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蝴蝶效应之穿越甲午-第20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望着眼前这差不多有数万人的东北义勇军,孙纲压抑不住自己内心的激动,一时间不由得泪流满面。
        自己自从穿越到了这里,一心想改变国家和民族的命运,从来没有期望得到什么回报,面对中国暮气沉沉的现状,他常常有一种自己在孤军奋战的感觉,有时候甚至对自己能否改变这一切信心不足。
        他能走到现在,是自己心中那个强国之梦促使他在一直坚持着,但有时候,他也会禁不住常常的问自己。
        自己所做的一切,李鸿章等上层精英会理解,可普通的百姓民众,会给他足够的理解和支持吗?
        夜深人静之时,他常常自嘲地对自己问道,如果自己哪一天在战场上挂掉了,中国的老百姓,又会有几个人记得,一只从后世穿越来的小小蝴蝶,曾经为了他们,付出了自己的一切?
        可现在,答案就在眼前。
        当自己在白山黑水之间出生入死之时,百姓们没有忘记,有一个人,带着一支从未见过的军队,在那里,同无比凶残的侵略者进行着殊死搏斗,只为了还百姓们一片宁静祥和的天空和土地。
        从收复哈尔滨的那一刻起,百姓们已经把这个人,和他的军队,当成了自己的亲人。
        现在,百姓们没有把他丢下,而是义无反顾的选择了拿起武器,和自己的亲人一起去战斗!
        这就是中国人民!
        谁还说中国人民是一盘散沙!
        这就是我们的祖国,这就是我们的人民!
        可能是看到这位在钢铁巨龙上同俄国人战斗的大军统帅太过年轻文弱,而且还在那里激动的象女孩子一样地掉着眼泪,义勇军统领们看到他这个样子,都有些不知所措。但谁也没有敢说些什么。
        孙纲好容易让自己的情绪稳定下来,看着大家都在等他说话,他赶紧擦掉脸上的泪水,用哽咽的声音对大家所说道,“谢谢大家来帮我,谢谢大家就算为了大家。我我也要把俄国老毛子赶出去!”
        “孙大人说了,为了咱们,他也要把俄国老毛子赶出去!”一个在装甲列车前面的义勇军统领大声吼道。
        “把老毛子赶出去!”他身后的好多人跟着齐声怒吼,越来越多地人都跟着高呼起来。
        “逃难的百姓说了,只要见到了带金龙的火车,就能见到孙大人。”他们当中地一个人朗声说道,“这回总算找到孙大人了!”他一边说着,说话的声音似乎显得十分激动。
        “孙大人和那些生了腿只会跑的黄带子红带子不一样,为了打老毛子。给咱们东省百姓讨还血债,不惜亲自上战场,用大炮教训老毛子,咱们不能眼看着孙大人自己上阵!这些年咱们让老毛子欺负的狠了,这一回,一定要报仇雪恨!”不知是谁高声喊道。
        “报仇!报仇!报仇!”四下里顿时全是愤怒的呐喊声。
        孙纲望着四下里黑压压的人群,胸中热血激荡。有了广大百姓民众的支持,他想打赢这关键地一仗,就更有了把握!
        孙纲随后接见了这些东北义勇军的各路统领,向他们了解了一下情况。
        这些来“帮忙”的东北义勇军分别由“铁血抗俄军”、“关东保卫军”、“抗俄义勇队”、“东省保卫军”等民间义军组成,总数近30000人,几乎全都是骑兵(有的骑的是骡子),他们是东北各地激于民族义愤的民间爱国义士自费募集的,当得知俄军发动反扑,中国“正规军”兵力不足。北洋海陆军总统孙纲现已身陷重围(他们不知道这是他自己有意这么干地),他们担心一旦孙纲有失,则“东省不保”,是以“自募兵员,自筹饷械,自行往前敌效命”,这些义勇军汇合后,一路搜索前进,向战况最激烈的海参崴和双城子推进。一路上同俄国的哥萨克骑兵们屡次交锋。因为义勇军们武器装备简陋,战术落后。所以在战斗中经常是吃亏的,但他们“每与俄军接仗,皆奋力冲杀,蹈死不顾”,表现出了巨大的勇气和牺牲精神,这一路下来,竟然给了俄军哥萨克骑兵以重大的打击,“斩获颇多”(从他们缴获的俄军枪械和被服辎重就能看出来),在东北义勇军没完没了的攻击下,双城子西北方向的俄军哥萨克骑兵和步兵实际上已经不敢再出战了,而是躲在他们地阵地里不出来,避免和东北义勇军发生战斗。
        按孙纲的估计,这也可能是因为俄军的弹药消耗得差不多了,为了节省弹药才这么做的,不然,俄军是不会把装备简陋没有作战经验的东北义勇军放在眼里的。
