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赤色黎明-第88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那时候没有苏联同志把陈克的想法当成真的,敢于第一个挑战世界霸主是需要极大勇气的,这将引发难以想象的连锁反应。等到事情真的进行到现在的程度,铁人大叔发现中国方面遭到的反噬居然如此之小。英国根本没有能力组建起一个针对中国的全球联盟,每一个主要的国家都有自己的打算,在这个阶段,中国与英国的战争甚至逐渐被其他矛盾所掩盖。

西太平洋对与中国之外的其他势力来说太遥远了,遥远到在其他主要国家都会把这个地区放到最后来考虑。中国的行动影响了世界,却没有改变世界。从这个角度来看,中国同志的确把握住了矛盾的根本。志在称霸世界的国家或者会考虑在这片地区与中国生死相搏,凡是追求本国利益的国家,优先考虑的绝对不是西太平洋地区。

“向中国同志发一封电报,请他们派人来与我们商谈一下。”铁人大叔突然放下烟斗说道。

事情的变化之快根本不是铁人大叔能够把握的,在中国同志乘坐飞机万里迢迢赶到了莫斯科的时候,铁人大叔已经命令部队前出波兰,与小胡子一起瓜分了波兰。进军波罗的海三国的军事行动也已经开始全面部署。

在这么一个紧张的时期,铁人大叔依旧拿出时间接见了中国的特使。

“斯大林同志,陈主席让我向您问好。”使者非常礼貌的说道。

铁人大叔指了指旁边的座位,立刻给自己点上一锅烟。

“我国准备跨海解放锡兰。”使者没有耽误时间,即便是在飞机上坐了连续飞行了几十个小时,他只是在鼻子下面抹了些清凉油,靠刺激的味道维持着自己的精神。

对着地图讲述了片刻,铁人大叔就明白了中国的打算。如果英国人不肯与中国在海上决战,中国就要逼着英国人在印度洋上与中国来一场大战。锡兰与印度半岛最南端隔海相望,从战略上看,中国可以通过锡兰这块跳班直接杀进印度。在铁人大叔盘算着中国的战略部署的时候,中国特使说道:“斯大林同志,我国认为现在是把世界从殖民体系下解放出来的好时机。在这个阶段,我国只要得到澳大利亚与新西兰,在其他被英国奴役的地区,我国都将让这些地区的人民得到解放。这不是中国占领下的解放,而是建立自己国家的平等解放。”

在政治上,这种话是有着非常深刻含义。中国要摧毁殖民主义体系,这就意味着中国要求苏联也不能在中国认定的地区建立起自己的殖民体系。当然,中国方面明确表示对澳大利亚与新西兰等地的最终归属权之后,也是在试探苏联的立场。

铁人大叔随即答道:“原本因为不平等条约而被割走的领土,苏联是要收回来的。但是我国同样反对殖民体系。被英国主导的世界殖民体系必须打破。”

确立双方立场之后,双方对未来的战略局势交换了意见。中苏现在是背靠背作战,双方的基本战略高度一致,所以中国使者向铁人大叔提出了一个问题,“苏联是否已经确定了对德作战的计划?”

这个问题令铁人大叔又沉默下来。苏联的确制订了“大雷雨”计划,但是这个计划的战略基础暂时建立在德国与法国陷入一场漫长的消耗战之上。苏联多个战略局势考量里面,最佳方案莫过于中国痛打英国,给英国皇家海军以重大打击。德国与法国如同一战那样,陷入一场漫长的消耗战。在美国没有参战的条件下,苏联集结强大的兵力一路解放欧洲。但是最佳方案中的三个条件还都没有满足,苏联方面暂时只能等待。

“中国同志对未来战略的考虑到了一个什么程度?”铁人大叔问道。

“我国希望能够在美国最终参战之前解决西太平洋问题,试图在美国决定参战的时候,完成对西太平洋的防御体系。在印度洋方面,我们的最大目的就是恢复与中东地区的石油贸易。特别是与伊朗的石油贸易。”中国特使并没有欺瞒铁人大叔。在这个阶段,中国已经不可能与英国在中东的石油公司做生意,能合作的对象也就只剩下了伊朗这个国家。好在伊朗抱持着独立的姿态,只要中国不逼迫伊朗站到反英的阵营中,伊朗有和中国在石油贸易商采取合作的立场。当然,前提是中国把英国从印度洋给赶出去。

“中国同志没有更向西的战略计划?”铁人大叔有些不太相信。

“我们相信苏联同志有能力解放欧洲。”中国特使看起来比苏联同志更有信心的模样。

如果不扯淡的话,铁人大叔其实很好相处,两人只用谈正事即可。当然这也可能是因为特使是中国人,不受铁人大叔管。而且人民党内部的气氛很宽容,大家也都是聪明人,乱搞的家伙很难容身。

