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步步生莲-第6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全文字小说…。

一个河工向山坡上看了看,疑惑地道:“哪有,别是啥鬼火吧?”

全文字小说…。

这时王羽也站在高处叫了起来:“是有火光,是有火光,我也看到了。”

全文字小说…。

他这一喊,有些民工便也看到了若隐若现的火光,登时鼓噪起来。

全文字小说…。

柳十一急急冲过来,高声喝道:“那山神庙有古怪,大家跟我上。”一大帮人便忽啦啦地跟在他的身上,急急向山坡上走去。

全文字小说…。

到了山脚下,柳十一便吩咐道:“这事儿透着蹊跷,大家伙儿都小心些,千万不要声张。”众人唯唯应是,鬼鬼祟祟地向山腰爬去。

全文字小说…。

柳十一一路走,一路暗自得意:“小贼,竟敢与我老柳过不去,这一遭儿,我叫你身败名裂,一辈子再难翻身!嘿!我一会儿该怎么出面呢?我应该先是惊讶,继而沉痛,我应该指着他们大骂:‘你们这对奸~~~夫淫妇,竟于庙中偷欢,不畏人言也就罢了,便连神佛也要亵渎,真是鲜廉寡耻已到极点!’

全文字小说…。

……不妥,不妥,那罗冬儿早晚是要成为二少爷的女人的,这般骂她,日后怎好相见?我应该这么说:‘丁浩!你这无耻败行之人,竟趁酒醉,掳人上山,坏人清白。董小娘子,我……我们来晚了呀……’

全文字小说…。

嗯!还是这么说妥当一些,万一董小娘子得了二少爷的欢心,我也不至过份得罪了她。我该怎么进去呢,一马当先冲进去……,这样不好,我该走在后面,先让这些村夫冲进去看个清楚,然后我再进去,对!这才像个有身份的人,得有点深沉……”柳十一越想越美,那一脸紧张沉重之色几乎快装不下去了。

全文字小说…。

这次为了造成丁浩和罗冬儿偷情相奸的场面,他还真是煞费了一番苦心,处心积虑地才想出这个办法,这种法子谈不上如何高明,可是在乡间,那可是最有效的打击人的武器。

全文字小说…。

问题是,要在众目睽睽之下制造这种让人误会的场面却不容易,什么‘阴阳和合散’、‘我爱一条柴’的极品春药,这个世界上是没有的,纵然有,他也不敢弄来用,要不然剑及履及,真个让丁浩入了巷,可就便宜了他阿呆,二少爷会很不爽的。

全文字小说…。

他费了好大的劲儿到处打听,又私下请教了几个城里几家大药房的坐堂医,才弄到这种类似麻醉剂的药物,为了掌握它的药性,事先还让王羽和王翊两兄弟服用过,反复尝试了几次,这才掌握了药效发作的大致时间。

全文字小说…。

他盘算,若是自己进去时两人药性刚刚消褪那就最完美不过了,若是去的稍早一些二人还不能那也没关系,只说他们被人窥破奸情,唬得手软脚软无法动弹那也说的过去,只要不太迟得了让他们逃之夭夭那就成。

全文字小说…。

柳十一刚一上山,一旁举着火把的王翊就用意无意的用火把划着圈圈,向山坡上发出了讯号,估计时间差不多了,他们脚下就加快了速度,眼看山神庙就在眼前,柳十一站定脚跟,把手一挥,一群人便直扑那座破庙。

全文字小说…。

柳十一激动的双腿发抖,好像头一次指挥一场重大战役的将军。他盼望着,盼望着殿中传来河工民鄙夷唾弃的骂声;他盼望着,盼望着听到丁浩如同一条绝望的野狗般的狂叫和罗冬儿嘤嘤的哭声。他盼望着……盼得热血沸腾……

全文字小说…。

但是,那群河工冲进山神庙,半天却没有他盼望的声音传来,柳十一纳罕地近前两步,就听山神庙中有人说道:“这里果然生了堆火,怎么没有人影儿?”

