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霸宋西门庆-第43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捎诤懿恍业脑蚬迅臼б担恿肆晒衷诹晒劭淳鸵势俏颐且堵涔楦氖焙虻搅耍
    拿定了主意,中兴明主李乾德就跟大臣们商量,说金国逼人太甚,咱们凭什么向他们朝贡?辽国虽然废了,但咱们要朝贡也要向从前的旧主中华上国朝贡才对啊!现在中原的政权虽然改朝换代了,但登基坐殿的还是中国人!那位三奇公子西门庆是天星转世,传说他有经天纬地之才,驱神役鬼之术,定能保得我大高丽平安!放着中华联邦的鲜鱼不吃,却去啃女真的沙子,非智者所为也!
    一听这话,什么金大臣、朴大臣、崔大臣等等都是欢呼雀跃,连拍“我主圣明”。于是事不宜迟,李乾德立刻命手下组织使节团,搭这一班中华联邦的商船往天朝上国朝贡,同时寻求庇护。
    现成的使者有的是。以前高丽虽然拜了辽国当老大,但是和宋朝依然藕断丝连,高丽的读书人千里迢迢跑到宋朝考进士的在所多有,而宋朝的皇帝对这些高丽留学生也另眼相看,总是赐上舍及第。宋亡的时候,这些高丽留学生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纷纷从兵荒马乱中游刃有余地溜回了高丽,全须全尾,一个不缺——今天听到国王陛下要派人出使中华新朝,这些人便抢着组团而来,慷慨激昂地请令说,甘愿为了中华高丽两国人民的传统友谊的伟大事业,继续呕心沥血!
    中兴明主李乾德长叹道:“看看我大高丽男儿——这是何等的肝胆!何等的热血!何等的爱国!有这些好男儿在,我大高丽还愁不振兴吗?”
    于是,使节团半ri而成,然后国王陛下派人拉了几车人参,往中华联邦的船团那里去行贿赂,请求搭船。
    中国商人们面对白送上来的高丽参,不收白不收,这是商业馈赠嘛!而带兵船护航的水军大将浪里白跳张顺却是如避蛇蝎,全数退回——他当然想给自家老爹每天用高丽棒子泡茶喝,但这些人参一收,就是受贿,万一被揭参了,西门庆第一个砍的就是自家老爹的脑袋!
    早在梁山,西门庆每年过年吃团圆饭的时候,总是跟弟兄们念叨:“兜要浅啊!兜要浅啊!法不容情,我可不希望把兄弟姐妹、伯父伯母弄得红运当头,所以求你们大家成全成全我!”
    这话西门庆是笑着说的,但没人敢将西门庆这话当成玩笑。他们当贼造反,只是为了过富贵ri子,但现在人人都拿着梁山的原始股份,月月分红,个个是富家翁,只要子孙长进,将来说不定还能当中华联邦的一届元首呢!ri子既然过得这么滋润,又何必冒着葬送家人自身xing命的风险去贪腐呢?
    所以张顺拒绝了送上门来的高丽棒子——但转身的工夫他又高价去买了很多——又不是买不起!
    虽然不受贿赂,但事情还是要办的。张顺很痛快地答应了高丽使节团搭船的要求,他心里感觉到了深深的骄傲——新国初立,四夷宾服,这是每一个联邦子民的荣耀!
    于是满载着中华联邦荣耀的船团就带着高丽国使节团驶离了高丽的首都开京,乘风破浪回到了登州板桥镇出海口。登岸后,张顺马上派人通知登州知府王师中。
    这位王师中王知府,是前朝旧官,因为识时务,宋亡前就与梁山约为内应,因此新国成立后得以留用。他本人还是有一定才具的,将登州打理得井井有条,海路商业帐目也做得清晰明白,省了神算子蒋敬不少心,因此很受联邦的看重。
    这种有头脑的能臣,蒋敬很想把他调进商业部,来助自己一臂之力,王师中也很想高升一步,但悲哀的是,西门庆不准!
    西门庆也是没办法——王师中如果走了,登州还真找不出第二个jing于海路商务的人来坐镇,只好委屈王师中,给他加俸,加爵,但是暂不升职。西门庆亲自对王师中说,你赶紧培养自己的接班人,什么时候有人可以胜任,你什么时候进zhong yang部委。
    王师中听到自己还有出头之ri,于是一门心思摽着膀子上劲了。别人是唯恐教会徒弟饿死师傅,王师中却恨不得部下有人将自己的本事一瞬间就全学了去。他今天正在详细指点自己相中的两个好苗子——一个是洮州人马政,一个是自己的儿子王瓖——学习海政时,突然接到水军大将浪里白跳张顺的通告——高丽国遣使朝贡!