        这种情况表明,最后歼灭俄军的时机已经到来了。
        在经过仔细商议之后,孙纲准备把到来的东北义勇军也好好的利用起来,让他们也在战斗中发挥重要地作用。
        这些东北义勇军地战斗力虽然不高,但因为对侵略者的仇恨,他们有很大地战斗热情,而且他们都是骑兵,快速机动性不压于俄国的哥萨克骑兵,孙纲原来还担心自己这边兵力不足,可能在战役的最后,无法歼灭俄国的哥萨克骑兵,让他们逃脱掉。。但现在一下子有了这么多的“骑兵”,哥萨克们到时候想跑,可就不那么容易了孙纲和大家商议后,立刻进行了周密的安排。
        这一天,寂静的旷野突然响起了巨大的炮声,孙纲看了看表,他知道,这一刻,最后决战的时刻已经来临。
        在工程人员的努力下,被俄军破坏的铁轨被很快修复了,在东北义勇军的协助下,中国的工程人员利用俄国人在双城子遗留下来的铁路设备,愣是又铺了一条简易的临时铁路出来,让装甲列车可以到达孙纲指定的最佳位置,这里地势较高,装甲列车不但能给中**队继续提供必要的火力支援,还可以让孙纲仔细地查看战场的形势。
        俄军可能也已经发现了中**队的意图,这些天已经完全放弃了对双城子的进攻,开始收缩阵线,试图抽身而退。
        可是,对他们来说,已经太晚了。
        孙纲用望远镜看着远处,在灰暗的天空中,那道道闪电般的红光显得格外明亮和鲜艳。
        突然间,一声巨响传来,一道滚滚的浓烟从近处的俄军阵地上升起,伴随着四下乱飞的砂石泥土和被炸飞上天的残肢断体,那景象令看到的人无不从灵魂深处感觉到深深的震撼。
        孙纲知道,那是305毫米重炮向俄军阵地进行的牵制性炮击。
        这一炮其实也是全军进攻的信号,火炮刚刚发出,城内突然激射出数枚红色的信号火箭,飞上了高高的天空,不远处,也相继飞射出同样的信号火箭。
        孙纲放下了望远镜,现在,他又感觉到了,自己身处于改写历史的关键时刻的那种激动。
        就象,大东沟海战中,他身处“定远”舰桥上的那一刻。
        “开始了。”金舜姬看着这壮观的景象,情不自禁的拉住了他的手,轻声说道,
        他们俩身边的军官们都举着望远镜,仔细地观察着战场上的一切,似乎不愿意放过其中的任何一个画面。
        是啊,对这些中**人来说,能够在这里,共同见证着这历史性的一刻,是他们一生当中,最为荣耀的时候。
        又一发305毫米炮弹落在了俄军的阵地上,发出惊天动地的巨响,剧烈爆炸产生的冲击波似乎要毁灭掉周围的一切,孙纲又举起了望远镜,看见了在堑壕里四下乱蹿惊慌奔逃的俄军官兵,他们想找一个安全的地方躲避这致人死命的打击,可是,孙纲知道,在这种**的轰击之下,他们无处可藏。
        看着侵略者在自己的**面前痛哭哀号,化为齑粉,孙纲的心里没有怜悯,没有叹息。
        只有复仇的快感。
        接着,大大小小的炮弹好似狂飙一样从天而下,瞬间将俄军的阵地淹没在了火光和硝烟之中。似乎地狱之火就此喷发出来,将大地上罪恶的俄国侵略军全部吞噬。
        和以前的数次战斗不同,孙纲这一次,没有让早就摩拳擦掌的装甲列车上的炮手们开火。
        因为他还在等。
        中**队这一次,是把自己所有的弹药都用上了,准备用这最后的弹药,给侵略者以最致命的打击。





    正文 (三百六十三)国旗之议
    就要读文学网 更新时间:2010…2…2 5:11:53 本章字数:3109

        “黄先生过誉了,”金舜姬答道,“不过,黄先生说的朝鲜和中国是一个国家,愿闻其详。”
        “朝鲜与中国相依相伴,同进退,共患难,就象现在的孙大人和夫人一样,”黄兴答道,“现在强敌环饲,朝鲜地处东亚边隅,俄日之间,每有战事,则首当其中,而朝鲜国小力弱,国力军力俱有限,纵举全国之力,亦难敌西国一旅之师,非赖中国之力,不能保全,而朝鲜与中国同族同源,文化亦有相同之处,为朝鲜自身计,莫若以加入中国为上。”
        金舜姬听得不由一愣,她仔细地想了想,不由得点了点头。
        “当然,朝鲜之加入中国,当取决于朝鲜人民的意愿,非一人一言可定也。”黄兴又说道,“并非中国有恃强吞并朝鲜之意,请夫人不要误会,中国与朝鲜亲如兄弟,甲午丁酉两役,中国两次助朝鲜抗倭,此次中国有难,朝鲜亦兴兵相助。我两国人民血肉相连,情深似海,有如夫人和大人,虽有国家之分,夫妻之名,而实为一体。夫人以为如何?”
