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晋书-第1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帝之继皇统也,属永嘉之乱,天下崩离,长安城中户不盈百,墙宇颓毁,蒿

棘成林。朝廷无车马章服,唯桑版署号而已。众唯一旅,公私有车四乘,器械多

阙,运馈不继。巨猾滔天,帝京危急,诸侯无释位之志,征镇阙勤王之举,故君

臣窘迫,以至杀辱云。

史臣曰:昔炎晖杪暮,英雄多假于宗室。金德韬华,颠沛共推于怀愍。樊阳

寂寥,兵车靡会,岂力不足而情有余乎?喋喋遗萌,苟存其主,譬彼诗人,爱其

棠树。夫有非常之事,而无非常之功,详观发迹,用非天启,是以舆棺齿剑,可

得而言焉。于时五岳三涂,并皆沦寇,龙州、牛首,故以立君。股肱非挑战之秋,

刘石有滔天之势,疗饥中断,婴戈外绝,两京沦狄,再驾徂戎。周王陨首于骊峰,

卫公亡肝于淇上,思为一郡,其可得乎!干宝有言曰:

昔高祖宣皇帝以雄才硕量,应时而仕,值魏太祖创基之初,筹画军国,嘉谋

屡中,遂服舆轸,驱驰三世。性深阻有若城府,而能宽绰以容纳;行任数以御物,

而知人善采拔。故贤愚咸怀,大小毕力。尔乃取邓艾于农隙,引州泰于行役,委

以文武,各善其事。故能西禽孟达,东举公孙,内夷曹爽,外袭王凌。神略独断,

征伐四克,维御群后,大权在己。于是百姓与能,大象始构。世宗承基,太祖继

业,玄丰乱内,钦诞寇外,潜谋虽密,而在机必兆;淮浦再扰,而许洛不震:咸

黜异图,用融前烈。然后推毂钟邓,长驱庸蜀,三关电埽,而刘禅入臣,天符人

事,于是信矣。始当非常之礼,终受备物之锡。至于世祖,遂享皇极。仁以厚下,

俭以足用,和而不驰,宽而能断,故民咏维新,四海悦劝矣。聿修祖宗之志,思

辑战国之苦。腹心不同,公卿异议,而独纳羊祜之策,杖王杜之决,役不二时,

江湘来同。掩唐虞之旧域,班正朔于八荒,天下书同文,车同轨,牛马被野,余

粮委亩,故于时有“天下无穷人”之谚。虽太平未洽,亦足以明吏奉其法,民乐

其生矣。武皇既崩,山陵未乾,而杨骏被诛,母后废黜。寻以二公、楚王之变,

宗子无维城之助,师尹无具瞻之贵,至乃易天子以太上之号,而有免官之谣。民

不见德,惟乱是闻,朝为伊周,夕成桀蹠,善恶陷于成败,毁誉胁于世利,内外

混淆,庶官失才,名实反错,天纲解纽。国政迭移于乱人,禁兵外散于四方,方

岳无钧石之镇,关门无结草之固。李辰、石冰倾之于荆杨,元海、王弥挠之于青

冀,戎羯称制,二帝失尊,何哉?树立失权,托付非才,四维不张,而苟且之政

多也。

夫作法于治,其弊犹乱;作法于乱,谁能救之!彼元海者,离石之将兵都尉;

王弥者,青州之散吏也。盖皆弓马之士,驱走之人,非有吴先主、诸葛孔明之能

也;新起之寇,乌合之众,非吴蜀之敌也;脱耒为兵,裂裳为旗,非战国之器也;