    一听这信儿,王师中哪里敢怠慢?急忙指点着马政和王瓖置办一切,将高丽使节团送到了巨野城。这正是:
    才说天边远人至,又见海外对马来。却不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第八一章 丙申条约
    高丽使节团进了巨野城后,马上就捅出了漏子。
    原来,这个临时拼凑的使节团除了不超过三十五人的“正官”是来商讨国事的以外,其余的三百多扈从、马监、杂工等随行人员,都是高丽的商人花了钱买进来的。中华联邦富庶,谁都想借这次出使的机会,往天朝上国走一遭儿,发笔横财。
    这支披着使节团外衣的“商队”一进入巨野城,就开始大肆进行商业活动。结果有几个高丽商人信誓旦旦地跟本地商人谈好了一笔人参交易,等到了交货的时候,又突然反悔,原来是这几个高丽商人手里根本没有人参现货,他们本来想的是先拿到订单,再回去串货,没想到回去以后,才发现使团带来的高丽参大卖,已经销售一空,这几个商人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没办法,这几个商人只好低声下气地恳求本地商人网开一面,说愿意以优惠价格提供白银交易做为人参交易的补偿,结果那些本地商人只是冲着高丽参来的,现在拿不到货,自然急红了眼,就此计较起来,最后索xing以商业欺诈罪将这几个不守诚信的外国jian商告上了公堂。
    闹了这么一出好戏出来,高丽使节团脸上无光。事关外交大事,巨野府尹也不敢怠慢,于是详细三推六问之下,又爆出了冷门——这几个“jian商”原来还不是高丽商人,而是海东之地的倭国商人。
    两个主事的倭国商人都起着中国名字,一个叫郑清,一个叫孙俊明,他们来自位于朝鲜海峡的对马岛,从地图上看,对马岛就象一座“桥梁”,联系着倭国与北方的大陆,对马岛民坐拥这样的地理优势,祖祖辈辈依靠对高丽的贸易为生,孙俊明和郑清两个,就是出身于对马岛上的一个大族宗氏。
    孙俊明和郑清本来正在高丽贩白银,突然有惯熟的朋友跑来,说高丽出使中华天朝的使节团正在招人,问他们两个有没有兴趣?孙俊明和郑清二话不说,马上就掏了大价钱买了入团资格——如果能往中华上邦贩一批生丝、丝织品回倭国去,那可是一本万利的买卖。
    可是事起仓促,孙俊明和郑清想置办些高丽土特产也来不及了,只能带着自家的白银上船。可是进了巨野城之后,才发现他们的白银根本无人问津,全砸手里了——也难怪,当时铜钱是货币主流,兼有部分纸币交子,白银只作为外交上的岁币或回赐之用,民间交易上,或许北方丝路贸易白银用得多些,但在中原地区,白银基本被市场无视,拿着银子买不来东西那是正常现象。
    自家手里的白银卖不出去,垂涎三尺的生丝、丝织品等好东西买不回来,急红了眼的孙俊明、郑清就生出了馊主意,想要空手套白狼,借高丽鸡生蛋——结果狼是套上了,他们却降不住,最终闹得鸡飞蛋打。
    搞清楚状况后,高丽使节团叫嚣,为了中华高丽两国人民的友谊,对这种鱼目混珠,打入高丽使节团内部破坏两国邦交的倭奴jian商,一定要予以坚决的打击,才能大快人心,以儆效尤。
    巨野府尹也很头疼,本来只是高丽,现在又冒出了一个倭国,两国还互相咬起来了,这要是一个处理不好,起了什么纠纷,中华联邦怕虽然不怕,但坏了柔抚远人的名声总是不好。
    因此巨野府尹做了几个处理方案,提交议会审议决定。其时西门庆正在北方边境迎接燕云十六州回归,议会群龙无首,也都不做主了,就以外交无小事为理由,将这事火速往西门庆那里上报。
    正发愁着币制改革的西门庆听说了此事后,心中一动——倭国?白银?难道这是天降进入白银时代的良机吗?
    想到动心处,西门庆快马加鞭,急急赶回巨野城。
    西门庆赶路的这几天里,高丽使节团可在巨野城中大开了眼界。从前的巨野城虽是京东路上济州州治,但城池到底小些,但自从做了中华联邦的首府后,却真应了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之言,在西门庆的大力整顿下,现代商业模式大量套用,因此百业兴盛,城池焕发出了勃勃生机。
    同时,梁山泊上那些威严的艨艟巨舰也让高丽使者们咋舌不下——也只有如此的兵威,才能保卫如此繁华的城市。
    欣欣向荣的商城、威风凛凛的军队,让高丽使节团看得心荡神摇,因此这些人很默契地达成了一致意见——只要能讨得中华上国的欢心,大高丽必然能跟着水涨船高,因此,不惜一切代价,也要抱上中华联邦这根金大腿!
