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骗局-第2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解。诺拉·曼格对于这块冰川的完整性始终确信无疑,还钻取了无数个实验用的冰体心证实这是块实心冰川。
雷切尔看了看托兰,说道:“我觉得所有冰层年代的测定都是以冰川的完整性为基础的。难道曼格博士没有说过这块冰川上没有裂缝或者裂纹吗?”
科基眉头紧蹙,“看来冰川女王把事情搞砸了。”
说过种话,可千万不要太大声,雷切尔暗自想道,不然你背后就会飞来一把碎冰锥。
托兰摸着下巴,注视着那些闪着磷光的生物,“确实没有其他的解释。
一定是有裂缝。冰川压在海洋表面上,这肯定会把富含浮游生物的海水挤进上面的冰窟里。”
真是个大裂缝.雷切尔心想。要是这里的冰块有三百英尺厚,而且这个冰窟有两百英尺深,那么这个假设的裂缝就得穿透一百英尺厚的实心冰块。诺拉·曼格的冰体心测试却显示没有任何裂缝。
“帮个忙,”托兰对科基说道,”把诺拉找来。但愿她知道些这块冰川的事情,只不过还没告诉我们。再把明找来,也许他能告诉我们这些发光的小东西是什么。”
科基走开了。
“最好快点,”托兰在科基身后喊着,扭头瞥了一眼那个冰窟,“我敢肯定这种冷光在慢慢消失。”
雷切尔看了看那个冰窟,果不其然,那片绿色这会儿已没那么鲜明了。
托兰脱掉身上的毛皮风雪大衣,躺在了冰窟旁边的冰架上。
雷切尔一脸困惑地注视着他,问道:“迈克,你干嘛呢?”
“我想查一查有没有海水流进来。”
“不穿外套躺在冰上查吗?”
“对。”托兰说着,爬到冰窟边上。他攥营一个袖子伸到冰窟边缘的上方.把另一个袖子沿着冰窟放了下去,直到袖口掠过水面。“这是世界级的海洋学家们使用的极其精确的盐分测验方法。这叫做‘舔湿外套’法。”
在外面的冰架上,三角洲一号竭力操纵着控制杆,试图让受损的微型机器人继续在聚在冰窟旁的那群人的上方飞行。听到下方冰架上的对话,他知道事情很快就会被弄个一清二楚。
“快给指挥官打电话,”他说,“我们碰到了很严重的问题。”

第40章

加布丽埃勒·阿什少女时期就参观过白宫无数次,私下里还梦想过有朝一日在总统官邸里工作,并且成为制定本国未来计划的上层人士之一。可就在这会儿,她倒情愿自己在世界上其他任何地方。
伊斯特门的那名特工领着加布丽埃勒走进一间华美的门厅,这时她纳闷,向她提供情报的那位匿名人士究竟想向她证明什么。邀请加布丽埃勒去白宫简直是荒唐之举。要是我被别人看到怎么办?她最近以塞克斯顿参议员最得力的助手的身份频频亮相于媒体。肯定会有人认出她的。
“阿什女士?”
加布丽埃勒抬头看了看。门厅里的一名长着和善面孔的警卫冲她友好地笑了笑。“请看那边。”他指了个方向。
加布丽埃勒朝他所指的方向望去,闪光灯一下子照得她头昏眼花。
“谢谢,女士。”那名警卫把她领到一张桌子旁,递给她一支笔,“请在登记簿上签个名。”他将一本厚重的皮制活页夹推到了地面前。
加布丽埃勒看了看那本活页夹。面前的纸上是一片空白。她记得曾经听人说过,所有来白宫参观的游客都是在空白页上单独签名,以表示对他们的来访保密。她签上了自己的名字。
秘密会面原来不过如此。
加布丽埃勒穿过一道金属传感器,紧接着有人粗略地从上到下轻拍她的外衣搜身。
那名警卫微微一笑,说道:“祝你参观愉快,阿什女士。”
加布丽埃勒跟随那名特工沿着一条倾斜的走廊走了五十英尺,来到另一张警卫办公桌前。在这儿,另一名警卫正在收集刚从一台层压机里滚压出来的游客通行证。他在通行证上打了个孔,拴了根颈绳,然后迅速将它套在加布丽埃勒的脖子上。这张塑料通行证还是热乎乎的,身份牌上的照片就是他们十五秒之前在走廊里给她拍的。
加布丽埃勒大受振动。谁说政府部门工作效率低?
