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晋书-第19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尽,尚有负进,思自振之方,莫知所出,欲求济于耽,而耽在艰,试以告焉。耽

略无难色,遂变服怀布帽,随温与债主戏。耽素有艺名,债者闻之而不相识,谓

之曰:“卿当不办作袁彦道也。”遂就局十万一掷,直上百万。耽投马绝叫,探

布帽掷地,曰:“竟识袁彦道不?”其通脱若此。苏峻之役,王导引为参军,随

导在石头。初,路永、匡术、宁等皆峻心腹,闻祖约奔败,惧事不立,迭说峻诛

大臣。峻既不纳,永等虑必败,阴结于导。导使耽潜说路永,使归顺。峻平,封

秭归男,拜建威将军、历阳太守。咸康初,石季龙游骑十余匹至历阳,耽上列不

言骑少。时胡寇强盛,朝野危惧,王导以宰辅之重请自讨之。既而贼骑不多,又

已退散,导止不行。朝廷以耽失于轻妄,黜之。寻复为导从事中郎,方加大任,

会卒,时年二十五。子质。

质字道和。自涣至质五世,并以道素继业,惟其父耽以雄豪著。及质又以孝

行称。官历琅邪内史、东阳太守。质子湛。

湛字士深。少有操植,以冲粹自立,而无文华,故不为流俗所重。时谢混为

仆射,范泰赠湛及混诗云:“亦有后出隽,离群颇骞翥。”湛恨而不答。自中书

令为仆射、左光禄大夫、晋宁男,卒于官。湛弟豹。

豹字士蔚,博学善文辞,有经国材,为刘裕所知。后为太尉长史、丹阳尹,

卒。

江逌,字道载,陈留圉人也。曾祖蕤,谯郡太守。祖允,芜湖令。父济,安

东参军。逌少孤,与从弟灌共居,甚相友悌,由是获当时之誉。避苏峻之乱,屏

居临海,绝弃人事,翦茅结宇,耽玩载籍,有终焉之志。本州辟从事,除佐著作

郎,并不就。征北将军蔡谟命为参军,何充复引为骠骑功曹。以家贫,求试守,

为太末令。县界深山中,有亡命数百家,恃险为阻,前后守宰莫能平。逌到官,

召其魁帅,厚加抚接,谕以祸福,旬月之间,襁负而至,朝廷嘉之。州檄为治中,

转别驾,迁吴令。

中军将军殷浩将谋北伐,请为谘议参军。浩甚重之,迁长史。浩方修复洛阳,

经营荒梗,逌为上佐,甚有匡弼之益,军中书檄皆以委逌。时羌及丁零叛,浩军

震惧。姚襄去浩十里结营以逼浩,浩令逌击之。逌进兵至襄营,谓将校曰:“今

兵非不精,而众少于羌,且其堑栅甚固,难与校力,吾当以计破之。乃取数百鸡

以长绳连之,系火于足。群鸡骇散,飞集襄营。襄营火发,其乱,随而击之,襄

遂小败。及桓温奏废浩佐吏,遂免。顷之,除中书郎。升平中,迁吏部郎,长兼

侍中。

穆帝将修后池,起阁道,逌上疏曰:

臣闻王者处万乘之极,享富有之大,必显明制度以表崇高,盛其文物以殊贵

贱。建灵台,浚辟雍,立宫馆,设苑囿,所以弘于皇之尊,彰临下之义。前圣创

其礼,后代遵其矩,当代之君咸营斯事。周宣兴百堵之作,《鸿雁》歌安宅之欢;