    很快,西门庆回到了巨野城,抱金大腿的机会也来了。在第一时间里,西门庆亲切地接见了这些高丽远人,先向他们的国王陛下致以热情地问候,又和这些曾经的高丽驻北宋留学生们共同回忆了中华高丽两国间源远流长的世代友谊,然后双方在欢乐友好的气氛中,商讨起外交正事来。
    高丽使节团一开始就把姿态放得极低,口口声声说虽然辽国劫持了高丽,但那些北方的野蛮人只能征服高丽的人,不能征服高丽的心,所有高丽人的心始终紧紧地和中华上国贴在一起,身在辽营心在汉。于是在中原改朝换代、辽国也ri薄西山的时候,高丽终于奋起反戈,重回中华上国的温暖怀抱。
    说到动情处,高丽留学生们都流下了鸡动的眼泪。
    西门庆大力肯定了高丽人民对宗主国纯朴的思慕之情,然后就高丽未来的走向表达了殷切的关心。
    高丽留学生们则表示,请元首大人放心,未来的高丽将紧紧团结在中华上国的周围,为了表达自家的诚意,请西门庆恩准高丽李朝每年派遣使节团,前来中华进贡朝拜,以履行他们这些远人做为中华联邦附庸国的义务。
    具体方案高丽方都制订好了——按照前朝旧例,高丽方一年五度向中华联邦固定出使,即万寿节(西门庆生ri)、中宫千秋(吴月娘生ri)、皇太子千秋(可惜这个位置空缺)、冬至、元旦——在这五次出使中,高丽向中华联邦朝廷朝贡,并领受中华联邦赐下的历法。
    西门庆看了,哑然失笑,这些高丽棒子还真把自己当皇帝吹捧起来了?于是西门庆大笔一挥,增删后商定——高丽李朝只在冬至、元旦加上年贡使,合并而为节使,其全称应为“进贺冬至、正朝、双节兼岁币使”,前来中华联邦朝贡。
    高丽留学生们又请求西门庆加上不定期的“别使”。这些人振振有词地说,所谓别使,就是中华、高丽两国间有大事发生时,进行谢恩、进贺、陈情奏请、陈慰进香、问安等事由,以表达高丽对中华联邦的孝顺之心。
    西门庆剥开表象看本质,这些高丽棒子孝顺之心未必有多虔诚,而发财之心却是昭然若揭的。
    只要每年多出使几次,来回捎带的货物,就够他们丰衣足食好几年了。
    出于耍猴的心理,西门庆故意刁难起来,就使节团的人数、随身携带物品的体积、重量都做出了严格限制——果然!这一下高丽留学生们猴子屁股当下就坐不住,纷纷弹跳起来,慷慨激昂地向西门庆陈情,找出百般理由,请西门庆解除这些“伤害高丽人民感情”的禁令。
    最后,西门庆“勉为其难”地放松了苛刻的条件,最终的协议规定,高丽每个使团的“正官”人数以今ri为准,不得超过三十五人,而整个使团的总人数则需限制在三百人之内,朝贡使团的正官每人最多准许携带大约一百五十斤至二百二十六斤的人参。
    高丽使节们都松了一口气,心里盘算着如果将自己的人参携带特权转手给贸易商人,能有多大好处,想到美爽处,一个个笑逐颜开,连连向西门庆谢恩。
    最后,高丽又向西门庆哀告金国的威胁。西门庆马上做出了决定——高丽是中华联邦重要的盟友,因此希望和高丽互换保州、沙门岛为租界,以见证双方深厚的友谊。
    保州是金国虎视眈眈的地方,而沙门岛根本就是从前宋朝发配犯人时常用的天然海岛监狱,用一州之地换座监狱,高丽实在是亏大了。但高丽留学生们却深知,保州是正临金国的兵锋之地,万一女真人发狠打了过来,高丽的军队根本就抵挡不住,那时一溃千里绝对没跑。还不如把这块烫手的山芋交给中华联邦,换取中华联邦商业方面的支持,至于沙门岛,如果竖座灯塔,还能做为高丽往中华联邦登州海口的中转处,遮风躲雨的,也尽管够了。
    于是,中华联邦和高丽就此签订了两国邦交的“丙申条约”。接下来,西门庆准备转战倭国人,成就自己币制改革的大业。这正是:
    且以笑语安高丽,又将长策对倭国。却不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第八二章 倭国事
    按照历史,十六世纪后半叶以降,倭国才迎来了一次盛大的贵金属采掘chao,成为亚洲最大的白银出口国——但是西门庆突然觉得,自己可以将倭国的这次贵金属采掘chao提前五百年。
    进口倭国的白银来铸币——正发愁怎么样应对这次钱荒的西门庆恍如溺水的人拉住了救命的木头。他倒也想过将进口改成掠夺,可是计算了一下出兵与通商的成本对比之后,元首大人还是不得不遗憾地放弃了那个想想就无比诱人的想法。
    打发走了高丽留学生们之后,西门庆一声令下:“将那两个涉嫌商业诈骗的倭国商人给我提上来!”
    郑清和孙俊明现在正处于绝望之中。他们先是被高丽使节团无情地抛弃,然后又从狱卒嘴里听到了生死攸关的负面消息——中华联邦法令极严,对官员贪腐和商业欺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