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小小童养媳-第2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赵明礼带着天赐天佑也起了大早,给天赐天佑换上了便于劳作的粗布衣裳,让他们跟着上坡看看□管家得了陈氏吩咐,片刻不离地跟在两位少爷身边,惹得二郎偷偷地笑,大郎拽了他衣服好几下,他才忍住
  除了还在坐小月子的陈氏和三个年幼的娃娃,一家人都已是起了≡李氏忙着安排早饭,小李氏和刘妈妈带着小小在后厨忙活,要先烧几大桶茶水出来只有王氏坐在堂屋里无所事事,惹了赵李氏不悦:“往年干什么的今年还干什么,怎么家里多了人帮忙,好像你就不知道脚往哪儿放啦?”
  王氏拉着赵李氏卖乖:“娘艾我这不是怕你辛苦么?这样吧,铺陈饭食啥的让我去做,反正现在后厨有刘家的给老三媳妇儿帮忙哩,你就去休息一下吧”
  赵李氏却不接受她的好意:“老大家的,你要是有这功夫,不如上坡去瞅瞅,二郎是你儿哩,这大清早冷风直吹的,他眼伤都还没好就心急上坡,你这当娘的也不心疼拦着点?”
  王氏讪讪地走开了,就知道跟老太婆没啥好说的,不就是怕自己铺陈饭食多拿了她的粮食么?这才刚打了粮,白米饭也没吃上一顿,成天不是陈苞谷糊糊就是蕨粑粑懒豆腐地对付,这个死吝啬!
  小小在后厨里帮着烧火
  这许多天,别的没有学会,至少烧火她是知道什么时候该加柴,什么时候该减火了就比如现在,只求水快点烧开,把火添得旺旺的就行但是水一开了,就要记得把柴减出来,免得多烧了柴禾
  本来她跟刘妈妈都是不想来帮忙的,可这是赵家的大事儿,不管现在面上撕掳成什么样了,对外来说,二房和赵家总是一家人,就算是分了家出去,这样的大事儿也得回来帮忙所以一大早大家伙儿都还是赶紧地忙活起来
  锅里烧的茶水是山里人称的“梨儿茶”,喊的是茶,其实不是茶,就是一种野树叶子,据小李氏说,喝了能够败火提神’户人家没那么多讲究,一般都是喝的这个,还有那些更不讲究的,直接就是喝的生水哩
  不过今天日子不同,人家给赵家帮忙,赵家也得拿出相应的体面来才是
  烧好了两大锅茶水,用涮得干干净净的水桶装好了,又洗好了一摞土碗,这茶水的准备就算告一段落了过会儿大郎和二郎来抬
  接着就是该准备今日的饭食了
  说起这个,小小就觉得奇怪♀宅子,除了赵李氏住的东厢房和大房住的西厢房她没进去过,其他的地方她也算都走遍了,愣是没发现粮仓在哪里
  刘妈妈也好奇,往年小姐还没出嫁的时候,陈家的粮仓是单独的一间,要通风干燥避地气成都住的宅子虽然鞋粮仓和杂物间共用着,可也是单独的但这赵家老宅各个房里都住着人,实在看不出粮仓的所在
  二人便问小李氏♀个家里,三房对他们算是顶好的了,小李氏也不避讳,直言告之,就在老太婆住的东厢房上头,有个阁楼不仅存放着粮食,还有家里的细软等等后厨出去,还有个地窖,等到收了洋芋啥的,都得窖存起来保管得当,是家里一年的口粮呢!
  四十四章 热闹丰收


  平日里的口粮,都是赵李氏一碗一碗算好了,提前拿下来放到后厨的,要用的时候从缸里舀就行了可其实大头都在她那屋的阁楼上头
  正说着,脚步声响起,三人不约而同地住了嘴,赵李氏进来眼风也不扫刘妈妈和小小一下,只叫小李氏:“去把粮提进来”
  小李氏提了一个麻布袋子进来,打开一看,里头是老苞谷劣和白米 李氏笑着告诉刘妈妈:“娘虽然爱吵吵,可大事上还是明白得很哩今儿要做‘金包银’,刘妈妈你大概没做过吧?饭就让我来捞好了你做的菜好吃,还是劳烦你炒菜”
  菜?刘妈妈看了看,厨下连丝菜叶子都没有,做什么菜?
