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窃国大盗-第20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猛烈轰击下,周军骑兵建制顿时被打散,随后汉军全军压上,用最简单的火枪步兵推进战术成功击溃敌主力,并在之后的两天追击中几乎全歼其剩余部队。

南周江西镇守使高大节在数百亲兵卫队的拼死护卫下突出重围,仅以身免。

然而对于这场规模不小的战争,不论是大汉帝国还是南周皇朝,给出的反应都相当低调,总而言之看上去给人的印象就彷佛是发生了一场小小地边境冲突,帝国皇帝林风给出的解释是:高大节在昔日的四川之战中就一直不服从长沙的命令,因此是南周叛将,这次之所以消灭他,其实是为岳父家清理门户。

而南周皇朝这边,不论是长沙还是岳州,都没有做出任何反应,甚至就连象征性的一个交涉使者都没有派出,看上去象是压根儿不知道这回事似的。

可怜江西大将高大节守土战败,逃亡至南周境内,竟无一员官吏敢于接待,更无一名地方官员胆敢给他的数百残兵提供补给,最后这支小部队徘徊在湘西的群山之内,从此不知所踪。

可以说,现在的大汉帝国,民间舆论高呼开战,陆军总参谋部早已准备妥当,战争已经进入了最后的倒计时。

然而皇后却突然出现,突然一巴掌把帝国政府扇得晕头转向。

整个事件的发生是极具突然性的,林风这个时候正在召集一大票手下讨论关于两湖作战问题,门口执勤的警卫突然在门外猛烈敲门,当众人扭头回望的时候,却意外的发现,这十多名卫兵脸上的表情都是非常古怪。

林风顿时有点上火,一拍桌子,“军容风纪到哪里去了?!——慌里慌张,成何体统?!”

“什么体统?!”门外一个愤怒的女声接腔,吴阿珂推门进来,指着皇帝的鼻子,“你还有什么体统?!——嗯,说给我听听,你还有什么体统?!”

一众军官噤若寒蝉,立马纷纷告罪,逃了个精光。

这时,甚至就连皇后身边伺候的宫女太监们都被震住了,不由自主的小步朝门后退缩。

林风诧异莫名:“夫人您这是”

阿珂勃然大怒,一把摘下头上凤冠,劈头劈脑的就朝林风砸了过来,“到了这个时候了,你还敢给我装糊涂?!”

“什么糊涂?!”林风张大了嘴巴,愕然问道,这时他可真是被糊涂了。

“外面传的那些话,是不是你放出去的?!”

“什么话?!”林风有些心虚的摸了摸鼻子,小声道,“朕现在已经很久不朝外边放那个话了”

“嗯?!”阿珂凤眼圆睁,一把将一本薄薄地小册子扔到桌子上,怒道,“你还敢跟我装?!——你自己看看,这些难道不是你做的?!”

林风略略扫了一眼,这个东西他倒是非常之熟悉,光看封面就知道里面的内容了,一眼瞅到什么“阿桂”、“圆圆”之类的,立马就明白这是一回什么事了。

“哎呀夫人!”林风顿时吓得不清,举手发誓:“这事的确不是朕干的我跟你说,其实我对岳父大人一直都是”

“我呸!!”阿珂白了他一眼,不屑的道,“别以为我不知道,以前那些个什么皇太极啊、大玉儿啊什么的,都是你一手一脚弄出来的——哼哼,这回倒是不错,居然弄到自家人头上了!!”

林风苦笑道,“这回还真不是朕干的!!”看着吴阿珂的表情,他立即高举右手,赌咒发誓道,“苍天在上,要是此事是我林风所为,叫我生个儿子没屁眼”

没等他发完,阿珂顿时又是一只茶碗飞来,大怒道,“你居然敢咒咱们的儿子?!”

“哦这个是误会、误会”林风抹了抹冷汗,反应过来,陪笑道,“一时失语、一时失语而已!!”

见他如此诚恳,阿珂心中倒是也信了几分,“真不是你干的?!”

“真不是我干的!”

“嗯?!”阿珂狐疑地看了看林风,缓缓点头,“那,这个事,依皇上的意思,该怎么办呢?!”

“严查!!”林风立即表态,义愤填膺的道,“这还用说?简直就他妈赤裸裸的目无朝廷,诋毁君父,朕马上传旨,诏告天下,凡是传播这些反动言论、贩卖这种色情刊物的,不论是Dser还是龙空众,一律送到奴尔干给老子开荒去!”

阿珂不满地道,“就只是开荒?!”

林风呆了一呆,试探着道,“要不把Dser全阉掉做太监?!LK众全拉进宫里伺候您?!”

“这还差不多,”阿珂满意地点点头,随即恶狠狠地道,“这些家伙,没一个好东西,动不动就拿毛文龙啊袁崇焕出来说事,这回居然还敢胡扯到本宫头上,不把他们阉掉几个,实在是难消本宫心头之气!!”

