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明末金手指-第1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末将绝情,愿为主公效犬马之劳!”杨洪下马来到张弘斌的面前,单膝下跪高呼。
    “愿为主公效犬马之劳!”后面的三千多士卒,也是纷纷单膝跪下高呼。
    “哈哈,大家起来吧!对了,绝情,这些兄弟是”张弘斌随口问了句。
    “这些是绝情以前在军中的旧部,他们对卫所生活多有不满,再加上对末将也算信任,故而经末将煽动,愿意前来投靠救世军!”杨洪非常坦诚的说道。
    “恩,各位都是军界精英,此番来投,救赎也是倍感荣幸。但丑话说在前面,既然加入了救世军,那救世军的法度和规矩,还望各位要谨守啊!”张弘斌笑着说道。
    “这个还望大王放心,既然来投,自然是会遵守救世军法度!”杨洪拱手回答。
    “既已加入救世军,定当遵守救世军法度!”所有人同时回答道。
    好话坏话都说了,张弘斌以救世军主帅的身份,再次欢迎了这批新人的加入。大军一路回到黄龙山基地,在张弘斌的主持下,救世军为这批新来的战友,举行了热情的欢迎宴会。
    在宴会上,这些原本比农民好不到哪里的卫所军,第一次可以大口大口的吃肉,大碗大碗的喝酒。难得的是,张弘斌提供的酒水,一度被认为是天上的仙酒。也不用多,一碗酒就让他们回味无穷,这辈子只怕都忘不掉了。
    第二天,杨洪就以救世军总教官,救世军也进行了新一轮的调整。
    杨洪带来的三千士卒,刨除不想继续当兵的三百人,其他的打散和其他的部队进行混合重整。越涧虎李通麾下残部,刨除不想当兵的五百人,剩下的三百人也加入到了主力军之中。
    部队采用兵属营机制,即:什长、队长、哨官、把总、守备、都司、游击、参将、副总兵、总兵。
    救世军此刻已经有一万人,其中以李定国作为游击将军,统三千长枪兵;杨洪为游击将军,统二千狼牙破阵兵;刘若錡为游击将军,统二万五千弓弩手;铁牛为守备,统一千五百刀盾兵;王二领五百亲卫营,领游击将军衔;赵闵(赵三儿)领守备衔,统五百斥候营。
    地方设预备役军,县城为三百预备役,下属城镇留五十预备役,由中央同一拨款调配,不隶属于地方官府。
    预备役由地方百姓编练而成,每三年轮换一批,训练成绩优越者可推荐加入正规军,当然一切凭个人意愿。
    原本的训练机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改进。对于张弘斌设置的训练手册,杨洪表示对里面的某些内容很赞成,也很佩服,但是对整体训练项目和方法却是不太认同。按照他的想法,这些训练方法或许有一定的效果,但是张弘斌对下面的士卒太宽容了一些,这对士卒来说不是什么好事。
    军队,本来就是最不讲情面的一个地方,慈不掌兵是自古就有的俗话,对士兵太仁慈就是对他们最大的不负责任。
    接下来的训练,士卒终于知道,他们曾经认为最痛苦的训练,在杨教官的眼里居然是那么的轻松。他们之后的日子里,很长一段时间里,几乎都是沾着枕头就睡。索性三餐管饱,而且还有肉可以吃。难得的是,每天早上,还有一杯牛奶以及一颗鸡蛋。
    充足的营养,使得士卒的肌肉和体魄每天都在强化,短短一个月的初步训练,以及让这些原本还算精悍的士卒,变得更加的精悍威猛。但按照杨洪的说法,这还远远不够,不仅仅个人操守和技能还不熟练,本身也缺乏打硬仗血战的意志和决心,这还需要后期在逐步剿匪、战斗之中进行升华。
    张弘斌表示认同,大力支持杨洪的训练,杨洪也不客气,把这些家伙操练得欲生欲死。到了最后,就算是王二看见了杨洪,明明知道自己的武力比他高出一些,但也不得不绕道而行。
    时间一天天的过去,到了1628年八月份,白水县和澄城县迎来了第一轮的收获季节。今年的降雨依然不够多,但是种植下去的玉米、马铃薯和番薯却是获得了很大的收获。
