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赤色黎明-第69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贵军真的是有战意!”王永江赞道。东北军面对日军一触即溃的局面让王永江感到嫉妒的羞耻和无奈,面对数量只有自己三分之一的日军,奉天的东北军一触即溃,这实在是可耻,“若是穆军长相信在下,在下愿意效犬马之劳。”

穆虎三送走了王永江之后,立刻开始继续布置当下的工作。正如方才所说,工农革命军并没有冬季进攻沈阳的打算。一来是冬季进攻不力,二来是工农革命军还是有着围点打援的计划。如果能够以沈阳敌军为诱饵诱使朝鲜的日军增援的话,一场野战实在是再好不过的选择。不过这个计划的关键就是兵力问题。

14军的增援实在是再及时不过的,18军正在把自己已经控制的地区全部转让给14军。穆虎三其实希望15军能够接掌盘锦地区的任务,最好能够把进军金州的工作也接下来。但是这遇到一个问题,同样作为军长的穆虎三是没有资格指挥15军的军长。这就需要东北军区司令蒲观水负责这件事的调整。不过蒲观水此时并不在东北。几天前,穆虎三已经发了一份措辞讲究的电报给蒲观水,在提出了自己的建议之后,还是婉转的请求蒲观水能够坐镇第一线。到现在为止,还没有收到回电。

18军军部的同志们此时求战的情绪倒是很高,即便是没有得到军区的命令,同志们依旧做着各种准备。让18军一个军同时实施围点打援是不可能的,所以18军的作战计划就是14军接下18军构筑的包围圈后,挥军南下。当然,有15军协助一起南下那是最好的。

然而蒲观水并没有让穆虎三久等,就在王永江到了鞍山的第二天,蒲观水的军令就抵达了鞍山,同意穆虎三的作战建议。而且蒲观水还告知穆虎三,东北军区的司令部将在最短时间内转移到盘锦地区。

得到了这个消息,18军上下都是精神一振。只要军区司令部能够转移到东北来,部队协调工作就有了保障。虽然日本的突然行动在一定程度上打乱了工农革命军的战略。不过靠着18军的奋战,在原本只能干耗着的冬季,东北战役的进程正一步一步的被18军推动。

不过日军仿佛也有心灵感应一般,就在穆虎三准备下令构筑丹东与沈阳之间阻击线的时候,突然得到了情报,沈阳日军开始大量驱逐沈阳城内的中国居民。

“日本人想要干什么?这是铁了心要固守么?”参谋意外的答道。作为侵略军,驱逐城内的中国居民也是固守时的正确选择。

穆虎三皱着眉头看向地图,他思忖了好一阵,用一种颇为质疑的声音问道:“同志们有没有觉得日军这是要突围了?”

“突围?”不少同志们都感到穆虎三的话有些不可思议。日本人现在没有呈现颓势,与其突围还不如等待朝鲜方面的援军。

“日本人想利用中国百姓做文章倒是很有可能的,例如派遣特务混在百姓里面出城打探情报。这些天咱们可是干掉不少日本的探子。”参谋长也不敢赞同穆虎三那么激进的想法,“而且日军撤退到底有什么好处?拥有沈阳这个战役支点之后,日本好歹也能够把局面盘活。”

穆虎三微微摇头,“现在的沈阳算什么战略支点?除了龟缩城内之外,沈阳日军还能干什么?而且现在沈阳城里面的粮食还有多少?根据王永江提供的情报,沈阳城内的粮食只怕也要吃完了。如果日军指挥官够聪明的话,他肯定要选择撤退。只要撤到丹东,日军这支部队就获得了全面的行动自由。”

“这”参谋长还是觉得不能轻易支持穆虎三的观点,毕竟这并不符合太多常规的想法,大冬天突然撤军可是一件大忌。但是参谋长也没办法反对,毕竟日军不撤退的话,工农革命军反倒是最有利的,可以有充分的空间可以使用各种策略。若是日军撤到了安东,那么日军首先就能够把自己的主力放到辽东半岛上。甚至能够采取反切断工农革命军南方交通线的行动。

这一切的想法都建立在一个工农革命军无法掌握的事情上,那句是日本国内到底出了什么事情。能够调动日军行动的还是日本国内,就如最终能够决定18军行动的是中央一样。

日本国内的确出了变化,自打山县有朋的弟子桂太郎去世之后,陆军部里面就开始狗咬狗的斗争。谁能够真正执掌陆军部的大权成了一个重要的事情。当然,同样重要的事情就是如何在首相高桥是清表示同意战争的时候,让高桥是清尽快通过陆军部主导的战略方案。在这种时候山县有朋这位陆军部真正的太上皇再次半公开的站出来。