林风大有同感,长长一叹,忽然忧虑的道:“确实都不是好人,不过这样一来,阉党就很可能势力大增了!”

“听说你还打算和我的哥哥、弟弟们开战?!”阿珂突然问道。

“这个”林风顿时额头上冒汗,想了半天,终于觉得这个事情是不能和老婆服软的,当下脖子一顶,“没错,眼下我天朝大军即将横扫天下,宇内一统,此战非打不可!!”

出乎林风意料,臆想中的狂风暴雨并没有到来,只见阿珂突然脸色一暗,幽幽叹息道,“自从嫁给你那天开始,我就曾想到会有这么一天,却没有想到,这一天会来得这么快!!”

林风摊摊手,苦笑道,“阿珂,其实这个事儿朕也没办法!”

“我知道”阿珂垂下眼帘,默然良久,正当林风以为老婆要落泪时,却见她突然抬起头来,认真地问道:“阿风,可不可以不杀他们?!”

这就算枕头风了,林风心中顿时警惕,不过随即想了想,觉得如果真要把南周灭掉,就算留下个吴世幡、吴应麒什么的不杀,似乎也没什么大不了,当下点点头,郑重地承诺道,“如果他们二位不自杀的话,朕可以答应你放他们养老!!”

第八章华夏有鼎

第三十七节

公元一六九零年春天,鉴于帝国朝野沸腾飞扬的战争呼喊,大汉帝国皇帝陛下终于颁发了向南周皇朝宣战的诏书。

如果按照历史真实来看,这份诏书可也算得上是非常别扭,这里主要是因为林风和吴三桂那种别扭的亲属关系,实际上这桩事情到了现在林风也感觉有些尴尬,但是现在也没有什么别的办法,要知道这会炕都上了娃也生了,回头再埋怨老婆没选对父亲,那也未免太不地道了一点。做男人的没这个做法。

按照咱们中国的传统模式,这份以国家名义办法的宣战书是以“檄文”的形式发布的,大体上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是讲述吴三桂以及吴三桂他爸爸、他爷爷的一些事情,然后通过这些事来证明关于这姓吴的一家人是多么的坏,其中举了不少例子,当然除了少数关于贪污受贿、生活作风上的问题之外,份量最重的还是当年那个“恸哭六军皆缟素,冲关一怒为红颜”,不过这里碍于皇后陛下的面子,大体上还是把陈圆圆绕了过去,主要是针对吴三桂背叛明帝国这个事情开炮;到了第二个部分,文章就显得颇为有些新意了,这里把关于吴三桂起兵反清的事情拿出来好好褒扬了一下,其中就有“虽大错已成、然幡然悔悟”字样,意思就是他虽然坏得不得了,但最后还是走回了正路,回到了抵抗异族侵略的正确道路上来——实际上这个部分那就完全是皇帝陛下本人的别出心裁了,其实当初林风提出这个写法的时候,负责起草的翰林院学士们几乎集体发懵,如果说按照国人传统的写法,这个时候只要是敌人,不论是他干了什么,那肯定都算是坏事,而且是大奸大恶死有余辜的那种,总之是一定要一棍子打死,所以在翰林院掌院学士张伯行最初给出的草稿里,吴三桂这回反清其实也是不对的,他给出的理由就是:这个时候吴三桂已经是伪清的臣子了,所以说按照君臣父子的理念,不论怎么样都是不能反叛的,一旦反叛那就是不忠、不义,所以顺理成章的,大汉帝国这个时候应该很恶毒的指着这个家伙大骂:“汝三姓家奴也!!”

当初稿出来之后,朝野上下包括李光地等人在内都没什么意见,大家都觉得这文章不错,阐述的历史事件基本属实,发出的抨击很有力量,应该会顺利的取得道德制高点,但令人意外的是到了皇帝这里就被卡住了。

很显然这就是基本理念上的分歧了,林风当初一看到这帖子立马火冒三丈,尤其是第二个部分,实际上按照这个时代的观念,朝廷里的那些词臣这么写的确是没什么错,到底在十七世纪民族主义还不是那么清晰强烈,除了皇帝本人之外,大伙的想法依然还是“家”和“国”这个范畴之内,但不幸的是林风却显然没有没有这方面的想法,在皇帝看来,吴三桂这个人若要按汉奸处理那也并无不妥,但三藩起义的事情那也还是有功的,按照严格意义上的说法,这也算是“伪军反正”,所以就这个上面来讲,人归人、事归事,绝对不能混为一谈。

当然皇帝提出这个看法之后李光地等人立即按照儒家法则进行了反驳,除了大套大套的关于君臣法理上的理论说教之外,其中最为犀利的指责就是:吴三桂反清并非是出于“华夷大妨”,而是为了他私人的荣华富贵,这话说白了就是这种形势下的反清主要是为个人捞好处的,并不是为了全体同胞的利益、。

关于这个做法林风嗤之以鼻,实际上就他看来这种话几乎算是屁话:所谓没有好处谁会去拼命啊?!咱们为什么要打鞑子呢?不就是因为鞑子占了咱们的江山、骑在咱们头上作威作福从而令全体同胞的经济利益和人格尊严受损么?