自下逆上,非邻国之势也。然而扰天下如驱群羊,举二都如拾遗芥,将相王侯连

颈以受戮,后嫔妃主虏辱于戎卒,岂不哀哉!天下,大器也;群生,重畜也。爱

恶相攻,利害相夺,其势常也。若积水于防,燎火于原,未尝暂静也。器大者,

不可以小道治;势重者,不可以争竞扰。古先哲王知其然也,是以捍其大患,御

其大灾。百姓皆知上德之生己,而不谓浚己以生也,是以感而应之,悦而归之,

如晨风之郁北林,龙鱼之趣薮泽也。然后设礼文以理之,断刑罚以威之,谨好恶

以示之,审祸福以喻之,求明察以官之,尊慈爱以固之。故众知向方,皆乐其生

而哀其死,悦其教而安其俗;君子勤礼,小人尽力,廉耻笃于家闾,邪辟消于胸

怀。故其民有见危以授命,而不求生以害义,又况可奋臂大呼,聚之以干纪作乱

乎!基广则难倾,根深则难拔,理节则不乱,胶结则不迁,是以昔之有天下者之

所以长久也。夫岂无僻主,赖道德典刑以维持之也。

昔周之兴也,后稷生于姜嫄,而天命昭显,文武之功起于后稷。至于公刘,

遭夏人之乱,去邰之豳,身服厥劳。至于太王,为戎翟所逼,而不忍百姓之命,

杖策而去之。故从之如归市,一年成邑,二年成都,三年五倍其初。至于王季,

能貊其德音;至于文王,而维新其命。由此观之,周家世积忠厚,仁及草木,内

隆九族,外尊事黄耇,以成其福禄者也。而其妃后躬行四教,尊敬师傅,服瀚濯

之衣,修烦辱之事,化天下以成妇道。是以汉滨之女,守洁白之志,中林之士,

有纯一之德,始于忧勤,终于逸乐。以三圣之知,伐独夫之纣,犹正其名教,曰

逆取顺守。及周公遭变,陈后稷先公风化之所由,致王业之艰难者,则皆农夫女

工衣食之事也。故自后稷之始基靖民,十五王而文始平之,十六王而武始居之,

十八王而康克安之。故其积基树本,经纬礼俗,节理人情,恤隐民事,如此之缠

绵也。今晋之兴也,功烈于百王,事捷于三代。宣景遭多难之时,诛庶孽以便事,

不及修公刘、太王之仁也。受遗辅政,屡遇废置,故齐王不明,不获思庸于亳;

高贵冲人,不得复子明辟也。二祖逼禅代之期,不暇待参分八百之会也。是其创

基立本,异于先代者也。加以朝寡纯德之人,乡乏不贰之老,风俗淫僻,耻尚失

所,学者以老庄为宗而黜《六经》,谈者以虚荡为辨而贱名检,行身者以放浊为

通而狭节信,进仕者以苟得为贵而鄙居正,当官者以望空为高而笑勤恪。是以刘

颂屡言治道,傅咸每纠邪正,皆谓之俗吏;其倚杖虚旷,依阿无心者皆名重海内。

若夫文王日旰不暇食,仲山甫夙夜匪懈者,盖共嗤黜以为灰尘矣。由是毁誉乱于

善恶之实,情慝奔于货欲之涂。选者为人择官,官者为身择利,而执钧当轴之士,

身兼官以十数。大极其尊,小录其耍,而世族贵戚之子弟,陵迈超越,不拘资次。

悠悠风尘,皆奔竞之士,列官千百,无让贤之举。子真著崇让而莫之省,子雅制

九班而不得用。其妇女,庄栉织纴皆取成于婢仆,未尝知女工丝枲之业,中馈酒

食之事也。先时而婚,任情而动,故皆不耻淫泆之过,不拘妒忌之恶,父兄不之

罪也,天下莫之非也,又况责之闻四教于古,修贞顺于今,以辅佐君子者哉!礼

法刑政于此大坏,如水斯积而决其提防,如火斯畜而离其薪燎也。国之将亡,未

必先颠,其此之谓乎!故观阮籍之行,而觉礼教崩驰之所由也。察庾纯、贾充之

争,而见师尹之多僻;考平吴之功,而知将帅之不让;思郭钦之谋,而寤戎狄之

有衅;览傅玄、刘毅之言,而得百官之邪;核傅咸之奏、《钱神》之论,而睹宠

赂之彰。民风国势如此,虽以中庸之主治之,辛有必见之于祭祀,季札必得之于

声乐,范燮必为之请死,贾谊必为之痛哭,又况我惠帝以放荡之德临之哉!怀帝

承乱得位,羁于强臣,愍帝奔播之后,徒厕其虚名,天下之政既去,非命世之雄

才,不能取之矣!淳耀之烈未渝,故大命重集于中宗皇帝。

赞曰:怀佩玉玺,愍居黄屋。鳌坠三山,鲸吞九服,獯入金商,穹居未央。

圜颅尽仆,方趾咸僵。大夫反首,徙我平阳。主忧臣哭,于何不臧!

