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赤色黎明-第88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最关键的事情在于,美国人民根本不想在远东来一场空前的战争,这场战争的投入之大前所未见,而胜负根本无法预计。抱着一种利己主义的怒气,罗斯福想,如果中国主动袭击美国太平洋舰队就好了!

问题是中国根本没有这种动作,美国舰队不是没有去“打酱油”。在中国舰队南下的时候,美国太平洋舰队也派遣部队前去尾行。结果中国海军对美国舰队采取了视而不见的姿态。罗斯福从来不在乎编造谎言,作为一名政治家,编造谎言是最基本的能耐之一。美西现在在西太平洋的落脚点菲律宾就是靠美西战争赢得的。美西战争本来就是一场建立在谎言上的战争。

西班牙军对古巴起义者的残酷镇压危及美国资本家在该地的经济利益。1898年2月15日,美国派往古巴护侨的军舰“缅因”号在哈瓦那港爆炸,美国遂以此事件为借口,于4月25日对西班牙采取军事行动。

罗斯福比谁都清楚,“缅因号”到底是怎么爆炸的,给西班牙人十个胆子他们也不敢这么干。美国人巧妙的让“缅因号”爆炸了,然后这就成了借口。

如果可能的话,罗斯福还是很希望能够“复制”缅因号事件。如果没有共和党的阻挠,罗斯福早就把这个计划给实施了。在马上就要开始的美国大选中,对罗斯福极力扩大联邦政府的权力,压制各州州权,并且允许建立工会,实施养老保险的罗斯福新政,共和党深恶痛绝。所以美国共和党绝对不允许罗斯福把美国拖入世界大战。一旦进入战时体系,罗斯福必将得到更大的权力,共和党对任何能够引发美国对外战争的可能都盯得很紧。

美国太平洋舰队跟着中国舰队南下的事情,在共和党的宣传下,在美国国内掀起了极大的风潮。共和党指责罗斯福故意要引发战争,把美国拖入亚洲战争中去。哪怕是共和党极度不待见中国,他们依旧在国会中质询,“如果美国舰队出现在中国与英国荷兰交战的海域,然后一枚天知道谁发射的炮弹射向美国舰队,那么罗斯福总统会不会立刻对中国宣战?”

大家都是政客,谁不知道这套把戏是怎么玩弄的?共和党先发制人,把罗斯福有可能采取的伎俩扼杀在萌芽当中。见识了老兵们和平进军华盛顿后惨遭镇压的美国民众当然不肯参与战争,共和党提出了问题之后,美国议会经过数次讨论,干脆提出了一个议案,要求美国太平洋舰队不得以任何形势介入中国与英国的战争。哪怕是遇到了袭击,国会也需要对其进行调查。

中国驻美国大使很快就得到了这方面的消息,中国国内要求驻美各单位都要努力拖住美国,不让美国参与西太平洋战争。在情报工作中,这些事情颇有可以利用的地方。

在一些试图吸引眼球为生的小报上,很快就出现了一些“故事”。包括英国海军化装成德国海军与中国海军袭击美国舰队,试图引发中美,德美战争的故事很快就流行起来。美国人民因为与上层隔离,对于“谣言”的喜爱远胜于与真相的渴望。这些小故事哪怕编写的在专家眼中离谱的滑稽,但是国家层面的高度并不是人民想知道或者能够理解的,只要能够让美国民众觉得符合了自己能够理解的思维,那么美国民众就宁肯相信这些故事。

“编写故事的要点在于一定要喜闻乐见!一定要喜闻乐见!而且要让人民觉得自己有分辨能力,能够识破各种上层的谎言!”中国驻美的情报机构人员对此做出了非常正确的判断。

所以故事最初的版本都是以平铺直叙开始,直指一些简单的阴谋。随着美国民众的胃口与注意力开始集中在这些方面上,故事开始逐渐升级,各种层层嵌套的阴谋开始出现,包括间谍,反面间谍,谍中谍之类的阴谋故事开始更多出现在美国文化市场上。

中国情报战机构并不存在那种直接探听外国机密情报的部门,陈克一直认为对于工业化社会,这种手段用处不大。特别是中国这种强大的工业国,只要自己不犯错,单凭势力就能解决敌人。间谍无人权,被抓到之后立刻处死是常态。但是对于收集各种经济情报以及文化以及社会动向的人员,可以说是间谍,却不能归于间谍的行列。例如中国收集各种美国或者其他国家公开的经济数据,也自己收集调查一部分美国或者其他国家的经济数据,这种情报人员即便被抓,也不能被判间谍罪。顶多是驱逐出境的待遇。

只要不牵扯生命危险,就能够相信同志们的忠诚。更何况中国可以正大光明的向美国或者其他国家索要这些人员。营救手段以及营救渠道可以说是非常多。阳谋永远都胜过阴谋。

所以中国情报机构编写文章是吃饭的能耐之一,三流乃至四流小报对这些文章有很大需求。见到此类文章大卖,美国本土的报刊杂志也随之跟进。各种以“中美开战是英国阴谋”“德美开战是英国阴谋”的观点很快就在美国流行起来。