全文字小说…。

柳十一听了心中一紧,急忙上前两步,高声喝道:“出了什么事?快快闪开,我来看看”说着举步就要进殿。

全文字小说…。

他刚刚迈出一条腿,肩膀就被人重重地拍了一下,有人在他耳边大声笑道:“嗬!这么大的阵仗,忙什么呢,捉贼吗?”

全文字小说…。

柳十一急忙扭头,就着火把的亮光一看,身子禁不住猛一哆嗦,“嗷”地一嗓子就蹿了起来,脸都吓白了。

全文字小说…。

只见丁浩四平八稳地站在他面前,笑嘻嘻地:“柳管事这是做什么,见鬼了?”

全文字小说…。

PS:清晨求票,一日两更,早上一更,晚上一更,如有变化,另行通知。

第三卷 莲子始生 第099章 继嗣堂的来历

雁九在榻边坐下,沉思半晌,方徐徐说道:“为兄所知,着实不多。当年父亲虽对我说过许多事情,但我那时毕竟年幼,一些涉及利害之处并未提起。及至后来,父亲仓促送你我离开,来得及告诉我的就更少了。

全文字小说…。

说起这继嗣堂,如今至少也有一两百年的历史了。继嗣堂并不是一个江湖帮派,而是大唐七宗五姓中一些人的统一称呼。大唐七宗五姓,是清河崔、博陵崔、范阳卢、荥阳郑、陇西李、赵郡李、太原王。他们是大唐时郡望第一流的高门士族,势力最庞大的七个门阀。曾有清河崔氏嫌弃大唐皇室有胡人血统而拒娶大唐公主;大唐宰相薛元超以平生未能娶得一个七宗五姓族中之女做妻子而为平生最大憾事,从这些事,你就可以知道这些门阀的势力和影响如何巨大……”

全文字小说…。

卢一生屏息听着,雁九又道:“但是这些门阀盛极于唐,它们存续的危机也在唐朝立国之初便埋下了。大唐得以供奉凌烟阁的开国重臣之中,有三分之一是匈奴、鲜卑、突厥族裔,唐太宗本人不但也有胡人血统,而且当初建国之初更是借助了突厥人的兵力,所以开国之后,自然而然地便抛弃了隋文帝以华夏正统为主四夷蛮狄为次的国策,讲究华夷一体。

全文字小说…。

夷族拥有自己的政体、兵权,和与汉人不同的文化,却这样纵容不加压制,隐患便渐渐埋下了。大唐立国之初,唐太宗兵强马壮,战将如云,又趁突厥内乱、连年天灾的时候,灭了东突厥,分裂西突厥,兵威震慑天下,胡人自然纷纷向他臣服,但是这些胡人顺服于大唐的只是一个名号,实力丝毫未受钳制,相反日益壮大。

全文字小说…。

到了唐太宗末年,开国兵威渐消,当时吐蕃赞普松赞干布兼并诸羌后势力大增,遂提兵二十万,迫娶大唐公主。唐太宗认为嫁一女可抵雄兵十万,遂放弃动武,答允婚事,并带去医药、营造、工技、农桑等种种技艺以示友好。

全文字小说…。

不料,吐蕃因此更加富强,野心却也滋生更甚,文成公主尚在,和亲之谊犹存,吐蕃便再度兴兵侵唐,于西平大非川大败唐将薛仁贵,击溃唐军十余万,吐谷浑沦陷。吐蕃得了甜头,从此连年寇边,先后占据唐安西四镇龟兹、焉耆、于阗、疏勒,控制了整个西域。

