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蝴蝶效应之穿越甲午-第13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如果日本在明治维新以后,不这么急于对外扩张,动不动就“皇国兴废在此一举”,每一次都把国本全都押在了赌桌上,而是走一条相对稳健的道路,是不是就会免于这种“不是瓜分,胜似瓜分”的命运呢?
        决定国家地位的,永远是绝对的实力。
        在绝对实力面前,一切阴谋诡计,都显得无能为力。
        《东京和约》公布的那一天,日本陆军大将山县有朋,大山岩,大鸟圭介等一批陆军将领纷纷在家中切腹自尽,孙纲知道后只是冷笑了一声,没有说什么。
        这些军国主义的“早期创始人”,早就不应该存在于这个世界上。
        现在,日本这个心腹大患已经去掉了,另一个心腹大患俄国,一段时间内还不会马上对中国造成威胁,中国必须在这有限的时间内,努力发展国力,争取面对下一次挑战时,能有充分的准备!
        这边的事就算告一段落了,在正式签字后,孙纲一行人开始准备回国了。
        在回国之前,孙纲私下和英国人商量能不能把英军俘获的日本那几艘巡洋舰给中国(这些船不在条约瓜分之列)一二艘,那些船反正也是英国人淘汰下来给日本人的,英国人自己留着应该没有什么用,可对中国来说,还算是好东西滴。
        英国人考虑再三后,同意将其中的一艘大型巡洋舰“河泉”号和另外一艘较小的巡洋舰“龙田”号“赠送”给中国,做为中英两国海军“友好合作”的表示,英国人这回这么大方,可是让孙纲眉开眼笑了好久。
        由于英国人同意将杀害明成的凶手交给朝鲜方面处理,孙纲安排“海陵”号装甲巡洋舰护送朝鲜使团及朝鲜国王李熙等王室成员回国,将人犯也一并带回,“至其国公审后处置”,因为日本的高级将领死了这么多,从他们身上可能也揪不出什么政要来了,干脆交给朝鲜人带回去在明成坟头前剐了算了。
        可朝鲜人后来居然真的这么干了,就不是他能想到的事了。
        “回去后想着我吩咐你的事。”送金舜姬走之前,孙纲私下里对她叮嘱道,“不要让朝鲜王族和外戚势力再掌权了,一定要保证,所有的权力都在我们的人手里。”
        孙纲已经得到朝鲜国王的告知,回国后他将认金舜姬为“义女”,册封为“翁主”(怎么听着这么别扭),感谢她对朝鲜王室做出的“贡献”。
        说白了,这也是朝鲜国王向孙纲和北洋方面示好的意思,这个什么头衔反正也“惠而不费”,又不花多少钱。
        但这样一来,金舜姬在自己国家的政治地位将因此而大大提高,有助于孙纲对朝鲜进行“遥控”,是以孙纲很高兴地向国王陛下表示了“谢意”。
        “我明白。”她郑重地点了点头,经历了这一次国际谈判,她比以前要成熟多了。
        朝鲜使团乘坐“海陵”号出发回国后,孙纲等一行人乘坐“开远”舰,带着“河泉”号和“龙田”号踏上了归程。
        “这一个多月可是收获甚丰,”张荫桓意气风发的对孙纲说道,“自打办理外务以来,数这回痛快,此约一签,十数年和平,总可得也。”
        “也不尽然,”罗丰禄说道,“若不趁此数年之和平奋起直追,一旦有事,日本今日之命运,难保不落在我大清身上。”
        “所以皇上现在痛下决心,变法图强,”张荫桓说道,“只要我辈扫除积弊,使国家面目一新,国富兵强,列强纵敢来犯,亦难保不碰得头破血流。”
        “可要是老康这么个搞法,怕是要出乱子的。”伍廷芳担心地说道,“樵野先生回去后得多多规劝于他才是。”





    正文 (二百二十七)美好蓝
    就要读文学网 更新时间:2010…2…2 5:11:38 本章字数:4465

        到了十九世纪,东南一带是中国生产力水平最高的地区,也是人口密聚和财富最为集中的地区。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中,为什么英**舰开到了南京江面,清政府就放弃了抵抗,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曾经让学生时代爱好历史的孙纲百思不得其解,等到后来查阅了大量的历史资料,孙纲才知道,到底是怎么回事。
        南京当时是南北漕运的枢纽,英**舰开到了这里,南方的粮食和饷银运不到北方,就等于切断了清廷的大动脉,如果英**舰就这么一直在这里和清廷耗着的话,用不了多久,大清王朝自己就得崩溃。