所以说不论是反元也好反清也好,不论是口号喊得多么响亮漂亮热血沸腾,归根结底,大家都还是冲好处去的,只是这种好处大家都觉得是自己应当得到的,所以感觉自己很正义。

那么按照这个理论朝下走,他吴三桂即算是为了皇位而反清又怎么样呢?!这个事儿本来就是正确的嘛,咱们大汉军起初反清的时候也不是就说:上为天下百姓讨还公道,下为三军将士谋个功名富贵么?!所以说这里就不能就因为他吴三桂个人动机不纯就否定了这一轰轰烈烈的民族起义不是?!

这番话说出来之后帝国朝野再次集体失声,实际上不少人感觉皇帝这个话真的听上去忒别扭,但也不是那么容易反驳:要知道这个理论最大的特点就是论点很稳,而且听上去非常朴素、非常真实,如果要验证的话随随便便在汉军内部找几个农村出身的士兵一问就可以得到答案;而相对来讲士大夫传统的那套“丹心照汗青”或者“浩气塞天地”就多少显得有些虚伪了,要知道这个世界上确实没几个圣人,能够很纯的为了那种精神上的执着去抛头颅洒热血,这种事情基本上大家都是心知肚明,喊喊口号没人不会,但在这种窗户纸被捅破了的情况下再大唱高调,那任谁也都会有点不好意思。

于是这个诏书的第二个部分就和前一部分有点冲突,读上去感觉有点不伦不类,当然这也并不妨碍第三部分的继续批判,本来按照预定计划,这个部分应当是承接第二个部分的意思继续朝下走:伪清都定鼎天下继承大统了你还要跳出来掀起叛乱,破坏人民的和平生活,破坏社会的安定团结,简直最大恶极之至,所以帝国要讨伐你——但第二部分被皇帝这么一改,第三部分就没法写了,按照皇帝的意思吴三桂的“三藩之乱”已经被定性为“三藩起义”,伪清政府根本没有任何法统可言,那么就不能继续在这个事情上做文章了,因为既然此事是正义的,所以南方人民遭受战乱之苦那也是应该的,也是正义的。

经过翰林学士的一番商讨,这个第三部分不得不拐了一个大弯,直接从吴三桂跳到了他的儿子孙子这辈,主要是阐述南周皇朝穷兵黩武的事情,大概的意思就是:南方人民经过一番战乱就已经够苦的了,但这会你们放着反清大业的正经事不干,偏偏自个儿为了一个皇统之争大打出手,简直就是民族败类,所以为了南方人民的幸福生活、为了全国的和谐和稳定,帝国政府有责任、也义务剿灭军阀,替大汉民族清理门户。

诏书写到这里就算完了,和历史是上的那些檄文名篇相比,基本上很少有大话、套话、空话,综合来看应该不算很成功,但在目前全国开战舆论一边倒的情况下,倒也还算是大受欢迎,基本上士林的反映颇为良好,也很少有儒家书生因为第二部分没有继承和发扬“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而跳出来唱反调。

早已准备妥当的各野战军团立即出动。其中,西线兵团羽林将军瑞克所部,三个军约四万人向浙江方向缓缓推进,由苏南出发,循太湖水道进军杭州,逼迫仍在浙江境内混战厮杀争夺地盘的南周军、尚可喜部队以及台湾郑经部队向后撤退,意图夺取浙江全境;南方兵团平辽将军王大海所部四个军约六万余人,自安庆誓师,跨鄱阳湖循大江南下,以左右两个梯队交替前进,向台湾郑经所部占据的福建发起攻击;而中原兵团马英所部集结了近八个军十一万余兵员,在江西、湖北两省近千里的纵面上,跨越大江,进军湖南、广东。

此次作战,大汉帝国共动用三个主力野战兵团,主力部队共十五个整编军计二十三万余兵员,其中骑兵部队近六万人,战马、骡马等近十七万六千余匹,出动大小火炮一千六百余门,兵舰、运输船、商船等内河船只四千余艘,加上随同进军的各地投降部队、辅助民团部队以及征用的壮丁,总兵力近乎七十余万。

放眼望去,整个南中国各条道路上都塞满了军队、大炮和运送辎重的骡马车辆,各条内河上船行如梭,帝国官方号称的“百万雄师”,几乎不算是虚言恐吓了。

昔日三国时曹操号称百万大军倾国南下,大概也未必有如此威势吧?!

面对着如此强大的战争机器,对面之敌几乎闻风丧胆,各野战兵团按照既定进攻路线一路推进,沿途竟无一丝停滞,而战争爆发之前,当面与其对峙的敌之一线守军,不论是台湾郑经部队,还是南周戍边军,或者尚可喜的北上部队,远远地望见汉军进军的尘土,便拨马而逃,沿路各地地方守备部队非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