    看着这些比大麦水稻产量高出数倍的新粮食,白水县和澄城县的百姓笑了。他们知道,自己今年不会饿死了,而且还能够拿着富余的粮食去换些零钱花。至于这三种新作物的味道去年就专门由官府组织人手,在各地乡下免费让大家品尝成品,在在那个时候,大家已经认同了这三种新粮食。
    救世军的训练也到了中期,按照杨洪的说法,希望可以进行一次有难度的战斗,来磨砺这些新军。
    张弘斌索性就指着蒲城县,问杨洪有没有信心可以攻下来。
    此刻回回炮已经升级完毕,并且制造出了两台,杨洪见过这玩意的威力,故而此刻是非常有自信可以打下蒲城县。
    于是,针对蒲城县的攻打方案,就这样落实了下来。

第三十二章 攻打蒲城县
    八月,对于白水县、澄城县和黄龙山而言,是一个丰收的月份。稻谷和小麦的收获按照正常年景来看,依然是歉收了,但是如今却有玉米、番薯和马铃薯三种杂粮填补这个空洞,使得百姓不必担心会挨饿了。
    对于崇祯而言,这是一个糟糕透顶的月份。边军到处都在闹饷,到处都在发生兵变,最糟糕的是辽东的鞑子,似乎又不甘心继续沉默下去,开始蠢蠢欲动。早些时候,崇祯难得因为袁崇焕献五年平辽策而激动了一些,如今却是被这些家伙,还有陕西的民变而又郁闷了起来。
    新拨下去的五十万两內帑,自然是没办法第一时间把军队给拉起来的。就算拉起来,也没办法形成战斗力。其实崇祯不知道的是,前次招兵,那是因为张知府的侄儿也在军中,所以粮饷才能够获得补充。如今张知府痛失侄儿,又没有安插什么亲戚加入这所谓的新军之中,这银钱自然是能克扣就克扣的。
    至少,真正到达下面用于招兵的粮饷,五个府仅得二万两,这意味着每个府只有四百两的征兵费用。
    五十万一口气吃下四十八万,哪怕是身处叛乱区域的知府都能够有那么可怕的吃相,还能指望和平地区的知府,能够多么尽忠职守?大明一年的盐税甚至不足一百万两,还要多方催促和询问,下面的人才会运到北京,作为一个政府,大明朝的确是有些悲催。
    唯一值得欣慰的是,来宗道最后的建议崇祯没有改,陕西免税两年依然是被贯彻了下来。这直接导致陕西的匪患比刚开始的时候,下降了七成左右。各路义军的下属或连夜逃走,或者结伙逃走的情况屡禁不止,队伍大规模缩水。
    实际上,1628年还不是最好的造反年,这一天多少还有点雨水。直至下半年开始到第二年,那才是真正的大旱,颗粒无收再加上税赋繁重,这才逼得百姓不得不大规模的反叛。这个反叛,会随着1630的持续大旱,发展到巅峰。
    如今张弘斌提前起义,带动了这些地方势力的反叛,但时机不对的情况下,大明的一份安抚诏令就让大部分的造反者,非常顺利的回到了各自的家乡进行耕种去了。少数的坚实造反者也陆续失去了民心,不是投靠了更大的反叛势力,就是消失在了历史的长河之中。
    这其实也是张弘斌的故意所为,他需要更多的造反者吸引朝廷的注意,缓解自己的压力。但是既然已经开了挂,那么就没必要让太多**害这个大好的江山。如今可好,历史上还算出名的反贼,除了罗汝才、王嘉胤、高迎祥和老回回是个势力,就只有救世军还能够继续在大明大脑特闹,剩下的不入流的扫地王、一条龙、老李头之类的小反王,在还没有打响名声之前,就消失在了历史长河之中。
    卫所已经被彻底打怕了,甚至不少卫所的军户也加入到了义军的队伍之中。陕西除了边境的几个卫所以外,中部几乎是不设防的状态。但若是时间拖得久,张弘斌相信,崇祯甚至会掉边军过来剿匪,故而在正面面对大明这些最精锐的部队之前,还是先抓紧时间打怪升级好一些。
    此刻,他就选定了蒲城县,这原本是大红狼的地盘,当然,大红狼也没有能够打破县城。
    要攻下这样的一座县城,王二说需要五千人便可;李定国想了想,说要三千人;杨洪给出了最后的答案,两架回回炮外加一千人足矣。不同于只知道悍勇拼杀的王二,不同于还算稚嫩的李定国,杨洪把如何攻破蒲城县的战略战术,以及蒲城县现阶段的情况都给分析了出来,最终证明一点,就是一千人足够打下蒲城县。
    同时做一个补充,那就是:“若非想要那帮小子真正投入到血战之中,三百人都足够了!”
