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赤色黎明-第31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一上了码头,一股强烈的热闹气息扑面而来。装卸工们或者盘着辫子,或者留着短发,在简单机械的帮助下装卸着货物。这么一个小小的凤台县有这么多可以装卸货物么?宋教仁很是奇怪。没等他详细观察,向导已经催促宋教仁与黄兴赶紧去接待处。

码头通向县城的是一条新修不久的石子路,路面相当平坦,走在上面很舒服。宋教仁走了一段才发现自己原先对凤台县的观感未必正确。道路两边都是新修的红砖房,商铺倒没几家,可是街上往来的人明显都有营生,每个人看着很有精气神。这种样子让宋教仁有些不解了,繁华的地区都是商铺云集的地方,凤台县现在的样子颇为繁华,偏偏看不到什么商家。这种街景未免太过于古怪。

继续向前走了一阵,宋教仁又发现了另外一个特别之处,凤台县穿“制服”的人未免太多,反倒是普通衣衫的百姓比例远远低于各种穿“制服”的人。在满街的制服人群影响下,宋教仁甚至感觉自己是不是到了一个兵城。

接待处在凤台县的一排房子前头。这里人来人往更是热闹,却根本不是闹市。宋教仁见到房子就迎街开着,正门两边挂了两块牌子。左边牌子上写着“安徽省凤台县县政府”右边写着“中国人民党凤台县县委”,字写得极为不错,一看就是出自大家的手笔。

虽然认出了这牌子上的字,也理解了牌子上字的含义,但是宋教仁是在没办法将凤台县的衙门与他想象的官府衙门联系起来。既没有高墙包围,又没有大堂与别的传统布局。除了这排房子距离街道有点距离,空出了一个类似场地的空间之外,凤台县县政府看着也就是个富裕家庭的普通房子。而且这个空地上整齐的种了树木,树下还有些质地奇怪的石头座椅。除此之外根本没有任何让人联想到威严的设置。进出县政府的也是些普通人,就跟串门一样在县政府大门里头进进出出。这年头百姓没事谁肯与官府打交道,这种反常的样子令宋教仁极为惊讶。

“两位,咱们进去吧。”向导看宋教仁左看右看不肯继续走,忍不住催促道。

一进了县政府的门,宋教仁见到的屋内也有桌椅,却不是传统大堂那样高高在上。整个屋子里头的地面像是石质的,又光又硬,却又是整个一块。中间放了几张普通的桌子,两男两女坐在桌子后头,百姓们正等在桌前。

“您问粮食销售问题,去左边走廊第二个门。”

“住房申请需要先办下户口,或者由单位出具证明。证明您是在那个单位工作的。私营单位的证明不行,私营单位需要到工商局开具证明。证明他们雇了您在那边工作。,你问为什么?如果私营单位拖欠了工资,你可以到工商局去申请法律调解。,我说的法律调解,是说法院或者区里头的司法科负责此事”

“您要打官司得去法院,法院出了们往西走大概一百步。,我们政府和原来的官府不一样,我们政府不负责打官司。打官司是由法院来负责的。”

屋里面的人很多,正屋里头的几名身穿军装的干部向他们说明应该到哪里去办事。还得负责一些解释工作。宋教仁和黄兴看这四个干部都很年轻,其中一个小姑娘看上去年纪甚至不到二十岁的模样。

三人排队等候,听着这些接待人员熟练的回答,宋教仁心里头越来越佩服。他见识颇广,虽然不懂新式政府的组建模式,听了一阵,却也能感觉到人民党治下的凤台县,每一件事都有人专门负责。而不是像原先的官府那样什么都管,什么都管不好。

百姓们对政府的工作并不熟悉,有些人见政府的人和气的接待了他们,就死缠着他们不放。工作人员只能无奈的起身,领着百姓去专门负责的部门去。也有些百姓,特别是申请住房的百姓面对繁杂的手续,很明显摸不着头脑。结果也不知道在里头得到了什么结果,反正是又跑到外头来缠着接待人员,那真的是好话说尽。但是接待人员不实际负责工作,于是就纠缠起来。宋教仁听着内容,其实无外乎开证明。

一部分百姓根本不知道该怎么开具证明,此时也有些办事员从外头回来,接待人员就让这些很明显负责带路的办事人员带着百姓去开证明。宋教仁看得津津有味,黄兴却有些不耐烦了。百姓的琐事集中在这个屋子里头,由一群超级有耐心的办事员负责告诉他们找谁解决,黄兴路途劳顿,又累又困,心情也变得极为糟糕。站了半天,竟然还没有能够轮到黄兴他们。

不过有件事令黄兴感觉十分诧异,以前他倒也组织过一些民众参与的革命行动,民众的表现是极为不讲规矩,结果在这县政府里头,人人排队。只要有人敢插队,其他百姓立刻进行呵斥制止。这种自发的规矩与其他地方的百姓截然不同。黄兴一面不耐烦的等,一面问宋教仁,“难道这凤台县的民风与其他地方不一样?”