鲁僖修泮水之营,采芹有思乐之颂。盖上之有为非予欲是盈,下之奉上不以劬劳

为勤,此自古之令典,轨仪之大式也。

夫理无常然,三正相诡,司牧之体,与世而移。致饰则素,故《贲》返于《

剥》;有大必盈,则受之以《谦》。损上益下,顺兆庶之悦;享以二簋,用至约

之义。是以唐虞流化于茅茨,夏禹垂美于卑室。过俭之陋,非中庸之制,然三圣

行之以致至道。汉高祖当营建之始,怒宫库之壮;孝文处既富之世,爱十家之产,

亦以播惠当时,著称来叶。

今者二虏未殄,神州荒芜,举江左之众,经略艰难,漕扬越之粟,北馈河洛,

兵不获戢,运戍悠远,仓库内罄,百姓力竭。加春夏以来,水旱为害,远近之收

普减常年,财伤人困,大役未已,军国之用无所取给。方之往代,丰弊相悬,损

之又损,实在今日。伏惟陛下圣质天纵,凝旷清虚,阐日新之盛,茂钦明之量,

无欲体于自然,冲素刑乎万国。《韶》既尽美,则必尽善。宜养以玄虚,守以无

为,登览不以台观。游豫不以苑沼,偃息毕于仁义,驰骋极于六艺,观巍巍之隆,

鉴二代之文,仰味羲农,俯寻周孔。其为逍遥,足以尊道德之辅,亲摚鹬恪

畴咨以时,顾问不倦,献替讽谏,日月而闻,则庶绩惟凝,六合咸熙,中兴之盛

迈于殷宗,休嘉之庆流乎无穷。昔汉起德阳,钟离抗言;魏营宫殿,陈群正辞。

臣虽才非若人,然职忝近侍,言不足采,而义在以闻。

帝嘉其言而止。复领本州大中正。升平末,迁太常,逌累让,不许。

穆帝崩,山陵将用宝器,谏曰:“以宣皇顾命终制,山陵不设明器,以贻后

则。景帝奉遵遗制。逮文明皇后崩,武皇帝亦亦承前制,无所施设,惟脯糒之奠,

瓦器而已。昔康皇帝玄宫始用宝剑金舄,此盖太妃罔已之情,实违先旨累世之法。

今外欲以为故事,臣请述先旨,停此二物。”书奏,从之。

哀帝以天文失度,欲依《尚书》洪祀之制,于太极前殿亲执虔肃,冀以免咎,

使太常集博士草其制。逌上疏谏曰:

臣寻《史》《汉》旧事,《艺文志》刘向《五行传》,洪祀出于其中。然自

前代以来,莫有用者。又其文惟说为祀,而不载仪注。此盖久远不行之事,非常

人所参校。案《汉仪》,天子所亲之祠,惟宗庙而已。祭天于云阳,祭地于汾阴,

在于别宫遥拜,不诣坛所。其余群祀之所,必在幽静,是以圆丘方泽列于郊野。

今若于承明之庭,正殿之前,设群神之坐,行躬亲之礼,准之旧典,有乖常式。

臣闻妖眚之发,所以鉴悟时主,故夤畏上通,则宋灾退度;德礼增修,则殷

道以隆。此往代之成验,不易之定理。顷者星辰颇有变异,陛下祗戒之诚达于天

人,在予之惧,忘寝与食,仰虔玄象,俯疑庶政,嘉祥之应,实在今日。而犹乾

乾夕惕,思广兹道,诚实圣怀殷勤之至。然洪祀有书无仪,不行于世,询访时学,

莫识其礼。且其文曰:“洪祀,大祀也。阳曰神,阴曰灵。举国相率而行祀,顺

四时之序,无令过差。”今案文而言,皆漫而无适,不可得详。若不详而修,其

失不小。

帝不纳,逌又上疏曰:

臣谨更思寻,参之时事。今强戎据于关雍,桀狄纵于河朔,封豕四逸,虔刘

神州,长旌不卷,钲鼓日戒,兵疲人困,岁无休已。人事弊于下,则七曜错于上,

灾沴之作,固其宜然。又顷者以来,无乃大异。彼月之蚀,义见诗人,星辰莫同,

载于《五行》,故《洪范》不以为沴。

陛下今以晷度之失同之六沴,引其轻变方之重眚,求己笃于禹汤,忧勤逾乎

日昃,将修大祀,以礼神祇。传曰:“外顺天地时气而祭其鬼神。”然则神必有

号,祀必有义。案洪祀之文,惟神灵大略而无所祭之名,称举国行祀而无贵贱之

阻,有赤黍之盛而无牲醴之奠,仪法所用,阙略非一。若率文而行,则举义皆阂;

有所施补,则不统其源。汉侍中卢植,时之达学,爱法不究,则不敢厝心。诚以

五行深远,神道幽昧,探赜之求难以常思,错综之理不可一数。臣非至精,孰能

与此!

