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负曝闲谈-第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单幼仁一数,连自己已经有了七个人,一面招呼他们吃茶抽烟,一面便吩咐摆席。娘姨答应下去,就有几个笨汉,上来搬开椅凳,端上果碟。调排停当了,然后安放杯筷以及四个大荤盆,另外还有糖食蜜饯。殷必佑一一都看在眼里。单幼仁见诸事妥贴,便请诸位叫局。李平等兴高采烈,首先叫了两个。

此外也有叫一个的,也有一个不叫的。单幼仁又和殷必佑代叫了一个,叫什么花月红,说是个清倌人,将来只要开销半块洋钱就是了。殷必佑自是乐于从事。坐定了,倌人上来斟过一巡酒,大家举杯向单幼仁道谢。单幼仁举筷让菜。不消片刻,这些盆子早如风卷残云。乌龟把鸡、鱼、鸭、肉一样一样的端上来。众人放量饱餐过了,然后谈锋四出,满室嚣然。只有陈铁血一人甚是沉静,低眉合目,就如庙中塑的菩萨一般。殷必佑是初次上这种演说坛,生怕说错了话被人耻笑,只得唯唯而已。

就中以李平等最为激烈,讲了半天的时事,论到官场,看他眉毛一扬,胸脯一挺,提着正宫调的喉咙道:“列位要晓得,官是捐来的,升迁调补是拿着贿赂买来的。就以科甲一途而论,鼎甲翰林是用时文小楷换来的,尚书宰相是把年纪资格熬出来的。大家下了实在的本钱,实在的功夫,然后才有这么一日。

什么叫做君恩?什么叫做国恩?他既没有好处给人家,人家哪里有好心对他,无怪乎要革起命来!”这话没有说完,众人一齐拍手,就和八面春雷一样。殷必佑再拿眼睛去看陈铁血,见他也在那里颠头播脑。

众人乱了一阵,才听见陈铁血开口,一口的杭州土白,他说得越清楚,大众听得越糊涂。只听他一字一板的说道:“泰西哲学家说的,一个人有两个公共心。这两个公共心里面,要分出四派。”刚刚说到这里,一个倌人婷婷袅袅的走将进来,在他肩上一拍道:“耐做舍介,实梗叽哩咕噜?”陈铁血吃了一惊,回头一看原来是他的相好,嘻开嘴笑了一笑,就不往下讲了。大众也哄然道:“林先生来了!林先生来了!”殷必佑就扯了单幼仁一把,问他:“谁人叫做林先生?”单幼仁低低地告诉他道:“就是陈铁血的相好了,叫做林新宝。”殷必佑方才明白。

一转眼粉白黛绿蝉联而至,这些人却丢了高谈阔论,一个个别转头去喁喁私语起来。单幼仁见此光景,忍不住高声嚷道:“我有一首诗在这里,诸公愿闻否?”李平等首先答道:“洗耳恭听。”单幼仁道:“同席久不见,渴想诸公面。”陆鹫公岔嘴道:“既说是同席,又说是久不见,这不是自相矛盾么?”

单幼仁道:“莫慌,莫慌!底下还有两句,你听了方知其妙。”

于是乎王开化、沈自由都催他快说。单幼仁又念道:“而今始得之,只有一条辫!”大众方知道是讥诮他们的,便止不住哈哈大笑起来。闹了一会,乌龟端上干稀饭,大众随意用了,渐渐散去。只是殷必佑叫的那个局,始终不曾来。单幼仁一叠连声叫去催,殷必佑忙拦道:“不必,不必。”单幼仁方才罢了。

看看时候已是亥正。单幼仁在腰里摸出了四块下脚,同着殷必佑走出了弄堂,叫了两部东洋车,自回学堂不表。

且说这陈铁血原是浙江省金华县人氏,祖上也是世代书香。

他老人家是个饱学秀才,七上乡闱,文章憎命,遂改学了幕道。

出手之后,就在钱塘县衙门里处馆。及至生了陈铁血,自幼叫他用功念书,十三岁上撷了泮芹,一时有神童之目。及至乡试,竟步了他老人家的后尘,两次名落孙山,心上十分着恼。刚巧那年七月,朝廷下诏维新,饬各省督抚设立学堂,培养人才,将来好为国家所用。他有个母舅,是个举人,文学兼优,闻名远近,学堂总办以重礼聘为教习。陈铁血得了这个信息,一想自己功不成名不就,倒不如走了这条捷径,也可以图个出身。

当下写封信给他母舅,诉明来意。他母舅平日也把他十分器重,见了信自然答应。把他带进学堂之后,先给他在帐房里面位置一席。这陈铁血天资又好,记性又高,不过跟着洋文教习念念什么珀拉玛、福斯乎礼特、色根乎礼特。久之又久,颇能贯通。

他母舅又检些新书,叫他阅看,因此学问一日深一日,见识一日高一日,竟成了一个中西一贯的人才才。那年上海创办民立学堂,遍地皆是,就有人慕名来请。陈铁血一想:“混在杭州城里,一万年也不会有什么机缘。上海是通商口岸,地大物博。

