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秦帝师-第11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自从周冲接手山东事务以来,事情是多了去了。忙得连喘口气都是享受。大战过后的重建事务本来就多,已经够让周冲忙上一阵子了,周冲偏偏要趁此机会改变秦朝的走向,要加入很多现代元素,这事务还不成倍增长。周冲忙得连看门的兵士都同情的份上,要是就这点小事去打扰他,周冲会不会怪罪倒在其次,就是兵士自己也觉得太过份。
    “那怎么办?”兵士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做了。
    一个兵士想了一下,道:“这么办吧。我们凑点钱,找马车,把他拉到酒店去,让他住一宿,酒醒了就没事了。”
    这倒是个不错的主意,兵士们不再反对。只可惜,他们的行动还没有来得及付诸实施,醉汉翻个身,嘀咕道:“周兄,你送给小弟地书挺有意思的,小弟这几年读通了,也想通了,你是对的”又是一片酣声响起。
    兵士真有揍他一顿的冲动,道:“说不定他和周先生真有交情,我看还是禀报周先生为好。”事已至此,只能这样了,其他兵士也没有异议。
    兵士进去一瞧,周冲篷松着头发,正趴在桌子上打盹,睡得正香,口水从嘴角流出来,也不知道好久没有睡得如此香甜了。兵士心里不忍,不打算禀报,心想大不了把醉汉随便抬到哪间屋里,照顾一下,等他酒醒了打发走了就是。
    就在这时,周冲抬起头来,打个呵欠,伸个懒腰,很是舒服地道:“这盹打得真好,精神头有了。你有什么事吗?”
    周冲已经问起了,兵士只得实话实说,道:“启禀周先生,有一个醉汉要见你,说和你有交情。”
    醉汉和自己有交情,周冲是绝对想不到,心想莫非是荆轲他们来了,他们喜欢喝酒,喝醉了找自己也是可能的,问道:“几个人?三个吗?”
    “回大人,就一个。”兵士回答。
    周冲真是想不到这人是谁,好奇心起,道:“走,去看看。”站起身走了出去。来到院里,远远看见躺在地上睡得正酣的醉汉,觉得很眼熟,似曾相似,加快脚步来到近前,只见这醉汉一脸的络腮,把脸给遮住了。从未遮住地脸上看,这醉汉很英俊,要是剃光胡子,肯定是个帅哥。
    兵士把醉汉扶起,把他的头枕在膝头上,拍着他的脸,道:“喂,周先生来了,你醒醒,快醒醒。”醉汉睡得正香,哪里理睬他的叫嚷,回答他的是响亮的酣声。
    周冲一时之间想不起这人是谁,问道:“他还说什么了?”
    兵士想了一下,道:“回大人,他说大人送给他什么书,他读了几年,读通了,还说先生是对的。”
    “书,我送书给谁了?”周冲嘀咕着,把醉汉仔细打量一阵,突然之间好象叫花子捡到金元宝似的兴奋,大叫起来:“子房,子房,怎么是你呀?”一下从兵士怀里抢过醉汉,把他的头枕在膝头上,拍着醉汉地脸蛋,高兴得嘴都合不拢了,道:“真没想到是你这家伙!子房,你咋留起了胡须,还长结实了,要不然我早认出来了。你这家伙长变了,就知道装神弄鬼的,害得我想了老半天都想不起来。子房,子房,快醒醒,你找我有什么事?不会是你想通了吧?”
    这醉汉不是别人,正是大名鼎鼎的张良。周冲当日与张良见面时,张良是个小年青,现在的张良一脸地胡须,很是粗犷,更让人想不到的是原本招牌似的瘦弱,现在居然不见了,还很是结实。
    再者,周冲对张良的印象极好,知道他克制力很强,哪会想得到他居然喝醉了,是以周冲没有一下子认出来。





    第五卷 天下归一 第二十八章 故人归来(三)
    更新时间:2008…4…1 18:04:07 本章字数:2288

    良指着地图讲解了一堂中国发展历史,当然仅仅是限史,道:“周兄请看,这里是中原,也就是我们书上常说的华夏之地,在圣贤的眼里,他们认为的天下就是这一点地方,大不过千里之地。
    “圣贤呐,虽然有很多东西是对的,但是他们的目光也太短浅了,他们知道的就是中原这么一点地方,却不知道这么多年过去了,华夏之地早就不再是仅仅局限表示函子中原,北方到了大漠,都有华夏人的足迹,东边已经到了大海之滨。南边就更难想象了,要不是张良这几年游历过,还真难相信我们先祖的足迹之远,远到让人难以想象的程度。
    “楚国在商代武丁初征之际被称为蛮夷,不当成华夏之地。经过了商代数百年,周代八百年,历时千多年楚国之地早就和华夏没有什么不同,而圣贤依然固守着传统,单纯地认为楚国是蛮夷之地,连会盟的资格都没有。说来惭愧,当日张良读史到此,还大声叫好,现在想来实是汗颜无地。
    “楚国号称五千里之国,南有五岭,北有江淮,土地肥沃,物产丰饶,算得上是一等一的强国。不要以为楚国就是南边的极限,在楚国以南依然有广大的土地,在这片土地上生活着的有土著,也有我们华夏人,他们说的话和我们一样,都是炎黄子孙。
    “依张良所见,他们到这片土地上生根大概是在商周相交之际,已经上千年了。而我们的圣人,孔子孟子这些人根本就不知道,只知道吹嘘他们的空谈。”
    岭南有现在的福建。两广,还有越南这些地方,周冲对历史很了解,一点也不惊奇。让周冲惊奇的是,张良是如此地感慨,对圣人是好感少而不屑多。仔细一想,张良说的很有道理,历史已经大变样了,中国人的足迹早就从中原蔓延到岭南之地去了,而圣人流传的书本没有变。读书人依照不变的圣贤之言去思考问题,还有正确的道理吗?
