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合租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帝国风云-第11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也在夜间向西航行1
    那么在天亮之前就将遭遇,而冯承乾就得打一场没有多少胜算的战斗。
    上半夜,没有什么事情发生。
    借这个机会,冯承乾在司令舰桥的椅子上躺了一会。
    三月十一日,凌晨两点不到,张东强把冯承乾叫了起来。
    半个小时前,在外围巡逻的一艘轻巡洋舰发现了一艘外籍商船,只是当时判断是一艘美国籍船只,因此没有进行驱逐。大约十五分钟前,这艘商船突然发出了一封电报,并且被那艘负责警戒的轻巡洋舰截获。虽然没有办法破绎电报内容,但是轻巡洋舰上的通信军官初步断定,电报使用的是〖日〗本海军的密码。
    显然,那是一艘伪装成美国商船的〖日〗本间谍船。
    张东强把冯承乾叫醒的时候,轻巡洋舰已经开火,责沉了那艘没有来得及逃脱的〖日〗本间谍船。
    只是,特混舰队的行踪也没有秘密可言了。
    听张东强讲完,冯承乾没有多说什么,翻出了几张海图,然后沉思了起来。
    在八个小时前,也就是三月十日下午六点左右,最后一批执行侦察任务的舰载战斗机返航的时候,并没有发现〖日〗本舰队。虽然不能百分之百的保证,但是能够大致断定,当时〖日〗本舰队在差不多三百公里之外,也就是仍然在大隅海峡附近。随后,特混舰队以十二节的速度向西航行,也就是航行了差不多一百海里。如果在这个时候,〖日〗本联合舰队也向西航行,而且速度为二十四节,那么此时与特混舰队的距离已经不到一百海里了。当然,出现这种情况的可能xìng并不大。原因很简单,在此之前,〖日〗本联合舰队不可能知道特混舰队已经在三月十日傍晚转为向西航行。如果〖日〗本联合舰队在收到间谍船的电报之后再向西航行,那么此时还在两百多公里之外。
    离天亮,还有五个多小时。
    想明白后,冯承乾也松了口气。!。

第十七章 主动与被动
    两点半,特混舰队转向到二百三十度,向西南航行,航速依然是十二节。
    这是冯承乾在衡量了整个战局,深思熟虑之后做出的决定。
    虽然〖日〗本联合舰队在天黑后就全速向西航行的可能行微乎其微,以当时的情况,冯承乾甚至可以直接否决掉,因为〖日〗本海军的十艘主力舰都没有夜战能力,而〖中〗国海军的六艘主力舰都有夜战经历,但是再小
    的可能都不能排除,特别是在〖日〗本海军认为吃定了〖中〗国海军的情况下,绝对不能排除联合舰队采取冒险战术的可能xìng。如此一来,冯承乾首先就得考虑避免在天亮前与联合舰队遭遇。
    如果继续向西航行,就得把航速提高到十六节以上。
    这下,问题出来了。
    在凌晨两点,特混舰队离江苏海岸线也就不到两百公里。如果以十六节的速度航行五个多小时,那么到天亮的时候,舰队就进入了危险的近海海域,包括航母在内的七艘大型战舰的航行与机动都将受到限制。
    别忘了,在黄海西部,是黄河、淮河等多条河流冲积数百万年形成的浅滩。
    显然,继续向西航行,没有多少好处。
    此外,冯承乾还得考虑另外一种可能xìng。这就是,如果〖日〗本联合舰队没有在天黑后,而是在十一日凌晨,收到了间谍船的电报之后再加速追击,那么特混舰队加速西行,到天亮的时候,与〖日〗本联合舰队的距离将超过两百公里。当然,还有第三种可能,即〖日〗本联合舰队根本没有追过来,而是留在大隅海峡附近,其主要任务不是与特混舰队决战,而是阻止特混舰队靠近朝鲜半岛,那么特混舰队加速西行,到天亮的时候,与〖日〗本联合舰队的距离将超过八百、甚至一千公里。
    显然,后者超过了舰载战斗机的作战半径。
    至于前者,也会限制舰载战斗机的作战能力。
    冯承乾非常清楚,与〖日〗本联合舰队保持一个适当的距离,是取胜的关键。
    这个“适当”就是一百十五公里到两百公里之间。在这个距离上,特混舰队可以非常轻易的摆脱联合舰队,并且使舰载战斗机的作战效能达到最高,从而最大限度的发挥出航空兵的优势。
    为此,舰队要么南下,要么北上。
    冯承乾没有选择北上,原因有两个。一是北面是山东半岛,而且深入黄海,对舰队的机动范围有很大的限制。二是〖日〗本联合舰队的作战目的还不明确,如果其主要任务是击败特混舰队夺取制海权,并且没有获得可靠情报,那么〖日〗本联合舰队就很有可能杀向胶州湾,逼迫特混舰队决战,因此北上有可能与联合舰队遭遇。