当然,山县有朋这老头是非常兴奋的,他觉得自己终于有机会完成二十年前的心愿了。

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后,身为陆军元老的山县兴奋极了,他亲自挥刀上阵,担任第一军司令官,指挥日军击败清军,攻占平壤,然后率军渡过鸭绿江进入中国境内,连克九连城、丹东。由于日军连连得手,清军节节败退,山县是越打越亢奋,甚至打算杀入中国内地与清军主力决战,全然不顾补给问题和西方列强有可能干涉。他提出向大本营提出了《征清三策》,极力主张冬季作战:1。从海路至山海关再次登陆作战,建立根据地进行直隶作战;2。向旅顺进军,将兵站基地移至不冻港;3。立刻北进,攻取奉天。山县在《征清三策》中提出南迫京津,北略奉天,同时开辟两个战场,再一次表现了日本军国主义的军事冒险主义。

首相伊藤博文考虑到日军冬季登陆不便以及西方列强干涉等因素并不赞同山县有朋的冒进主张,还有冬季如果战线拉得太长,补给势必也会困难,不如趁机攻击山东威海卫的北洋水师军港以及南下攻击台湾为上策。最终大本营采用了伊藤的建议,否决了山县的冒进主张,命令山县有朋第一军冬季全军待命以待春季再发动攻势。但是山县悍然独断专行,违抗大本营指示私自下令桂太郎师团进攻海城,遭到海城清军奋勇抵抗而陷入泥潭,而日本国内无足够的兵力再去支援海城。所以大本营决定罢免山县第一军司令官的职务,但是川上操六等人担心如果公开罢职山县势必会为了保存武人颜面而剖腹自裁,于是建议伊藤首相面见明治天皇以“回国养病”名义召回山县。

于是明治天皇亲自写了召回诏书,山县虽然声称病已痊愈但是天子命令已下无可奈何,只得乘坐轮船回国。临行前,他给野津道贯、桂太郎二位师团长写下了如下的诗句:

马革裹尸无所期,出师未半岂空回?

无奈天子召何急,临别阵前泪满衣!

老元帅出面下令,陆军部的晚辈们当然不敢再造次着搞内斗。山县有朋还是坚持冬季作战的想法。不过这次他并不准备再坚持两线作战的打算。老头子倒也算是有眼光,他已经看明白了,由于工农革命军突然出关,打乱了日本的战略构想。

所谓旁观者清,山县有朋很清楚,桂太郎当时最初的战略构想其实完全继承了山县有朋二十年前的计划,就是一路兵出沈阳,一路南下进攻山海关。不过缺乏了海军的配合,加上工农革命军的突然北上,所以陆军部陷入了混乱,他们也在不断试图调整部署,以完成最初的构想。但是陷于兵力不足的问题,所以陆军部的调整反倒更加导致了被动的局面。

所以山县有朋的看法是,当下的局面中,日本收缩兵力,全力南下截断工农革命军的后路。如果能够完成这样的战略调整,那么一度掌握了战场主动权的工农革命军就不得不跟着日本的步调走了。

既然有了这个打算,奉天就不仅不是一个必要的战略要点,反倒成了一个包袱。面对陆军部晚辈们关于奉天问题战战兢兢的提问,老头子山县有朋反问道:“如果我们把奉天让出来,诸位觉得人民党会怎么办?”

“肯定是全力夺取奉天。”陆军部的将校们还是有这点起码的军事常识的。

山县有朋冷笑道:“既然人民党现在要去夺取奉天,他们肯定还想继续夺取长春等地,等他们的兵力北移的时候,我们在安东集结的兵力就可以突然南下。那时候在山海关一代就会出现人民党兵力集结的时机。我们拥有海军方面的优势,那时候就是充分利用的机会。”

说完了这些,山县有朋冷笑一声,“如果桂君在初次遇到人民党进攻的时候,就能够这样调整兵力部署,肯定不会遇到当下的局面。他就是太想完成最初的计划,这才会陷入被动!”

“呃?”陆军将校们没想到老头子山县有朋竟然还有如此犀利的战略眼光。而且现在回想起来,山县有朋并没有说错,桂太郎和陆军部都犯了这个错误,试图不顾一切的完成当初制定的那个以最小代价占据整个东北的计划。

以山县有朋提供的战略骨干,陆军部进行了数次讨论。他们发现这么做实在是最好的选择,工农革命军虽然战斗力强劲,不过他们面对一个相当不利的局面,那就是后勤线过于单一。理论上,人民党还能够通过蒙古实施补给。可是现在内外蒙地区却在北洋手中,理论上的补给线在实际上根本没有可行性。出关的要道在日本海军的攻击范围内,只要人民党被迫集中兵力北上,一直使不上劲的日本海军就有了大规模屠杀工农革命军的机会。

