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第一将-第17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袁绍如今谋臣良将皆无,的确算不得什么大敌,而那袁术,不过‘冢中枯骨’而已,曹操若攻,只需一队精兵便可下之。
    “奉孝良谋也!不过奉孝此计是否有疏漏之处?恐让人得渔翁之利也!”
    这时候荀彧就此开口而问,相比与曹操,荀彧这等专门的谋士显然更为冷静,即便这个时候也依旧能够审略出郭嘉之计中可能有的疏漏。
    “文若的意思是那江东小霸王孙策吧?不瞒文若,那江东小霸王恐怕已经命悬当下,时日不久矣!”
    令所有人都是没有想到的是,郭嘉这时候却是摇摇头,而后不顾身体有恙,起身向着曹操行了一礼。
    “此时还请主公恕罪,前些时候嘉却派人而行,前往江东,却是给了那江东豪族一计。那孙策虽然勇猛无双,然众军之中却如独身而行,若行刺杀之事,十数精锐便可杀之。孙策伐江东,虽有怀柔之策,但也破灭了不少大族,对其深恨之人不知凡几,只要稍加联络煽动,其必行之,到时候孙策一死,其军上下必定动荡不安,再想要攻伐扬州、荆州根本不可能。而刘表数被其伐,黄祖更被其所败,只要主公遣一能言之人到荆州,必可令其牵制江东,扬州不过就为主公手中之物也!”
    一口气说了许多,郭嘉的面色不自觉就变得红润了起来,看上去倒显得精神了许多。
    殿中之人虽然观察入微,但这时候确保被郭嘉言语所震慑,一时之间并没有察觉此点,反倒各个暗自思量郭嘉所言。
    不得不说,若真如郭嘉所言,那么曹操还真的有可能一举拿下两州,进而反过来以实力压制卫涛。
    至于郭嘉所言,越过曹操而行此事,的确也是有过,但以郭嘉在曹军当中的地位,加上此事也是为了曹操着想,这一点完全可以忽略过去,哪怕是曹操,也不会太过重责郭嘉,自然也不会在此时开口而言。
    “到时候纵然卫子羽地处北方迫我腹背,然则却无南下之途,只需放置一军,便可挡之。而那荆州刘表乃守户之犬,只要主公拿下江东,而后挥军一击,便可取之。至于益州,地处险要,易守难攻,然也因如此,想要出关也是不易。更何况那刘璋暗弱,为一张鲁所患,积年不得出,主公亦无须忧心。”
    就在这时候郭嘉更是开口,言语之中带着丝丝热切,听起来更动人心。
    “到时候主公占据数州,兵力雄厚,再是以命卫子羽。其志乃为大汉百姓,驱逐异族,只要主公许其一诺,对天而誓,何愁其不降?到时候其既可实现驱逐异族之志向,主公也可借此以匡扶大汉,再现大汉威严雄风,甚至可复汉武之时,煌煌大汉,担忧犯者,虽远而必诛也!”
    听到郭嘉这话,哪怕是以曹操之枭雄心性,也忍不住慨然起身而道。
    “哈哈奉孝果乃我知心之人!有奉孝在!我无忧矣!”
    “呵呵主公”
    郭嘉这时一笑,再想要开口,但猛然间身子一晃,而后一阵头晕目眩的感觉,虽然郭嘉也想要稳住身子,但却只是微微一颤抖,一股酸软无力的感觉袭来,终于再也支持不住,直接滑落在地
    (感谢天?叶№舞空、站轮回的打赏,也感谢其他支持的书友们,谢谢!)(未完待续。。)

第二百七十一章 袁绍末路
    “郭嘉身死?而后吕布开城投降了曹操?那陈宫不愿投降自杀身亡?”
    一连串的消息传到卫涛手中,让卫涛也是惊愕不己,现实已经是发生了太多的改变,但听到这些消息的时候,还是让卫涛一阵错愕。
    不过当消息传到卫涛耳中的时候,那事情已经过去了十余日,吕布已经开城投降,想要做些什么也来不及了。
    这也是这个时代的局限性,情报的传递可没有那么迅捷。
    “想不到事情竟然还会如此,不过对于主公还算是有些好消息,曹操在拿下徐州之后当即发表檄文征讨袁绍。”
    这个时候周瑜微微摇摇头就是说道,其实在周瑜看来,袁绍已经穷途末路,曹操此举分明就想要坐享其成。
    说起来周瑜当初也不是没有想过这一点,只是在周瑜看来,有着吕布镇守的下邳哪里有那么容易打下。
    只是周瑜也没有想到曹操竟然有如此大的度量竟然敢是劝降声名狼藉的吕布,不仅将徐州军兵收入麾下,而且还能够及时派兵攻打司隶。
    “呵呵公瑾,既然孟德愿意派兵前来便让其派兵就是,司隶屡遭战乱,早已不复昔日大汉旧都之貌,比之幽、并还有不如,若孟德想要取之,便是与之共分司隶便好。”
    卫涛的心中倒没有周瑜那般沉重。
    不是卫涛不知道如此一来,自己南下的道路就是会被挡住,而是如今卫涛也还没有下决心逐鹿中原。
    按着卫涛现在的想法。那么就是先定北方。以观中原形势。
    若中原的确代有明主出。可恢复汉武之时‘犯我大汉者,虽远而必诛’的境况,那么卫涛大可不必如何而为,若是不能,那么为了自己心中志向,那么卫涛说不得就会亲自起兵南下。
    不得不说,在卫涛心中,真正能为如此者。还是曹操。
    “时至如今,也唯有如此。”
    周瑜摇摇头,将心中的一些想法驱散,而后正色而道。
    “主公且下令吧。袁绍逆贼坐拥长安,实乃我天下所有人之耻辱,当早日讨之!”