    南下,正好能够避开这个问题。
    此外,转为向西南航行,除了能够避免在夜间与联合舰队遭遇,还有一个好处,这就是在天亮之前,特混舰队就能向东航行,然后出动第一bō侦察机,争取在十一日白天找到联合舰队。
    当然,必须把握好转向时机,以及派遣侦察机的时间。
    虽然冯承乾算不上是货真价实的海军军人,至少他在来到这个时代之前,对海军就是一知半解,而在来到这个时代之后,他对海军的了解也不够深入,但是在这个时期,恐怕没有人比冯承乾更清楚海军航空作战战术。
    在以航母为核心的航空作战中,先敌发现与先敌进攻尤为重要。
    说得简单一些,就是在隐蔽自身的前提下,尽最大的努力找到敌人,然后在敌人之前发动进攻。
    可以说,航母把海军的进攻传统发挥到了极限。
    正是如此,在考虑避免与联合舰队在夜间遭遇的同时,冯承乾必须想到十一日白天的作战行动。
    显然,先向西南、再转为每东航行是最佳选择。
    五个小时后,天sè放亮,第一批侦察机陆续升空。
    这次,冯承乾除了让十架“福克”式战斗机执行侦察任务之外,还派出了八架“海鸥”式攻击机,只留下了十六架“海鸥”。因为已经有非常确切的消息,〖日〗本海军的“凤翔”号没有离开〖日〗本内海,所以在考虑打击〖日〗本联合舰队的时候,冯承乾暂时不用考虑为攻击机提供掩护。
    说白了,〖日〗本联合舰队上空根本没有负责防空的战斗机。
    即便〖日〗本联合舰队留在本土附近,受陆海军指挥体系、以及通信条件限制,〖日〗本也不大可能动用部署在陆地上的战斗机为联合舰队提供防空掩护。更何况,〖日〗本海军根本就没有防空意识。
    如此一来,自然没有必要安排战斗机掩护轰炸机。
    也许,娄十六架“海呜。组成的攻击群无法击沉、其至难以重创几艘主力舰,可是肯定能够收到巨大的效果。别的不说,如果能够炸伤一艘联合舰队的主力舰,就能对〖日〗本海军的士气与信心产生毁灭xìng的打击,让联合舰队变得畏首畏尾,甚至惧怕来自空中的威胁而返回海军基地。
    一支不敢出港作战的舰队,对掌握制海权没有任何贡献。
    当然,如果能够重创、或者是击沉几艘联合舰队的主力舰,那就再好不过了。
    显然,冯承乾压根就没有想过与联合舰队决战。他的任务目的,就是让联合舰队远离朝鲜半岛,从而让〖日〗本丧失制海权。也许〖日〗本海军很快就会醒悟过来,安排“凤翔”号搭载战斗机为联合舰队提供防空掩护,可是在尝到苦头之前,〖日〗本海军根本不会有这样的认识,而在尝到苦头之后,也需要一些时间才能回过神来。也许,那就是几个月之后的事情了,而朝鲜的日军得不到海军支持,根本坚持不了几个月。
    冯承乾有着极为明确的作战目的,联合舰队司令官呢?
    此时的联合舰队司令是末次信正中将。
    自冈田启介大将之后,联合舰队的五任司令官都是中将。这种军衔上的变化,体现出了〖日〗本海军地位的变化。严格说来,自吉松茂太郎大将之后,〖日〗本海军的地位就在下降,而冈田启介、以及之前的铃木贯太郎、山屋他人、山下源太郎等联合舰队司令官,实际上都是吉松茂太郎一个时代的人。〖日〗本海军地位降低,与大战后的国际环境有关,即面对来自〖中〗国的威胁,已经霸占着朝鲜的〖日〗本更需要一支强大的陆军,不然〖日〗本将很难在亚洲大陆上站稳脚跟。
    末次信正中将,在〖日〗本海军中并不出名,能力也很一般,根本无法与那些创造了黄海海战与对马海战辉煌战绩的前辈相提并论。可以说,如果末次信正的才能有伊东估亨、东乡平八郎的一半,他就能成为一代名将。
    可惜的是,末次信正并不是一代名将。
    接到命令,着手调动联合舰队的时候,末次信正就连续犯了几个错误,比如首先让驻扎在长崎的西南舰队出发,在得知〖中〗国舰队很有可能采取积极主动的战术行动后,又赶紧命令西南分舰队留在大隅海峡附近,等待从佐世堡与神户出发的舰队。这一急一缓,让〖日〗本海军错过了取胜良机。
    在〖日〗本海军的编制里,联合舰队只是一个“头衔”和平时期只设司令部。
    也就是说,联合舰队并不是一支长期存在的舰队,而是在战争时期,由各支地方舰队拼凑而来。
    在一九二零年之前,〖日〗本海军的主力为北方舰队。
    原因很简单,在日俄战争结束之后,〖日〗本一直把同样在远东地区积极扩张的美国当成了头号潜在对手。虽然在大战期间,〖日〗本倒向英国,还差点成了英国的帮凶,但是〖日〗本同样没有放松对美国的警惕。