  没过一会儿,赵李氏又进来,手里提了一只黑乎乎的东西,往地上一扔便不管了 李氏看刘妈妈傻了眼,告诉她那个是去年的腊肉,熏制好了可以保管三五年今儿也不过二十来人,做四个菜尽够吃了
  见刘妈妈不解,又手把手地告诉她怎么洗怎么弄什么部位适合干什么反正后厨没人,又小声告诉她骨头别丢了,好好熬锅汤最是补人,正合适给陈氏做小月子
  赵李氏提了腊腿杆子进了后厨,王氏自然看见了,挨着赵李氏前脚下了院坝,后脚她便进了后厨,吞着口水说:“二郎眼还没好呢!蹄爪子砍到一边儿,给咱二郎熬锅汤啊”一边说,一边上前用脚在腊肉上划拉了一下,表示要从这里下刀
  小李氏不搭理她,刘妈妈跟小小更是不会答话,王氏便恼了:“都哑巴啦?还是聋啦?答句话都不晓得翱”
  小李氏为难地说:“大嫂,你又不是不知道,娘拿进厨里的物什都是有数的,到时菜做出来少了这么大一块,我们没法交代啊”
  王氏不屑道:“都切了炒了能看出来啥?老三家的,是你想多了吧?”
  身后一个带着怒气的声音响起来:“她想没想多我不晓得,你又犯馋病了我可听见了!”正是赵李氏
  不过下去揪两把菜的功夫,老大家的就馋上了,这眼皮子咋就这么浅呢?当着刘妈妈和小小的面,赵李氏没骂人就是好的了,只是指挥王氏:“去!把茶水送坡上去!”
  “哎哟娘喂,这么重的茶水我哪儿弄得动呢!莫要撒了就白费了三弟妹这一早上的功夫了!”都这时候了,王氏还不忘给上眼药,暗指小李氏一早上就烧了点茶水没做事
  正说着,赵老大跟大郎二郎一同回来取茶水,赵李氏这才没多说什么,撵王氏捧了碗跟他们一块儿上坡去了
  等大房一家人上了坡,赵李氏丢下手里的菜吩咐道:“蹄爪子也没几个人啃,掺点儿洋芋什么的给老二家的吃吧!”
  刘妈妈一听就有气,什么叫没人吃给陈氏吃?旁边小李氏扯了她几下,等赵李氏走了,小李氏才笑:“你别气,娘说话就是这样,久了也就习惯了她这是心疼二嫂呢!蹄爪子不是没人啃,这个给产妇补身子是最好的呢我们这儿妇人生了娃儿,娘家都是送蹄子催奶补养身子的”
  这个小小倒是听说过,也跟着附和点头,心里却在打鼓,这赵李氏突然转了性子一般,是个啥意思呢?
  一阵忙活,赶着饭点儿前烧好了饭食,大郎几个抬了坡上去了,小小他们抓紧时间吃饭,刘妈妈还得去伺候陈氏用饭,刚吃完,坡上吃完的碗又送了回来,又得烧水洗碗‖小小这个没做多少事的,都觉着累得慌
  刘妈妈虽说是下人,可其实这灶上的活计做的也不是很多,此时已是累得腰都直不起来反观小李氏,背上背着五郎,手里洗涮着,还得盯着大妞二妞两个,脸上还是一派轻松
  正忙活,后头坡上传来了嘹亮粗犷的歌声原来谭家坝做活儿有个习惯,下晌累的时候,便唱歌解乏,据说还是跟着土人学的 李氏见小小不时抬头去听,便叫她:“屋里听不清楚,这野歌子唱得不错,该是村西头的李家大哥哩,他嗓子可好了你帮我把大妞二妞带出去玩吧!”