但是在任何一个国家都是阎王好见小鬼难缠,中国特使与铁人大叔交谈结束,苏联一帮官僚们就上来与中国特使谈事。

“请中国同志能够暂时停止对以前欠款的追讨”

“请中国同志能够再多发一部分设备”

“请中国同志能够在军事技术合作上更多与苏联交流”

各种要求延期付款,索要物资的要求让中国特使烦不胜烦,最近人民党内部正在搞一个学习,主要内容自然是一贯的反封建,反官僚主义。学习内容中提到了一个“两本账”“层层加码”的事情。

对人民党来说,国家的宏观经济调控自然必不可少的,但是如何进行宏观调控,宏观调控与基层落实,这都是有诸多技巧的事情。陈克主席就跟一只报丧乌鸦一样预言了不少事情,结果这些事情连丝毫偏差都没有的发生了。例如这个“层层加码”的问题。

中央制定了一个计划之后,如果下面拍着胸脯说一定超额完成,这就蕴含着极大的问题。人民党内部对此多次讨论,反复批驳,但是下面的这些事情还是层出不穷。最扯淡的是,下面的一些钻营之辈发现靠“超额完成任务”无法得到器重与升官,干脆就直接批判起中央的态度,“能干到不让干,这就是打击生产积极性!”

这些家伙还是不错的,还有些干脆就玩起了怠惰。向劳动者服务的本职工作能拖就拖,只要完成上级交给的任务即可。

两种家伙都遭到了党内的严厉批评,该免职的免职,该滚蛋的滚蛋。只是全国这么多的单位,这么多的人员。这的是按下葫芦浮起瓢,大有“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势头。总之一切目的都是要升官,让这些人学着反思自己,锤炼自己,改造自己,那是比杀了他们都难的事情。

幸好是人民党在人类行为学方面下了大功夫,对于这些行为有比较系统的研究。所以大家顶多说“他们有病”,也没有过分计较。在国内总算是清静了一些,可到了苏联之后,特使发现苏联同志的官僚习气,以及对自己统治阶级的无自觉性,实在是令人瞠目结舌。

苏联同志在邀功方面的与中国国内一比,使者觉得人民党以及官僚体系已经接近“君子”,至少也是“伪君子”。苏联同志提出的一部分要求明显是奉了斯大林同志的命令,特使能够分辨出来。例如不还债。

只是有一些内容,无疑是官僚们自己为了邀功而自作主张干出的事情。例如试探中国军事工业最新技术的部分,还有一些细节上的得寸进尺。还有一些他们看似有职权,实际上实权完全由斯大林同志控制的范围上,这帮人的胆子之大,“嘴巴之大”,特使真的哭笑不得。

最后特使见到了别尔科夫同志,两人多次接触过,也算是熟人。中国特使干脆就向别尔科夫同志问起,如果自己把这些官员们的胡言乱语告诉斯大林同志,不知道斯大林同志会如何处置这些人。

别尔科夫同志脸色一变,他正色说道:“请不要这么做。”

“为什么?”特使有点想将别尔科夫同志一军。

很明显,别尔科夫同志是个很厚道的人,与中国同志接触很久,别尔科夫同志也知道中国的作风,他答道:“我们是用刑法处置怠工以及胡来的。我觉得这些事情您还是不要放在心里为好。所有对外的大事都是由斯大林同志决定,别人说什么都没办法作准。”

中国特使沉默了片刻,答道:“斯大林同志实在是太辛苦了。”

别尔科夫同志当然能够听出这话里面的批评意思,他答道:“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国情与历史传统,有些事情我非常欣赏中国同志的作风。但是苏联与中国有着不同的历史,中国的自然条件与文化传统比我们俄罗斯更好一些。”

能让别尔科夫同志低三下四的说出这等话,中国特使知道这些事情到底有多棘手。他给别尔科夫同志让了一根烟,趁势中断了这方面的谈话。当然别尔科夫同志也不是纯粹来诉苦,他正式提出了一个请求,苏联对中国的大功率飞机发动机很感兴趣,希望能够从中国进口一批飞机发动机。苏联的空军有一个致命问题,飞机的航程太短。在于中国的交流中,苏联同志发现中国的空军各型战斗机的体积都比苏联的飞机大,机载装备更多更大,航程也更远。这说明中国的飞机发动机比苏联的要好。

这个正式要求超出了特使的职权范围,特使只能表示回去之后向人民党中央汇报这个问题。别尔科夫同志完成了使命,临走的时候忍不住转身专门提醒了一下,“有些事情请中国同志不要放在心里面。”