    圣贤之言对古人的束缚实在是太可怕了,就是张良这样非常杰出之士也是在游历之后,眼界开阔之后才认识到圣贤的不足,书本的不足,发出这番感慨,实在是难能可贵。
    周冲点头赞同。道:“圣贤嘛,并不是全能的圣人,也有他们地局限,他就就局限于他们的生活年代。他们在那个年代说的话,做的事,在现今未必就适用。也许,圣有说的‘与世推移而为功’才是真正的圣贤之语,并没有什么事情是一成不变的,只有把握住了时代地脉络。才能建功立业。”
    不过是一句平常的感慨,没想到张良却是击掌赞好,道:“周兄这话说得好,可是说到我心里去了。以前。我受圣人影响,一味地认为所谓的帝王之术就是在于说教,现在我算是明白了,真正的圣王之道就是一统天下,华夏人所到之处统一在一起,这才是减少战乱的根本之道。说教听起来很有道理,用起来却处处碰壁,列国争战,说客横行,结果却是越说越乱。用武力一统天下虽然残酷些,但阵痛之后一切都会好起来。”
    周冲不得不从心里感慨张良真是个可造之才,以前对秦王统一天下极力反对。才过了几年就如此赞同,要不是周冲亲耳他说起,还难以相信,笑道:“子房之言大获吾心也!”
    张良拍拍脑门,这才发觉大发感慨把问题扯远了,笑道:“周兄,小弟之意是秦王不仅仅是要灭掉楚国,一统华夏根本之地,就是百越之地也要统一起来,那里毕竟是我们华夏人足迹所至,不能成为境外之地。只有这样,这才是真正的统一!”
    不要说是在古代,就是现代都有好多人以为秦始皇发动的统一战争仅仅是局限于中原之地,仅仅是灭了六国而已。要是如此认为,那就是大错而特错了,秦始皇进行的统一战争非常彻底,在灭了六国之后,秦军稍事休整,五十万大军越过岭南,直下百越之地,历经数年征战,打败了当地的土著,把现在地福建两广越南北部纳入版图,也就是张良说的华夏人足迹所至之处全部统一在一起,实现了真正的大一统。
    秦始皇的统一战争给读书人骂得一无是处,远征岭南更是给斥为暴虐,而那些读书人却生活在始皇大帝开创地格局中而不自知,历史的笑柄!
    张良这话超越时代,周冲很是惊讶,也许只有他这样杰出之士才能发此高论,击掌赞道:“子房所言极是有理,若王上不统一岭南则已,若王上统一岭南,子房首倡其议,第一功非子房莫属。”
    “周兄过奖了,张良不过是做一个华夏人该做的事情!”张良谦逊地摇摇手。
    周冲笑着诠释道:“应该说子房做的是一个心系华夏未来的华夏好儿女该做的事!”
    张良点头道:“这话,我爱听!每一个华夏儿女都应该为华夏尽点职责!子房此次来见周兄,是想请周兄促成此事,让秦王在灭了楚国之后,派军南下,征服岭南之地。”
    在历史上,秦始皇下令远征岭南,可是顶住了很大的压力,正如张良所言,在当时人的眼里,天下就是七国之地,岭南不算。而正是秦始皇的雄材大略,果断出兵,才有了我们现在的岭南版图。
    即使张良不说,周冲也会促成此事,周冲打造海军正是针对秦始皇统一岭南遇到地困难而采取的措施。在当时,由于岭南没有得到合理的开发,交通不便,五十万大军地后勤真让秦始皇伤透了脑筋,直到开凿出灵渠才把这个问题解决。要是有了海军,从海上进攻,实施登陆作战,后勤压力会轻很多。
    “子房看得远,谋得深!”周冲很是赞成,道:“我马上就给王上写奏章,把子房所言尽呈于王上之前。依王上的才略,对子房所言必是大加赞同,子房从此可以为大秦出力,可喜可贺呀!”
