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回到晚清的特种狙击手-第57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吧。”
  桂良的两个儿子和几个女儿,全都参与进来。
  芷兰在旁边坐着,一直没有插嘴。她对瓜分桂良留下的家产没有半点兴趣,以芷兰现在的身份,以李振的身份,根本不把这一座大宅放在心上。尤其是古丽娜、爱丽丝姐妹在广州开设的工厂不断赚钱,芷兰的底气更足,看到一众兄弟姐妹争夺财产心中难受。
  “八妹,你是最得阿玛喜欢的,你说说该怎么个分法?”
  “小八是侧室所出,有何资格说分配阿玛留下的钱财?论资格,我是阿玛唯一的嫡女,尤其是大哥、二哥两个嫡子已经故去,我更是身份尊贵。若是要分配钱财,当属我第一。”
  “大姐这话不再理,道理不是这样的。”
  “大姐是女子,嫁出去的女人犹如泼出去的水。我和三哥是阿玛仅剩下的儿子。论资格,大姐没有和我们比较的资格。”
  “我是大姐,我说了算。”
  “额娘都还在,大姐说出这样的话有些过了!”
  
  争吵声越来越大,分歧逐渐增大。此刻,除了芷兰之外,其余的人已经争得面红耳赤。桂良作为咸丰时期的兵部尚书,还是奕䜣时期的军机大臣,权势赫赫,钱财极多。以至于儿女聚在一起争夺,想把桂良留下的钱财控制在自己的手中。
  “好了,争什么争!”
  大厅正上方,神色憔悴的福晋开口道。她秀美紧蹙,看着一个个争斗的孩子,眼中有着厌恶,更是看穿了这些儿女的性情。
  势力!
  极其势力!
  福晋目光一转,落在小八和李振身上。
  争夺钱财的时候,唯独李振和小八没有任何心思。想想也是,李振是中国的大总统,身份尊贵,不可能争夺桂良的这点家产。福晋有了打算,说道:“弘毅是唯一和老爷告别的人,必定知道老爷最后的意愿,也知道老爷打算怎么分配家里的财产,这件事交由弘毅处理。”
  李振皱眉,不想插手家里的事儿。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尤其是桂良家大业大,子嗣极多,李振不想插手,以免惹了一身骚。
  芷兰扯了一下李振的衣襟,渴求的望着李振。
  她不为钱财,只是不希望家里闹翻。
  李振轻叹口气,继续道:“岳父死前,对家产的确有安排。”
  “谁知道是真是假?恐怕是某人想要谋夺家产,故意编造出来的谎言。阿玛的钱财,不是谁想拿去就拿去的”桂良唯一的嫡女开口道。
  李振盯着大姐,眸光一冷。
  刹那间,大姐背脊生寒,打了一个寒颤,不敢顶嘴。
  眼前的男人,她得罪不起啊!
  李振哼了一声,继续说道:“岳父临终前对家产进行了详细的安排,给府上的姨娘安家费,保证姨娘们后半辈子的生活。没有孩子的人,岳父允许改嫁。除掉安置各位姨娘的钱财后,剩下的财产和宅子捐给国家,由国家来处理这一批钱财。”
  李振神情严肃,撒起谎来面不红气不喘的。
  唯有如此,李振才能化解干戈。李振心知芷兰的兄长姐姐们不可能服气,继续说道:“岳父已经把额娘托付给芷兰,有我和芷兰抚养,不需要各位担心。钱财的安排定下来,有不服的人可以随时找我,不管如何,我都奉陪到底。”
  说完后,李振下逐客令。
  桂良的儿女们脸色铁青,当场就要发火,可想到李振的身份却不敢造次。
  ps:第三更,收工;
        
第1234章 见胡林翼
  离开住宅,李振带上芷兰和大福晋,以及少数的随从。车上,福晋苍老的脸上带着一抹感激之色,微笑着说道:“弘毅啊,今天多亏了你压制了老爷留下的子嗣。若非如此,肯定要为老爷剩下的钱财闹个不可开交。所有的人都没分到钱,没有了利益争斗,他们肯定能和和气气的相处。只是,弘毅此次出手,却要遭到其他人的埋怨。”
  李振摇头说道:“无妨,对我没什么影响。”
  事实上,李振对大福晋的话并不认同。
  有些人是可以共甘苦不能共享福,而不能共享福的原因是受到了钱财或者其余的事情影响。但桂良的子女之间原本就不融洽,即使没有钱财从中作梗,几人的关系也不好。李振把想法烂在心里,以免福晋再添悲伤。
  三人回了总统府,芷兰带着福晋去了后院。
  李振来到书房,查看了最近几天的事情。有曾国藩和石达开处理国家的政事,不需要李振操心,一切都有条不紊的进行。
  “来人,请曾国藩、石达开来,也把胡林翼请来。”
  李振下了命令,准备见一见国会的议长胡林翼。从左宗棠不管国会的事情后,几乎都是胡林翼处理国会的事情。对这个历史上的晚清名臣,李振心中充满了期待。
  时间不长,曾国藩和石达开联袂走进书房。
  两人坐下后,李振开门见山的问道:“伯涵兄,黄士海带着士兵去前线阻击南下的蒙古军队,情况如何?”