        万般无奈之下,道光皇帝才忍痛同意了英国人的条件,并签订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充满苦难和血泪的中国近代史,就从那时候开始。
        英国后来将长江流域划为他们的“势力范围”,也是有想控制中国的经济中心的意图的。
        现在,孙纲的爱妻马,中国国内最大的“官商资本结合体”的首脑,“雌心勃勃”地将目光瞄向了这里。
        由于北洋舰队在战争中捕掠了大量的日本商船在孙纲那里,如何将这些船有效的利用起来就成了一个大问题。
        这些船除了一部分被孙纲改装成了扫雷舰和运输舰外,按照“常例”,交由马的“北洋商贸集团”下的船运公司作为商船,可目前北方地海路和内河航运都被“北洋商贸集团”垄断了。一时间用不了这么多船,这时,马看好了中国南方的航运事业。
        “我派人在海关查过注册记录了,到今年为止,南方的外国船运公司,加上中堂大人的轮胎招商局,还有一些民营的小公司,一共才有不超过100条船在进行运输,市场空间是相当大的。”那天。在枕头边,马对他说道,“咱们现在有了这么多船,人手也够,可以把船运公司的生意开展到那里。南边可比咱们这里富多了,如果那样的话,即使朝廷以后不给你这个船政大臣造船的钱了,我们从南方得到地收益,也足够你再造一整支北洋舰队了。”
        “中堂大人不会认为是咱们在和他们抢生意吗?”孙纲一听大喜过望,但又想想了一个问题。不由得问道,
        “不会,他们现在正苦于资金周转不灵,无法进一步扩大业务,我们有这么多闲船,正好可以帮他们渡过难关,让他们和咱们合作,”马说道,“船多不碍江,有比着的。才见长进嘛。”
        “打仗,卿不如我,作生意,我不如卿,”孙纲听得十分兴奋,立刻就此拍了板。“听你的。就这么着了如果这一步能够成功,那么,他的海军经费问题,应该可以说彻底得到解决了。
        甚至,那支未来属于他“自己”的陆军的军费,也将有了着落。
        “但是你知道,如果想在那边做生意,没有官府的配合是根本不行的。”马说道。“军情处那里可以给我们想办法,但最好能不让朝廷发觉。在下面做,而且让更多的人参与并支持,将来朝廷就是知道了,法不责众,也没有办法。”
        孙纲明白了她的意思,不由得连连点头。
        “我记得你和我说过,要把这个以农为本地国家变成以工商为本的国家,”马又补充道,“要是依我现在的经验,眼下就是个机会,航运业可以促进国内的商品交换,带动商业的繁荣,而且为了能让内地更多的货物及时运送到港口城市,不用咱们说,肯定有很多官员和商人会自动把主意打到铁路和公路这块儿的。公路还好说,建设铁路需要钢铁,会自动的促进炼钢工业和矿业的发展。按你说的,这些又都是蝴蝶效应了。”
        孙纲听了不由得拍手叫好,她说地一点不错,如果国内有更多的人想从事航运业,会间接的带动造船工业的兴盛,那样的话,说不定还会加快中国工业化进程的速度!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其实,对现在地中国经济来说,铁路和航运这两项才是最关键地!
        铁路和航运的兴盛,可以直接带动国家经济其他各方面的发展,这些,是后世许多国家总结出来的发展经验。
        “你上次拟的那个拯救名单里有部分南方官员,他们都愿意帮咱们,但还很不够,四洋提督现在全都出自北洋,不如让他们想想办法,上下联络一下,”马又说道,“提督是一省最高武职,说话很有份量的,让他们出头再好不过了。”
        “你说的对,再说了,海军现在虽然是北洋最强,但南方的三支舰队地力量也应该加强,战时可以作为北洋地强助,必要时还可以编成联合舰队作战,”孙纲说道,“他们肯定也会为经费问题发愁,我们可以从这一点上入手,把他们拉进来。”
        经过这次著名的“枕边对话”,他们俩后来地工作,就围绕着这个主题开始了。
        这回不光是“养蓄私兵”的问题了,而是“上升”到要把国家军队纳入“私人体系”的层面了。
        这其实可以说是“不是造反的造反”,或者说叫作“隐性造反”!
        只是,四洋提督到现在还蒙在鼓里。
        这回,正好可以趁着其他三洋提督来旅顺接收战列舰并悼念牺牲的战友的时候,从国家和个人利益以及私人感情方面“三管齐下”,暗中将四支海军舰队紧密结合到一起,形成一个强大的“隐性”军事和经济集团,进而影响全国!