    这是大好事,张良却不干了,忙摇手,道:“周兄,你千万别做这事,你要是做了我和你急。”
    周冲就不解了,问道:“那是为什么呀?你总得给我一个让人信服的理由!”





    第五卷 天下归一 第二十八章 故人归来(四)
    更新时间:2008…4…3 10:06:20 本章字数:2365

    大丈夫在世,当以功名自进,周兄好意张良心领。”天地道:“张良是想入秦为官,可张良也不想借周兄之手而得官,这官张良得自己去挣。”
    这既是志气,也是一种自尊心,象他这样才情绝高之人,哪会轻易服人,是想先立功再去秦国做官,而不是因周冲的举荐而先做官再立功。天才总是有怪癣,对于这点周冲很是理解,道:“英雄心,英雄心,子房这是英雄心!子房有此之心,周冲总不能不成全英雄吧。来,子房,我们先来合计合计,这岭南怎么打为好。”
    对于攻打岭南之事,周冲早就在做准备,只是没有找到一个有此之见的人与之相谈,现在张良有此心,两人想到一块去了,自然是要好好商量一番。
    张良以其独到的眼光道:“周兄,以张良之见,要平定岭南并不难,只要大军一到,不出一年之功就可以完成。难就难在这后勤供应上,是一个大问题。
    “派军少,岭南之地很大,难以尽全功,必然要出动数十万大军。然而,岭南之地多土著,他们必然是大秦作战的对象,他们生活在高山峻岭之中,善于山地行走,大军难以派上用场,此战必然与中原之战不同,要另想办法。”
    岭南气候炎热,空气潮湿,再者瘴气横行,在岭南作战肯定与中原大为不同,对于这点周冲倒是有办法,道:“这点不难,我们对军队进行针对训练,要他们掌握山地丛林作战的技巧。再加上我们人数上的优势,装备上的优势。要征服岭南不会有问题。”
    “妙妙妙!”张良击掌称赞,道:“岭南地广人稀,要山要水要树要草没问题,到处都是,但要找到人难,要找到补给就更难了。因而,解决好后勤保障才是获胜的关键所在。”
    当年五十万秦军南下岭南,正是由于后勤补给不上,差一点使得前功尽弃。一个能工巧匠提出了一个方案,要求把长江地支流湘江与离江连接起来。后勤通过水路进行补给,对这个设想很大胆的方案,秦始皇同意了,历时两年修成了灵渠,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条人工运河,就是现在还在用,也是历代经营岭南的战略通道。
    对于历史周冲很是了解。故意考考张良,道:“请问子房当以何策解决这一难题?”
    “从陆路进攻,那也是必然。”张良直说己见:“只是陆路道路崎岖,翻越五岭很难,补给有限,依我看还是把主要方向定在海路比较好。周兄,听说你在齐地建海军,不会是为了岭南吧?”
    周冲指着张良,笑道:“就你眼贼!”
    张良哈哈一笑。道:“周兄比张良先行一步啊,张良还在想,周兄已经在做了,了不起。了不起啊!”
    “想的,做的,不只我一个人。”周冲笑言,道:“王上也在想这事呢。当日,我把建造海军之事对王上一说你猜怎么着?王上的手指头就从这里,一路向南,指到这里了。”
    张良很是难以置信,道:“真的?秦王雄材大略,目光如炬,一眼就看穿了海军的优势。难得呀难得!如此看来,从海上进军已是铁板上钉钉了。”
    “那也不尽然。”周冲反对,道:“子房。你想想,要是几十万大军都从海上过去,挤在一个地方,那会是什么结果?战事会久拖不决,于我不利,会大量消耗华夏的力量,会多死很多人。”
    张良分析道:“要是能够把几十万大军部署在不同的地方,从不同方向发起进攻,那么战事会很快结束。只是,大军进攻地方向没有多少选择的余地呀。大军越五岭而南,从军事角度来说是一个非常不错的选择,只是五岭山高林密,道路狭窄,很不利于后勤。”
    周冲毫不在乎地道:“那简单,不就是路太窄嘛,不便于交通,修就是了。”
    张良迟疑着道:“周兄,这话可不能信口开河,依张良之见能从五岭上修一条适宜的道路固然是好,只是费时费力,没有三年五载的功夫不可能修起来。除非秦王等,等到灭了楚国再修路,路修好了才进军岭南。”
    周冲笑道:“子房所言虽是有理,不过那是下下之策,万不得已而为之。依周冲之见,大秦平定岭南应当在灭了楚国之后,大军稍事休整即刻南下,以雷霆万均之势平定岭南。”
    张良大摇其头,道:“周兄,恕张良直言,你的想法过于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