全文字小说…。

武则天时,武威军总管王孝傑打败吐蕃,好不容易收复了安西四镇。可唐中宗时,大唐却又应吐蕃请求,继续采用和亲政策,把金城公主嫁给了吐蕃赞普,还愚蠢地把河西九曲之地赐予吐蕃,美其名曰作为金城公主的汤沐之地。九曲之地土壤肥良,吐蕃得到九曲之地后如虎添翼,自此实力大增,又是连年反叛侵唐,在大唐的胡人节度使安禄山作乱时,吐蕃更趁机占据了河西、陇右,直至把整个安西都护府全部纳入他们的掌握之中。”

全文字小说…。

眼看着在所谓华夷一体的国策之下,胡人势力日趋壮大、胡人人口迅速膨胀,这些门阀高姓的一些睿智之士感到非常不安。他们担心这样纵容下去,会再次出现五胡乱华的惨剧。

全文字小说…。

“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戎狄志态,不与华同!”这是晋人江统所著的《徙戎论》中的一句话,他这篇政论写出后不到十年,就发生了五胡乱华的惨剧,华夏族人几乎被屠戳一空。七宗五姓的这些人认为夷狄之族,不可推心置腹!大唐对夷狄过于信任和纵容,甚至一些军政大权集于一身俨然国中之国的节度使都委的是胡人,这是养虎为患,一旦朝廷无力控制时,难免重酿悲剧。而且为祸中国者,必是夷狄之族,是以极为忧虑。

全文字小说…。

你要知道,以往天下交替,朝廷更迭,多是华夏一族内部之争。而七宗五姓,乃是华夏正统,所以不管谁做了皇帝,这些高门大族的利益都不会受到太大的损失。可是一旦外族胡**乱中原,这些门阀大姓就是首当其冲的受害者,说不定传承数百年的庞大家族就要因此烟消云散,所以他们认为应该及早应变,国既不可存,便自存其家。可是他们这些睿智之士毕竟只是少数,其中可以左右家族决定的宿老长辈更是寥寥无几,难以动用家族力量。

全文字小说…。

到后来,那胡儿安禄山果然叛乱,唐军屡屡战败,迫不得已向回鹘借兵,回鹘答应出兵,但是他们与大唐约定的条件是“光复两京,土地归唐,仕女金帛任回鹘肆意拿取三天”,大唐天子竟然答应了。

全文字小说…。

回鹘人进入中原之后到处抢劫财物、**女子,其危害甚至比安史叛军更烈。当时有个地方官,正是七宗五姓族人,他愤怒之下,把一个纵火烧死许多在佛寺逃避战火的难民的回鹘元凶关进了大牢,回鹘头领闻讯后竟自鸿胪寺飞马驰入县狱,砍伤狱吏、劫囚而出。所谓的臣国如此嚣张,大唐竟束手无策。

全文字小说…。

这还不算,等到回鹘人走后,大唐还要不断给予‘赏赐’来安抚他们,同时被迫以高购买入许多回鹘的病马、老马。你想,那些高门大姓的华夏正统观念最是强烈,大唐皇帝有胡人血统都令他们心生鄙夷,更何况任由外族如此肆虐、自己的朝廷却不顾体面和尊严?

全文字小说…。

那些豪门大族皆有怨意,奈何朝廷是面上风光,实力不济,他们却也束手无策。那些有远见的人认为危机越来越近;可是他们又无法说服那些高高在上的家主由明转暗;隐藏力量。这时,他们其中一个才智高绝的人便另出机杼,想到利用他们这些个人能够掌握的财力和人力,与身在明处的七宗五姓分离,藏到民间,这样一旦天下大乱,七宗五姓受到致命打击时,他们就能为七宗五姓存续血脉。”

全文字小说…。

雁九自豪地道:“这位智者,便是我卢姓中人,也是你我这一脉的卢姓先祖。你别小看他们依靠的只是个人的力量,七宗五姓的实力,若是集中起来,足以立一国亡一国,光是这些看出天下大势的个人汇集到一起的力量,也是不容任何人、甚至一个国家敢予小觑的力量。