共和党有了来自民间的“民意”,对与罗斯福的质疑态度更加激烈。罗斯福这种白毛老狐狸自然知道进退,他明白短期内以小摩擦把美国拖入战争已经是不太现实的事情。

英国方面当然注意到了这种事情,罗斯福在官面上不说,其实已经多次与英国有过私下的沟通。这位坐在轮椅上的总统多次表示,如果英国与德国发生战争,美国不会倾向德国。当然,英国方面也注意到,美国始终没有吐口一件事,那就是美国不加入德国与意大利结成的轴心国同盟。中国不在美国搞秘密间谍工作,不等于英国不在美国搞秘密间谍工作。

英国情报机构得到了一个比较可靠的情报,美国制订了多种吞并加拿大的军事计划。在历史上美国曾经进攻过加拿大,结果被英国给逆推,甚至顺道烧了美国的总统办公地。只是此一时彼一时,现在的美国如果与德国联手,英国绝对没有好果子吃。

即便是美国不与德国联手,而是像现在的中国一样,单独对英国下手。英国同时对抗美国与中国的进攻,也超出了英国的承受能力。对这种情况,英国只能干着急。为了能够威慑美国,英国只能采取一个老大才能实施的办法,为了挽回已经丢失的脸面,老大必须亲自上阵,用实力来证明老大有着足够震慑场子的威力。

1939年6月,在印度的英国海军大臣丘吉尔指挥着一支“八八”舰队,也就是八艘战列舰,八艘重型巡洋舰组成的大编队,开始对中国控制的克拉地区逼近。

前克拉军区司令员朱姚现在已经重新干回了本行,成为了人民海军印度洋舰队司令,克拉军区已经成为了马来亚军区的一部分,军区司令员由蒲观水担任,军区政委则由军委副主席李润石同志担任。

朱姚的态度非常“保守”,鉴于中国在印度洋那可怜的水文资料,加上印度洋的风浪比较大,并不太适合航母作战。在朱姚的建议下,印度洋舰队是以“空潜快”为核心的战斗集群。而朱姚得到了大批新的战斗舰艇之后,第一项战斗计划就是夺取印度安达曼群岛,进而进军锡兰国,也就是斯里兰卡。斯里兰卡古称“兰卡”(汉语音译楞伽)中国古书称之为师子国,僧伽罗国。在新中国的称谓中,斯里兰卡多数是以锡兰或者是僧伽罗国。尽管斯里兰卡已经是英国的殖民地,但是中国很明显没有这样认为。

如果能够解放锡兰国,中国就能够得到在印度洋强有力的支撑点。印度的那点子陆军根本不足为惧,空军方面更是中国占据了全面上风。以锡兰为基地的海军可以随时对印度洋的英国海军实施打击,如果干掉了在印度洋的英国舰队,中国甚至能够直接恢复与中东产油地区的石油贸易。中英开战之后,来自中东地区的石油供应已经终止了。

很明显,丘吉尔也认清了形势,中国在克拉地峡地区的运河开凿工作根本没有终止,不仅没有终止,中国还从日本雇佣了超过十万名的日本劳工参与开凿克拉运河的工程。现在整个工地上有超过28万名工人在劳作。按照一人一天一立方米的土石方计算,包括挖山在内的工程计算在内,顶多还需要一年时间就能挖通最后的这段运河。那时候中国舰队能够通过马六甲海峡,克拉运河,以及巽他海峡冲入印度洋,英国根本没有足够的兵力同时对这三个航道实施监视封锁。想扭转这个局面,首先要夺取克拉地区,从泰国地区威逼中国的老挝省以及新夺取的马来亚地区。

丘吉尔不是个傻瓜,他作为英国对德强硬派,很清楚德国现在肯定要对波兰下手。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签署之后,德国等于拿到了面向波兰的通行证。之所以德国还没有动手,只是等待着英国把兵力运去印度。丘吉尔很清楚,英国在印度洋遭到失败的同时,德国就会对波兰动手。

但是波兰这个国家的奇葩程度超出了丘吉尔的想象,就他得到的消息。自打波兰加入了英国对华的“同盟国”阵营之后,波兰人就觉得有了撑腰的英国,面对虎视眈眈的德国,波兰采取了极为强硬的对待策略。不仅在波德边界陈兵数十万,波兰还制订了一个主动进攻德国的军事计划。其目标是吞并“东普鲁士”。

波兰国内的宣传机器全力开动,吆喝着“重现1410年的荣光。”1410年,骑士团国和波兰-立陶宛联盟在塔能堡附近爆发了一场大规模战役。这场战役条顿骑士团国战败,从此失去了在波兰的一系列的土地,最后只保留了普鲁士这一块土地。从此之后,波兰立陶宛联合王国走上了“平独镇露”称霸中欧的道路。一度建立了从波罗的海到黑海之间的广袤国家。

丘吉尔看过不少中国的消息,中国在波兰对华宣战之后写了不少介绍波兰的文章,有一篇戏谑的文章中曾经详细介绍过波兰,并且称波兰为“平独镇露大波波”。

因为不是中国南方人,丘吉尔当然不明白大波波到底是什么意思。而且丘吉尔并不想成为什么中国语言学专家,他在意的是,在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签署之后,波兰到底从哪里来的勇气居然同时要挑战德国与苏联。难道是因为加入了英国的同盟国阵营之后,波兰就准备把英国拖下水么?