况且又有租界,有什么事,可以受外人保护的。”主意拿定,便向他母舅说知一切,他母舅也无所不可。

陈铁血收拾收拾,到了上海。那个学堂叫做蒙养书院,学生都是小孩子,程度尚浅,用不着高等学问,随随便便教些粗浅功夫。过了半年,谁知这开学堂的因为经费支绌,就此停办。

陈铁血失了馆地,弄得进退两难。幸亏有个朋友,叫做张东海,在大马路开了一所翻译新书局,请他暂时住下,帮他翻译翻译,每月送他五十金的束修。陈铁血这才安心乐意,住在上海。

却说上海那些维新党,看看外国一日强似一日,中国一日弱似一日,不由他不脑气掣动,血脉偾张,拼着下些预备功夫,要在天演物竞的界上,立个基矗又为着中国政府事事压制,动不动便说他们是乱党,是莠民。请教列位,这些在新空气里涵养过来的人,如何肯受这般恶气?有的著书立说指斥政府,唾骂官场;又靠着上海租界外人保护之权,无论什么人奈何他们不得,因此他们的胆量渐渐的大了,气焰渐渐的高了。又在一个花园里,设了一个演说坛,每逢礼拜,总要到那演说坛里去演说。陈铁血局里的同事,大半是自命为未来主人翁的,俗语说的好:“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就以陈铁血这样的矜平躁释,也要被他们鼓动起来,其余初出茅庐的少年子弟,是更不用说了。陈铁血与单幼仁本不认识,因得张东海介绍,说单幼仁虽然是纨绔子弟,却有爱国的精神,彼此相与起来,却还投合。不过单幼仁有少年盛气的样子,陈铁血有老成持重的派头,这个里头不免分些界限。

这日陈铁血赴单幼仁之宴而回,到得局中上了楼,开了房门,点上一盏洋灯,检得一张刚才送来的《文汇西报》正待细看,忽然茶房送上一封信,说是傍晚时候有个人自己送来的。

陈铁血拈在手中,只见信面上写着“陈铁血君启”,下署着“鹿原”二字。便沉吟道:“这好像是日本人的名字。”拆开之后,忽然掉下一张白纸的名片来,名片上印着黄明,角上一行是个什么大学堂政治科卒业生。再看那信时,原来日本东京勖志社总理鹿原中岛写来的。中言“现有敝社运动员黄子文名明,因回国运动政府,久慕先生人品,乞书以为介绍。”那些话头。

陈铁血把信和名片搁在一边,重复将《文汇西报》看完,钟上已经敲十二下了,收拾安睡。

次日还没起身下楼,听得下面有人喊:“铁公,铁公!”

欲知此人是谁,且听下回分解。

第十四回 安垲第改装论价值,荟芳里碰和起竞争

话说陈铁血听见有人叫他,连忙爬了起来,穿好衣裳,赶到楼下。看见一个西装朋友,一手拄着根打狗棒,嘴里嘘、嘘、嘘的作响。一转脸看见陈铁血,便把帽子摘将下来,和陈铁血拉了一拉手。陈铁血请他坐下,这才动问尊姓大名,那人道:“兄弟姓黄,号子文。昨儿有封信拿过来,不知先生看见没有?”陈铁血拱手道:“原来就是鹿原先生信里说的黄子文黄兄了。

久仰,久仰!”黄子文道:“岂敢,岂敢!”陈铁血道:“请问子文兄是几时到上海的,现在寓在什么地方?”黄子文道:“是前天趁博爱丸轮船来的,现在寓在虹口西华德路一个朋友家里。从前在日本的时候,听见鹿原先生说起,先生热心爱国出于至诚。兄弟听见了,恨不能插翅飞回来,与先生共图大举。”陈铁血听了,便觉得有些不对帐,便沉吟不语。黄子文知道他的心思,便接着说道:“先生老成持重,为守俱优,兄弟是极佩服的。但是现在的时势腐败到了极点,古云:‘剥极心复,贞下起元。’海内同志诸君,想革命的十居其九。就和把炸药埋在地下一样,只要把线引着,便能轰然而起。”陈铁血见他愈说愈不对帐,只是敷衍了几句,把他送出大门。

黄子文在路上寻思:“陈铁血这样的人,顽固极了。为什么鹿原中岛说起他来,这般倾倒?”一边想一边走,早走到黄埔江边上了。觉得有些疲倦,就叫了部东洋车拉到西华德路,数明门牌,敲门进去。他的朋友正在午餐,他便一屁股望上首交椅上一坐,家人添过碗筷,虎咽狼餐了一顿。盥洗过了,便大踏步出门而去,心里想:“许久没有运动了,血脉有些不和。

今日天朗气清,不如到个什么地方去疏散疏散。”主意定了,由西华德路认准了到张园那条路,两只腿一起一落,和外国人似的走的飞快。不多时到了,只是累得他满头是汗,浑身潮津津的。进了安垲第,看看没有什么熟人,觉得无味。将要想到豫园去,那边转过一队人来,仔细一瞧,不禁大喜。你道是谁?