    “嗯。传我命令,令赵云、徐晃各领一军为先锋,直奔长安,一路之上若有负隅顽抗者,杀!”
    随着卫涛将令而下。赵云、徐晃两军长袭。
    这个时候,就是可见袁绍麾下无有良将的后果。一路之上,除了赵云是遇到鞠义,大战数十回合将之斩杀之外,根本就无有一合之将。
    而且另外一边,曹操派遣夏侯渊与夏侯惇两员大将,领着曹氏将领也同样如此一路破竹杀奔长安,这一次一向亲自领军出征的曹操并没有领军随行,而是坐镇后方。
    仅仅只是半月,两军便齐齐打到长安城下,将袁绍困顿于此地。
    于此同时,曹操以袁术同样是为大逆反贼之名,再是起兵攻打袁术,一时之间曹操竟然好似犯了兵家大忌,分兵而攻。
    但在周瑜这样的谋士眼中,却是看出了曹操为何会是如此,甚至因此会是如何。
    “主公,不知道谁有此谋,竟然为曹孟德定下此计?此计堂皇,又兵行险遭,可谓是妙到颠毫,非智谋超群之士不可为也!”
    周瑜一声赞叹,这样的谋略哪怕是他恐怕也不一定能够思虑得出。
    “此当为那郭嘉所谋,只可惜据说郭嘉定下此谋划之后便是遗世,此等英才逝去,的确是我大汉的损失。”
    卫涛微微摇摇头,这事情倒不是什么隐秘。
    “颍川郭奉孝?果然不愧‘鬼才’之名!”
    周瑜摇头笑笑,面色上倒也没有太多的遗憾,只是稍稍感慨了一番之后,随即就是正色而道。
    “无论如何,如今两面合围纵然袁绍有天大之能,也不可能是得脱。只不过曹操如此一来,却是挡住了我军南下道路。兄长,日后当不争中原否?”
    最后一问,却是周瑜由心而问,为的却是卫涛考量。
    听到这一问,卫涛也是微微而默然,最后没有丝毫动作,也没有一言回答。
    这个时候,长安皇宫之内,袁绍身着龙袍高踞皇座之上。
    不得不说,比起历史上而言,袁绍可是要苦命了许多,虽然做到了历史上也没有做到的事情,但却没有过得一天安生日子。
    尤其是坐上皇位之后,冀州便被卫涛所夺,两员大将颜良、文丑皆是身亡,可谓是苦命之极。
    而如今卫涛、曹操兵临城下,可谓是危在旦夕。
    袁绍目光从台阶下诸多文武当中扫过,缓缓而问。
    “如今谁有退敌之策?”
    袁绍的声音并不快,但却让所有人都能够听出其中蕴含着的巨大愤怒,被人逼迫至此,袁绍心中极为的不甘。
    可面对如此情况谁敢之?
    一开始卫涛、曹操来攻的时候不是没有人前往迎战,可结果如何?
    死的死,降的降,到得如今,更无一人敢是迎战!
    “怎么都哑巴了?”
    见到如此,袁绍胸中怒火更胜,目光一扫随即就是问道。
    “许攸,你且是说来。”
    许攸,许子远,他也是袁绍极为器重的谋士了,往日间袁绍都是直接以子远称呼,如今直接点其名已经可见袁绍的不满。
    许攸满面是汗,若真是有策可用,许攸又如何会是不献?
    但这个时候许攸也是骑虎难下,不甘许攸不愧是许攸,单以智谋而言也是不下于田丰和沮授的顶级谋士,受此一激倒是想出一应对之法。
    许攸微微抬头看向袁绍,眼神之中颇为有些奇异,不过很快就是下定决心。
    因为这个时候许攸看出了袁绍的愤怒,这么多年辅佐袁绍,对于袁绍的心性,许攸还是十分了解,能够想到这一份愤怒后面的是什么。
    哪怕自己曾经是袁绍最为器重信任的谋臣,一旦不能够完成其行,那么最后的结果恐怕也正是如此。
    袁绍心性凉薄,绝不会说做不出这样的事情。
    想到这里,哪怕是许攸心中也是一寒。
    不过袁绍可不管那么许多,一双眼眸紧紧地盯着许攸,而且随着时间渐渐推移,越发的变得阴沉。
    袁绍如此,顿时让本来还是有几分犹豫的许攸迅速下了决心。
    “启禀陛下,若卫涛、曹操只一路前来,那么可能我军还是难应,可如今齐齐逼迫至城下,却有一法可应。若此法可成,那么不仅可退去着两路兵马,甚至反戈一击,再为我国收复失地亦为可。”
    心中思量一定,许攸随即从容出列,的确是有谋士风范,谁也不知道他心中已经是经过了万千变幻。
    “哦?子远有何策速速道来!”