        “黄先生所言极是,让我受益匪浅。”金舜姬看着黄兴,敬佩地说道,
        听着他们之间的谈话,孙纲不由得暗暗心惊,没有想到,历史书上矢志推翻清王朝统治的革命志士黄兴,居然有这样一番见识和说话,他还真是有些小看了黄兴。
        “其实,我华夏各族除汉、满、藏、蒙、回等民族外,其他民族亦数不胜数,我中国能有今日之版图,实为各兄弟民族融合发展之结果,”黄兴的目光望向孙纲,说道,“我中国亦非一族一家一姓之天下。乃天下各族万民之天下也,孙大人以为如何?”
        “克强所言,深合吾意。”孙纲点点头说道,“我中华本为多民族之整体,以一族一家一姓凌驾于各族万民之上。窃为中国所不取也。”
        他说这话的意思再明显不过了,他希望黄兴明白,他和黄兴想的是一样的。
        他也不想在这一次打败俄国人之后,让那个男人脑后拖个长辫子的封建王朝再重新出现。
        黄兴的眼中闪过一丝异样的光亮,他想了想,突然对金舜姬说道,“朝鲜光复之后,曾照国际之例,新定国旗。寓意深远,兴所知不详,还请夫人教我。”
        金舜姬给黄兴解释了一下朝鲜地国旗玄虎三色旗是什么意思。黄兴听得连连点头。金舜姬说完。他想了想。随后从怀里取出一幅图来。打开放在了桌子上。给孙纲看。
        孙纲一看之下。不由得一阵错愕。
        如果他猜地不错。这是一面国旗地设计图案。
        这面国旗地设计主题仍然是以龙为主。可以说是参照了清朝地国旗青龙黄旗地设计。但是又有很大地不同。
        中国自夏朝以来直至清末。绝大多数年代是没有国旗地。古代旗帜不少。但老百姓却根本不知“国旗”为何物。中国一般地旗帜都是旌旗。最常见用于战场上。旗上写有军队将领地姓。或者绣上龙、凤。要么是就是道,“这里面有什么深意,还请先生教我。”
        “龙为我中华民族之象征,而红、黄、蓝、白、黑五种颜色,分别表示汉、满、蒙、回、藏五个民族,为五族共和之意。寓意为五大民族共创华夏。”黄兴有些激动地对孙纲和金舜姬说道,“黄色本为满族皇室之专用颜色,以代表五族之色替换代表**之黄色,大人以为如何?”
        看着他那急切企盼自己肯定的样子,孙纲在心里不由得失笑,也有一丝佩服。
        黄兴的这个国旗的设计方案,可以说颇有深意,用代表中华五大主要民族的五色来取代象征满清皇权**的单一黄色,本身的象征意义就非常明显。
        “五族共和”!
        孙纲记不清他是在后世的哪本书里看到过,为了新中国地国旗地设定,孙中山先生和黄兴为此还有过争执,孙中山先生希望用第一次广州起义时用的青天白日旗做为新中国地国旗(也有人说是为了纪念在广州起义中牺牲的革命志士陆皓东),而当时黄兴的方案好象是什么井字旗,取古时“井田制”之义,两个人因为国旗的问题僵持了好多天,后来好象哪个方案都没有被采用。
        而现在,因为“蝴蝶效应”的关系,黄兴是不会和孙中山先生再争执这个问题了。而是把另一个截然不同的设计方案,直接推到了孙纲的面前。
        “克强,以后就不用叫我大人了,叫我敬茗好了。”孙纲看了看黄兴,含笑说道。
        黄兴愣了一下,好象没明白他的意思,孙纲笑着说道,“克强设计的这个国旗的方案,饱含深意,非常非常之好,但好象稍有不足之处,若能略加改动,可为至善。”
        “敬茗请讲。”黄兴肃然说道,“兴愿闻其详。”
        “以五色代黄色,以五族代一族,法意良美,但克强刚才也说了,我中华民族除汉、满、蒙、回、藏五大民族外,还有众多兄弟民族,数不胜数,可象征中华万民之国旗上面仅有五大民族之颜色,对兄弟民族无有体现,似仍有民族偏见之嫌。”孙纲笑着说道,“可若要各民族皆以不同色彩表示,每多添一族,便多添一种颜色,恐怕旗将不能成旗了。呵呵。”
        “是呀,如果将来有一天,如黄先生所说,朝鲜加入中国,那我三韩之族,又当用何种颜色表示呢?”金舜姬也顽皮地跟了一句。
        黄兴一听之下全身一震,不由得呆了一下,好半天,他才回过神来,说道,“敬茗之言,真如醍醐灌顶,振聋发聩,兴受教了,不过,依敬茗所言,当如何改动才好?”
        “我中华万民,无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