他们继续走着,那名特工要把她带往白宫综合大楼的更深处。每走一步,加布丽埃勒就觉得又多了一分不安。不管是谁发出的这个神秘邀请,他肯定不担心有人知道此事。加布丽埃勒之前拿到一张正式通行证,还在会客登记簿上签了名,这会儿又被人带着在众目睽暌之下穿行于聚集了许多游客的白宫底楼。
“这间是瓷器室,”一名导游对一群游客讲解起来,“是南希·里根夫人摆放每套价值九百五十二美元的红边瓷器的地方。早在一九八一年时,这还激起了一场有关铺张浪费的争论。”
那名特工带领加布丽埃勒经过那群游客身边,朝一座巨大的大理石楼梯走了过去,另一队游客正从这里上楼。“你们马上要进入的是面积达三千二百平方英尺的伊斯特室,”那名导游说道,“阿比盖尔·亚当斯夫人从前就是在这里晾晒刚洗好的约翰·亚当斯的衣服。①我们随后要进入的是雷德室。多利·麦迪逊夫人就是在这里将来访的各国首脑灌醉,然后詹姆斯·麦迪逊再与他们谈判。”②『注①:约翰·亚当斯(1735…1826),美国第二任总统,大陆会议代表,《独立宣言》起草人之一。阿比盖尔·亚当斯夫人(1744…1818),是亚当斯总统的夫人,多产书信作家,反对奴隶制,呼吁保障女权。』
『注②:詹姆斯·麦迪逊(175l…l836),美国第四任总统,美国宪法主要起草人,晚年任弗吉尼亚大学校长。多利·麦迪逊夫人(1768…l849),麦迪逊总统之妻,美国历史上著名的第一夫人之一,以善于应酬、高雅妩媚闻名。』
游客们一下子哄笑起来。
加布丽埃勒从那座楼梯旁走过,经过一条条围绳和一块块隔板,进入这座大楼里更加隐蔽的地方。这时,他们进入了一个加布丽埃勒只在书上和电视里看到过的房间。她的呼吸一下子变得急促起来。
老天呀,这里可是地图室!
任何一个旅游团都不曾来过这里。这个房间里的许多隔板墙都可以拉向一侧,一层层地展现出世界各国的地图。这里就是罗斯福制订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行动方针的地方。令人困窘的是,同样是在这个房间里,克林顿承认了与莫尼卡·莱温斯基有染。加布丽埃勒将这个奇怪的念头从脑海中赶走。最重要的是,地图室还是前往西侧厅的通道,那里可是真正的政治掮客在白宫工作的地方。加布丽埃勒·阿什怎么也没想到会到这里来。她原本以为,她的电子邮件是在这座综合楼里一间较为普通的办公室里上班的某个有进取心的年轻实习生或者秘书发来的。看来事实并非如此。
我就要进入西侧厅
那名特工领她走到一条铺着地毯的走廊的尽头,在一道没有标志的门前停了下来。他敲了敲门。加布丽埃勒的心这会儿怦怦直跳。
“门没锁。”有人在里面喊道。
那名特工推开门,抬手示意加布丽埃勒进去。
加布丽埃勒走了进去。窗帘放了下来,房间里光线暗淡。她隐隐看见黑暗中有个人影坐在办公桌前。
“阿什女士吗?”那人的声音从一团香烟烟雾后面传了出来,“欢迎。”
加布丽埃勒的双眼适应了这片黑暗之后,她逐渐辨认出那张熟悉的面孔,感到一阵不安,惊讶得肌肉一下子绷紧了。这就是那个一直给我发电子邮件的人?
“谢谢你能来。”玛乔丽·坦奇说道,她的声音冷冰冰的。
“坦奇女士?”加布丽埃勒结结巴巴地说着,顿时大气都不敢出。
“叫我玛乔丽,”这个丑恶的女人站起身来,像条龙一样从鼻孔里喷出一团烟雾,“我们马上就会成为最好的朋友的。”
第4l章
诺拉·曼格与托兰、雷切尔和科基一起站在冰窟边上,凝神注视着漆黑的冰窟。“迈克,”她说,“你很聪明,不过你太荒唐了。这里根本就没有什么生物发光现象。”
托兰这会儿真希望自己先前想起来拍一些录像。早在科基去找诺拉和明的时候,这种生物发光现象就开始逐渐消失。在一两分钟之内,所有的亮光全都不见了。
托兰又朝水里投了一块冰,可什么情况也没出现。没有溅起绿色的水花。
“它们去哪儿了?”科基问道。
托兰灵机一动,想到了原因。作为自然界最高明的防御机理之一,生物发光是浮游生物遇到危难时的一种自然反应。浮游生物在感觉自身即将被较大的生物吃掉时,就会开始闪光,希望引来更大的食肉动物,从而把原先要侵袭它的生物吓跑。而此时的情况是,浮游生物从一个裂缝里游到这个冰窟里,突然发现它们身处一个淡水环境,惊慌之下,身体就发出微光,此时,这种淡水慢慢地扼杀了它们。“我认为它们已经死了。”
“它们是被谋杀的,”诺拉轻蔑地说道,“复活节的兔子游进来把它们全吃了。”
科基对她怒目而视:“我也看见了生物发光现象,诺拉。”
“是在你获得生命科学博上学位之前还是之后?”
“我们为什么要在这件事上撒谎呢?”科基质问道。
“男人们总会撒谎。”
“对,在跟别的女人睡觉的事情上会,可在跟自行发光的浮游生物有关的事情上绝对不会。”
托兰叹了口气:“诺拉,你肯定知道,这块冰架下面的大海里的确有浮游生物。”
“迈克,”她怒视着他,回敬道,“不用烦劳您来教我。据记载,北极冰架下茂盛地生长着两百多种硅藻,十四种自养型微型鞭毛虫,二十种异养型鞭毛虫,四十种异养型腰鞭毛虫,还有包括多毛纲环节动物,端足目动物、桡足亚纲动物、磷虾和鱼类在内的大量多细胞动物。有疑问吗?”