        话说回来,经济和军事两方面都可以自己说了算的话,朝廷存不存在,似乎就可以忽略掉了。
        到那时,本来对地方的权威和控制就已经下降了很多的清朝中央政府,即使发觉到了这个集团的存在和对自己的威胁,恐怕也会无能为力了。
        那时候,自己是不是就可以“变天”了呢?
        那个时候的中国,又会以一种什么样的面目出现在世界的东方?
        孙纲让自己的这个想法给吓了一大跳。
        想得有些远了,至少现在,他自己还没有当“皇帝”或者“总统”什么的心理准备。
        还是把眼下的事情先处理好吧。
        “北洋船运公司的生意扩展到南方后,在南方所得的收益一部分用作业务周转资金外,大部分将作为海军经费,用来给大伙儿添新舰,我已经让船政局又设计了一种新式的7000吨级大型装甲巡洋舰,如果福州船政局和江南局同北洋一起开工,我准备咱们最少每家装备一艘,”孙纲说道,“如果赚的钱够多,一家再添一艘铁甲巨舰也不是没有可能的。”也许是他构画的这个“美好蓝图”实在是太诱人了,四洋提督全都倒吸了一口冷气,用怪怪的眼神看着他。
        坚甲**威风凛凛的战列舰,哪个舰队指挥官不想要是傻子!
        有了足够的财力,中国也可以和西方列强一样,拥有一支无比强大的海军!
        有强大的海军防卫海疆,中国的经济建设就可以进入一个和平大发展的时期,国力上升后,反过来又可以加大对国防的投入,进入“良性循环”,那样的话,强国,就真的不再是一个梦了!
        “手里有了银子,战舰的维修保养和军士的饷银就都不成问题了,还帮助朝廷解决了财力困难的问题,与公与私都有大利。”孙纲说道,
        “孙大人一心谋国却拙于谋身,”林国祥笑道,“有了银子我们也不能声张,还是得装穷向朝廷要,不然的话,朝廷好问咱们这银子都是从哪里来的了,说不定还想从咱们手里倒刮一些。”他说这话就等于赞同了孙纲的计划了。
        不过,这种话能从林国祥嘴里说出来,证明他这几年提督干得还是很有成绩的,中国的官场,实在是太锻炼人了。
        “广东大船太少了,那个7000吨的巡洋舰,我要两艘。”程璧光看了看孙纲,眨了眨眼睛,也狡黠地说道,
        “放心好了,”叶祖圭好笑一瞪了他一眼,说道,“少不了你的!”
        “一会儿大伙儿去我的船厂看看,这艘新舰我准备近期就开工,我已经给船命名为海昌号,以纪念世昌兄。”孙纲说道,
        “好,就这么办!”刘步蟾看着他们,忽然挥了挥拳头,恶狠狠地说道,“到那时候,咱们也可以打出去,向列强证明,敢犯我中国者,虽远必诛!”





    正文 (二百二十八)新鱼雷和火炮
    就要读文学网 更新时间:2010…2…2 5:11:38 本章字数:4270

        刘步蟾的话让大家心中的热血全都跟着沸腾起来!
        是啊!当中国海军的四支舰队都有了万吨级的战列舰,将没有哪一个列强敢于再象葺尔小国日本一样,向中国挑战!
        那样的中国海军,才是国家和人民真正的钢铁长城!
        “国家兴亡,就在吾辈身上!”林国祥也有些激动地说道,
        “当趁此千年未有之剧变时,做成一二件经世济民顶天立地之功业,方不负平生所学,众位以为如何?”孙纲激动地对他们说道,“咱们不求千载之后青史留名,有谁记得咱们。咱们只求能亲眼见到国富民强,则一生之愿足矣!”
        “有你在,我想,我们会看到的。”刘步蟾微微一笑,向孙纲伸出了手掌,孙纲伸出手和他干干脆脆地击了三下!
        嗬!好疼啊!
        叶祖圭,林国祥和程璧光看着孙纲微微发红的手和脸上一副“痛苦不堪”的样子,明白了他们的意思,都笑着伸出手来,恶作剧一样的挨个和孙纲击过。
        这件大事,就此定了下来。
        他们几个又商议了一下这件事的细节,从“旌忠塔”上下来,孙纲揉着差不多拍肿了的手,领着他们去北洋船政局的造船厂参观。
        望着正在建造中的“龙乡”号战列舰的巨大舰体,刘步蟾等人的眼中都露出了羡慕之色,虽然从现在起,中国海军的四支舰队都拥有战列舰了。但看着这种最新式地万吨级巨型战舰,他们心里说不痒痒那是假的。
        “再过一阵子就能完工了,希望能赶上今年的海军会操。”孙纲说道,
        “真想现在就有啊。”程璧光两眼放光的说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