  曾国藩回答道:“根据最新传回的消息,情况很不错。黄军长率领士兵已经成功堵住了蒙古军队的攻势。除此外,黄士海正不断的调兵遣将,着手发起反攻,准备彻底的击败蒙古军队,把蒙古人撵回草原。”
  李振想了想,目光凛冽,冷声说道:“黄士海干得不错,但不仅要把蒙古人撵回草原,还要扩大战果,彻底改变蒙古是国中之国的情况。传信给黄士海,让他大胆去做,放手去做。这一次蒙古来袭不是什么坏事,一定要抓住这次机会。”
  “明白!”
  曾国藩点头,眼中闪过精明之色。
  这次蒙古人来袭,对中国来说的确是一个机会。
  “砰!砰!!!”
  敲门声,在书房外传来。
  李振回答道:“进来!”
  房门打开,警卫员走了进来,抬手朝李振行礼,然后禀报道:“大总统,国会的胡林翼议长已经到了大厅。您看,是否现在见他呢?”
  李振点头道:“请到书房来,一起议事。”
  “是!”
  警卫员去传达消息,很快,胡林翼来到书房中。
  “大总统!!”
  胡林翼走进来后,恭敬的行礼。
  “坐!”
  李振摆手示意胡林翼坐下,又扫了胡林翼一眼。胡林翼生了一副国字脸,大眼,高鼻梁,嘴唇微厚,两撇浓密的胡子挂在唇上,颌下有着稀疏的胡须,仿佛是一个忠厚长者。他的脸上带着淡淡的笑容,犹如春风拂面。
  李振心中颇为满意,朗声说道:“胡议长刚接任国会的议长,骤然全面主持国会的日常工作,有什么困难没有?”
  胡林翼神色坚定,毫不犹豫的回答道:“困难一定是有的,做任何事都有困难。但是,我坚信在大总统的领导下,任何困难都会被克服,国会一定能发挥巨大的作用。”
  “老油条!”
  李振一听胡林翼的话,立即下了判断。
  这位议长不愧是历史上长袖善舞的名人,说话非常讲究。历史上,胡林翼调任湖北巡抚,这个官职堪称是封疆大吏,可按照满清的官职,一个省的巡抚外还有总督,胡林翼的头顶悬挂着一个湖广总督官文,而且湖广总督府和湖北巡抚衙门设立在同在一个地方。
  这样的情况下,胡林翼必定要遭到极大的制约。然而,胡林翼上任后,首先做的是笼络时任湖广总督的满洲权贵官文。
  在胡林翼的操作下,其母收官文的小妾为义女,而胡林翼在官场上也处处让利给官文,让官文火力,渐渐的改变了官文对胡林翼的印象。到最后,胡林翼提出的每一件事情,官文都言听计从。因此,胡林翼虽然是湖北巡抚,权利却有湖广总督那般权势。
  做官看做人,胡林翼毫无疑问是非常善于做人的。
  李振微笑着道:“胡议长觉悟很高啊,非常好。不过,我听说胡议长和左宗棠是老同学?早在几十年你们就认识了。”
  一席话,像是质疑胡林翼一样。
  胡林翼面色不变,回答道:“大总统说得对,我和左宗棠是同学。不仅如此,我和左宗棠还是同年生人,而且都是湖南的小老乡。等我们长大后,曾总理组建湘军,我和左宗棠还一起在曾总理麾下做官。”
  “哦,真是知交好友啊!”
  李振点头,说道:“你和左宗棠关系如何?这些我不管。你的私人生活,我也不会插手。但我只有一点,需要国会能运转起来,能发挥更大的作用。所以,希望胡议长再接再厉,在更好的基础上再创辉煌,在辉煌的基础上诞生传奇。”
  “请大总统放心,胡林翼必定竭尽全力。”
  胡林翼略显激动,朗声回答。
  李振点点头,又继续说道:“除了最高法院的院长赵烈文没来,国会和政府的人员都在。胡林翼啊,政府和国会也有很多需要沟通的地方。胡议长可以多多和曾总理、石副总理交流,促进国家的发展和运转。”
  “是!!”
  三人点头,脸上都有着笑容。
  曾国藩不用说,胡林翼早就认识的,是老他的上司,关系非比寻常。石达开也并不陌生,当年太平军起义时,胡林翼也没少和石达开交手,所以两人是打出来的交情。只是世事弄人,曾经的上司和敌人却成了同事。
  不得不说,缘分使然!