 卷六 帝纪第六

◎元帝明帝

元皇帝讳睿,字景文,宣帝曾孙,琅邪恭王觐之子也。咸宁二年生于洛阳,

有神光之异,一室尽明,所藉藁如始刈。及长,白豪生于日角之左,隆准龙颜,

目有精曜,顾眄炜如也。年十五,嗣位琅邪王。幼有令闻。及惠皇之际,王室多

故,帝每恭俭退让,以免于祸。沈敏有度量,不显灼然之迹,故时人未之识焉。

惟侍中嵇绍异之,谓人曰:“琅邪王毛骨非常,殆非人臣之相也。”元康二年,

拜员外散骑常侍。累迁左将军,从讨成都王颖。荡阴之败也,叔父东安王繇为颖

所害。帝惧祸及,将出奔。其夜月正明,而禁卫严警,帝无由得去,甚窘迫。有

顷,云雾晦冥,雷雨暴至,徼者皆驰,因得潜出。颖先令诸关无得出贵人,帝既

至河阳,为津吏所止。从者宋典后来,以策鞭帝马而笑曰:“舍长!官禁贵人,

汝亦被拘邪!”吏乃听过。至洛阳,迎太妃俱归国。东海王越之收兵下邳也,假

帝辅国将军。寻加平东将军、监徐州诸军事,镇下邳。俄迁安东将军、都督扬州

诸军事。越西迎大驾,留帝居守。永嘉初,用王导计,始镇建邺,以顾荣为军司

马,贺循为参佐,王敦、王导、周顗、刁协并为腹心股肱,宾礼名贤,存问风俗,

江东归心焉。属太妃薨于国,自表奔丧,葬毕,还镇,增封宣城郡二万户,加镇

东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受越命,讨征东将军周馥,走之。及怀帝蒙尘于平阳,

司空荀藩等移檄天下,推帝为盟主。江州刺史华轶不从,使豫章内史周广、前江

州刺史卫展讨禽之。愍帝即位,加左丞相。岁余,进位丞相、大都督中外诸军事。

遣诸将分定江东,斩叛者孙弼于宣城,平杜彛谙嬷荩兄粕饩Q铩<拔鞫疾皇兀

帝出师露次,躬擐甲胄,移檄四方,征天下之兵,克日进讨。于时有玉册见于临

安,白玉麒麟神玺出于江宁,其文曰“长寿万年”,日有重晕,皆以为中兴之象

焉。

建武元年春二月辛巳,平东将军宋哲至,宣愍帝诏曰:“遭运迍否,皇纲不

振。朕以寡德,奉承洪绪,不能祈天永命,绍隆中兴,至使凶胡敢帅犬羊,逼迫

京辇。朕今幽塞穷城,忧虑万端,恐一旦崩溃。卿指诏丞相,具宣朕意,使摄万

机,时据旧都,修复陵庙,以雪大耻。”三月,帝素服出次,举哀三日。西阳王

羕及群僚参佐、州征牧守等上尊号,帝不许。羕等以死固请,至于再三。帝慨然

流涕曰:“孤,罪人也,惟有蹈节死义,以雪天下之耻,庶赎鈇钺之诛。吾本琅

邪王,诸贤见逼不已!”乃呼私奴命驾,将反国。群臣乃不敢逼,请依魏晋故事

为晋王,许之。辛卯,即王位,大赦,改元。其杀祖父母、父母,及刘聪、石勒,

不从此令。诸参军拜奉车都尉,掾属驸马都尉。辟掾属百余人,时人谓之“百六

掾”。乃备百官,立宗庙社稷于建康。时四方竞上符瑞,帝曰:“孤负四海之责,

未能思愆,何徵祥之有?”丙辰,立世子绍为晋王太子。以抚军大将军、西阳王

羕为太保,征南大将军、汉安侯王敦为大将军,右将军王导都督中外诸军事、骠