    直到一九一八年,随着〖中〗国海军成立,〖日〗本才把〖中〗国当成头号假想敌。
    经过两年调整,到一九二零年,〖日〗本海军已经把重点转到西南,因此西南分舰队成为〖日〗本海军中规模最大的一支舰队。
    和平时期,西南分舰队随时都有六艘主力舰。
    到一九三零年,在〖中〗国海军的六艘大型战舰完成了现代化改造之后,〖日〗本海军更是把两艘“长门”级快速战列舰与正在进行改造的四艘“金刚”级快速战列舰部署到长崎,编在西南分舰队里面。
    也就是说,当时率先出发的西南分舰队里,就有六艘主力舰,而且全是快速主力舰。
    此外,两艘“长门”级战列舰是〖日〗本海军第一种配备十弃英寸主炮的主力舰,在火力上超过了“拜仁”级。
    可以说,仅西南分舰队就能对抗〖中〗国海军。
    以当时的情况,如果西南分舰队在三月五日进入黄海,然后杀向胶州湾,两天后就能找到在胶州湾南面待命的特混舰队。也许,西南分舰队无法一举消灭特混舰队,但是肯定能重创特混舰队。这样一来,等到联合舰队赶到的时候,特混舰队已经丧失了战斗力,而〖日〗本海军将轻而易举的夺得制海权。
    可惜的是,畏首畏尾的末次信正错过了这个绝佳时机。
    当然,〖日〗本内阁在三月五日还没有做出战争决定,因此就算末次信正有雄才伟略,也没有施展空间。
    由此可见,在战斗打响之前,〖日〗本处在战略被动的位置上。!。

第十八章 轻重有别
    错过最佳机会之后,末次信正依然没有把握住接下来的机会接下来几天,末次信正都在编组联合舰队,或者说是在大隅海峡附近等待两艘“扶桑”级与两艘“伊势”级战列舰。直到十日夜间,联合舰队组建完毕之后,依然在大隅海峡附近活动。
    十一日凌晨,末次信正收到了海军本部发来的电报。
    间谍船已经找到了〖中〗国舰队,而且确认〖中〗国舰队在向西航行,速度并不快。只是,间谍船只发出了一封电报,并没有回复海军本部发出的询问电报。由此判断,间谍船很有可能已经被〖中〗国舰船击沉了。
    如果末次信正在这个时候做出正确判断,并且果断行动,那么在十一日上午,依然有机会逮住〖中〗国舰队。
    可惜的是,末次信正再次做出了错误判断。
    根据间谍船提供的情报,末次信正认为,〖中〗国舰队在得知联合舰队出海的消息后,正在退往长江口,甚至有可能已经进入长江航道,并没打算与联合舰队决战。末次信正做出这个判断,还有一个依据,即〖中〗国舰队的主力舰比联合舰队少得多,所以冯承乾不大可能与联合舰队决战。
    做出错误判断之后,末鼻信正的行动也不果断。
    直到十一日凌晨六点左右,末次信正才率领联合舰队向西航行,并且在天亮后才排出侦察舰与侦察机。
    因为“凤翔”号航母没有编在联合舰队里面,所以末次信正只能动用轻巡洋舰、以及主力舰上搭载的水上飞机执行侦察任务。
    显然,侦察舰的作用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即便末次信正派出的轻巡洋舰全速前进,到三月十一日中午,与联合舰队主力的距离也不会超过一百公里。
    至于水上飞机也没什么好指望的。
    与舰载飞机相比,水上飞机最大的缺陷就是航程短。当时,〖日〗本海军主力舰搭载的两种水上飞机的侦察半径都不到两百公里。
    这是个什么概念?
    要知道“大鹏”号航母搭载的两种舰载飞机都能到三百公里外执行侦察任务。
    也就是说,只要冯承乾控制好距离就能在不被末次信正发现的情况下,发现并且攻击联合舰队。
    当然,末次信正优柔寡断的xìng格特点,并非没有好处。
    如果联合舰队在凌晨三点前开始向西航行,那么在十一日下午两点左右,就将进入特混舰队的搜索区域,也就极有可能被特混舰队发现。联合舰队在六点才向西航行就算特混舰队的运气好到家,最快也只能在下午五点左右发现联合舰队。如此一来冯承乾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在天黑前发起攻击。
    实际情况也确实如此。
    十一日,下午五点过,一架向东北方向侦察的“海鸥”发现了离特混舰队大概有二百八十公里的联合舰队。
    冯承乾收到消息的时候已经是五点十五分了。
    因为还是初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