  小小没动,看向刘妈妈,见她也朝自己笑着点头,这才放下了擦碗的抹布,叫了大妞二妞出来
  出得后厨便是山坡,随便寻了个地方席地坐了,仰头看去,隐约可见忙碌的人影传进耳中的曲调虽然听过,但没有一次距离这样近,听得这般真切
  只听一个男声捏着嗓子装出女声唱到:“情妹妹住在三道岩,天要下雨你莫来,来的足印有人看艾去的脚迹有人猜,无的说出有的来!”
  然后有人对唱道:“情妹妹住在三道岩,天晴下雨我都来,来的鞋子倒穿起,去的鞋子揣在怀,就是神仙也难猜!”
  众人一阵嬉笑声然后是一首让人面红耳赤的情歌:“桃子没的李子圆,郎口没的姐口甜,前年腊月杵个嘴儿,甜到今年还在甜硬是甜哒两三年!”
  歌声刚落,便有人打趣:“李大傻!你媳妇儿都还不知在哪个屋里头养着的,这是杵的谁的嘴儿翱”
  唱歌的那男人骂道:“解乏罢了,偏你话多!赵秀才在这儿呢!知不知羞翱”
  众人便哄笑道:“哟!你唱的出来,还不许我们问了?也不知哪个不知羞呢!”
  跟着便有老成持重的人说:“哎,有娃娃在哩,还是收拣点!李大傻,你唱个别的不行翱”
  李大傻回答得响亮:“那就唱车儿灯,你们都要和哟!”
  大家轰然作答,李大傻便开了腔:“正月里推起车儿灯!”
  众人和道:“车不隆冬车!”
  “热热闹闹说古人!”
  “咚咚车儿车!”
  “先要说个孟姜女啊”
  “车不隆冬车!”
  “两行眼泪倒了长城!”
  “咚咚车儿车!”
  
  小小听得津津有味,前几日别人坡上收庄稼,也不是没有唱的,可都没有今天听得清楚♀些“野歌子”,有的是直白大胆的表达爱慕之情,有的笑骂老天爷,有的插科打诨,乡言村语的,听得小小直笑
  忽然听刘妈妈叫她,原来是给陈氏的蹄子汤熬好了,叫她端去让陈氏趁热喝了
  随手拿块抹布垫了汤碗,小小穿过堂屋往西厢阁楼儿去
  出门忽然看见赵李氏,吓了一跳,再仔细一看,赵李氏靠在椅子上晒太阳,听着坡上的山歌,脸上露出一丝微笑
  这时候的老太婆,看起来也不是很讨厌的样子嘛
  想到她今日特地拦了大房的,把蹄爪子留给陈氏熬汤补身子,小小还是停下来规规矩矩叫了声:“老夫人!”
  赵李氏睁开眼,见是她便露出一副厌恶的申请,口也没开,别过脸去没理她
  气得小小在肚子里咬着牙,切,早知道就不理她了,这讨厌的老太婆!
  进了陈氏房里,天赐和天佑也在,倒叫小小吃了一惊,问到:“你们怎么下来了?”
  兄弟俩应该是刚从坡上下来,身上脏兮兮的粗布衣裳都还没换,一头一脸的灰天佑正伸着手跟陈氏撒娇
  天赐伸手来接小小手里的汤碗,小小才看见他手上满是一道道伤痕,唬得小小直问:“这怎么伤成这样了?”
  天赐缩了手,不出声天佑听见了,回头告诉她:“你是不知道,那些苞米叶子像刀子一样,稍微不小心就要割一条口子出来早先我割了手,父亲还不准我和哥哥走呢,我都累得动不了了,才让我们走,还说我娇气!”
  虽然心疼,可陈氏并不是个娇惯孩子的人,闻言点了点天佑的额头说:“可不就是娇气?不过掰几个苞米砣子罢了,你们父亲也不指望你们能做多少,只是想让你们知道何谓‘粒皆辛苦’,现在可知道‘一粥一饭来之不易’了?”
