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崔林言事-第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本性罢了。这样的安排林娘应该是明白的,因此才这样说的。我突然明白在这个世界上善良和不善良有时候并不那么容易区分,至少对于奉香他们而言娘亲不见的善良。
正发着呆,蔻珠进来了,和萱玉说了两句,萱玉便抱了我出外间。只见当地里站了四个孩子,也就是五六岁的模样,高矮不一,两个长得好些,另外两个却是一男一女。
那孩子脸圆圆的,身子却瘦的厉害,一身短葛衣,眼神有些倔强手里牵的是那个女孩子。估计这女孩子是男孩的妹妹,身量不高,眼神有些不安,脸上微微几点雀斑,长的倒是平凡。另外两个长得还高,一个长了一双好看的凤眼,另一个皮肤颇为细致。
当下里萱玉放我坐在桌边,娘亲之不说话却悄悄打量几个孩子。林娘在一旁说:“这两个高的,是邻庄子上人家的孩子,家里还有兄弟,没了法子只能出来做丫鬟。另外两个身世甚是可怜,是外地的流民,这大冷的天父母讨了吃的给他们自己却饿死了,两个孩子听了别人的话头上插了草标要卖了自己为父母葬身,陈管家见了就带了回来。”
娘亲点点头,便问那两兄妹:“你们叫什么名字?”
那妹妹看了一眼哥哥,却不说话,那哥哥迟疑了一下,抖抖嗖嗖的说:“太太,我和妹妹不愿分开”
我看了看娘亲,只见她笑了笑,温言说:“可如今我只要服侍小姐的丫头啊,这可怎么好?”
哥哥听了抖得更厉害了,好一会才对女孩子说:“那妹妹以后要好好在这里做工”
那妹妹急了:“那哥哥呢?我不愿意与哥哥分开!”说着眼泪就上来了,忽而想起娘亲,扑通一声跪下来,狠磕了几个头,求道:“求太太把我们都买了吧,我们爹娘都不在了,我不愿意与哥哥分开!”那女孩子虽然是跪着,却死死拉着哥哥的手,扯得他哥哥也只好跟着跪下来,悲切的哭着。另外两个女孩子听了都不免心酸,想起自己的家人,也都哭了出来,一时满屋里都是他们的哭声。
我知道娘亲无非是拿了话来探这两个孩子,只要是有情义的,娘亲就会给我选那两兄妹的。我想想也好,他们已经没有了亲人,我待他们好,自然我就是他们的亲人了。只要他们有情有义,品行好生调教就不会差到哪里。另外两个女孩子还有家人在世上的,难免以后还有手尾。
林娘看着几个孩子都哭得凄切,便说:“别哭了,以后是府里的仆人,要遵府里的规矩,好好做事就行了。”
那两个女孩子慢慢地也止了哭,另外那两兄妹挂着眼泪,呆呆的看着林娘,仿佛不明白。蔻珠上前去把他们扶起来说:“傻愣着做什么呢?少夫人和你玩笑呢,你们两兄妹本是一体的,分开了另一个还有活路呢?以后只管安心跟着小姐。小姐是个好脾气的,自然不会亏待你们!”说着引上来见我。
两个孩子先忧后喜一时还反应不过来,不一会才明白两人都能留下了,才眉开眼笑起来,那男孩子可能是心里憋着太久,一下子竟然往后倒去,晕了。
娘亲也吓了一跳,赶紧的让林娘请了大夫来给这两个孩子看看,又是一番闹腾。
那两个孩子一直由林娘负责教导和延医请药。想来是长期的营养不良,加上悲痛过甚,那男孩子狠狠的病了一场,连着两天高烧不退,梦里只叫着自己的爹娘,闻者心酸。女孩看见自己的哥哥病得这么严重,整个人都呆了,谁去拉她都不走,一定要陪在他哥哥旁边,只默默的看着林娘进进出出。
如今最紧要的事情是我的娘亲不日就要启程上京了,那日的那两个小丫头想必就是选给我的小妹妹的。那两个丫头知道自己即将上京也是欢天喜地的,倒把自己的家人暂时的放在一旁了。娘亲看了这样子私下里还对林娘感叹,这两个孩子性子有些凉薄,还说不是万不得已不愿意选这样的孩子。有千万交代林娘要看好给我选的两个孩子,要是觉得品行不对只管调开了不用的。
这些实际上都是日后我长大了林娘慢慢告诉我的,在我还刚才三岁的时候,我对即将到我身边的两个孩子并没有太多的感觉。
这年的清明也在众人的忙忙碌碌中度过了。那一年的清明我印象到是非常深刻,因为祖父和娘亲带着我亲自去祖坟上坟。清明时节雨纷纷,挡不住漫天冒头的绿意,纷纷小雨却徒添离愁。我就要离开我的娘亲跟随祖父独自生活了,若是没有什么特别的事情,我还不知道我什么时候才能再见到我的娘亲和父亲。
但是我也知道这事在必行,娘亲不可能长久的和父亲分离,尤其在知道父亲身边有个虎视眈眈的丫头就更加不可能了。因此我心中虽然伤感,但是却能安静接受。娘亲很为我的懂事安慰,在清明过后,带我拜别了外祖父外祖母,又嘱托舅舅舅妈时常照顾我。我便于春后的一个连绵雨天告别了我的娘亲。
可能因为习惯了娘亲平常一日几次的探问照顾,一时间离开了娘亲我却有些心神不宁,连着夜里就做些噩梦,人不大精神,祖父见我上次受寒还没有好透,现在又添了症状,也不敢马虎。祖父日日为我焦心,有时候恨不得把我抱在怀里替我病了才好,虽然知道祖父是怕对不起我的娘亲,但是我还是很感动。等到我大好的时候,祖父知道我历来喜欢桂花的馨香,因此特别让陈管家运来了一株桂花苗,让那两个此时已经渐渐适应府中生活的孤儿为我种下。
桂叶新绿,芳香可待,孩子新霁,一切并没有因为娘亲的离开而塌了天,我也觉得开心了许多。
正当我要开始新生活的时候,州府突然派出了衙役,满街的敲锣宣布:今上薨逝!