    不得不说袁绍这人也的确是有几分翻脸无情,听到许攸有法,随即变幻了一副面容,颇为亲切而言。
    不过虽然如此,但一双眼眸之中阴冷未去,死死地盯着许攸,静待其言。
    “诺!如今可用两虎竞食之计以应之,只要能够挑动两军先是交战,那么我便可坐收渔翁之利也!”
    许攸一笑颇为自信的言道。
    不过袁绍也没有那么容易轻信,好谋而无断,这是袁绍的缺点,但既好谋,必定先有所谋,这等谋划之策,袁绍也不是不懂。
    更何况都已经兵临城下,哪里可能有那么容易挑起其纷争。
    “启禀陛下,这一次臣请亲往而说之。”
    不过许攸这时候又是站出来继续而道。
    “只不过我还需一人相助,不须此人亲往,但需此人以书信言之。”
    “哦?何人也?”
    听到许攸这么一说,袁绍的的确确是来了兴趣,只不过许攸说出来的这人又是让他以愣。
    刘协。
    被迫禅位的刘协如今也算依旧是被软禁在长安。
    其实按道理而言,是不应该让刘协继续留在长安,可哪里想到世事变幻得如此之快。
    连连的战事,根本让人没空去理会一个已经没有什么权利,也没有了什么威胁的刘协。
    虽然许攸的要求很是让袁绍意外,但到了这个时候,袁绍也不会说什么不许,只是要求其书信必先阅过而已。
    而且纵然许攸得到了与刘协见面的机会,旁边也有袁绍派来的人跟随。
    刘协如今已经没有了丝毫权利,许攸到来一言,刘协根本无力抗拒。
    这之间,许攸并没有做多言,要求其手书,却是一些叙言,劝说罢兵,甚至是祸水东引,要其先灭另外一路诸侯。
    袁绍自然看不出这其中是有什么玄奥,不过想到许攸口才,最后还是默许了此事。
    许攸在得了书信之后,便是先往了一趟曹军,虽然曹操不在,但借着与他以往的交情,许攸还是进到曹营,得到曹军的款待。
    至于之后言谈些什么不得而知,只知道许攸与如今的曹军主将一番相谈了半日,临走之时,夏侯兄弟皆是领人相送,可谓是给足了颜面。
    结果如何所有人皆是不知,但只知道随后曹军的攻势已经是有了些微停顿之意。
    仗打到这个时候,眼看就能够覆灭袁绍,曹军竟然是有一停,所有人都是好奇起来。
    不过那许攸可不管那些许多,在与曹军做好的了约定之后当即就向卫涛大营所在而来。(未完待续。。)

第二百七十二章 义兄弟明心意
    “许攸?让他进来吧。”
    对于许攸的到来卫涛已经有所知,所以这个时候也没有什么好惊讶的。
    不过在卫涛看来,这倒也没有什么好说的。
    “见过卫将军,陛下得盼将军久矣!如今将军能至,岂不令陛下为之心喜?”
    卫涛不由得就是一愣袁绍还盼着自己?
    不过当许攸将信送上之时,卫涛不由得哭笑不得,原来这一个陛下竟然指的是那刘协。
    这实在是让卫涛有些不知道该要如何言说,刘协怎么样与自己有很大的关系吗?
    如今卫涛说好听点乃是大汉栋梁,说难听点就是一方诸侯,虽然卫涛没有颠覆大汉江山进而取而代之的意思,但所行还真有几分当不起如此。
    “许子远不必如此。”
    卫涛轻轻将手中书信放下,而后随即轻言而道。
    “我也不管那么许多,如今我已经兵至城下,难道还要让我放过袁绍?袁绍里通外族,意欲颠覆我大汉疆土,我卫涛绝不可能饶过于彼!”
    卫涛之言可不再是虚言,仅仅盯着许攸而道,根本不容其还口的意思。
    “将军之言深得我心,我意也即如此也!”
    令卫涛极为想不到的是吗许攸当下却是如此接口而道,好似他不是袁绍臣属一般。
    “吾得此书信之时已经面见陛下,陛下当是许诺,若将军能够将陛下救出,陛下愿封将军为大将军之职。统领天下兵马抵御外寇!”
    听到如此。卫涛哪里还不明白。许攸所为何来,却未保住自身荣华富贵,投降着来了。
    当然这投降不是投降卫涛,相比于卫涛,投降曹操对于许攸来说才是更好的选择,毕竟许攸与曹操相识。
    其实对于袁绍朝堂上的事情卫涛也是有所耳闻。
    毕竟到了这个时候,不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