原来是李平等、王开化、沈自由那一班人。

你道这黄子文如何认得他们的呢?原来他们这班人,立了一个出洋学生招待所,凡有出洋的学生,及至出洋回来的学生,都要上他们那里去住,也有饭可以吃,也有床铺可以睡,就像客栈一般,而且价廉物美,每日只取二百文,比起客栈里来,既是便宜,又是便当。黄子文虽不住在招待所,然有些同伴回来的,一大半住在招待所,黄子文时时去探望同回的那些朋友,久而久之,自然会熟识起来。

闲话休提。且说李平等那些人看见了黄子文,赶忙上来招呼。立定了,说了一回闲话,大家出至台阶上,流连眺望。那松柏树林里,一阵阵凉风透将过来,吹得衣襟作响。黄子文道:“爽快,爽快!”回头看李平等、王开化、沈自由,却一同走到安垲第去了,黄子文也跟着进去。众人坐下,茶博士泡过茶来,众人闲谈着。黄子文在身上摸出纸卷烟来,吸着了。众人闻着气味两样,便问是什么烟。黄子文说道:“名目叫做菊世界,是日本东京的土产,每盒四十本。日本人的一本就是中国人的一支。价钱也不过金四十钱,金四十钱,就是中国四十个大钱。”众人都道:“好便宜,好便宜!”黄子文道:“还有一种叫大天狗,出在日本大阪。那个铺子极大,足足有半里多路,人家都管着他叫烟草大王。”众人自是赞叹。

李平等因问黄子文道:“请教子文兄,在日本留学了几年了?”子文屈着指头道:“有五年了。”平等道:“那边的饮食起居如何?”子文道:“学校里头,什么被褥、台椅、盆巾、灯水样样都有,不消自己办得,不要。饮食要自己买、自己煮,也不至于十分恶劣,有碍卫生。”王开化抢着说道:“现在这样的时势,岂是我们这种少年求取安乐的时候么?只要有益于国,就是破了身家,舍了性命,也要去做他一做,何况这区区的饮食起居上面?”黄子文听了,肃然起敬。沈自由接着道:“黄大哥,你改这西装,价钱贵不贵呢?要是合得算,我们这班朋友通通改了,岂不大妙?就是竹布大褂,一年也可以省好几件哩。”黄子文道:“说贵呢也不贵,不过在日本穿跟在上海穿两样。”沈自由道:“这是什么道理?”黄子文道:“日本极冷的天气,也不过像上海二三月天气,买一套厚些的,就可以过冬。你们在上海,虽说是冬天不穿皮袍子,然而棉的总要好几层。不然,一出了门被被西北风赶回去了。”

沈自由道:“你不要去管它,我且问一起要多少钱?”黄子文道:“常用的衣服,要两套,每套合到二十块洋钱,或是二十五块洋钱。软胎颜色领衣四件,每件合到两块洋钱。为什么要用颜色的呢?白的漂亮是漂亮,然而一过三四天,就要换下来洗。那颜色的耐乌糟些,至少可以过七八天。我看诸位的衣服,都不十分清洁,所以奉劝用颜色的。外国人有穿硬胎的,硬胎不及软胎适意。所以以用软胎颜色者为最宜。白领一打,合到两三块洋钱。领要双层的,不可太低,不可太小,不可过阔,阔了前面容易掉下来。掉下来沾着头颈里的垢腻,那就难看了。黑颈带两条,每条合到半块洋钱。钮扣一副,合到一块洋钱。厚衬衣三套,是冬天穿的,每套合到三块洋钱。薄衬衣三套,春天秋天穿的,每套合到一两块洋钱。软胎黑帽一顶,合到四五块洋钱。鞋一双,合到八九块洋钱。吊裤带一条,合到一块洋钱。小帽一顶,外国名字叫做开泼的,合到一块洋钱。

粗夏衣一套,合到七八块洋钱。”

黄子文说的时候,沈自由早在身上掏出一本袖珍日记簿来。

这日记簿有枝现成铅笔,沈自由拿在手里,黄子文说一句,他写一句,就和刑房书吏录犯人的口供一般,等黄子文说完了,他的笔也停了。而且沈自由还会算学,用笔划了几划,便摇头说道:“这么要一百多块钱!”黄子文道:“我还是望鼠一路算的。”沈自由道:“不行,不行!像我这样每月摸不到一二十块洋钱,哪里去筹这等巨款制备西装衣服呢?我还是穿我的竹布大褂吧。”黄子文见他说得鄙陋可笑,便一声儿不言语,做出一副不瞅不睬的模样来,沈自由还不觉得,坐在那里问长问短。到底李平等阅历深了些,暗扯了沈自由一把道:“天色快晚了,我们回去吧,改天再谈。”当下一齐立起身来。李平等掏出几角洋钱,会了茶钞,一哄而出。

黄子文慢慢的走到泥城桥,转了弯,从跑马厅的河滨有条横街,就是四马路上,看那林木青翠,清气扑人,轮声历碌,鸟语繁碎,别有一番光景。少焉夕阳西下,六街灯上,就如火龙一般。黄子文想道:“这时候,朋友家里将要开饭了,我就是坐了东洋车赶回去,也来不及了。这便如何是好呢?”转念一想:“有个同来的朋友叫做金慕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