这一年是元祐元年,四月初九。
其时我的娘亲方才离家一个月,算脚程,堪堪到达京城。
连着好几天祖父都皱着眉,除了指挥陈管家停了宴会挂上麻布孝衣守国孝意外,别无他事。数日里祖父看着我每每会皱眉叹气,只有他身边的老胡敢去宽慰他。
我知道祖父必然担心京城的状况,父亲叔叔方才点了官职,又遇上权力更迭,尚不知道会不会受到牵连;娘亲刚才上京,怕是会遇到城中宵禁,也有可能生出事端。一行人中只有老胡的儿子胡全是经历过京中事情的,难免就有不周全的可能。
路途遥远,消息传递不便,只能干睁眼的着急。实在无法,祖父只好对我说些京中的情况。
由此我又知道薨逝的皇帝是我早就知道的仁宗皇帝,听祖父的意思,仁宗皇帝当之无愧为仁!当朝近四十年对臣子颇为忍让,是以治下名臣众多。先时的慕容修是古文革新的一面旗帜,宰相韩琦也是范遥革新的余音的老臣,还有为人作文都极为严谨的古光,甚至那位写了《言事书》的方严,都是仁宗皇帝提拔留用的臣子。尤其那位方严大人,位居下臣却敢对上位的韩琦等大臣横加指责,仁宗皇帝均能予以宽容不加惩罚。说到这里,祖父竟然都站起身来对着京城方向稽首而拜,隐隐眼中露出泪光。想必祖父想起了在朝三十多年伴随君王的经历,心中大有感慨吧。
祖父还提及昔日的太子,当今继位的天子,是仁宗皇帝的第三子,乃仁宗皇帝的宋皇后所出。据闻是个非常有志气的君主,是脾气不同于仁宗皇帝,因此朝中风气怕是要为之一变了。
我不知道该如何排遣祖父心中的不安,在这个世界里,我一直生活在家人的保护中,天地大不过这方院子这些人,自然还无法切身体会皇权的犀利。这次地位更迭,还没有以前看小说中描写的风声鹤唳,但是其中蕴含的不安定已经让饱经世事的祖父坐立不安了。第一次我对生活在这个世界有了一种未知的恐惧。
每日的猜度让府里的众人都渐渐沉默,我大病初愈,也不能出门去见青云哥哥,说是蛰居一点都不过分。幸好还有两个娘亲给我选的伙伴。
这两个孩子经过近两个月的调养,又换洗了衣服,现在看起来多少有了精气神。尤其那个男孩子,一张圆圆的脸,五官真是挺端正的,看着就有些虎头虎脑的样子,叫人喜欢。相比之下妹妹就有些平淡了,但是手脚倒是麻利的,连萱玉都夸她。两个孩子虽然身体恢复了,但是眼神里都有些沉痛,可能是因为一时间父母俱失吧。陈管家林娘也颇有仁慈,给他们父母装殓了下葬,也允许他们出去祭拜,平常并不打骂干那粗活重活,只是好好教些规矩,慢慢的两个孩子也就恢复些孩子天性。
此后两个孩子在世上再也没有什么牵挂,我不至于跟无极里面的著名台词说什么“跟着我,有肉吃”,但是我很乐意对待他们像对待我的伙伴一样。而我相信,只要我用心对他们,他们就能知道。
男孩子原本就有名字,就叫虎子,姓张的,我不欲改变,平常也就叫他虎子。小姑娘的名字却是让我哑然的阿妹。家里人自然不能叫她阿妹,我便问了她的意思,小姑娘只告诉我:“爹娘不识字,生了阿妹直呼乱叫而已”
我看她眼神怯怯的,仿佛是失了母燕的雏鸟,脸上点点雀斑,反添几分机灵,想到她平常手脚伶俐,年纪比我大上两岁,身高却并未比我高多少,心中也觉得恻然,因此说:“我叫康康,是娘亲起得小名。本来你有名字我也不想帮你改呢,但是只叫阿妹,家里的人听了怕是要笑话你。只是改了,你乐意么?”说罢看着她。
我知道我的眼睛水盈盈的,看着人的时候特别容易让人相信心软,阿妹抬头看了一下我说:“阿妹听小姐的。”
我知道这两个孩子经历的惨事,对人不无戒心,不能一时软了他们,因此想了想说:“你若是不乐意,咱们缓些时候再改也行。”
阿妹赶紧摇头,说:“林管事说了,往后我们要听小姐的话。”
“嗯,我看叫燕影,可好?”云深徒留影,是故才淡,我私心又希望这个女孩子伶俐,才起的这个名字。
可是我却忘了我此时应属未识多少字的年龄,转念一想,拉着阿妹的手说:“不然,等日后我叫了你写这两个字,才正式给你起名字吧?”