“放心,我什么都不会向斯大林同志讲。”中国特使答道。

休息了一晚上,特使第二天又去见了斯大林同志。斯大林同志没有中国这么乐观,他表示对未来无法进行过远的预测,而且很含蓄的对中国提出了要求。“中国同志周边的敌人很柔弱,没有什么力量,在未来的战争中,中国同志有承担起世界共产主义运动的义务。”

中国特使倒是不厌恶斯大林同志这种直来直去的敲竹杠,至少没有那么多咸淡事。至于中国周边的敌人是不是很柔弱,中国特使心里面觉得在中国看来,苏联也很柔弱。当然,这种话中国特使当然是不会直接说出来的。

中苏双方讨论了一下如果中国能够驱逐在印度洋的英国势力,中苏对伊朗的态度。中国方面坚决不能接受苏联对伊朗采取任何军事入侵的姿态。中国方面表示,希望能够在中东维持人民自己选择的国家与政体。当然,前提是这些国家必须与中国做生意。

铁人大叔倒是不太在乎这点事情,苏联与伊朗是邻国,想收拾伊朗的话,随时都可以动手。何必在这个时期与中国硬顶呢?

双方交流结束之后,特使甚至连休息都没有,而是直接去机场乘坐飞机回到了中国。等他赶回中国,面见了陈克。陈克听完了特使的汇报之后并没有说话。反倒是特使同志忍不住提起了关于官僚体系的问题。“我觉得苏联同志这是上了邪路。”

陈克无奈的笑了笑,“在这么一个世界上,封建制度的严冬正在结束,官僚体系的春天很快就到了。苏联同志不过是刚开始而已。”

二战后的历史上,不要说苏联,包括西欧美国在内的几乎所有工业国家,都出现了官僚主义风光无限的好日子。工业化引发的现代通讯手段普及,使得官僚们的力量变得空前强大。如果没有官僚体系,美国是没有办法在太空竞赛中最终反超苏联的。

特使聪明的很,在陈克的话里面,他嗅到了一丝仿佛是要吹响中国官僚体系的寒意。当然,特使对此什么都没有说。

莫道前路无知己124乱战(四)

在江南船舶集团上海造船厂,一队胸口挂着“参观”牌子的参观者排着整齐的队列走进了干船坞。造船厂的工人与工程师瞅了瞅这帮亚洲人的面孔。就已经确定他们是日本人。人民党最讲制度化,参观者的标牌上会贴有表示身份的国旗,日本那一块白布中间一个红色圆形非常好认。中国的工人与工程师们都很奇怪,怎么让日本人跑来参观了?

前来参观的是日本访华代表团中与船舶制造业有关的一部分代表。昭和维新之后,日本这几年的日子好过了不少。

北一辉等昭和维新派们控制军部之后,以日本反封建联盟为基础组建了日本社会主义自由民主党,在新一届的政府中成为议会第一大党,北一辉成为了日本首相。随即确立了联合中国共同发展的政策。

中日关系正常化之后,日本首先得到了比较充足的铁矿石供应。钢铁是现代工业的脊梁,日本本国甚至不太缺乏煤炭,有来自中国以及朝鲜的铁矿石,日本钢铁产量急速攀升。从中国购买了大量设备之后,日本的钢铁产量暴增到百万吨以上。

为了平衡贸易,中国从日本购入了不少产品。还向日本提供了不少就业机会,例如在克拉运河工程上,中国就雇佣了十万日本人。这十万日本人上了工地之后,极大的促进了工程的进度。

日本是个人口众多,原材料匮乏,市场更加匮乏的国度。搭上了中国的顺风车之后,在中国有意的贸易倾斜之下,日本猛然间就产销两旺起来。重建的国营企业在这中间成为了扩张最快的经济部分。日本军部曾经吆喝着国家将承担起退役军人的工作,吆喝了许多年之后,由北一辉彻底实践了这个事情。

不管是支持昭和维新还是反对昭和维新,甚至是以前退役而没有得到安置的军人,只要提出申请就能够获得进入国有企业就业的机会。托了日本军官与士兵分离的政策,一直没有机会的士兵们总算是找到了安身立命之本。从军就等于就业,仅仅是这么一项政策就收拢了日本士兵阶层的忠诚。

所以在北一辉1938年提出强制土改法案之后,日本地主们也进行了反抗,可是这反抗并没有得到太多的支持者。特别是军队中那帮佃农出身的士兵们坚定的团结这首相兼日本社会主义自由民主党主席北一辉周围,而那些中产小资产阶级出身的年轻军人们更是洋溢着理想主义的激情,他们或者去说服自家人,或者到基层去到农村去组织群众,硬是在平原较多的关东地区率先完成了初步土改。

在完成土改的关东地区,北一辉首相按照政策的承诺把农业税一气降到了5成,而且依托国营化工厂,把化肥农药价格也给砍了下来。一度心中惴惴不安的关东地区立刻成了北一辉首相的坚定支持者,成了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