    王二等人不服都不行,在场的只有杨洪是大明的军官,学过兵法也真正掌过兵,乃是实干型人才。他们则都是百姓出身,没什么文化,主要的文化知识和军事知识都是张弘斌教导的,自然也不会全面和实用。
    杨洪已经当了一段时间的教官,哪怕是最固执的王二,也不得不佩服杨洪的训练手段。眼看训练了一个多月,士卒或许还不能算是真正的悍卒,但是按照杨洪的意思,用来一口气攻下个三四座县城是没什么问题的了。
    当然,他说的是无损,或者最低损失的情况下攻下。
    进入了蒲城县境内,这里到处都是萧条,哪怕距离白水县和澄城县那么的近,这里依然仿佛人间地狱一般。
    近五十多里,居然都看不到一个活人。地面上能够看到的都是尸骨,没人安葬的尸骨,当然还有废弃的村落。
    “大红狼那厮,到底造了什么孽啊!”铁牛看到这一切,不由得大脑青筋直冒,一副愤愤不平的样子。
    在场的,不少都是曾经的百姓,他们看到这一切,要说不气愤那绝对是骗人的。
    “这就是流寇和义军的区别,义军在破坏的同时,也在小心翼翼的建设一个更好的世界;而流寇,他们只懂得破坏,他们在破坏之中发展,在破坏之中壮大,也只能在不断破坏的过程中存活下去。”李定国倒是作了总结。
    “这话说得,好像少爷就在耳边似的定国老大,你怎么最近都文绉绉的,再这样下去,我都怀疑你其实是一个文职官员了!”铁牛调笑道。
    “出将入相,这也不错!”李定国不以为然,倒是有点小自豪。
    “好了你们两个,前方三十里就是蒲城县城了,大家都给我打起精神来!”杨洪在前面低喝一声。
    所有人立刻打起精神,尤其是李定国,本来这次他不需要出来的,之所以过来不是为了指挥军队作战,而是跟在杨洪身边,学习兵法和战术的运用。既然已经就要开始战斗,他自然是不敢再分神了。
    “斥候,过去告诉蒲城县的官吏,若是不想死的话,开门纳降是他们的唯一选择,我们只给他们两刻钟的时间考虑!”杨洪对身边的一个斥候说到。
    “绝情老大,还和他们废话那么多干嘛,直接杀过去不就得了?”铁牛有些不满。
    “两刻钟的时间,刚好够我们吧回回炮给架设起来,懂了没有?”杨洪骂道。
    铁牛算是明白了,直接这边给对方一个建议,对方投降那自然是可以免除一次兵灾。若是不投降,势必也会就此进行一段时间的商讨,自己趁着这个时间把回回炮架设起来,对方却只怕无暇派人出来捣乱若是派人出来捣乱或许更好,直接杀了就是。到最后,两架回回炮架设了起来,蒲城县的灭亡,也开始进入了倒计时了。
    值得庆幸的是,蒲城县不算大,故而不会有火炮。若是辽东这些边境城池,就会有大量的火炮,甚至还有佛郎机火炮和红夷大炮,那威力可比回回炮厉害,一炮过来回回炮也差不多完蛋了。
    现在,救世军欺负的就是蒲城县,以及大部分的陕西内部城池,都没有火炮这个缺点。
    斥候过去喊话,就如同杨洪早就预料到的一样,里面的县令宁可与城池同生共死,也不愿意投降。
    陷身于贼若是传了出去,自己的仕途也就完蛋了。再则县令有保护县城不被占领的义务,所谓城亡人亡,县城被攻陷了县令就算还活着,事后还是会因为失城的关系被砍。不管是什么原因,哪怕说这个县令读书读傻了脑袋转不过弯,没有考虑过义军也有可能会成为未来江山的统治者也好,反正此刻蒲城县紧闭城门,就是不投降。
    县令那厮,此刻只怕是已经做出了打算,让蒲城县的百姓,给自己陪葬来了!
    都说官员是百姓的父母,把逼迫孩子给自己陪葬的父母
    都说‘虎毒不食子’,这年头的官吏,莫非真的比畜生都还不如了吗?
    城头上已经陆陆续续多出了不少的‘守军’,拿着木棒等简单工具,穿着粗布麻衣的‘守军’。
    大明的悲剧耶,华夏的悲剧耶?
    斥候甚至可以看到,这些刚刚成为守军的百姓脸上,还露出了恐惧的表情。他们也不想死,奈何不得不守城。
    或许官吏的作用也有一些,但之前大红狼在蒲城县的所作所为,同样让他们不得不拼死守城。他们把救世军和大红狼看成是一样的队伍,认为若是城破了,他们也活不成。
    舆论是非常容易引导的,县令就是用了这样的方法,让他们非常自觉的出来守城了。
    “瞄准大门,别误伤了都是大明的百姓,大王之前说过我等同根同源,好歹为华夏多保留一些元气。”杨洪转身,对操作回回炮的士卒说到。
    负责操作的几人点了点头,设置好了角度,开始了第一轮的试射。
    只可惜,射击得有点偏高,石弹直接掉入了城中,不过片刻就毁掉了至少三四座的房子。
    “所有被毁坏的房子,记得登记下来,战后弥补他们。继续射击!”杨洪对身边的李定国说了句,随即继续下令。
    第二轮的射击开始,而对方除了默默的看着这一切,却是没有任何办法。
    于是,大门顺利被砸开了。整个城门严重变形,向后倾倒了下来。
    “突击!”杨洪没有废话,只是让铁牛的刀盾兵,和李定国临时带领的长枪兵发动冲锋。
    大军,几乎没有任何损失,就杀入了城门,杀入了蒲城县城之中

第三十三章 什么是义军
    县城之内自然有防御,奈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