阿妹有些茫然说道:“是,阿妹听小姐的。”
我转身吐吐舌头,天,我要找机会开始正式开始学习了。
到了元祐元年的五月十八,娘亲派回来的小厮才终于到了家中。原来今年京中附近大旱,反倒是让娘亲的脚程快了起来,因此娘亲是见了父亲之后宫中才传出消息皇帝薨逝的,是以娘亲避过了皇城中的宵禁。只是因为父亲叔叔是京官,皇帝驾崩必然有许多事情要办理,娘亲从旁协作,竟也忙乱了大半个月。娘亲担心祖父,因此尚未安顿好就打发小厮回来报信。为此娘亲并没有太多的消息能够传给祖父,只是告知父亲叔叔诸人均平安而已。不过小厮又说娘亲特地提到了我,希望祖父早日正式的给我入学。
无论如何,虽然并没有很多的消息,至少一家人是平安无恙的,祖父也就宽了心。因此让小厮下去休息,过了十天半个月,就又打发他们上京了,临行前也不过嘱咐父亲叔叔兢兢业业,辅佐皇上的话。
时光清淡读书事
前世时候的小资喜欢说弹指红颜,刹那芳华老。在前世二十六岁以前,我觉得光阴很漫长,过了二十六岁却已经不屑于用那样小资的话来形容悄然爬过自己脸庞的光阴痕迹了。然而在这世,同样的心态,同样的重复演示着。在这样的时空里,没有五光十色的霓虹,因此被时间浸润的日子,清丽的犹如一幅久远的山水画。在这画里,很淡很淡的角落里,是三五岁孩童高远的天空和漫长的童年。
元祐元年夏,三岁半的我正式跟随祖父念书。
陪着我的是时年五岁的阿妹和她的哥哥近七岁的虎子。
娘亲离开中州之后,一如她所安排的,林娘和陈管家两人协同管理家务,陈管家更多的管理田庄,林娘则要照顾一家子的家务事。祖父并未对此安排有何异议,随着父亲叔叔入朝为官,祖父身为人父、人臣的责任已经基本完成了,是以祖父得以延续他之前停顿的著书治学。我曾听闻祖父的知交好友提议祖父开堂讲学,流布他一生浸润学海的心得。但是祖父笑着摇头说:“吾一生已为朝廷哺养两相矣,此后自当含饴弄孙为乐。况弱孙失其父母扶持,吾自当代之,养一只展翅的云燕。”
我不大理解祖父对我的心思想法,但如今我们祖孙相依为命互爱互敬已成事实。我也不大理解为什么祖父没有广招门徒讲学,因为我还不大相信祖父是因为要全力养育我。但祖父把他的时间分成两半,一半留给他自己,一般留给我,确实又是我渐渐看到的事实。
自从娘亲走后,我往日跟随娘亲一起居住的院落就空荡了许多,一则是为安全,二则是为节流,祖父就吩咐林娘安排我一同住进祖父的院落,原先娘亲和父亲的院子就上了锁,只是定期维护打扫。
祖父的院落是家中最大的院子,分别东西两厢,南面开门连着外堂,北面则是祖父自己的居所。我住进来之后,萱玉啊妹陪着我住了东厢房,虎子和祖父的贴身老仆老胡住在一起,西厢则改成了极大的两间书房,一间置琴棋书画,并了三张桌子和一张作画大案;另一间是祖父自己所用的书房,平常只有老胡打扫,我们轻易不能进去的。
晨间我们给祖父问过安之后一同吃早餐,餐后祖父大多时候会带我往山上走动,此时祖父会教我一些吐纳养生之道,我拣些认为正确的记在心上。散步之后神清气爽,自然就进书房,一则祖父指点我读书,二则学些书画。午餐过后夏天日长大家也就午休,起来之后略用些茶点,祖父就不再理我一头钻进自己的书斋,而我只能练练琴。遇到天气好心情好的时候就让陈管家给我套了车去看看舅舅舅妈,顺便找青云玩。
开始时祖父一一教我认字。前世什么书都念,竖排繁体的影印本、文言文的史料,诗词都是涉猎的范围,现在这些字自然就认得快。但是我并不大担心我表现的太聪明,因为我有一个非常好的伪装,那就是说话发音。这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