此时有从里头出来的百姓想找办事员说话,排在后头的百姓们立刻聒噪起来,“排队排队!”

那些想插队的百姓本来还想装作没听见,办事员也沉下脸,对着试图插队的百姓说道:“请到后头排队。”

“我就再说一件事。”试图插队的百姓哀求道。

“你先去后头排队。”办事员根本不给通融。百姓无奈,讪讪的到了后头排队去了。

看完这些,宋教仁低声答道:“黄兄,排队总是有规矩吧。”

黄兴正想说话,却听旁边一直不说话的向导用不太友好的口气说道:“排队不是为了讲规矩,排队效率最高。也最公平,先来后到。干完一件事后,再开始新的一件事。一窝蜂的挤在一起,什么都干不成。”

这话语气不客气,但是颇为在理。黄兴和宋教仁扭头看向向导,却见向导有些轻蔑的转过头,无精打采的看着队伍前头的办事员。

“兄台,你这话未免太武断。干什么都要讲规矩”黄兴有些不忿。

向导也很累了,身体疲惫,心情自然也不会多好,他继续没好气的说道:“制定规矩的目的是为了更快更有效的解决问题,所以守规矩不是为了规矩本身,而是为了把事办好。大家愿意排队,就是觉得排队虽然等的心焦,却已经是最好的方法了。若是一哄而上能把事情办好,你看大家肯定都会一哄而上。”

被抢白了一顿,黄兴自然是不服。宋教仁连忙拦住了黄兴,他心里头很赞成向导的话,却也不能帮着向导说话。所以拦住黄兴不让冲突继续下去,是宋教仁唯一的选择了。

又等了一阵,终于轮到了黄兴他们。接待他们的是接待处最年轻的那个女孩子,她已经注意了黄兴他们好一阵了。女孩子抬起头问:“请问诸位有什么需要帮助?”

向导说道:“这两位是外面来的同志,想见陈主席。请问该找谁负责接待?”

女孩子听完站起身,“几位同志,请跟我来。”

进了右手边的走廊,在最里头的房间门上写着“对外工作办公室”。几人进了房间,女孩子笑着说道:“我是凤台县县委办公室主任任启莹。我负责接待工作。”

向导知道县委办公室主任的地位,能做到这个位置上基本上都是县党委常委,和常务副县长,在根据地,特别是凤台县这样的老根据地,这已经是高级干部。向导立刻立正敬礼,“任启莹同志,我是安庆市市委办公室的向导马宏盛。这两位是同盟会的黄兴与宋教仁先生。章瑜市长命令我带两人见陈克主席。报告完毕。”

虽然向导马宏盛嘴里说着“报告”,但是他的态度如此自信与自然,倒像是尊贵的大人物向贵客介绍自己的来宾一样。

任启莹听完之后向马宏盛伸出手,“马宏盛同志,你辛苦了。还有什么要交代的么?”

“没有了。”马宏盛一面回答,一面与任启莹握手。

“那我现在就给你写证明。”任启莹说完,就坐到左边开始写文件。

宋教仁看着两人交接任务,心里头很是讶异。这两人看来是上下级关系,但是偏偏一丝尊卑贵贱的感觉都没有。除了工作的级别不同之外,两个人看来是完全平等的样子。没有地位压人,也没有居功自傲。这份态度在这个时代里头有着完全不合理的荒诞感觉。

宋教仁当然不知道,马宏盛这等“向导”都是工农革命军侦察部队出来的,任启莹则是陈克相当欣赏的年轻干部。两人在根据地里头都是出类拔萃的人才与部门中的骨干人员。他倒是以为人民党的干部们都有如此素质与修养。这可把宋教仁唬的不轻。

马宏盛拿了证明仔细读了一遍,这才把证明装进信封。向众人告别之后,他一身轻松的离开了接待办公室。

任启莹起身请黄兴与宋教仁坐下,然后给两人倒上水。根据地办公室用的是玻璃杯,倒不是为了炫富,而是现在根据地玻璃器皿价格便宜,还能回收利用。宋教仁不知道这个情况,看着办公室的玻璃窗,盛水的玻璃水壶与玻璃杯,人民党的“豪富”让这位同盟会的高级干部吃惊不小。

“我听说过二位,黄兴先生管军事,宋教仁先生管政务。你们是同盟会孙先生的左膀右臂。”任启莹说话很是客气。这些都是陈克信里头的内容,陈克在简单介绍了同盟会情况之后,毫不客气的继续写到,若是同盟会派人来,根本不用太在意,直接把人给陈克送去就行。

心里头对黄兴与宋教仁不在意,但是任启莹也不会失礼,主人捧一捧客人,这也是接人待物的礼貌。

果然,黄兴不爽的神色高兴了不少。他笑道:“任小姐,我们奉同盟会会长孙中山先生所托,前来拜见人民党主席陈克先生。请问陈克先生在凤台县么?”