经过讨论之后,陆军部很快通过了新的战略计划。而这个计划也在内阁中得到了通过。

奉天的守军对此自然是极为欢迎的,他们这段时间里面可以说是苦不堪言。困守一座中国城市并非享受,特别是城外盘踞着战斗力强悍的敌人的时候。工农革命军在冬天里面根本没有消停,而是借助天气不断压缩日军的周边。加上沈阳城里面的粮食供应也很有问题。袁世凯时期为了与人民党打仗,可以说用尽了所有的存粮。东北是粮食产地,粮价高涨的时期,不仅是河北的民间粮食几乎被购买一空,东北的情况也没有好到哪里去。城市存粮也到了极低的水平。所以当下日军的粮食也到了极限,如果再坚持两个月到冰消雪化,日本部队只怕也会饿的无力打仗了。

十九师团的指挥官早就想撤退,苦于不敢这么做。现在有了命令,他也大胆的行动起来。如果直接撤退的话未免太显眼。冬天行军二百多里路可是相当困难的事情,所以他先把奉天城内的百姓驱逐出城,制造出日军为了长期固守而节省粮食的假象。

接着,日军命令现在的“奉天督军”汤玉麟派部队接管奉天防御。汤玉麟对此感到很不理解,日本人这大冬天玩的是哪门子歪门邪道。

十九师团师团长把汤玉麟叫到自己的指挥部,“汤督军,听说你对我们近期的军事调整有意见?”

汤玉麟根本不敢否认,虽然对方只是一个师团长,汤玉麟则是“奉天督军”,但是汤玉麟根本干得罪这日本太上皇。而且听到十九师团师团长称呼自己督军,汤玉麟觉得非常开心,他连忙陪笑道:“在下一定会做好在下的本分。不过还望皇军能够指点一二,在下是个粗人,对这行军打仗的实在是不行。”

“汤督军,我们这是准备进攻。”十九师团使团长解释道。在作出了日军准备固守奉天的姿态,并且散布日军要固守的言论。人民党据说非常关注百姓的生命,大规模驱逐了奉天百姓之后,人民党就不得不出现了。那么日军就可以全面出动打击这些人民党的军队。而且日军还可以趁势进攻人民党的几个据点。

汤玉麟其实真的不懂打仗,听了十九师团师团长的解释,他觉得颇有道理。不过汤玉麟就没有想到,其实人民党现在的很多主力部队位置根本不是秘密,日本真的决定打击人民党的话,为何不直接出兵呢?

莫道前路无知己一百四十八章血红雪白(九)

汤玉麟很快就得到了日本人的“重用”,他这个一度有名无实的奉天督军先是得到了警备司令的大权,至少掌握了奉天两个城门的把守权。这可算是肥差,把守城门就能收过门税。更重要的是,把守城门意味着得到了极大的信任。又过了一天,汤玉麟的部队又得到了守卫城墙的任务。这次的重用并没有让汤玉麟的部下感到开心,守城门收钱是一码事,大冬天的站在城头被刀割般的冷风吹当然不如躲在屋里面烤火舒服。然而这些东北军也不敢对日本人有什么怨言,日本人对东北军凶的很,看着东北军不顺眼就会动手打人。

日军现在倒也没没空监督东北军执勤,他们全部紧锣密鼓的做着战争准备,在奉天城里面流传的消息是日军要对周边的人民党发动惩罚性进攻。所以一度被日军把持在手中的岗位纷纷转移到了汤玉麟部下的手中。

“大哥,我瞅着这日本人怎么跟要跑一样?”汤玉麟的部下在酒席宴上问道。

汤玉麟摆酒宴请诸位,因为日本人向汤玉麟承诺,开春之后就会让汤玉麟掌握奉天省的税收,听了这么不识时务的话,汤玉麟忍不住变了脸色。如果日本人真的要跑,汤玉麟好不容易通过投靠日本人换取的地位与好处岂不是全没了?

没等沉下脸的汤玉麟说话,其他人已经呵斥起说话的这位,“你瞎说什么呢?喝多了?”

说话的这位看着每一个人都用不满的目光看着自己,他也连忙陪着笑说道:“这肯定是我喝多了,想岔了。日本人如果不全部出动,只怕也不是人民党的对手。”

这话也不是参加酒宴的人喜欢听的话,下雪前人民党释放了大批的日军俘虏。虽然日本人封锁了消息,不过毕竟是几千名伤员,他们单靠自己也不可能真的一手遮天。汤玉麟的部下对整个情况并非一无所知。

汤玉麟瞅了一圈前来吃饭的兄弟,大家都是土匪出身,又是多年熟人,光瞅了一圈他们的表情,汤玉麟就感到极为失望。既然是土匪出身,自然谈不上什么过命的交情。更何况这里面一大半人原本都是跟着张作霖的,只是在日本攻打奉天城的时候来不及逃跑,被抓后不得不投靠旅汤玉麟。汤玉麟已经看出这帮家伙中间最少有一半人其实并不看好日本人。只是没人敢如刚才那位一样,把实话直接说出来而已。

“诸位兄弟,哥哥我现在其实不仰仗日本人,仰仗的可都是自家兄弟。咱们自己有什么话倒不用藏着掖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