  两个孩子都低了头,天赐说道:“父亲用心良苦,是为儿好呢孩儿知道了,自会珍惜的”
  陈氏欣慰地笑了笑,吩咐小泻“去请刘妈妈打些热水来,给两位少爷稍微洗洗,换过衣服”
  小小应了,自去后厨告诉了刘妈妈,不过这次是从后头绕的,可不想再从堂屋穿过去跟门口晒太阳的老太婆碰面了
  没过多久,坡上的粮食都收了下来豆子苞米在院坝里堆了老大一堆;洋芋则直接窖到后头窖里去了帮工的人们喝了口茶,各自告辞家去了
  接下来,就是全家老小齐上阵的活了
  四十五章 将启蒙学


  苞谷需得将外头的老叶子掰掉,就剩里头几层叶子扒拉了打成一串串的挂在檐下晒干豆子都是收的整棵,要一个荚子一个荚子的剥开,然后摊在院坝里头晒干
  就连平日里最懒的王氏做起来都是似模似样的,麻利地把苞谷外头的老叶子撕拉开,外头叶子几下就扒拉成两股,这是为了方便将苞谷砣子打成串Dm
  掰开了还要看品相,好看的就打串子,有些稀稀拉拉的就直接剥劣下来≡明礼小李氏和王氏都负责扒拉苞谷,赵李氏则拿了个圆匾坐在一边剥苞米劣
  赵老三和大郎主要负责把苞谷砣子打成一个长串♀不仅是个技术活儿,还是个体力活儿结不能打松了,不然苞谷会掉下来;也不能打紧了,晒干水分之后太紧还是会有些苞谷砣子掉的一个串子大概有两米来长,举起来约莫百来斤,没点体力可干不好
  二郎带着小小和刘妈妈两口子剥豆荚子,天赐和天佑也不例外,就连三岁的大妞二妞都跟着凑热闹
  除了还在房里养小月子不能见风的陈氏,全家都上阵了
  一岁多的五郎靠在赵李氏身边,流着口水直笑,嘴里含糊不清地说着:“奶奶,粑粑”赵李氏回头慈爱地一笑:“好,今天晚上就做新苞谷粑粑给我孙孙吃,瞧这口水流的”
  转眼看见剥豆荚子那边,刘妈妈两口子和小小都甩着手,顿时换了一副面孔:“四体不勤的东西!这才剥了多少?”
  豆荚子都已经成熟了,晒了好些个好日头,豆子饱满硬挺,没剥一会儿手指头就疼得厉害□管家两口子哪里做过这些农活,小小更是前世今生两辈子加起来第一次,自然是不习惯的
  可这个话,谁也不敢说出口
  看看大妞二妞,虽然才三岁多点,手上也都挺麻利的,果然是穷人孩子早当家啊
  抬头看了看好似山一般高的豆荚垛子,小小心里哀叹一声:这么多,得剥到什么年月去啊
  剥了大半匾苞谷劣,估摸着差不多了,赵李氏便吩咐赵老三去磨浆子,五郎拍着手跟着去了,隐隐暗沉下来的天色里,看着侵走开的儿子和孙子,赵李氏的脸上满是慈爱之色
  小小觉着自己肯定是剥豆子剥太久都眼花了,慈爱这种神色怎么可能出现在赵李氏脸上
  果然转过头,看见抬着头的小鞋赵李氏满脸厌恶地开了口:“动作还不麻利些?当着自己是城里小姐呢?再磨蹭下去,豆子就该发芽了!”
  果然是幻觉了
  当晚赵家的主食便是苞米饼子也难怪这个赵家并不常吃,新鲜的苞米劣磨成浓浆,不用放任何作料,锅里少少地放一点油,拿勺舀了浆子摊下去一煎,便是一块金黄香脆的饼子
  莫说小鞋就是天赐几个,都是第一次吃到这个,天佑夸张地吃了六个,撑得小肚子圆圆的
  不过想也知道这等吃食不能经常吃到,是以吃饭时餐桌上难得平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