帝犹敕撰定,逌又陈古义,帝乃止。逌在职多所匡谏。著《阮籍序赞》、《

逸士箴》及诗赋奏议数十篇行于世。病卒,时年五十八。子蔚,吴兴太守。

灌字道群。父瞢,尚书郎。灌少知名,才识亚于逌。州辟主簿,举秀才,为

治中,转别驾,历司徒属、北中郎中长史,领晋陵太守。简文帝引为抚军从事中

郎,后迁吏部郎。时谢奕为尚书,铨叙不允,灌每执正不从,奕托以他事免之,

受黜无怨色。顷之,简文帝又以为抚军司马,甚相宾礼。迁御史中丞,转吴兴太

守。灌性方正,视权贵蔑如也,为大司马桓温所恶。温欲中伤之,征拜侍中,以

在郡时公事有失,追免之。后为秘书监,寻复解职。时温方执权,朝廷希旨,故

灌积年不调。温末年,以为谘议参军。会温薨,迁尚书、中护军,复出为吴郡太

守,加秩中二千石,未拜,卒。子绩。

绩字仲元,有志气,除秘书郎。以父与谢氏不穆,故谢安之世辟召无所从,

论者多之。安薨,始为会稽王道子骠骑主簿,多所规谏。历谘议参军,出为南郡

相。会荆州刺史殷仲堪举兵以应王恭,仲堪要绩与南蛮校尉殷顗同行,并不从。

仲堪等屡以为言,绩终不为之屈。顗虑绩及祸,乃于仲堪坐和解之。绩曰:“大

丈夫何至以死相胁!江仲元行年六十,但未知获死所耳。”一坐为之惧。仲堪惮

其坚正,以杨佺期代之。朝廷闻而征绩为御史中丞,奏劾无所屈挠。会稽世子元

显专政,夜开六门,绩密启会稽王道子,欲以奏闻,道子不许。车胤亦曰:“元

显骄纵,宜禁制之。”道子默然。元显闻而谓众曰:“江绩、车胤间我父子。”

遣人密让之。俄而绩卒,朝野悼之。

车胤,字武子,南平人也。曾祖浚,吴会稽太守。父育,郡主簿。太守王胡

之名知人,见胤于童幼之中,谓胤父曰:“此儿当大兴卿门,可使专学。”胤恭

勤不倦,博学多通。家贫不常得油,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以夜继日焉。

及长,风姿美劭,机悟敏速,甚有乡曲之誉。桓温在荆州,辟为从事,以辩识义

理深重之。引为主簿,稍迁别驾、征西长史,遂显于朝廷。时惟胤与吴隐之以寒

素博学知名于世。又善于赏会,当时每有盛坐而胤不在,皆云:“无车公不乐。”

