那陈洪进给软禁在京城。这陈洪进又不是一个傻的,哪里不知道这太宗的想法。只是如今形势比人强,让他不得不低头。

    就算他有千百个不愿意,也只好乖乖进京。不然只会落得一个抗旨不尊的下场,陈洪进怀着忐忑的心情上路了。可是没想到这陈洪进竟是要路过这南康县,一听到这消息龚美立马就急了。赶紧赶回了书院,哪里还顾得上那个,还没有说完话的师爷。

    虽然这龚美并不担心,陈洪进会发现这刘希的踪迹。但是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尤其是这陈洪进如今已经知道了,有刘希这么一个人的存在。而且现在刘希的户籍,尚未改好,就算这陈洪进此刻杀了那刘希,恐怕也不会收到什么律法的惩罚,毕竟刘希现在可是黑户啊!

    为了谨慎起见龚美不得不,提前准备踏上了回京的路。一路上龚美紧赶慢赶,倒竟是比那陈洪进足足早了五天到京城。一回到京城,龚美也顾不得休息,便命人去向赵恒禀告自己已经回来了。在向赵恒禀告完书院的情况,以及那刘希的事情后。

    龚美立马赶去了刘娥那里,把刘希带给刘娥去照看了。刘娥虽知道这个孩子,恐怕会给自己带来不少麻烦,但还是接受了那个孩子。赵恒对于这个突然冒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