托兰眉头紧蹙,“有关北极动物群的知识,显然你知道得比我多,而且你承认我们脚下的大海里生存着许多生物。既然这样,为什么你对我们看到了自行发光的浮游生物还是这么怀疑呢?”
“因为,迈克,这个冰窟是封闭的。它是密封的淡水生态环境,任何海洋浮游生物都不可能进到这儿来!”
“我尝出了水里有咸味儿,”托兰强调道,“味道很淡,但还是有咸味儿。不知怎么回事,海水流了进来。”
“不错,”诺拉怀疑地说道,“你尝到了咸味儿。你舔了那件沾有汗味儿的破毛皮大衣的袖子,这会儿就认定极轨道密度扫描卫星的密度扫描图和十五种不同的冰体心样品都不准确了。”
托兰把他那件毛皮风雪大衣的湿漉漉的袖子当做证据递了过去。
“迈克,我可不想舔你这件该死的外套。”她朝冰窟里看了看,“我想问一下.为付么所谓的成群的浮游生物要游到那个所谓的裂缝里去?”
“高温,”托兰猜测道,“高温把大量的海洋生物都吸引了过来。我们在采捞陨石的时候,陨石被加热过。也许浮游生物凭着本能,被吸引到冰窟里一时比较温暖的环境中来了。”
科基点了点头.“听上去很有道理。”
“有道理?”诺拉骨碌碌地转着眼睛,“要知道,你们一个是获过奖的物理学家,一个是举世闻名的海洋学家,可真是一对愚钝的家伙。你们怎么就想不到即使出现了裂缝——我可以向你们保证并没有此事——海水也是完全不可能流到这个冰窟里的。”她注视着他们两人,眼中带着一种悲愤的蔑视。
“可是,诺拉”科基开口说道。
“先生们!我们现在站的地方要高于海平面。”她在冰架上跺着脚,说道,“看到了吗?这块冰盖高出海平面一百英尺。你们还记不记得这块冰盖尽头的那个大悬崖?我们的地势比海面还要高。要是这个冰窟里有裂纹的话,只会有水从这个冰窟里流出去,而不是流进来。这就叫做万有引力。”
托兰和科基对看了一眼。
“该死,”科基说道,“我没想到这点。”
诺拉指了指注满水的冰窟,说道:“你们也应该留意一下,看看这里的水位变了没有?”
托兰感觉自己像个白痴一般。诺拉说得显然没错。要是出现了裂缝,就该有水流出去,而不会流进来。托兰静静地站立良久,思忖着接下来该做什么。
“好吧。”托兰叹了几气,说道,“裂缝这一说法显然是讲不通的。可是我们先前在水中看到了生物发光现象。惟一的结论就是这并非一个封闭的环境。我知道,你测定冰层年代的人多数数据都建立在这块冰川是实心冰体的假设上的,但是——”
“假设?”诺拉这会儿明显激动起来,“别忘了.这可不仅仅是我一个人的数据,迈克。国家航空航天局也得出了同样的结论。我们都证实了这是实心冰川,没有裂缝。”
托兰望向圆顶屋的另一边,扫了一眼聚在新闻发布区附近的人群。“不管出现什么情况,我觉得出于善意,我们都有必要通知局长一声,然后——”
“这简直是胡闹!”诺拉嘶叫道,“听我说,这个冰川板块并未受到破坏。我不能让我的冰件心数据因为你尝出了咸味和出现了某种荒唐的幻觉就受到质疑。”她怒气冲冲地朝附近的一间储藏室走去,准备取来一些工具,“我要实际取一份水样,向你证明这片水域没有任何海洋浮游生物——无论死的还是活的!”
雷切尔和其他人在一旁看着诺拉用一支系在一根绳子上的消过毒的移液管从冰川融水单取出一份水样。诺拉在一台像是微型望远镜的小型仪器上滴了几滴水,然后她一边透过目镜眯缝着双眼看着,一边将这个仪器对准圆顶屋另一边发出的亮光。几秒之后,她咒骂了起来。
“天哪!”诺拉摇了摇那个仪器。又看了一下,“真见鬼!这个折射器肯定出毛病了!”
“是海水?”科基幸灾乐祸地问道。
诺拉眉头一皱,说道:“不完全是。仪器显示有百分之三的盐分这是完全不可能的。这块冰川是个积雪场,都是纯净的淡水,不该有盐分的。”诺拉将水样放到旁边的显微镜下仔细观察了一番。她抱怨了起来。
“是浮游生物吗?”托兰问道。
“G…多面胞,”她答道,语气立刻平静了下来,“这是我们冰川学家时常在冰架下面的大海里看到的一种浮游生物。”她瞥了一眼托兰,接着说道,“它们这会儿已经死了。很明显,它们在含盐量为百分之三的水里存活的时间并不长。”
好一会儿,他们四个人站在深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