丘吉尔希望打击德国,却不等于丘吉尔做好了同时与中国与德国开战的准备。即便是作为强硬派,丘吉尔本人也没有勇气做这等二货决定。

然而事情果然向着最坏的方向发展了,1939年6月16日,一条从欧洲来的消息震惊了丘吉尔。波兰军队越过波德边界,向德国军队发动了进攻。战斗很快就进入了激烈乃至白热化的阶段。

莫道前路无知己122乱战(二)

波兰民族是个历史悠久的民族,波兰这个国家也是个历史悠久的国家。在中世纪的时候波兰靠谷物贸易发了大财,与立陶宛合并之后,立陶宛国王当了波兰立陶宛联合王国的国王,也曾经击溃了条顿骑士团国,数次杀入莫斯科,扶立沙皇。更光荣的是,波兰在维也纳城下击溃了奥斯曼土耳其的大军,解救了欧洲的危机。

沙俄、奥地利、普鲁士三国瓜分波兰,与其说是瓜分,还不如说是波兰自己闹分家闹出了幺蛾子。当年波兰的民主制规定,议会中绝对民主,只要有任何一票不通过,议会就不能通过决议。甚至连波兰国王都是可以买卖的。这么一个国家没有完蛋才是不正常的。哪怕波兰是一朵奇葩,沙俄、奥地利、普鲁士三国都不是奇葩,至少不是很奇葩。

准确的说,波兰王国并没有覆灭。在亲奥地利与普鲁士的土地被瓜分之后,波兰王成了沙俄的一部分,沙皇自己兼任波兰国王。

一战后沙皇俄国完蛋,波兰摆脱了沙皇俄国的控制。在刚复国之后不久,波兰就攻入了基辅,即便是在苏军实施强力反击的时候,波兰依旧能够在华沙城下大败苏联红军,再次“拯救”了岌岌可危的欧洲。

不管别的国家对波兰有什么看法,波兰自己对自己的历史贡献还是极为满意的。

波兰加入英国的对华同盟真心说不是为了攻打中国,历史上波兰贵族们一个个粗俗不堪,以自己的文盲为荣。这种“粗犷”的性格也继承下来,并且继承了粗犷性格中并生的狡狯。波兰并不在乎中国在哪里。他们要的只是与英国结盟,这样才能顺理成章的实施扩军备战。波兰人狂妄了些,奇葩了些,却不等于他们是傻瓜。

如果波兰自己突然扩军备战,这只是凭白给了德国借口。与英国结成同盟之后,波兰就能够拉虎皮当大旗。无论是扩军备战还是威胁德国,波兰都能用英国来吓唬德国。

1939年3月21日,德国向波兰发出最后通牒,要求割让但泽(格但斯克),有权在“波兰走廊”修筑公路、铁路,但被波兰拒绝。波兰方面以加入了与英国的军事同盟来吓唬小胡子,要求小胡子放弃自己的痴心妄想。

如果波兰人面对的不是小胡子而是其他德国人,只怕这种做法还能够得到一定的效果。可小胡子不是个信邪的人,波兰的独裁者毕苏斯基去世之后,小胡子就确定波兰已经没有什么可以畏惧的领导者。因为波兰在毕苏斯基死后再次出现了“民主化”浪潮,国内的各个派系开始疯狂内斗。若不是波兰历史上议会“一票否决权”过于臭名远扬,波兰或许能够来一次复古也说不定。

总之,从1939年2月中旬,波兰以对中国开战为理由开始实施总动员,大肆扩军备战。原先波兰有39个步兵师,11个骑兵旅,3个山地步兵旅,2个装甲摩托化旅,近80个民防营。计有轻型坦克220辆、超轻型坦克650辆、4300门火炮和迫击炮,407架飞机。波兰海军编有16艘战斗舰艇和辅助船只,总兵力为约100万人。

到了1939年6月,波兰将部队扩大到了60个步兵师,加上从英国进口的一批老式飞机,飞机总数达到了800架。总兵力扩大到了160万之多。

作为一个欧洲国家,哪怕是人口不如日本多,波兰也有并不算差的兵力与动员能力。来一场波日战争的话,海军方面波兰肯定是落于下风的,但是在陆军方面,特别是装甲部队方面,波兰比日本更强大很多。

面对这样的一支绝对谈不上弱小的军事力量,原本小胡子并没有短期内吞并波兰的计划,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