  李振继续说道:“言归正传,我们商讨一下军队的安排问题。我在广州的时候,已经考虑了军队的事情,现在是该提出来了。”
  “军队?”
  曾国藩皱眉,问道:“大总统,军队有什么问题么?”
  他一头雾水,没有发现军队的异常。
  ps:第一更;
        
第1235章 军队大调整
  石达开拧着眉头说道:“大总统,军队发生了什么事?”
  曾国藩和石达开相继发问,两人的心中都满腹疑惑,心中有颇为忐忑。在此之前,李振带兵东征西讨,一直是曾国藩和石达开主持政事。若是军队出现问题,两人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所以都很紧张。
  胡林翼初来乍到,对情况不熟悉,而且他和李振之间的关系没有曾国藩和李振那么莫逆,也没有摸清楚李振的习惯,故而谨慎言行,默默的坐在一旁,甘当倾听者。
  李振轻笑两声,摇头说道:“军队没有问题,是我打算调整军队。通过调整,把军队的分布合理化,并且把各省的军权收拢到政府的手中。”
  “如何调整?”
  曾国藩下意识的问道。
  石达开颇感兴趣,心中琢磨着李振会怎么调整。
  胡林翼面色严肃,开口说道:“大总统,军队历来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谁掌握了军权,就掌握了一定的话语权。若是军队出现乱子,局面将不可控制。大总统打算对军队进行调整,会有一定的动荡,我建议尽量减小调整的幅度,或者说一步步调整。”
  原本胡林翼不打算开口,可惜事关重大,他不得不主动提醒李振。
  军队之事,绝不是小事。
  李振笑了起来,朗声说道:“胡议长放心,军队的调整我有信心。尤其是驻扎各地的军队指挥官是绝对可靠的,不会有任何的差错。”
  胡林翼坚持说道:“事关重大,应该谨慎行事。”
  李振说道:“国家建立数年,各省的军队若是放任不管,长此下去,必定失去控制。故此,军队的调整已经到了势在必行的地步。现阶段,除开驻扎在黑龙江、北京、广东、广西、四川的军队外,其余的军队都是各省的驻军,而这些军队不是国家政府控制的,大多掌握在各省的省长手中。国家的威望高,而且国家的军队强,各省的军队自然是不敢动弹的。但若是一旦国家出现状况,这些就是引发战端的祸害,必须要除掉。军队必须有一个大调整,把各省的军队集中掌握在国家手中,实现军队的统一管理。”
  胡林翼面色凝重,看向李振的眼神更有担忧。
  李振说的,的确有道理。
  历朝历代当政者担心的莫不是军权问题,故此很多时候都会削弱武将,达到控制全国的目的。但削弱武将造成的结果很可能是文官的提升,出现重文轻武的情况。
  胡林翼坚持自己的看法,继续说道:“大总统,关于收拢军权的问题,我还是有担心。历史上,宋朝毫无疑问是没有武将造反的,但回过头来看,宋朝重文轻武造成了文强武弱,国家面对外敌不行,您若是执意收拢军权,削弱武将,恐怕会”
  李振摆手制止,直接打断了胡林翼的话,朗声道:“胡议长,你考虑的问题不可能发生。多我没说要削弱武将,也不会重文轻武,必定是文武并用。”
  “那收回各地的军权,不是重文轻武么?”胡林翼皱眉道。
  李振轻轻摇头,说道:“胡议长的意思,我是明白。但是,胡议长搞错了一点,宋朝收回军权,是把国家的军权收回到皇帝的手中,皇帝偏向于文官,则文官强势,以至于宋朝的武将没有地位,形成了文强武弱的局面。”
  “宋朝军队的决策权取决于皇帝,但中国不同。”
  “中国没有皇帝,而且每一任总统也只有十年的任期。等我的任期到了,接任总统的人我相信能力绝对不会弱,而以后接任的每一个总统能一步步走到总统位置,肯定不会是弱者,否则不可能在官场呆下去。”
  “当然,执政者只是一个方面,并非主要因素。”
  “最重要的是军权的回收不是把军权交到大总统的手中,而是把军权交给国家手中,交给主持军队的一群人集中控制。总统是国家的一个代表,但总统不是国家的全部。除了总统外,还有胡议长主持的国会,以及赵院长主持的最高法院,都是制约总统的地方,所以总统是不可能胡乱作出决定的。”
  “总的来说,各省的军权收回是把地方的军权击集中到政府,形成以总统为首的指挥全国军队的军事体系,这是一个集体,不是某个人。”
  李振稍作停顿,问道:“这样解释,明白了吗?”
  曾国藩点了点头,然后说道:“大总统的意思我大致明白,应该是政府组建一个部门指挥全国的军队,譬如说乔致庸的财政部管理财政,而大总统提出的一个集体也就相当于财政部这样的机构,当然它的地位不同于财政部,是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