“陈主席现在去凤台县附近的农村视察地方选举去了,现在不在县城。几位是坐拖船过来的吧?”

“是。”

任启莹爽朗的说道:“那一定累了,这样,我安排两位先休息一下。等明天看陈主席是不是已经回来了。那时候咱们再谈好么?”

宋教仁听完这话,正色说道:“任小姐,就我们所知,满清极有可能一个月内就出兵攻打人民党的根据地,你们就不着急?”

“着急?着急有用么?”任启莹态度友好的反问道。

宋教仁想了一路,除了指出人民党的“危机局面”之外,他也想不出还能有什么更好的说服人民党加入同盟会的方法。一路之上他见到人民党的地盘庞大,部队数量虽然没有能够看到,但是已经依附人民党的安徽百姓数量可真的不少。

自家人知自家事,宋教仁知道同盟会现在的实力根本帮不上人民党,如果人民党在接下来的的战争中再次获胜,同盟会再也不可能让人民党有丝毫的兴趣。他其实已经放弃了让人民党加入同盟会的想法,宋教仁希望的是“合作”,只要人民党能够通过同盟会宣布哪怕一条号召,譬如对日本的中国留学生进行号召。宋教仁就有信心能最大的利用这个机会。

任启莹的回答让宋教仁感到了一种紧张,但是他还没有放弃。他觉得任启莹只是一个年轻的女孩子,对于军事并不了解。虽然任启莹说“着急没用”,那也只是一种错误的观点。

“任小姐,满清大军压境,形势不可谓不危急。”宋教仁不得不继续唬下去。

任启莹站起身,指着墙上的中国地图,她微笑着问道:“既然宋先生这么说,那我想问宋先生,满清大兵压境,他们的行军路线是怎么样的?他们的部队都囤积在什么地方?部队的番号是什么?数量有多少?指挥官是谁?宋先生可以对着地图给我讲讲么。”

宋教仁只觉得自己脸上的肌肉在抽搐,他见到任启莹的时候,觉得任启莹年轻,还很和善。身上完全没有秋瑾那种女革命者们那种“冲动激昂”的气质。于是忍不住觉得任启莹是个柔弱的女孩子。被任启莹态度温和满脸笑容的这么一顿抢白,宋教仁觉得自己真的看走了眼。他面前的这个女孩子根本不柔弱,而是一头真正的笑面虎。

莫道前路无知己六十四革命先行者们(六)

任启莹按照去年水灾时候在“劳动营地”学到的那些管理方法,又加上一些从宇文拔都那里学来的关于后勤的知识,从敌人兵力、行军这些基本方面随便一问,立刻就戳穿了宋教仁的话。宋教仁的脸登时就红了起来。

黄兴一看形势不对,连忙给宋教仁解围。他板着脸说道:“这等大事怎么能和你一个女孩子说!”

任启莹也没有趁势追击,她本来就只是想给宋教仁一个下马威,对于那些满嘴大话的人,给他们“立立规矩”也是不得已的事情。既然黄兴开始理屈词穷,此事也该做出些表态。任启莹爽朗的笑道:“我只是个文官,不是军人。军事指挥上的事情,我的确不能插手。”

话虽然客气,但是任启莹却明明白白的指出,自己只是因为制度上的原因“不能插手军事指挥”,这可不等于任启莹不能参与军事行动。但是这话含义过于精妙,如果是陈克的话自然是能够听懂的,黄兴与宋教仁能不能听懂任启莹就不知道了。

话说到这里再继续下去就没有什么意思了。任启莹建议两人休息,黄兴与宋教仁却急着见陈克。任启莹见两人态度很是坚决,也只好派县里头的通讯员带两人去岳张集。陈克正在岳张集视察选举的事情。

岳张集曾经是人民党第一个军事行动的目标,现在已经是人民党最早的农村根据地。通往岳张集的大路已经基本修建完毕,与码头附近以货物装卸存储为核心的热闹地区不同,凤台县通往岳张集的路边是人民党的科技精华地区。包括学校,科研,工厂在内的单位一个连着一个。按照这个时代的角度看,这些单位各自都圈了好大的一片自留地。

因为心里头不高兴,黄兴与宋教仁也不吭声,就算是看着一个个大大的单位园区,两人也不问走在身边的通讯员。但是走了一阵,两人还是被路边的风景吸引了。其实这风景也没什么特别的,如果是21世纪的人绝对不会有什么特别的感觉。因为路边的风景很单调。

人民党实行的是“大政府”,整个农业也算是初步规划过。路边整齐种植的小树且不说,在区域规划上也是如此,广袤的田野上,树木、竹林、农作物都是整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