骑将军,左长史刁协为尚书左仆射。封王子宣城公裒琅邪王。六月丙寅,司空、

并州刺史、广武侯刘琨,幽州刺史、左贤王、渤海公段匹磾,领护乌丸校尉、镇

北将军刘翰,单于、广宁公段辰,辽西公段眷,冀州刺史、祝阿子劭续,青州刺

史、广饶侯曹嶷,兖州刺史、定襄侯刘演,东夷校尉崔毖,鲜卑大都督慕容廆等

一百八十人上书劝进,曰:

臣闻天生蒸民,树之以君,所以对越天地,司牧黎元。圣帝明王监其若此,

知天地不可以乏飨,故屈其身以奉之;知蒸黎不可以无主,故不得已而临之。社

稷时难,则戚藩定其倾;郊庙或替,则宗哲纂其祀。是以弘振遐风,式固万世,

三五以降,靡不由之。伏惟高祖宣皇帝肇基景命,世祖武皇帝遂造区夏,三叶重

光,四圣继轨,惠泽侔于有虞,卜世过于周氏。自元康以来,艰难繁兴,永嘉之

际,氛厉弥昏,宸极失御,登遐丑裔,国家之危,有若缀旒。赖先后之德、宗庙

之灵,皇帝嗣建,旧物克甄。诞授钦明,服膺聪哲,玉质幼彰,金声夙振。冢宰

摄其纲,百辟辅其政,四海想中兴之美,群生怀来苏之望。不图天不悔祸,大灾

荐臻,国未忘难,寇害寻兴。逆胡刘曜,纵逸西都,敢肆犬羊,陵虐天邑。臣奉

表使还,乃承西朝以去年十一月不守,主上幽劫,复沈虏庭,神器流离,再辱荒

逆。臣每览史籍,观之前载,厄运之极,古今未有。苟在食土之毛,含血之类,

莫不叩心绝气,行号巷哭。况臣等荷宠三世,位厕鼎司,闻问震惶,精爽飞越,

且惊且惋,五情无主,举哀朔垂,上下泣血。

臣闻昏明迭用,否泰相济,天命无改,历数有归。或多难以固邦国,或殷忧

以启圣明。是以齐有无知之祸,而小白为五伯之长;晋有丽姬之难,而重耳以主

诸侯之盟。社稷靡安,必将有以扶其危;黔首几绝,必将有以继其绪。伏惟陛下,

玄德通于神明,圣姿合于两仪,应命世之期,绍千载之运。符瑞之表,天人有征;

中兴之兆,图谶垂典。自京畿陨丧,九服崩离,天下嚣然,无所归怀,虽有夏之

遘夷羿,宗姬之离犬戎,蔑以过之。陛下抚征江左,奄有旧吴,柔服以德,伐叛

以刑,抗明威以摄不类,杖大顺以号宇内。纯化既敷,则率土宅心;义风既畅,

则遐方企踵。百揆时叙于上,四门穆穆于下。昔少康之隆,夏训以为美谈;宣王

中兴,周诗以为休咏。况茂勋格于皇天,清晖光于四海,苍生颙然,莫不欣戴,

声教所加,愿为臣妾者哉!且宣皇之胤,惟有陛下,意兆攸归,曾无与二。天祚

大晋,必将有主,主晋祀者,非陛下而谁!是以迩无异言,远无异望,讴歌者无

不吟讽徽猷,狱讼者无不思于圣德。天地之际既交,华夷之情允洽。一角之兽,

连理之木,以为休征者,盖有百数。冠带之伦,要荒之众,不谋同辞者,动以万

计。是以臣等敢考天地之心,因函夏之趣,昧死上尊号。愿陛下存舜禹至公之情,

狭由巢抗矫之节;以社稷为务,不以小行为先;以黔首为忧,不以克让为事;上

尉宗庙乃顾之怀,下释普天倾首之勤。则所谓生繁华于枯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