全文字小说…。

到后来不出他们所料,大唐盛不过三代,随即乱象频仍,“渔阳颦鼓”、“安史之乱”、“光复两京,土地归唐,仕女金帛任回鹘肆意拿取三天”、“朱泌之乱”、“刘展之乱”、“藩镇割据”、“朋党之争”“甘露事变”、“李希烈之乱”、“吴济元之乱”、“京师三陷,天子四迁”、“人人易子相食”,一系列乱局闹得大唐日渐衰微,胡风越刮越烈。

全文字小说…。

大唐疆山取自大隋,但是自立国到亡国,哪怕国势最盛的时候也不曾恢复隋朝时的疆土和富强,此时更是被它一手养壮了的外族人将身上的肉一块块剜了去。辽东被粟末靺鞨人占领了,辽西被契丹人占据了,安西和北庭督护府被吐蕃、回鹘、大食人瓜分;河西、川西被吐蕃占领,长安以北、夏州、庆州被唐廷拱手送给了党项人,吐蕃、回鹘都曾攻陷长安,甚至小小的南诏国都消灭唐军十余万,两次占领成都。闹到现在,自秦汉以来的所有养马之地几乎全部沦丧于外族之手。

全文字小说…。

等到黄巢造反时,大唐根本无力平叛,于是又向沙陀人借兵,这一来引狼入室,沙陀**乱中原,十年立一国,三年立一君,一时诸国林立,战乱不休,什么都打破了、什么都扫光了,门阀氏族土崩瓦解,再不复当日风光。然而我卢氏先祖和其他各宗各姓的远智之士成立的‘继嗣堂’却因为以三教九流为外围,五姓宗亲为核心,隐身于民间,并没有受到太大的冲击。当七宗五姓掌握的朝堂力量荡然无存的时候,‘继嗣堂’却在民间拥有了极大的力量,极其庞大的力量。他们拥有巨大的财富、完善的情报网,纵横交错的人脉甚至强大的武力。

全文字小说…。

继嗣堂最初成立的宗旨是为七宗五姓‘继嗣存续’,在中原一统、天下安定之前蜇伏民间,保存实力,并不公开真实身份。但是……”

全文字小说…。

雁九目光微微闪烁了一下,说道:“但是……从‘继嗣堂’成立之初,他们就切断了与七宗五姓的关系,完全隐藏于民间,于七宗五姓之外另行发展出一股势力来。两百多年,足足两百多年,他们与七宗五姓完全没有联系,‘继嗣、存续’这一宗旨,已经被许多七宗五姓的后代子孙淡漠了。”

全文字小说…。

这继嗣堂的发展,和后来的青洪帮倒有某些相似之处,其实许多组织、宗教,在发展过程中都会渐渐迷失了最初的方向。要几百年后的子孙,为了几百年前的祖宗想要达到的一个目的,坚定不渝地继续走他们指定的路,的确有点强人所难。因为,人心是思变的。

全文字小说…。

雁九的目光变得诡谲起来:“那一代的七宗五姓家主里,最有势力、最有雄心的一位家主就想,他有没有必要为了恢复几个数百年前的郡望、姓氏而继续隐忍下去,浪费自己父祖几辈人创造的心血?在这乱世之中,如果集中整个继嗣堂的力量,难道他不能自己打一个大大的天下?要存续一个血脉,还有比成为一个国家的皇帝更好的办法么?”

全文字小说…。

雁九继续道:“可是……七宗五姓的家主们并非都和他一条心,他们之中仍有人想秉承祖先的遗训,继续在民间隐藏下去;有人已不奢望恢复大唐初年时的门阀威风,只想要自己的庞大势力用新的身份延续下去;有人则希望扶植一个皇帝,自己则继续隐居幕后,想参与争天下的,唯有那位雄才大略的人。”

全文字小说…。

雁九略微一顿,嘴角抽搐了几下,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