谢安游集之日,辄开筵待之。

宁康初,以胤为中书侍郎、关内侯。孝武帝尝讲《孝经》,仆射谢安侍坐,

尚书陆纳侍讲,侍中卞眈执读,黄门侍郎谢石、吏部郎袁宏执经,胤与丹阳尹王

混敗洌甭廴僦@矍ㄊ讨小L校鲋锰偃耍载妨旃硬┦俊F

后年,议郊庙明堂之事,胤以“明堂之制既甚难详,且乐主于和,礼主于敬,故

质文不同,音器亦殊。既茅茨广厦不一其度,何必守其形范而不弘本顺时乎!九

服咸宁,四野无尘,然后明堂辟雍可光而修之。”时从其议。又迁骠骑长史、太

常,进爵临湘侯,以疾去职。俄为护军将军。时王国宝谄于会稽王道子,讽八坐

启以道子为丞相,加殊礼。胤曰:“此乃成王所以尊周公也。今主上当阳,非成

王之地,相王在位,岂得为周公乎!望实二三,并不宜尔,必大忤上意。”乃称

疾不署其事。疏奏,帝大怒,而甚嘉胤。

隆安初,为吴兴太守,秩中二千石,辞疾不拜。加辅国将军、丹阳尹。顷之,

迁吏部尚书。元显有过,胤与江绩密言于道子,将奏之,事泄,元显逼令自裁。

俄而胤卒,朝廷伤之。

殷顗,字伯通,陈郡人也。祖融,太常卿。父康,吴兴太守。顗性通率,有

才气,少与从弟仲堪俱知名。太元中,以中书郎擢为南蛮校尉。莅职清明,政绩

肃举。及仲堪得王恭书,将兴兵内伐,告顗,欲同举。顗不平之,曰:“夫人臣

之义,慎保所守。朝廷是非,宰辅之务,岂藩屏之所图也。晋阳之事,宜所不豫。”

仲堪要之转切,顗怒曰:“吾进不敢同,退不敢异。”仲堪以为恨。犹密谏仲堪,

辞甚切至。仲堪既贵,素情亦殊,而志望无厌,谓顗言为非。顗见江绩亦以正直

为仲堪所斥,知仲堪当逐异己,树置所亲,因出行散,托疾不还。仲堪闻其病,

出省之,谓顗曰:“兄病殊为可忧。”顗曰:“我病不过身死,但汝病在灭门,

幸熟为虑,勿以我为念也。”仲堪不从,卒与杨佺期、桓玄同下。顗遂以忧卒。

隆安中,诏曰:“故南蛮校尉殷顗忠绩未融,奄焉陨丧,可赠冠军将军。”弟仲

文、叔献别有传。

王雅,字茂达,东海郯人,魏卫将军肃之曾孙也。祖隆,后将军。父景,大

鸿胪。雅少知名,州檄主簿,举秀才,除郎中,出补永兴令,以干理著称。累迁

尚书左右丞,历廷尉、侍中、左卫将军、丹阳尹,领太子左卫率。雅性好接下,

敬慎奉公,孝武帝深加礼遇,虽在外职,侍见甚数,朝廷大事多参谋议。帝每置

酒宴集,雅未至,不先举觞,其见重如此。然任遇有过其才,时人被以佞幸之目。

帝起清暑殿于后宫,开北上阁,出华林园,与美人张氏同游止,惟雅与焉。

会稽王道子领太子太傅,以雅为太子少傅。时王珣儿婚,宾客车骑甚众,会

闻雅拜少傅,回诣雅者过半。时风俗颓弊,无复廉耻。然少傅之任,朝望属珣,

珣亦颇以自幸。及中诏用雅,众遂赴雅焉。将拜,遇雨,请以伞入。王珣不许之,

因冒雨而拜。雅既贵幸,威权甚震,门下车骑常数百,而善应接,倾心礼之。

帝以道子无社稷器干,虑晏驾之后皇室倾危,乃选时望以为藩屏,将擢王恭、

殷仲堪等,先以访雅。雅以恭等无当世之才,不可大任,从从容曰:“王恭风神

简贵,志气方严,既居外戚之重,当亲贤之寄,然其禀性峻隘,无所苞容,执自

是之操,无守节之志。仲堪虽谨于细行,以文义著称,亦无弘量,且干略不长。

若委以连率之重,据形胜之地,今四海无事,足能守职,若道不常隆,必为乱阶

矣。”帝以恭等为当时秀望,谓雅疾其胜己,故不从。二人皆被升用,其后竟败,

有识之士称其知人。

迁领军、尚书、散骑常侍,方大崇进之,将参副相之重,而帝崩,仓卒不获

顾命。雅素被优遇,一旦失权,又以朝廷方乱,内外携离,但慎默而已,无所辩

正。虽在孝武世,亦不能犯颜廷争,凡所谋谟,唯唯而已。寻迁左仆射。隆安四

年卒,时年六十七。追赠光禄大夫、仪同三司。

长子准之,散骑侍郎。次协之,黄门。次少卿,侍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